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表妹何辜 > 托孤

赵佑宜晕了过去,等她醒来时阿兄的棺椁已经停进堂屋,因圣旨将军府无人问津,将军已死又背上谋逆的罪名,平日里相交的人家也不敢前来,更何况将军府已然落败,赵佑宜一介孤女更没有什么价值值得人高看一眼。
“姑娘,您醒了,吃点东西吧。
”侍女见她想出门连忙叫住她,“姑娘,您午膳也未用,这样下去不行的。
”赵佑宜知道自己不能倒,便挥了挥手让她去准备晚膳,她的阿兄死了,死后被冤枉谋逆,而皇帝却要她入宫侍奉,太后要她代替公主远嫁南蛮,她无依无靠,一个是疑似暗害她阿兄的皇帝,一个是有着血海深仇的南蛮人,嫁?她恨不得杀了他们。
侍女小晴端上来一碗面,上面窝了鸡蛋,“姑娘,面来了。
”赵佑宜目光落在那寡淡的面条上,胡乱扒拉了几口便让她撤下去了,“我去……看看阿兄,不必跟来。
”小晴目光担忧,看着她一步步走远。
赵佑宜来到堂屋,赵伯在里头抹着眼泪守灵,见她来了连忙擦干眼泪,“姑娘来了,您陪公子说说话罢,我去外面侯着。
”“赵伯,谢谢你。
”赵佑宜对他行了一礼,人走茶凉,阿兄背上了谋反的罪名,她只是一介女子,府中下人都已然觉得将军府败落了。
赵伯连忙避开她的礼,摇了摇头,“姑娘,我相信公子不是那样的人,趁圣上旨意未下,您赶紧逃吧,去您外祖家,您与表公子有过娃娃亲,想来他会庇护您的。
”赵佑宜的外祖家在江州行商,当年的娃娃亲不过也是口头上的承诺,更何况皇帝想让她入宫侍奉,怎么逃得掉呢?她逃了,那府中人该怎么办?阿兄又该怎么办?她不能让阿兄一辈子背负谋反的罪名,若是她逃了,皇帝恐会鞭尸,阿兄连入土为安都做不到。
赵佑宜知他是好意,但她还是摇了摇头,不多言语,赵伯见她这样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好退了出去。
赵佑宜走上前去,挪开棺材板,少年将军安详地躺在棺椁中,仿佛只是睡着了,眉目依旧俊朗唇边似乎还有一丝笑容。
她的眼泪簌簌落下,再也忍不住哭喊:“阿兄……哥哥!”她的阿兄不过二十,正是鲜衣怒马少年时,怎料家国难安,一去不复返,她的目光落在赵佑黎脑袋右侧棺材板的凹陷处,她伸出手去按,果不其然有个暗格。
她连忙取出来,是阿兄给她的信!赵佑宜颤抖着手展开,信纸上字迹潦草,沾染血迹。
「吾妹袅袅亲启:当汝展之书,阿兄大抵已为泉下,汝不欲太伤,在阿兄决出征则知是日,死不可惧,吾不思死,以吾妹尚幼,吾恐无人照拂,以至受凌。
不遂人愿,战虽胜,然吾不豫遇贼,幼颖胄,信已明,不愿汝恨,冀汝自安。
乱世之中,若人不照拂,余心甚忧,余已信怀琮兄,私甚;必荫汝一二。
袅袅,勿忧勿念,惟愿安康。
兄赵佑黎云州亲笔」看完此信,赵佑宜只觉心已一片寒冰,泪早已流干,她的阿兄在性命攸关之际还忧心她的安危,会不会在他死后被人欺负。
她的阿兄文韬武略,自十四岁出征后两人聚少离多,他们的父母早年战死,两人无人庇护,赵佑黎只能上战场为自己也为她挣得一份荣誉。
阿兄为晋国而战,而皇帝却鸟尽弓藏,甚至要她进宫侍奉,太后要她嫁南蛮。
思及此,赵佑宜不由感到内心有浓浓恨意燃烧。
可是……赵佑宜的目光落在赵佑黎苍白的脸上,阿兄,我该怎么办呢?她感到一阵无力,忍不住趴在棺椁上流泪,她可以煽动神京舆论,赵氏在百姓中名声远扬,忠君爱国之心人尽皆知,而全族只剩下她一个人,不管出于什么层面,都没人敢在明面上为难她,但是阿兄又背上了谋逆的罪名……兄长尚未下葬,皇帝想必不可能逼她立即进宫,她需要在圣旨真正下达之前通过民间话本、戏曲诗文散播皇帝毒杀功臣,强纳其妹的消息。
“赵伯!”赵佑宜擦干眼泪喊了一声。
赵伯连忙进了堂屋,“姑娘,怎么了?”“赵伯,我要你帮我个忙……”赵佑宜忍着哭腔跟赵伯大致说了自己的计划,赵伯闻言忍不住感慨,“姑娘聪慧,这样便可拖延一二,不过往后应该如何?”赵佑宜想起信中的怀琮兄,她隐约记得那是兄长的好友,两家甚至有些亲戚关系,勉强能以表妹表哥这样互称,而这位怀琮兄身份可不简单,是封地藩王,据她所知,这位王爷与圣上是堂叔侄的关系,早年圣上实行削藩,先王爷不满,甚至直接打上神京,圣上不得不展缓削藩,不过先王爷也因在战中受伤英年早逝,这位王爷继位后与圣上关系一向不睦。
或许……赵佑宜看着信封里的兵符,心中已然有了对策。
“再到翰林院、书院附近散播一些我是罪臣之妹不宜侍君的流言,”赵佑宜思索片刻,觉得还是得做两手准备。
