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钟楼解疑
DI
ERSHIER
ZHANG
ZHONG
LOU
JIE
YI
(晋)
(归妹)
长安,上天恩赐人间帝王的权柄玉玺。
钟楼,君主维系金印龙钮的缎带绶结。
砖石基座,风侵沙染,东接西联,南呼北应。
土木重楼,叠檐攒角,金声玉振,晨钟暮鼓。
登高处,观沣镐三秦,一派蒙昏灰黄。
钟鸣地,叹关河四塞,千载恢拓兴衰。
小虎、小龙分别拉着珍妮和李胖子,王菊人、徐悲鸿、吕道士徒步,一众来到钟楼。
西京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①1,明神宗万历十年②2整体迁移至今址。明朝距离唐朝有六七百年之久。李老二,你葫芦里究竟卖的啥药珍妮翻阅着《西京游览指南》质疑道。
小姑娘有所不知。李胖子惬意地靠在钟楼券洞内墙,娓娓道,相传上古时水神共工、火神祝融大战,共工被祝融打败后怒撞不周山,致使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人类受灾,炼出五色彩石补好天空,砍断鳌鱼四条腿支撑起天地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人类始得以安居。
女娲补天我自然是知道的,曹雪芹的小说也借用了这个神话传说。珍妮接口道。
传说女娲补天之后,鳌鱼挖出一条地下暗河,就在关中平原住了下来。每逢三月十五,鳌鱼都会游到暗河缺口,吸纳月之精华。鳌鱼力大,游出水面呼吸,就会造成大地震。到了明朝万历年间,地震愈发猛烈,房屋倒塌、良田被毁,老百姓苦不堪言。知府就请迎祥观道士高承之降妖除魔、平息地动。高承之召集全城铁匠,打造了一条一百丈长的铁链子,再带领士兵找到暗河缺口所在。李胖子继续道。
一百丈铁链子合三百多米,恐怕要有几千斤重量,我看没有几百人是拖不动了。珍妮笑道。
士兵刨开地面,露出四块石板,撬开石板,下面有一口水井,深不见底。突然,一股水柱冲天而起,一条龙头鱼身、金鳞葫芦尾的鳌鱼,从井里腾空而出。鳌鱼眼睛比磨盘还大,嘴巴比渭水河还宽,胡须像皮鞭一样坚硬,牙齿像刀剑一样锋利。离得太近的士兵被鳌鱼一口吞了下去,连渣都不剩。高承之祭出天师宝剑,夺目的剑光罩住鳌鱼,鳌鱼立刻动弹不得。士兵拿铁链锁住鳌鱼,沉进井里,再把迎祥观钟楼迁移过来镇住井口。从此以后,关中地区再没出现过地震。李胖子绘声绘色道。
我也听过这个传说。不信你们仔细听,还能听到钟楼下有流水哗哗的声音。小龙从旁插嘴道。
小虎咳嗽一声,随即拉着小龙向众人的反方向走远了几步。
珍妮压低声音道:李老二,你该不会想说地下暗河就是入口吧就算钟楼下面真的有暗河,可这年代还是对不上。
李胖子摇摇手指道:小姑娘就是沉不住气,你没听故事里说,这钟楼原来在迎祥观吗
王菊人接口道:迎祥观原名景龙观。《陕西通志》有载,开元二十九年,唐玄宗李隆基梦到老子,老子自称为玄宗远祖,自己在长安城百里之外。玄宗梦醒后,令张九龄前去寻找,发现有老子玉石雕像一尊,玄宗置老子像于大同殿,并改景龙观为迎祥观,取迎接祥瑞之意①3。
珍妮点头道:随后玄宗在各地大修老君庙,才有吴道子赴洛阳画壁《五圣图》。
不仅如此,昭陵的建设修缮跨越百年,直到开元二十九年才告停止。王菊人续道。
珍妮眉头跳动,又是开元二十九年。如此巧合,莫非……
王菊人道:更加传奇的,景龙观本是长宁公主之宅邸,长宁公主乃中宗与韦后所生长女,骄奢淫逸,横行无忌,在长安大肆兼并土地。后来,韦后毒杀中宗,欲篡权行武后之事,被李隆基所诛。长宁公主遂将宅邸捐为道观,以中宗年号‘景龙’命名②4。
