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静谧的,它缓慢的流淌,带走我们的青春,赋予我们对未来的理解,岁月增添的皱纹,化作一道道沟壑,智慧就闪烁其间。
贫瘠的屋子里有一个生着铁锈的烧水壶,铝制的老式壶盖被沸腾的水顶的彭彭作响,散落的柴火就离着灶门不远,火点跳跃着,膛内的柴火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
木头做的简易床板就在不远处,一个穿着老式棉袄,流着大鼻涕,两抹高原红的小姑娘,趴在低矮的木桌上一笔一划的写着课堂作业。
天,地,人,水,火,风
蹩脚的字体写的认真,一笔一划的勾勒出久远的字体。
冻的通红的小手已经开始结痂,扎着得两个小辫子随着手上的动作一点一点的,调皮的像个翩飞的蝴蝶。
大丫!别写了,过来帮忙洗白菜。门外扎着头巾的健壮妇人,用着不严厉但声调很高的声音呼喊着。
知道了娘,就去。
铅笔被转换了一个角度,认真勾勒,落下了最后一笔撇捺。
瓷红色的大铁盆,放着澄黄色的水,满是泥土的白菜放在其中。这里的水总是苦涩又稀少。
黄土坡上,一个红坯砖房的院子里。枣树生的艳。给这纯朴的大地生了一抹生机。
大丫掰开白菜帮子单独洗出来,揪掉发黄的,腐烂的叶子。其余的菜叶一丁点都不浪费。
想着老师说能把这几个字都学会的人,能得到一个作业本子,她就忍不住美。
鼻子吹出一个鼻涕泡,啪的一声破了,麻利的用袖子一擦。
冯老师是大学生,他懂得很多东西,长的也好看,会踢球,会画画,还会说听不懂的话,她从心里就觉得他厉害。
他口袋里总是能变出一颗玉米糖,又甜又粘,她总是跟二丫分着吃。
相隔千里之外的地方。
一群科学家在紧锣密鼓的查找着数据。
小王,有消息了吗满头白发的王院士焦急的询问疲惫的探测员。
王月德摇摇头。我们发射的光波探测仪还是没有找到,它应该在环火星轨道上,但是现在看来,信号失踪了,我已经让人密切关注29号落点了,应该能找得到。
希望这样吧。王院士叹了口气,这是他们研究数年得成果,无论如何也要找到,不然那么多年的努力很有可能就付之一炬。
芊芊在白炽灯下看着新得的作业本,笑得合不拢嘴,拿着抱了又抱,白绿相间的图画,看起来是那么顺眼,锋利的边缘看起来都那么富有诗意。
她凑近闻了闻新作业本得气味,深吸了一口气,郑重得把它放在了书包里。
下午的她可是得意了很久,潇洒的顺了顺耳边的刘海,就要入睡。
想起来还没关的灯,又顾涌着爬到床边,伸手拉起了开关绳。
幸亏没忘了关灯,要不然娘又得嚷嚷。
闪烁的红色光芒亮起,让起夜的她看见。一闪一闪的光芒,让好奇心起的她忍不住上前查看。
这是什么东西
红枣被风吹落,敲了她的脑袋,意识开始变的清醒。
拿起那个晶莹发红,巴掌大小的东西,她不由得咧嘴笑了起来。
真好看,还不轻呐,还会发光,就像老师说楼上吊着得水晶灯一样。
水晶灯就像是这个东西一样吧!
嗯,应该是一样的。看明天二丫她馋不馋,叫她不给我吃泡泡糖。哼。
明媚的阳光总是初生得样子,厚重得天幕被缓缓打开,高亢的鸡鸣啼叫,唤醒了一缕微光,而后又四散开来。
照在了一座漆白的平房上。
生锈的绿漆铁门打开,走出一个阳光的青年。
拿出红色的塑料水瓢,澄清得水覆盖了一盆底,浸湿毛巾,擦洗头发,洗干净脸,又擦擦胳膊。才舍得把水浇地。
长的绿油油的青菜给单调的景色做了装点。显得漂亮极了。远远望去像是一颗祖母绿色的方钻。
冯云生看着你追我赶,打闹嬉笑得身影,笑得嘴唇又干裂了一道口子。
快别闹了,作业都写完了吗
回应他的是整齐的写完了!
