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谓是心腹死士了。
自然不肯落于人后,被新来的同行抢了风头。
众多武将中,还有一个人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此人身高一丈,比普通人足足高了两头。
虎背熊腰,一看就是孔武有力的类型。
而且他鼻梁高挺,眼窝深陷。
长相与秦人大相径庭,明显是当地的异族人。
这个人叫做羌瘣。
刘邦来到西羌之后,收服的第一个小村落,就是羌瘣的村落。
见到羌瘣勇猛过人,一个人就能追着数十个人打。
刘邦顿时惊为天人。
他万万想不到,在这片古老到近乎荒无人烟的土地上。
还能诞生出羌瘣这样的猛将。
于是便把羌瘣收入麾下,给了他一支500人的队伍,让他做了统军之将。
羌瘣没有辜负刘邦的厚望。
在此后的多次战斗中,羌瘣每战必先。
凭着一身超强的力量,帮助刘邦啃下了好几块难啃的骨头。
今天这场类似于决战的战斗,意义十分重大。
当然少不了羌瘣的身影了。
刘邦手下的赤军,分作5个方向,齐头并进的向山顶上杀去。
西羌多以放牧为生。
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有时候不得不宰杀放牧的牛羊来填饱肚子。
而刘邦手下的赤军士兵,情况就要好多了。
他们不仅可以打猎,还懂得种植庄稼之法。
以粮食辅以野味,身体状况自然要比西羌人强上一些。
并且赤军士兵每日演练兵法战阵,协同作战的能力远不是西羌人能比的。
西羌人别说看兵书了,大字都不认得几个。
怎么可能懂得什么兵法、什么战阵的?
此消彼长之下,驻守雍布拉康宫外围的西羌人,在两个时辰之后彻底败下阵来。
不是被当场斩杀,就是做了赤军的俘虏。
只剩下雍布拉康宫内部的索赤赞普,凭借着亲自训练的800精锐,还在苦苦支撑。
他下令紧闭宫门,凭借宫墙地势之利,先后数次击退了赤军的进攻。
当刘邦来到雍布拉康宫之外的时候,这座历史悠久的宫殿,依旧未能被攻下。
“曹参,没想到这里还有精通兵法之人?”
刘邦打量着面前的雍布拉康宫,口中啧啧称奇的对曹参说道。
曹参微微一笑:
“到也不是什么高深的兵法,只不过是略通皮毛罢了。或者说,是索赤赞普在常年的狩猎生涯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凑巧和基本战法不谋而合了。”
刘邦微微眯起了双眼:
“索赤赞普......此人我要定了!他没看过兵书,用兵之时尚且能如此有章法;若是让他学习到高深的战法,将来必定是一代名将!”
曹参听懂了刘邦的意思,笑着说道:
“大王若要收服他,倒也不难。我看这座雍布拉康宫四面高墙,说是宫殿,其实就是一座用石块堆起来的帐篷。既没有护城河,也没有通风口。大王何不用火攻?”
史料中多有记载,曹参擅长治国而不擅长奇谋。
可形势逼人强,刘邦遁入西羌之后,身边没有多少能拿的出手的谋士。
曹参是其中资质最好的一个了。
为了能活下去,为了能让刘邦发展壮大。
曹参不得不最大程度的开发自身潜力,硬生生把自己的短板之处,向上拉起了一大截儿。
听到曹参的献策,刘邦顿时双眼一亮。
随即扯着脖子大吼:
“发动火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