李胖子笑道:这个长宁公主也太过分了,盖房子圈地皮,连李世民儿子、女儿、老婆的舅舅也不放过。景龙观这块地,原来是九公主东阳的家。
王菊人补充道:东阳公主,太宗第九女,自幼和高宗李治交好,高宗即位后封为大长公主。武后却与之交恶,高宗在时,尚得荫蔽,高宗崩后,武后寻个借口,就把东阳公主逐出长安③5。
珍妮不忘调笑道:没想到李老二在编修局,倒也有认真学习。
李胖子哈哈一笑道:还不是当年老头子拓景云钟,满嘴罗里吧嗦的,无意间就记下了。
景云钟
王菊人接口道:景云二年,睿宗李旦令铸铜钟一口挂于景龙观钟楼之上。李旦亲书铭文刻其上,主要阐述景龙观来历及铸钟经过④6。万历年间钟楼东迁,景云钟却不复鸣响。有说是神武有灵、眷恋旧土,所以现在钟楼上挂的是仿品,真品藏于陕西省立西京图书馆。
李旦的书法嘛,确也独树一帜,楷中有隶,隶中有魏。当年武则天追封爹妈为帝后,两块碑文就是让李旦写的。可惜字帖传世不多,才显得景云钟特别珍贵。李胖子品评道,一副指点江湖的意气风发。
珍妮笑道:听得我越发好奇了。
李胖子卖弄道:钟体以铜锡合金铸成,自上而下铸有三层纹饰,每层又以蔓草纹带分为六格,共一十八格。格内分别铸有飞天、翔鹤、走狮、腾龙、朱雀、独角独腿牛等图案,四角各有四朵祥云……
等一等!珍妮叫道,脑中有如暗沉夜幕里瞬间划过一道闪电。
李胖子即刻把后半句话咽回肚子,王菊人和徐悲鸿亦是面色肃然,心有所感。
这些花纹,听上去和《送子天王图》‘大自在天’的部分如出一辙。徐悲鸿道。
也许,我们应该去图书馆再行比对一下。王菊人道。
珍妮仰望虚空,若有所思。
我有一个猜想,也许甚是荒唐……
珍妮的声音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似乎很犹豫,又似乎很坚定。
我听说玄武门之变在太宗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戒惧。太子承乾和魏王李泰争夺皇位以致兵变,为避免再度发生手足相残的惨剧,太宗传位于高宗李治。传位李治,承乾、李泰都能活命。若传位李泰,恐怕承乾、李治都难逃一死。
凡有一利,必有一弊,李治性情柔弱,固然能宽怀容人,却也终被武则天的野心所乘。
武氏权势滔天,重用酷吏,屠戮忠良,李治预感到早晚必会祸及宗亲。
于是李治预留乾陵密道供宗亲避难之用,一面托付李旦照应宗亲,一面安排东阳公主看守入口。
谁曾想李治还是低估了武则天的手腕,李旦仅能自保,东阳公主被逐出长安。即使李旦有意领路,却也无法从鸠占鹊巢的长宁公主宅邸通过。
武周代唐,中宗光复,韦后之乱。
血雨腥风,李旦见识了太多权力斗争中的家庭惨剧,因而坚信乾陵密道的存在不可或缺。
于是李旦逼长宁公主退还宅邸,再兴修道观以掩人耳目。
乾陵密道,牵扯到皇家隐秘,理当严加保守。然而为防止知情人横遭变故,线索失传,又不得不费心留下诸多哑谜。
从永徽到开元,从昭陵六骏、景云钟再到吴道子,我相信李治、李旦和李隆基都在通过极其隐秘的方式,传承着李唐帝王对于宗亲血脉的一份沉重责任。
《送子天王图》中出现昭陵六骏、景云钟的暗示绝非偶然,而且,刚刚我又想到一点。
珍妮以长筒皮靴在地面比划着,继续道:我们过分执著于解析《送子天王图》的画面细节,却还忽视了一个最为简单的线索——那就是人数。
按照主题,送子图分为了‘天王观兽’、‘大自在天’、‘天降佛祖’三个主题,但是主题间的占幅却并非等分关系。同一主题的人物,远近向背却各各不同,又分出小群体来。
