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朝上。
百官们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多少有些无精打采。
为啥?
昨晚太子周岁宴,喝透了啊!
能挣扎着从宿醉中爬起来,就算不错了。
山呼万岁之后,坐在龙椅上的嬴疆直接打开了话匣子。
来了个开门见山:
“诸卿,朕在回归咸阳的路上,草创了两个方案,一个是三台六部两院制,另一个是九品十八级官制,现在把草案发给你们,你们仔细看看。”
一队禁军手捧文案上前,把早已准备好的两大新政,逐一发放到了百官们手中。
张良、范增他们早就知道嬴疆要推行新政,心里有了准备。
可大部分的百官是没有准备的。
脑子还没清醒过来呢,两大新政的文案便已到了手中。
人们只好打开文案,逐字逐句的看了下去。
首先是三台六部两院制度。
所谓的三台,指的是内史台、门下台和尚书台。
其中,内史台主要负责起草诏令、制定国策。
门下台负责对内史台的诏令、国策进行审议。
尚书台则是负责审议后的执行。
为了方便具体的执行,尚书台下设六部。
即吏部、兵部、户部、礼部、刑部、工部。
吏部掌管各级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
兵部掌管各级武将的选用,兵籍、军械的分配,以及军令发布等事宜。
户部负责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等一切财政事宜。
礼部掌管仪制、教育、文化传承等领域的事情,嬴疆设立的孔庙七十二院,就在礼部的管辖范围之内。
刑部主管刑法政令,审理各类案件,并负责朝廷内外、各地牢狱等事宜。
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比如说嬴政修建帝王陵、长城这样的事情,以后就归工部负责了。
三台六部的整个流程,大致就是这样的。
内史台起草某一项决策之后,移交给门下台审议。
审核通过后,转交给尚书台去执行。
尚书台根据这项决策的具体内容,交给下设的六部之一去具体办理。
有必要的时候,以尚书台牵头,协同六部共同办理。
六部办理完毕之后,以明文的形式回复尚书台。
尚书台再交回到门下台和内史台,三台会审之后形成闭环。
那么,在三台六部执行决策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纰漏,或者是执行不力怎么办呢?
没关系,还有两院。
所谓的两院,指的是鉴察院和枢密院。
其中,鉴察院就是专门纠察百官、监督执行的。
如果三台六部去执行一项新的决策,鉴察院就会实时把执行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梳理出来。
并及时反馈上去,帮助三台六部及时纠错、查漏补缺、
但是如果三台六部执行过程中,存在徇私枉法、营私舞弊之类的现象。
那就对不起了,黑冰台是监督他们的一把刀。
鉴察院就是第二把!
鉴察院没有黑冰台那样直接拿人的权力,但可以及时向两位丞相,乃至向嬴疆直接汇报。
揪出朝廷中的蛀虫、各地官员当中的害群之马,还天下百姓一个公道。
至于枢密院,是最高级的军事决策机构。
负责制定军事战略、战术,并审批军事行动等事宜。
其职能包括掌管调兵虎符、派遣武将领兵作战等等。
但枢密院没有直接领兵的权力,除了最高长官太尉韩信,拥有直属的玄甲军之外。
若无嬴疆的诏令,枢密院中的其他人无法直接调动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