至于太后那边,她兄长刚死就迫不及待让她和亲,自然有人会不同意,先不说有失颜面,武将集团虽然无法明面上帮助她,但让将门孤女和亲一事难免让人感觉兔死狐悲。
赵伯闻言朝她点了点头,退出去安排这些事宜。
堂屋内烛火不息,赵佑宜看着棺椁中的兄长,内心慢慢平静下来,“阿兄,你放心,我不会任人欺凌,也不会让你蒙冤而死。
”神京朱雀街内热闹非凡,将近年关百姓们都出来采购,只不过窃窃私语中都在传递一个消息。
“你知道吗?大将军其实是被上面那位暗害的,我就说大将军不是那样的人!”“知道!传遍了!上面那位还要强纳大将军的妹妹!杀了人家哥哥还要娶人家妹妹,不要脸!”“就是,一把年纪了,大将军保家卫国是个好人,赵姑娘也经常施粥救助灾民,上面那位贪图享乐、毒杀功臣、强纳其妹……”“你们在说什么啊……”朝堂上也不平静,文臣武将争吵不休,文臣得知皇上有纳赵家女为妃之意连忙上书表明罪臣之妹不宜侍君,太后娘家则乘机提出赵家女和亲之事,武将闻言大怒,直言自己上战场打仗不是为了让妹子女儿嫁给敌人的。
皇帝被吵得脑仁疼,挥了挥手道:“那便容后再议。
”下朝后皇帝唤来高公公,“你去查查,这些流言是不是赵家女散播出来的。
”高公公笑容不变,“诶,奴才这就去,不过容奴才多嘴说一句,赵姑娘一介孤女哪里来那么大能耐,姑娘家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
”皇帝不轻不重地看他一眼,虽没有说什么但已然把他的话听了进去,不过此事一夜之间风雨满城,不查不行。
高公公退了下去,没等皇帝坐下传美人来伺候,外头便高喊太后娘娘驾到。
皇帝不得不扯出得体的笑容,晋国以孝治天下,而太后是他的嫡母,娘家在朝中势力雄厚,哪怕登基多年他还是不得不做表面情分,毕竟朝中重文轻武多年,他手中没有兵权,不能再失了太后娘家的支持。
“母后。
”皇帝朝太后拱手作揖,“不知母后有何事?”太后冷冷扯出一个笑容,“皇帝这是什么话,哀家是你的母后,就算无事也能来看你,只怕是皇帝不把哀家放在眼里了,所以见而生厌了。
”皇帝知她是在说他派人暗害赵佑黎之事,太后想让赵氏女李代桃僵和亲他早有耳闻,如今赵佑黎已死,再让他唯一的妹妹和亲外族太过凉薄,甚至会引起武将集团的不满,只不过赵佑黎功高盖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赵佑黎不死,他日夜难安。
“母后这是什么话,朕最是孝敬母后,母后莫不是听信谗言,与朕生分了?”皇帝笑意不达眼底,目光落在太后依旧风韵犹存的脸上。
太后不轻不重瞥他一眼,“那皇帝说说该怎么办?难不成要你妹子和亲南蛮?”对于这个妹妹他自然没有多少感情,任性刁蛮不说,还胡搅蛮缠,不过他不至于不给太后这个薄面。
“武将不愿意嫁女嫁妹,那便让文官的女儿妹子去嫁。
”早朝上为此争论不休,他恼文官干扰他纳赵氏女之事,索性就让他们的女儿去嫁好了。
太后坐于榻上,听到他说这话并没有什么反应,谁去嫁也不是晋国能完全做主的,南蛮兵力强盛,若不是有赵佑黎,恐怕晋国早就一败涂地了,如今赵佑黎死了,被皇帝毒杀的传言甚嚣尘上,朝中哪里还有武将敢出征,没死在战场上却死在自己效忠的君王手里,南蛮提出娶公主,未尝没有羞辱之意,她让赵氏女去嫁,不过是因为赵氏与南蛮世代为敌,赵氏儿女死于南蛮铁骑之下,南蛮首领王子被赵氏子弟斩杀,以赵氏女一人平息南蛮怒火自然是良计。
毕竟晋国近年大雪不断、民不聊生,皇帝却贪图享乐,不想着治国安邦只想着权力女色,晋国不能再打仗了。
赵氏女和亲,赵佑黎卸甲还兵权,若是兵权在手,起码晋国不惧内乱,那些封地藩王虎视眈眈,怕是早就想把这个草包皇帝斩了。
如今赵佑黎死了,赵氏女不能嫁南蛮,她的计划全乱了!太后饮了一口茶水,“那皇帝说,该谁去和亲?”“柳氏女如何?”皇帝思索着今早朝堂上反对他纳赵氏女声音最大的臣子,御史大夫柳明义,口口声声说着他冷血无情,不顾赵将军新丧便强娶其妹,那便让柳明义的女儿去嫁。
太后在来之前便从眼线那听来朝堂上的消息,自然知道他是在蓄意报复,但她没有多说什么,反正不是她的女儿嫁就行,“那便如此罢。
”此事议成,两人无话可说,太后也不想在这个眼里只有女色的皇帝眼底下多待,便道要给柳氏女备嫁妆起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