也许,吴道子是在暗示我们,不要被画面主题的表面划分所迷惑
按照人物分布,图中人物可分为六组,从卷首到卷尾分别是牵兽力士、天王君臣、牛头马面、大自在天及侍从、净饭王夫妇及侍从、无能胜明王。
对应的人数分别是二、六、二、四、三、一。
根据易学,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便可以转换为阴、阴、阴、阴、阳、阳。
八卦之中,阴阴阴为坤,阴阳阳为兑。上坤下兑,卦象为‘临’。
单单如此,并不足以理解全部含义。
而如果按从卷尾到卷首进行反向排列,也就是一、三、四、二、六、二,对应阳、阳、阴、阴、阴、阴。
阳阳阴为巽,阴阴阴为坤。上巽下坤,卦象为‘观’。
‘临’、‘观’,可不可理解成,到一个道观去呢
——比方说,这个迎祥观
诸人久久不语。
一股劲风穿过钟楼卷洞,激发出凄厉怪异的呜咽之声。
*
*
*
1①
1384年。
2②
1582年。
3①
清雍正《陕西通志》卷二十八载:迎祥观,在城内广济街东。明成化间,道士高静宽重修。迎祥即景龙观也,创自唐景龙二年。按,苏灵芝书《老君应现碑》:开元二十九年,玄宗梦见老君曰:吾乃汝远祖,有像在京城西南百余里。汝遣人求之,吾合与汝于兴庆相见。觉而异之,即命尚书张九龄、道士萧元裕寻访。于盩厔闻仙峪,果得老君玉像,高三尺余,以进。其日玄宗在兴庆宫,遂亲迎谒,置于殿内。次日送景龙观大同殿安置,瞻仰与梦中所见无异,即改景龙为迎祥观,仍于现像之所建会灵观焉。(尚书王恕记)
4②
《新唐书》卷八载:长宁公主,韦庶人所生,下嫁杨慎交。造第东都,使杨务廉营总。第成,府财几竭,乃擢务廉将作大匠。又取西京高士廉第、左金吾卫故营合为宅,右属都城,左頫大道,作三重楼以冯观,筑山浚池。帝及后数临幸,置酒赋诗。又并坊西隙地广鞠场。东都废永昌县,主丐其治为府,以地濒洛,筑鄣之,崇台、蜚观相联属。无虑费二十万。魏王泰故第,东西尽一坊,潴沼三百亩,泰薨,以与民。至是,主丐得之,亭阁华诡捋西京。内倚母爱,宠倾一朝,与安乐宜城二主、后胃郕国崇国夫人争任事,赇谒纷纭。东都第成,不及居,韦氏败,斥慎交绛州别驾,主偕往,乃请以东都第为景云祠,而西京鬻第,评木石直,为钱二十亿万。开元十六年,慎交死,主更嫁苏彦伯。务廉卒坐赃数十万,废终身。
5③
《新唐书》卷八载:东阳公主,下嫁高履行。高宗即位,进为大长公主。韦正矩之诛,主坐婚家,斥徙集州。又坐章怀太子累,夺邑封。以长孙无忌舅族也,故武后恶之,垂拱中,并二子徙置巫州。
6④
唐景云钟铭:原夫一气凝真,含紫虚而构极;三清韫秘,控碧落而崇因。虽大道无为,济物归于善贷;而妙门有教,灭咎在于希声。景龙观者,中宗孝和皇帝之所造也。曾城写质,阆苑图形。但名在骞林,而韵停钟虡。朕翘情八素,缔想九元,命彼鼓延,铸斯无射。考虞倕之懿法,得晋旷之宏规。广召鲸工,远征凫匠,耶溪集宝,丽壑收珍。警风雨之辰,节昏明之候。飞廉扇炭,屏翳营炉,翥鹤呈姿,蹲熊发状。角而不震,侈而克扬,庶其晓散灵音,镇入鹓鸾之殿;夕腾仙韵,恒流鳷鹊之闱。聋俗听而而咸痊,迷方闻而永悟。洪钧式启,宝字攸镌。其铭曰:紫宸御历,青元树因。倾岩集宝,竭府收珍。杜夔律应,张永规陈。形包九乳,仪超万钧。上资七庙,傍延兆人。风严韵急,霜重音新。自兹千岁,从今亿春。县玉京而荐福,侣铜史而司辰。景云二年,太岁辛亥,金九癸酉金朔,一十五日丁亥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