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茗夏的心正被妹妹哭得酸软,狠狠瞪着登门的父亲,一语不发。
她性子刚直,一旦认死理儿,便会横眉冷目,对所有人都不假辞色,府中人人都怕对上她这个死脖子犟筋。
身为人父,常盛认定女儿们翻不出自己的手掌心,更掀不起什么大风浪,可有时也着实忌惮长女的执拗脾气,宁愿自己退让几分,只求息事宁人。
不过,气得倒仰时,也会大骂她是养不熟的白眼狼,然并不敢叫她听见,怕又起波折。
如今正值特殊时期,常盛无意与长女起冲突,在他看来,只要二女儿乖乖嫁入侯府,他便称心如意了。
故而,他只当没看见常茗夏愤然神色,每日巡视一圈香雪苑,见无异常后,就甩摆两袖寒风走了。
因着冲喜,婚期急迫,就定于两旬之后。
圣上钦定的礼仪规制,纵只旬日,皆已准备周全,一应事物有条不紊送到了常府。
宫中绣娘手上功夫了得,喜服上的缠枝牡丹交颈鸳鸯,都绣得生动活泼。
不过一旬功夫,常雪融消瘦许多,芙蓉面瘦出尖下颏儿,宫人伺候她穿上喜服,纤腰若不胜衣,纵使她面无喜色,宫人仍赞她似瑶台仙娥。
大婚前夕,常府锦幔绕柱,灯笼高悬,一片喜庆氛围。
也不知哪个聪明脑袋想的花招,竟用红绸扎成小花,攒作玲珑花簇绑满了香雪苑的松树,十分之精巧,打眼一瞧,好似冬日逢春。
常雪融睡不着,推窗就见满树红绡映着残雪,竟压过梳妆台上那瓶红梅,她一把抄起金剪,将满树红绡铰碎,还觉不够,又拿脚狠狠践踏,白雪转黑,红绡变暗,方觉胸中郁气稍散。
回到房间,她小心翼翼环抱起那瓶梅花,枯萎花瓣簌簌凋落,望着光秃秃梅枝,她泪眼模糊又想起了表哥。
饕风虐雪,八大汉抬住大红花轿,伴着喜庆的吹打声沿街而过。
从巳时便被折腾起来,常雪融滴水未进,胃里直反酸水儿,被轿子晃得好生吐了一阵儿清凌凌胃液,刷白一张脸勉强歪靠在轿子里当新娘。
路滑脚程慢,一路上逃婚一念倏忽而来,倏忽又去,叫她既悲且怒,吊着一颗心,戚戚然思前想后。
自与表哥的婚期定下,她老盼望着能尽早跟表哥拜堂,过和美的小日子,今日木偶样随人摆弄,只觉浑身骨头缝都酸痛难耐,才被人搀着下轿,实在不美。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嬷嬷拢着手在常雪融耳边喊:“小姐,仔细着点儿,这便要跨火盆了。
”虽然盖着盖头,但常雪融能感觉出热意和隐约的光亮。
按习俗,新娘子跨火盆,寓意着去除霉运,迎来红火日子。
她还需要跨哪门子火盆?她人生中最大的晦气不就是这场婚事吗?不正是那拿她冲喜的钟青毓?她知晓自己此时是被赶上火架的鸭子一只,再挣扎也是徒劳,在嬷嬷的催促下苦笑起来,由竹雨和杏云一人一边搀扶着,缓缓迈过了火盆儿,又跨过门槛儿,进去了厅堂。
既然这噩梦她无法中断,便巴望着早点结束这场折磨。
今上只一个嫡亲姐姐,又最是亲厚,特亲临主婚,御座居中,荣庆长公主与靖安侯分列左右。
见新人已经来到,张德全瞧了眼滴漏,躬身上前低语:“禀圣上,酉时三刻已至。
”“开始吧。
”得了首肯,张德全振袖拂案,扬声道:“吉时已到,恭请陛下亲赐婚书!”常雪融先向皇帝行三跪九叩大礼:“叩谢天恩!”张德全当众宣读赐婚诏书,被迫再听一遍那满纸荒唐言,常雪融心口堵着一口气受了赐婚诏。
新郎官儿病重起不得身,应是找了族内近亲代为拜堂,常雪融觉得红绸压手得厉害,指尖冰凉得都要抓不住,便往手腕上缠了一圈儿。
待拜过天地、君亲,行至夫妻对拜时,圣上又亲赐一柄玉如意,常雪融再次跪受。
听得礼官高唱“礼成”,霎时笙箫鼓乐震天而起。
至此,这场婚礼不再需要常雪融,她便被送入洞房。
