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甫白的这幅模样,顿时让在场的无数才子佳人心生怜悯与倾慕。
就连那位大才女王冉颜,以及她的贴身婢女肖兰,也不例外。
王冉颜的美眸紧紧注视着李甫白,几乎无法移开。
她的眼角不禁泛起了一丝雾气,仿佛被李甫白那份从容与淡定所打动。
就在众人都为李甫白捏一把汗的时候,他却缓缓开口了:“多谢六哥的关照。至于这个题目嘛……确实……简单了一些。”
李甫白的这番话,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原本还担心他的那些美女佳人,此刻都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其他的男士与学子,也是个个被惊得目瞪口呆。
如此深奥的试题,在这个废物口中,竟变得如此简单?
他是被吓傻了?
还是今天忘记吃药了?
亦或是故意在逗大家玩?
“他说简单……”婢女小兰皱着眉,悄声对王冉颜说道。
“这……”王冉颜闻言也不禁美眸一凝,朱唇微张,却一时语塞。
“哈、哈、哈……我说七弟,何时你也学会了幽默这一手?”四王子李甫幽望着李甫白,眼中闪烁着惊异之光。
当李甫白轻描淡写地说出“确实简单了一些”时,竟让在场众人瞠目结舌,就连李甫幽也不禁感到一阵讶异。
然而,这份讶异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被李甫白玩笑话逗出的笑声:“真是没想到啊,平日里言辞含混不清的七弟,今日竟能吐出如此诙谐之语,我以前怎么从未察觉你有这等幽默的天赋呢?”
言罢,李甫幽笑声中带着几分戏谑。
面对四王子的讥讽,李甫白却显得波澜不惊,他淡然回应:“我说的乃是实话,四哥此言倒是过誉了.......”
李甫幽笑得眼泪盈眶,立即挥手打断了李甫白的话:“七弟,你莫要玩笑,何不借此良机吟诗一首?今日,你可是奉旨答题,万不可儿戏。”
言罢,他神色一凛,继续说道:“况且,我与六弟、申太傅皆忙得不可开交,哪有你这般悠闲?我们实在经不起你如此折腾。罢了,我只给你半炷香时间作诗,望你珍惜时机,好自为之。”
言罢,李甫幽不顾李甫白的反应,立刻命人在现场点燃了一支香。
此举一出,众人哗然。
这题目本就极难,即便给足时间,在场之人也未必能作出一首像样的诗来。
而如今,四王子却只给李甫白半炷香的时间,这岂不是存心刁难他?
看来,这七位王子之间并非和睦团结,反倒是暗流涌动,钩心斗角。
“王宫的水,可真深啊。”人群中,不知是哪位才子佳人发出了一声感慨。
众才子佳人对李甫白纷纷抱不平,婢女肖兰更是眉头紧锁,急得手心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就连那位久负盛名的大才女王冉颜,听了李甫幽的这番话后,脸色也是微微一变。
要在半炷香内作出如此高难度的诗,即便是她,也未必能做到。
更何况是素有“废物”之称的李甫白?
显然,这场诗才考验,乃是王帝为了刁难他那不受宠的私生子而特意设下的局。
原本还打算尝试作诗的王冉颜,此刻立即选择放弃。
但见她抬起双眸,可怜巴巴地望着李甫白,眼中满是心疼与忧虑。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面对这般严峻形势,李甫白却丝毫未显慌乱,依旧是一副淡定自若的模样。
王冉颜心中不禁生出疑惑:“难道这位七王子真的胸有成竹?又或者,他是已然绝望,打算破罐子破摔了?”
正当众人各怀心思之际,李甫白却突然语出惊人,令全场为之震撼。
“四哥,你让我在半炷香内完成诗作,岂不是小看了人?我说啊,何须半炷香,五步之内我便可成诗。”
李甫白瞥了一眼那几乎燃尽十分之一的香,心中冷笑一声,随即吐出了这句令人瞠目结舌的话语。
“五步成诗?这家伙不是疯了,便是成仙了!”众人闻言,皆被震惊得心脏砰砰直跳,仿佛要从胸膛中跃出一般。
婢女肖兰与大才女王冉颜更是吓得香汗淋漓。
她们难以置信地望着李甫白,仿佛在看一个天方夜谭中的奇人异士。
然而,李甫白却似浑然不觉周遭的震惊与哗然。
他只是静静地伫立在那里,眼神中闪烁着一种难以名状的光芒——那是自信的熠熠,对挑战的轻蔑,以及超脱世俗的淡然与从容。
此情此景,令婢女肖兰与大才女王冉颜瞠目结舌,李甫白那自信满满的神态,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这一刻,李甫白仿佛不再是那个被人嘲笑的“废物七王子”,而是一个即将用才华震撼世人的真正才子。
而这场诗才考验,也仿佛成了他证明自己、颠覆众人认知的舞台。
“此子虽背负废物之名,然其言辞间却透露出非凡的气魄。”
楼上的李甫幽与李甫音目睹李甫白那自信洋溢的神态,瞬间面色大变,不禁紧蹙眉头,满是惊疑。
四王子与六王子身旁的太傅申多才,却仿佛能洞穿李甫白内心一般,旋即连连摇头,满是不屑。
“五步成诗?你莫非已成仙体?如此仓促之间,即便是身为太傅的我,也不敢轻易夸下如此海口。”
在场诸多才子佳人亦是议论纷纷,交头接耳。
“唉,看来今日这七王子是深受重创,已然开始胡言乱语了。”
“这七王子,果真是个草包,只知逞一时口舌之快,显然是已自暴自弃,破罐破摔了。”
然而,正当众人仍沉溺于无边的惊愕与讥讽的漩涡之中时,李甫白却毅然踏出一步,紧接着,他迈出了第二步,随即启开他那棱角分明、仿佛能言善辩的唇齿,字字珠玑,悠然吐露:“万壑......沉羽......绝空弦。”
“万壑沉羽绝空弦?”
此句诗竟与窗外景致如此天衣无缝地契合,仿佛是大自然本身的神来之笔。
通过“万壑”与“空弦”的匠心独运的对比,勾勒出一幅既空旷又幽寂的绝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