第41章
是呀是呀——范秋生说,名师出高徒,你技术好,你师父技术肯定更好。
姑娘很骄傲地说:这话没错,我师父人称罗一剪,是我们芙蓉公社有名的裁缝师傅,夏装,冬装,旗袍,短衫......没有他不会做的。
小刘师傅,你师父住哪,快告诉我。
芙蓉小学坡下。
范秋生道了声谢,急匆匆下楼,骑着自行车,赶往芙蓉小学。
芙蓉小学坡下,有几间一字型瓦屋,右边是药房,左边是包子铺,中间房子门楣上挂着一块褪了色的木匾,上面用楷体写着罗记裁缝四个字。
有几个小学生打闹,居然跑到了坡下。随着一阵上课铃声,小家伙一阵疯跑,不见了踪影。
范秋生放好自行车,瞅了几眼,进了裁缝店。
罗师傅坐在案板前,正在布料上绣着一朵牡丹。他穿着自己缝制的藏青色对襟褂子,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镜腿用白线缠了好几圈,很是显眼。
罗师傅,我的裤子改好了吗一旁,一个中年女人正在询问,右手拎着一篮子蔬菜。
张嫂子哦,改好了,改好了。罗师傅放下针线,从椅子上下来,弯着腰,用双手提着两只脚的脚背,走到一旁的柜台,取来一个布包,小心地展开,你看,裤脚我收了半寸,腰这里也放了一指宽。
中年女人接过裤子,细细查看了一下,惊叹地说:哎呀,这针脚细得看不见,我闺女在城里买的上海货也没这做工。
罗师傅笑了笑,眼角挤出几道深深的皱纹:老手艺罢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一个鸡蛋钱就够了。
中年女人执意要给一毛五,罗师傅推辞不了,只好收下。他顺手从柜台里拿出一个发圈:张嫂子,这是用剩下的布料做的发圈,看你闺女喜欢不
发圈精精致致,惹人喜欢。
中年女人喜滋滋地接过发圈,出了裁缝店。
罗师傅是瘫子,双脚不能直立,靠双手才能挪动身体。这样的人,我请了去帽服厂,行吗范秋生看着,一直没有出声。
请问是缝补,还是做衣服罗师傅看到了范秋生,一边问,一边费力地挪到缝纫机前。然后,他抓着缝纫机边缘,借着气力,坐到凳子上。
见范秋生没有应声,罗师傅似乎看出了他的心思,不再搭理。他穿好线,将布料放到针头下,然后踩着踏板。缝纫机马上发出有节奏的哒哒声,针头在布料上跳跃,留下一行行整齐的线缝。
坐在缝纫机前的罗师傅,精气神十足,一点也看不出是个瘫子。
范秋生拿出营业执照,递到罗师傅眼前,说:罗师傅,我是芙蓉帽服厂的厂长范秋生,我想请您去我厂子。
罗师傅停下缝纫,瞅了眼营业执照,呵呵几声:我一个瘫子,去你的帽服厂,做不了什么事。
小何师傅说,你是我们芙蓉公社顶呱呱的缝纫师傅,人称罗一剪。刚才,我也看到了您的高超技艺,去我们帽服厂,您大有用武之地。
真的
那肯定啦,不止您有用武之地,小何师傅,还有其他师傅,都会有用武之地。等帽服厂赚钱了,我包您,还有其他师傅衣食无忧,还能报销医药费。
有饭吃,报销医药费,这是国家干部的待遇了!
六十出头的人,还能享受到这样的待遇,罗师傅做梦都没有想到。他当即答应,还承诺做另外三个徒弟的工作,也去帽服厂。
罗师傅,和他的四个徒弟都去,缝纫师傅暂时足够了。没想到事情这么顺利,范秋生很兴奋,觉得是好兆头,是赚大钱的好兆头。
接下来便是租厂房!
这个事急不得,租的地首先要适合当下办帽服厂。等挣到钱了,再将地买下来,若干年后能挣到拆迁赔偿款,这地就是黄金宝地!
天色已经不早,范秋生决定先回家,和梦兰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