等被架上了硌屁股的喜床,众人鱼贯而出,常雪融才长舒一口气,揉上自己饱受折磨的膝盖,早知今日这么多跪礼,她就套个膝枕,也少受些罪过。
今日经此一遭,她觉得若非良配,出嫁还不如出家。
暂不提这一整日折腾散了骨架,就只说她离了娘家,孤零零一个到了“新”家,都够她胆战心惊的。
这个“新”,便单指她这一个,别个是血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当真闹了不快,可不会胳膊肘往外拐,帮她这个外姓人。
世说弱女子,弱女子,都知道女人性子弱,怎地不让男子嫁到女儿家?反把娇女们送到了男儿家?叫她们孤零零一个,腰杆儿都挺不直。
寄人篱下,仰人鼻息,可还有什么好日子过?且不提这些,就说别个郎情妾意,有夫君依仗,也不至被旁人欺辱太甚。
她可倒好,别说依仗了,夫君拿她救命呢!救过来有她口饭吃,若是救不回来,怕是削发为尼,也比这劳什子世子妃好当。
可是,她又不是大罗金仙,连自己都救不了,怎么救世子?越想越心凉,泪水落下时,只觉自己今日披红挂绿进门,明日就要青衣木簪长跪佛前为世子祈福才能保命了。
新郎官未能亲临喜宴,众人便都来灌他老子酒。
靖安侯三十有八,正值壮年,众人敬的酒都被他喝了下去,又借尿遁全催吐了出来。
反观圣上,真是龙颜大悦,平日里不耐烦听的马屁,此刻都觉得熨帖。
见圣上亲自主婚,常盛在席间只觉面上增光,同僚劝酒他来者不拒,不多时便伏案酣睡。
众人见状笑他不中用,他也只是闭着眼睛继续装睡,再喝下去就真要醉了,那可不行。
及至圣上流露出醉态,宾朋方散。
靖安侯亲送圣驾回宫,圣上非要设宴摘星台,压根儿不听劝谏,靖安侯只得舍命陪君。
二人登临摘星台,择临风小筑落座,正对靖安侯府飞檐。
待酒壶架上碳炉,圣上屏退宫人,亲自斟酒。
靖安侯抚柱而立,遥望侯府道:“常安成亲了,长公主与微臣总算能松口气。
”“常安受了不少罪,只盼他成婚后能有所好转。
若能让你早日抱上孙子就最好不过了。
”靖安侯接过圣上递过来的酒杯,一饮而尽,声音低落:“常安久经药毒,几无繁衍之能,怕是此生都不能有后。
”“爱卿宽心些,孩子再另说,常安能活着比什么都强。
”“是啊,能活着就好,比什么都强。
”室内静寂,腹中空空,凤冠并盖头压得常雪融头昏脑涨,喘息渐粗,快要坐不住了。
倏地,盖头一角大动,透来一丝光亮,她猝不及防对上一双琉璃似的猫儿眼。
是个男童,雪腮粉唇,头戴瓜皮毡帽,肉嘟嘟的可爱,他一手撑床,一手捏盖头角,歪着脖子,正抻头看她。
只是未等她有所反应,男童反皱眉退开去,怪叫道:“怎么跟个鬼似的?”常雪融的眼泪污了妆面,又被手绢揉开,实是不怎么好瞧。
他长得可怜可爱,话却说得拿刀子戳人心窝,叫寻常女儿家听了,定要伤心。
常雪融却不伤心。
此时悲怒之下,反被这话勾出了晦暗心思。
为甚么像个鬼,也急哄哄把我娶进门了?不都怪钟青毓快要当鬼了?临死拉垫背的,皇室宗族行事,历来如是,简直草菅人命。
见她不答话,男童踢她鞋子一脚,说道:“喂,你赶紧拾掇一下,等会儿别吓着新郎官儿,他可不能受惊,你要是敢把他吓出个好歹来,有你好果子吃。
”总角小儿,无礼猖狂,常雪融没怪他失仪,他却先倒打一耙。
今日受难,种种难过,已耗尽她气力。
虽不知男童名姓,但今日侯府宾客非富即贵,她开罪不得,常雪融不愿招惹是非徒增连累,便闷嘴葫芦一样坐着。
男童一人唱独角戏,觉得没意思,又恐吓她几句,听见外边有声音传来,一溜烟儿从窗户窜走了。
常雪融也不理会,只蒙头坐着,等待砍头刀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