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童心未泯,能和孩子逗乐子
常言道:心不老,人不老、老有少年心,疾病去七分。人可以长胡子,但不能长暮气,如果我们能够始终都保持一颗童心,那么就会浑身充满朝气,生活充满快乐,就会有一个永远年轻的精神世界。
许多人都说,央视的主持界有了一个毕福剑,恰如《射雕英雄传》里面有着一个老顽童,少了他,必定会少去许多幽默的因素与精彩的看点。
在一次搜狐网答网友问的访谈节目中,有网友针对老毕的节目中五花八门的搞笑说:老毕是一个顽童。
老毕则无比谦虚地回答:符合我们节目的定位,我们乐,不玩乐不起来。至于说加了一个童字,说老毕是顽童不如说老毕是个老不死的。
老毕的童心许多人有目共睹,尤其是当他面对小孩子时,玩心更盛。有一次《星光大道》上,一位选手的女儿跑上前来送给了老毕一颗糖。这可把老毕高兴坏了,当即就剥开填嘴里了。没想到,这小姑娘却在这时说了一句话:你要是不让我爸爸当冠军,就把我的糖还给我!此言一出,全场哄堂大笑,老毕犹如遭了个晴天霹雳一般,瞬间呆住。吐也不是,继续吃也不是,老毕干脆对着台下观众说:谁想吃糖,给你。说着还郑重其事地张开嘴露出那颗糖来,这一动作更是让台下观众笑翻了天。
老毕的童心不仅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在舞台上面对小选手时,仍能与他们聊得很来。在某期的《星光大道》上,一个只有五六岁的男孩,调皮捣蛋,老毕起初还跟他逗乐,不料那孩子罗嗦个没完,老毕怒了,扯起嗓子盖过他的声音,大声宣布下一位选手上场,就麻利地提起他夹在腋下大步流星走下了台。这一幕令观众们大笑不已。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理学大师、北宋大学者程颢写过一首七言绝句《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理学大师却不板着面孔,偶尔还要当一把老顽童。
而近代杰出诗人臧克家老先生即使到了九十多岁,依然童趣不失、笑声爽朗。每次散步,看到小朋友玩耍,他经常就会凑上去,和他们在一起捉迷藏或踢沙包,这时候,臧老也变成了老天真。当小孩有什么不快乐的事时,也乐意哭着找臧爷爷说个痛快。这时,臧老就边哄小孩边给他们些糖果吃。在孩子们中间,他成了孩子王,童心十足。他在散文《我和孩子》中写道:我喜欢这许许多多的小朋友,自己好似变成了他们当中的一人。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伟大的人物永远是小孩。死了,他把天真留给了世界。成年人虽然有着成熟的思维与言行,但如果生活就是这样一成不变的苍白呆板,任谁都会感到厌倦,这时候,不妨转换一下角度,用孩子的眼光看待问题,会发现许多幽默的情趣。
许多人喜欢钱钟书,一方面是因为他学富五车,但更重要的是因为他那孩子般的童心。钱钟书在清华工作的时候,养过一只非常聪明的小猫。小猫长大后,经常和邻居林徽因家的一只名为爱的焦点的小猫争风打架。每到半夜两猫打架的时候,不管多冷,钱钟书就急忙拿起自己早就备好的长竹竿,帮自己的小猫打架。
钱钟书的妻子杨绛也曾回忆说:我们在牛津时,他午睡,我临帖,可是一个人写字很困,便睡着了。他醒来见我睡了,就饱蘸浓墨想给我画个花脸。可是他刚落笔我就醒了。他没想到我的脸皮比宣纸还吃墨,为洗净墨痕,脸皮像纸一样快洗破了。以后他不再恶作剧,只给我画了一幅肖像,上面再添上眼镜和胡子,聊以过瘾。回国后暑假回上海,大热天女儿熟睡,他在她肚子画一个大花脸……
钱钟书与杨绛四十多岁的时候还会在果园里面玩捉迷藏的游戏。他们完美的婚姻除了因为两个人都才华横溢、志趣相投外,感情中的童心童趣也是感情保鲜的一个添加剂。
童心不泯的人,会有着幽默、可爱的一面,并能时时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乐趣,乐在其中。不少人随年岁的增长,往往会产生一种看破红尘的惑解,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其实这样非常不利于心理健康,如果我们仍保持一颗童心,对任何事物都有一种好奇,无论对知识更新,还是对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好处。
牛顿在暮年时期还常用麦杆对着阳光吹肥皂泡,并如痴如醉地观赏肥皂泡那绚丽多姿的色彩;画家丰子恺看到孩子把脚上的鞋子脱了,套在凳子脚下,于是,创作灵感顿时油然而生,画出了一副充满童趣的名画《凳子四条腿,阿宝两条腿》;鲁迅在厦门大学教书的时候,曾经因为一头猪在他面前啃相思树叶,而和那头猪展开了一场搏斗。
作家冰心曾经说过:人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心老,心老易死。保持一颗童心,就能使人保持乐观和幽默的年轻心态。在与人交际中,运用天真的童心未泯幽默法来善待,不仅可以活跃氛围,增进信任,弥补思想鸿沟,使彼此关系更加和谐美好,还能使我们用这一幽默感更受他人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