原以为今天会同昨日一般平静,直到两个哭泣的两人闹到他的面前。
他坐在凳子上看着两个脸上哭的画猫般的小丫头。
大丫,二丫,你们怎么回事平时你们不是最喜欢在一块玩吗怎么今天闹矛盾了
大丫拿手捂脸:都是二丫,二丫拿了我的东西不给我了。
你说好给我玩的,你答应好的怎么能抢。二丫不甘示弱的反驳。
大丫听后停止了哭泣:那你也不能拿郑月牙,她前两天橡皮筋没给我玩,你不知道吗
二丫语塞:你也没说不能给她呀!
大丫义愤填膺:我没说你也不能给呀!你跟她好,还是跟我好
二丫撇过脸:反正我没错。
眼见着两人一个振振有词,一个不经意挑起来战火。
冯云生决计叫来郑月牙,好好审一审这件事情。
原本是不起眼的小头绳,没想到这东西超出了他的认知。
看着手上纯净,无结构发光的物体,冯云生不由得蹙眉。
如果一个物体晶莹剔透,这没什么了不起,多少宝石都像是这样的结构。无非就是价格上的高低,稀少却不惊异。
要是一个物体能够发光,也没什么了不起,这地方偏远,若是在县城里也不是买不到小灯泡。
data-fanqie-type=pay_tag>
但一个晶莹剔透,内部没有任何结构,但会规律性发光的物体,显然不同寻常。
这个东西是谁的
他的声音有些严肃,显得很郑重。
三个人望着他。
终归是大丫有担当的站了出来。
是我在枣树下捡的。
看另外两人没有异议,冯云生心里有了打算。
大丫看着离开的两个人,心里有些忐忑。难道这个东西是别人不小心丢了,但是这又不是自己偷得。
想清楚后,她带着探究的眼神看着桌上的红色水晶。
这个东西很厉害吗大丫挠了挠头,不解的问道。
冯云山点头:这应该不是寻常的东西,我打算拿去县里问问。你能不能把它先交给我。
大丫如释重负:当然可以了。随后小声嘀咕道,还以为会没收呐。幸好没有。
她步伐轻快的离开。
冯云生笑了笑,收拾东西往县城走去。
一走就是三个月。
他从县城离开,去了市里。又从市里离开,去了省里。
最后抱着怀疑的态度,赶赴了北京。
把东西交上去后,他来到了北京校园里。走在枫树下,任由思绪飞扬。
他从大山里走出来,花费了十几年的朋友时间。几乎是笔耕不辍,刻苦钻研才幸运的得到了成果。
他来时,身后伴随着得是一双双眼睛,背上背得是半包袱红枣。
红枣甜,红枣香。
甜到了心底。
那个东西并不寻常,虽然被很多人拒之门外,说他异想天开。
但他的学识告诉他,这绝对不是普通得事物。他从未见过物质能量体不依托物理本身就可以发生光学反应。
果然,他的猜想得到了验证。
知晓真相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两个月。
因为要保密,他只知道了一个皮毛。国家研发得最先进的光波探测仪,从千米高空坠落却未对地面造成冲击。
他不由得发自内心的笑了起来。
老教授问他:你可是帮了大忙,这里面蕴含了几代人得研究成果,你居功至伟,有什么生活上的困难吗组织上可以帮你。
冯云生思索了很久。
我当年上学国家替我交了学费,我才有了些见识。此刻我深觉知识宝贵。捡到这个东西的人不是我,是一个小姑娘。就让她来北京吧,她很聪明。我希望她长大了比我懂得更多。
若是还有什么想法,我有个私心,在黄土坡多打两口水窖,多发放些书本。课外书很少,不够了解外面的发展。
老教授拍了拍冯云生的肩膀。
你说得对,知识,知识是宝贵的。
一个月后大丫懵懂的跟着父母和弟弟来到了一个院子。
大理石的墙面显得整齐,屋里还有很大的电视。
地面是洁白的瓷砖。白的像是镜子。上面没有黄色的土,也没有灰褐色的泥。
吴英看着大丫摸摸这个,摸摸那个。咽了咽口水。小声嘀咕。
好家伙,女儿可真是了不得。这院子可真齐整。
大丫好奇的打开水龙头,清澈得水从里面流淌,真甜。
就像是村里的水龙头流淌出的清澈的水一样甜。
