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花会开,鸟儿自由自在。
大秦保持着外松内紧的状态,一边真材实料、不掺水分的修建丝绸之路。
一边暗中厉兵秣马,准备远征前的诸多事宜。
说到这,还要格外提一句。
大秦的工程质量,绝对是杠杠的。
嬴疆先后两次去视察丝绸之路的工程,发现以人力为主、器械为辅的方式,丝毫没有让丝绸之路工程打半点折扣。
尽管施工方式比后世落后了很多,但保质保量!
这还要感谢老头子的铁血政策。
他在修建万里长城的时候,就明确下过诏令。
但凡有滥竽充数的豆腐渣工程,一经发现,连坐九族!
所以,后世人看到屹立千年而不倒的长城,肯定是大秦时期修建的。
而其中一部分承受不住风雪,经不住岁月洗礼而倒塌的。
大概率是明朝时期修建的。
明朝初期贪墨成风,朱元璋一怒之下引发了空印案、蓝玉案。
虽说有着为子孙扫清障碍的目的在里面。
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功勋旧贵们的贪墨程度,到了让朱元璋再也无法忍受的地步。
明朝中后期,宦官专权,指望着这群没种的东西修好长城?
那不是纯属白日做梦吗?
少往兜里揣一两银子,他们都觉得自己亏大了!
大秦则是没有这样的内忧外患。
凡贪污受贿、暗地里搞豆腐渣工程的,一律跟老头子的刀说话!
所以,秦长城千年不倒。
所以,都江堰福泽后世。
所以,秦直道一直沿用到了清朝!
丝绸之路进展顺利,嬴疆很是开心。
关注的重点自然而然放到了另一件大事上:
三年一度的科考!
距离上次科考,已经过去整整三年了。
相比嬴疆首创的第一次,负责科考的官员们这一次也算是有经验了。
轻车熟路了很多。
不过,萧何还是因为此事找到了嬴疆。
一见面便是大吐苦水:
“陛下,您让臣主管六部,办理今年科考的事情。可是六部官员们又要为丝绸之路施工而忙碌,又要准备粮草军械,科考之事实在忙不过来了。”
嬴疆为大秦各级官员定级定品,奉行高薪养廉政策。
相对应,自然便是裁撤冗员。
少而精的路线无疑是正确的,可事情一多,六部官员难免会手忙脚乱。
毕竟,萧何说的那几件事,都是国家层面的大事。
牵扯进去的精力实在太多了,而且一件也马虎不得。
否则以萧何的能力,能解决的问题他自己就想办法解决了。
也不会诉苦到嬴疆面前了。
嬴疆也知道萧何说的是实情,低头思索了片刻,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样吧,朕请帝师来协助你。太子年纪还小,暂时不需要学太多的功课,帝师那边空闲时间还算富裕。”
“另外,朕再拟一道诏令,由咸阳孔院院长黄石公牵头,挑选十名人品端正有才学的人,临时到吏部、礼部帮忙。”
“总而言之,科考是事关大秦万世永固的大事,绝不能马马虎虎。需知,通过科考入仕的人,将来是要走进我大秦朝堂的。”
萧何当然知道科考的重要性。
否则他今天也不会到嬴疆这来搬救兵了。
见嬴疆做出了妥善的安排,萧何一头磕到了地上:
“陛下圣明!”
嬴疆微微颔首,端起白瓷杯,饮了一口茶。
放下茶杯后,他发现萧何还杵在地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