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宿国与姑墨国交界之处,赤谷城。
两位国君看着面前一身秦人打扮的......小孩子,陷入了沉思之中。
大秦的贤王暗中派人送来书信,表达了想要缔结邦交之意。
结果,就派来了个小毛孩子做使者?
这不是闹呢吗?
早知道是这样,我们哥俩就不来了!
我们俩偷偷的跑来和大秦的人会面,那可是压上了身家性命的。
一旦被乌孙、疏勒两国国君知晓,必然会先拿我们开刀的呀。
若不是大秦的贤王态度诚恳,还有楼兰国君作保。
我们才不来呢!
没想到,大秦就用一个毛孩子来答对我们?
似乎是看出两位国君心有不满,晁错保持着礼貌而不失优雅的微笑:
“听闻两位国君很喜欢我们大秦的书籍?想必应该知道数十年前,我大秦有位丞相名为甘罗吧?”
神童甘罗的故事,稍微读过几本大秦书籍的人都知道。
甘罗12岁时,代表秦国出使赵国。
凭借聪慧的头脑和出众的口才,破坏赵国与燕国的关系。
游说赵国对燕国出兵。
两国交战之际,秦国渔翁得利。
兵不血刃,便轻轻松松拿下了11座城池。
回到秦国之后,甘罗被当时秦王嬴政封为左丞相。
也就是李斯今天的位置。
晁错把甘罗拿出来说事儿,目的再明显不过了。
他就是要告诉眼前的两位国君一个道理:
有志不在年高!
莫欺少年穷!
温宿国君与姑墨国君对视了一眼,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
然后由姑墨国君开口说道:
“可是据本王所知,你所说的那个甘罗,即便如此聪慧,最终的下场却不尽如人意?”
温宿国君紧跟着说道:
“当年,甘罗12岁便官拜左丞相,细细推算,他今年应该还不到50岁,理应还活在人世吧?为何你们大秦的朝堂之上,多年未曾见到甘罗的身影?”
言外之意,你们大秦多少有点忘恩负义了。
跟你们合作,我们还得再好好想想。
两位国君联手刁难,原本以为会让年轻的晁错知难而退。
谁知,晁错只是微微一笑:
“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年,主宰大秦江山社稷的,是我朝千古一帝。那时战火纷飞,九州争雄,始皇帝为平息战乱,不得不以战止战。”
“因此,朝廷官员的任职皆以平定天下为准则。丞相之位多有变动,也是理所当然的。可现如今,我大秦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兼之九州太平。”
“自然不会再像当年一样,频繁地更换丞相了。反倒是二位国君,若是前怕狼后怕虎,恐怕一辈子都要处于阴影笼罩之下,而无法挣脱了。”
温宿国君和姑墨国君同时一瞪眼睛,怒喝道:
“我们身为一国之君,哪里来的什么阴影笼罩?”
晁错掰着手指如数家珍般说道:
“明人不说暗话,温宿与姑墨两国,处于乌孙和疏勒的包夹之中。名义上,你们四国和其他的十几个国家结成了联盟。”
“实际上,这其中强迫的意味有几分?我想,两位国君应该比我更清楚吧?”
“人在夹缝之中,便如同孤身入穷巷。既然前面无路可走,便该转身回头,及时止损呐。”
一番话说完,晁错面色平静的直视两位国君。
不卑亦不亢。
温宿国君与姑墨国君再次对视了一眼,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些许震惊。
大秦来的这个小毛孩,不简单呐!
难道说,大秦当真如此的人杰地灵,如此的底蕴深厚?
导致十几岁的小孩子,都有这样的眼界和胆魄?
要知道,在温宿和姑墨,即便是成年的男子见到他们两位国君。
都会忍不住瑟瑟发抖。
根本不可能像晁错这样淡定自若。
还是说,大秦皇帝陛下的天威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