大丫很聪明。
她给自己起了个名字叫裴芊芊。
或许是因为小时候的事情,她选择学习天体物理。
那时她娘带着弟弟离开家里去下地干活了,
爹去城里挣钱去了
她写着作业,似乎看见一个光点从天空落下。
正对着太阳,阳光太耀眼,让她没看真切。
红枣噼里啪啦掉落了几颗。
小鸟蹦跳着觅食。
她巡视了一圈,没有发现异常。
是那夜的风——吹开了蒙尘珍珠。
她想了许久,觉得那水晶是太阳的礼物。
她确实很优秀,年纪轻轻就有了很多研究成果。
此时她已经三十多岁。
坐在桌前写了一封信:冯老师,我是芊芊,家乡基站快要建设好了,那时我们开视频就更方便了。只是习惯了写信。总觉得写信的话更有重量。我给你发的快递有没有收到,听师娘抱怨说最近风沙又大了。都是外蒙古的事,咱们那里绿化现在越来越好了。对了,我给师母买的护肤品应该也快到了,记得帮我美言几句。我师弟在北京一切都好,你不用担心。前两天还嚷嚷着让我陪他去植物园看乔木呐。时间过得真快,您老保重身体,我有空就去看您。见字如面,芊芊。
写完了信,芊芊揉了揉太阳穴,经过她的测算,太阳天体就像是一个高功率放射器,可以把信号以最大功率向周围星系传播信息。比地球上任何发射仪功率都要大。
相应的,任何宇宙中微小的信号源都会经过太阳的功率回放到地球。
三天前,一个细微但很有规律的波段传来,本来被研究员忽略了。因为这个波段并不陌生。是七星连珠发生的前兆时,出现的一个很固定的波段。
那是一段很悠长的信号,不像是摩斯密码般滴滴滴的声响,更像是一段长长的歌谣。
若是精准的去形容的话,这种信号更像是吟唱的故事。
这是文明得对话!
芊芊午夜梦回时从榻上惊醒。她做了一个很悠久的梦,七星连珠就像是一个天线,久远的信息经过太阳传递会被消减。
那证明另一个文明相距我们太远,远到只有在七星连珠的时候才能以声波的形式共振,发出细微的信号,让我们知晓它的意思。
它要说什么呐它的文明等级到底有多高
芊芊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细细的思索这一切。
拿好研究资料,回到研究室。看着上下起伏的波段,寻找破译之法。
信号是对称的,这不是语言。是一个频率的波段。
她明白了,拿起数学公式一个个去验证。直到一个费勒姆定律,让她知道了结果。
我是阿塔尼斯,很高兴见到了你们的诞生。作为碳基生物的一员,你们已经半岁了。再过三万亿年就可以同硅基生物作战。我需要你的回答,回信从回归克罗斯传出。不回答就会被摧毁。在你们一岁之前记得回信。
芊芊院士,这是真的吗难以置信上面的内容。赵宇惊讶出声。
芊芊面色凝重:听说过黑暗森林法则吗
赵宇点头:当然,您也是因为证实了太阳功率和宇宙生命分布规律获得的院士称号,这我当然明白。可是…可是这也太过于荒谬了。
芊芊反倒是笑了笑:或许我小时候看过奇迹,让我的科研总带了些天真的浪漫。我从未想过这段信息竟然有这么庞大的熵值,传递出那么多信息。但我觉得这是真的,你知道为什么吗
赵宇温和得院士,思索后还是摇头。抿了抿嘴后还是鼓起勇气:或许是被验证了吗
芊芊点头:你很聪明,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是越来越聪明了。你说的没错,有时候在宇宙中语言并不容易。但是数学却有着十分美丽的秘密。能够搭建起沟通的桥梁。
克罗斯或许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但是回归一定有特别的人意味。如果说天空中有什么东西会规律的回归,你脑海中第一反应是什么
赵宇挠挠头,喃喃自语,回归,有什么东西是回归的呐。天空,回来……
天呐!
难道彗星!
