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上海故事:一天一天 > 第2章

一转眼,学期过半。
某个星期天13层楼聚会时,胡菲问道:“
这学期已经过去了一半,大家都彼此熟悉了,可是13c的人还没来,很好奇,是什么样的同学,已经开学两个多月了还没来。”
杨树林刷着手机,愣了一下,回应道:“我刚来学校那会,我爸带我去班主任那里小坐,然后请她吃了个饭,席间她透露过,班级里有两个交换生,一个来自台湾,一个来自香港,可能他俩就住在13c吧。”
胡菲:“那肯定是了,那另外两个人是谁呢?c寝室有4个人。”
杨树林:“这我就不知道了,我现在一门心思放在我们社团的暑期行上。”
林双双:“你们社团的旅行什么时候开始报名?你们要去哪里呢?”
杨树林:“这学期我们去泰国曼谷,两周行,这是我的proposal,曼谷好吃的东西很多,商场也多,住宿也不贵,打算包一个民宿酒店,这样平摊下来一个人5000块左右,很适合大学生了。这学期最后一周,我会在学校的贴吧上公布路线和详细信息,下周一就可以开始报名,报名时间为一周。”
林双双:“那我要去的,反正暑假也没什么事做。胡菲,李倩,你们去吗?”
李倩:“我也要去,想出去玩玩,正好我爸妈让我暑假别回家了,他们打算回老家看我姥姥姥爷,我这个暑假就呆在上海。如果能有2周在曼谷和大家在一起玩,那就太开心了!”
杨树林:“好的呀,我先盘着我的路线图,到时候公布出来给大家一个惊喜,我是很喜欢曼谷的商场的,好逛,夏天裙子的性价比很高很高,餐厅也很多,还有各种冰淇淋店。”
袁媛:“听上去不错,我也考虑一下要不要去,我回去问一下甘云婷和颜廷芳去不去。今天的饭挺好吃的,喜欢这个小酥肉,太香了,好幸福。我没想到大学生活居然这么惬意,还能在学校吃到这么好吃的小酥肉。好庆幸高中三年努力读书了,不然考不进来。”
林双双:“我们学校这么难考吗?”
袁媛:“因为是中外合作类型大学,竞争还是挺激烈的,不光要学习成绩,还需要一些务虚的东西,比如课外活动,竞赛等等。我就是拿过英语竞赛的奖项附加了20分进来的。”
林双双:“原来如此,我好像从小成绩就比较好,一直在我们区重点读书,所以没什么感觉,我们年级好几个录取清北的,还有很多人选择出国了。”
李倩:“我也是挺努力考进来的,纯纯做题家,这个学校对湖北的学生要求的分数还是挺高的。”
杨树林:“突然想起一个事,问一下你们,你们觉得于辛这个人怎么样?”
林双双:“爱买东西,有点势利,我发现她除了同寝室的同学,还有你们上海寝室的和我们俩以外,几乎不和其它外地的女生一起玩。”
胡菲:“你怎么注意到的?”
林双双:“她就是个显眼包啊,而且我有点八卦,自从上次李倩说了甘云婷的事后,我就开始观察了。”
袁媛:“甘云婷什么事啊?”
胡菲给林双双使了个眼色,林双双尴尬了一下,然后说道:“袁媛,我们不瞒着你了,我们发现甘云婷只跟上海的小姑娘说话,也跟我们几个江浙沪包邮地区的女孩儿说话。”
袁媛
:“她确实是这样的,挺多上海市区的女生都是这样的,我们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像我是杨浦区的,城市工薪中产阶层所在区域,颜廷芳是青浦区的,上海的郊区,还有南汇区,金山区,她们郊区的把到市区玩儿叫做去上海。”
胡菲:“那你们不会觉得这样的表述让人会让人有一种难受的感觉吗?似乎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
袁媛:“没办法,这里是上海,你要是从小就生长在这里,你就会接受。人就是会把人划分为三六九等。不然,为什么开学典礼那天,一个银行行长的儿子进来的时候,小礼堂里会躁动呢?就是因为他爸爸的身份至少在这所大学很稀缺呀。”
胡菲:“好吧,我们无锡好像这种风气没有这么严重,所以一开始她们跟我说这件事的时候,我都有点惊掉下巴。”
袁媛:“那你对上海的了解还没有很透彻,我们从一上学开始就是被父母如此告知,在上海什么都要竞争,一切都与钱有关,你知道上海中学吗?”
胡菲:“不知道。”
袁媛:“等级分明,如果不是真的学习优异又或者家里背景强大,是没有办法在那里生存的。”
林双双:“太恐怖了!”
袁媛:“这就是为什么你会觉得上海的学生很冷酷的原因,我们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物质什么的都精打细算,人际关系也很早就被父母教育过。人性就是嫌贫爱富,欺软怕硬。”
林双双:“这在苏州完全不敢想象,我们的人际关系就是很放松的,跟邻居都可以拉拉家常。”
袁媛:“在上海能够松弛的人大概都是有钱人,不需要为学习、房子和工作操心,一切都是可以花钱买,就像杨树林那样,爸妈可以给她请私人教师补习,全身奢侈,住市中心的大平层。”
胡菲:“也就是说,在上海,一切有价。只要有钱,不违法犯罪什么都可以拿钱换到。”
袁媛:“可能违法也是可以办到的,不是犯罪,而是钻法律的空子。”
胡菲:“可我们是法律学生,那我们学法律还有什么意义。”
袁媛:“本来就没有意义,国家都是假的,连你的名字都是假的。”
胡菲:“我的名字也是假的?这是什么意思?”
袁媛:“你一出生难道就叫胡菲吗?你一出生只是一个没有名字的婴儿,你的名字是你爸妈给你取的。国家也是国家的创立者取的,你还记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