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城中,扶苏将一份地图摆到了楼兰国君面前。
这份地图上,用醒目的红笔圈着三个圆圈。
每一个圈里,都坐落着一座城池。
楼兰国君疑惑的看向扶苏:
“贤王这是什么意思?”
扶苏微微笑道:
“实不相瞒,在我大秦的北疆之外,漠北草原上的匈奴人想要趁机捣乱。不过,他们对我大秦而言只是癣疥之疾,我大秦反手便可将其覆灭。”
“所以,大秦在西域的计划不会做出任何改变。因此,还需要国君继续鼎力支持。”
纸包不住火。
匈奴人在漠北草原上搞事情,这件事是瞒不住的。
早早晚晚会传到西域这边来。
与其等楼兰国君日后从别人口中听闻这件事。
倒不如由扶苏坦率的说出来。
将合作的诚意和态度,主动摆到楼兰国君面前。
让他更清晰地直观感受,便于后续的继续合作。
需知,扶苏与项羽率领7万大秦精兵来到西域,多多少少有点孤军深入的意思。
虽然朝廷在后面做足了各种支援,可楼兰国君毕竟是地头蛇。
无论是兵力还是物资,支援起来更为便捷。
再者说,大秦精兵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方能一口气连灭车师等四国。
消息一经传开,其他的西域小国便会有所准备。
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来进行防守。
秦军再想像之前那么势如破竹,大概率是不可能了。
而且被灭掉的车师等国,论实力只是西域三十六国中倒数的后几名。
越是往西,西域各国的实力便越强大。
对于秦军而言,阻力自然也就越大。
并且西域诸国为了不被灭国,很有可能效仿匈奴人那样。
结成临时性的联盟,共同来对抗大秦。
这个时候,楼兰国的态度就显得至关重要。
把楼兰国拉到大秦的阵营,便能让其他的西域小国看到:
除了灭国或者顽抗到底这两条路之外,还有第三条路可走。
那便是做出和楼兰国同样的选择,成为大秦的附属国。
以军事的角度来讲,这就是分化敌方阵营。
早在楼兰国答应做大秦内应的时候,嬴疆向楼兰国君许诺:
大秦每灭掉一国,便会送给楼兰1万人口。
前提是,楼兰需要在大秦精兵灭国的过程中,起到相应的作用。
按照约定,楼兰帮助大秦灭了车师等四国。
那么,大秦便会在被灭的车师四国中,挑出整整4万的人口送给楼兰。
要知道,在西域,以“万”为单位的人口基数,那可是一笔庞大的资源啊。
不过,眼下情况有变,扶苏想要尽快收服西域。
然后赶到漠北去支援嬴疆。
所以,他额外在车师四国中,拿出三座与楼兰相邻的城池。
作为与楼兰建立深度合作的筹码。
相比人口,这三座城池更能让楼兰国君怦然心动。
毕竟,万里黄沙上建立的城池,无不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做到。
宫殿般的海市蜃楼常见,实实在在的城池可不好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