芊芊拍了拍他的肩膀。没错。是彗星。
彗星从古代的时候就开始记载它的存在。只是西方人进行了命名。历史上已经记载了很多次彗星的存在。
七星连珠也在古代王朝发生过。就在现代前一段时间也发生过这类现象。
我认为这不是偶然。
我们大可以忽略上面冗长的名字,单从含义上去定义对方想要表达的信息。
半岁,一岁。
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宇宙文明等级,早在古代时或许这条内容就已经发出了,只是当时我们确实只有半岁,没有办法去听到对方想要表达的内容。
现在我们已经慢慢长大了,又多长了2个月。现在已经0.7岁了。
根据我的发现,宇宙中生命中心化零散分布。我们存在的银河系属于边缘位置。
很容易证明的一点就是越往中心走,伴随着得星系数量越多,小范围聚集。中间却有一个很大的空隙间隔。
这是天然的安全防线,凡是中间没有安全间隔的文明,都会被吞噬。大的文明吞噬小的文明。这几乎没有疑问。
赵宇:所以说真的有碳基和硅基文明得战争吗
芊芊看了看太阳的位置,继续说着:名字不重要,碳基和硅基生命是我们所起的代号。只是从地球的角度出发,认为碳基生物也就是我们和地球上的生命物质太脆弱。宇宙中存在大量的陨石,辐射,罡风。很轻易地就能将人类摧毁。所以人为化认为岩石造就的硅基生命更为坚韧。这有些片面。
赵宇:那院士您认为什么样的文明同我们对话呐
芊芊叹了口气:类物质文明。
看着赵宇困惑的眼神,芊芊解释道:类物质文明更接近无实体文明。我小的时候捡到过一个无结构光波探测器。从那时起我就在思考,生命真的需要以实体的形式存在吗甚至光波也好,颗粒也好。微观上也不需要存在。
类似思想。思想没有实体,只是借助脑海进行传播。我们研究了那么久的生命,都没有揣摩出思想的高度。文明是凌驾于物质上的存在。所以我称它为类物质文明。
文明等级的高度越高,类物质化越高。我们不用去猜想另一个文明得样子,事实上文明等级越高知识所占用的空间越小,你可以把它想象为一本书和一个内存卡。我觉得这很形象。
从这方面来说,人类的文明等级不够类物质化。但并非一无是处。类物质化只是殊途同归,而不是最优解。原因就在于思想的高度太高,就会让行为停滞不前,和古人说的知而行之很像。
赵宇:我不明白,那我们要不要分布这个信息呐,要不要回答
芊芊的手指敲击桌面,不多时她有了想法:你认为一个没有威胁的孩子,在听到同类复杂的问题时,会怎样应对
赵宇:小孩子我没怎么接触,不知道怎么说这件事。
芊芊:很简单,随意回应就可以。只要有一个字节就可以了。
想通后芊芊静下心来去饮水机前接了杯水,等着对方想通。
终于赵宇想明白了。信息并不是需要了解的,只要让对方知道自己在成长就够了。如果对方是善意的,那么也不会计较。如果对方是恶意的,也会让对方困惑。
没错。芊芊点头。
理论发出,经过在场的几十个顶尖学者的讨论,一致认为这个观点很正确。
在下一个彗星来临时,一个无意义的字节发出。
只是普通得打了一个哈欠。
证明文明已醒。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一个几千年前就发出的信号,现在才知晓。
时间的跨度让人恐惧。
文明开始了加速进化。
早上芊芊踏出自家房门,转瞬间信息传输到了千里之外的绿洲。
噔噔
保留完好的绿漆铁门打开。
一个精神昂扬的老者走出门外。
冯云生:芊芊,快进屋,你师娘可惦记你了。
芊芊:我也想师娘做的红烧肉了。隔着门我就闻到了香味。
冯云生笑得张扬:就你鼻子尖。
饭桌上两家人很是热闹,推杯换盏,其乐融融。
吴英佯怒:芊芊你呀真是,在家都没见你吃那么多,嫌我厨艺差吗
裴煊拱火:就是,我姐就是觉得老妈厨艺不好。
冯扬搬着凳子往芊芊旁边凑了凑:我挺我师姐,吴干妈做的饭就是没我妈做的饭好吃。
郑敏笑得合不拢嘴:芊芊你工作忙,好吃就多吃点。吴姐,你赶明有空,我教你最近新出的食谱。好像是叫什么粒子霜。
吴英笑得爽朗:那感情好,最近出的菜谱五花八门的,智能化制造总觉得少了点滋味。还是自己做的好。
裴焱轻咳一声:咱们一起聚个杯,庆祝新的一年开始了。
冯云生站起身来:就听裴老哥的,来喝一个。
芊芊看着幸福的两家人也开心的笑了起来。
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遥远的光年外,一声清脆的声响传递过去,太阳的来客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