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乞丐之风云变幻 > 第一章

我是一个流落街头的乞丐。
那天,我偷了一个公子的荷包。
我却害了他。
1
我还记得年少之时,父母逝世,家中穷困潦倒,我沦为街头的乞丐。
那天,我被迫偷了一个公子的荷包,在里面发现了许多碎银和一封信,我不识字,看不懂,随手便把信丢了,将碎银上交。
没想到,公子找到了我,我以为我要完了。
公子看我破烂的衣服和蓬头垢面的脸庞,并未责怪我,只叫我将荷包里的信交出来,但那信早已被我丢了。
公子气急,质问我丢在哪里了,我说至水河畔的浅滩上。
后来,听人说有一个人溺亡于至水河。
我在至水河畔捡到了一块玉坠,或许是少年的遗物,我收了起来,没有告诉任何人。
后来的后来,我沿着至水河畔走了许多年,却再也没有见到那个温柔的少年。
直到那天出现了一位哭的伤心的女子。
旁人说,那姑娘来自汝南。
我突然也想去看看。
2
一路上我睡过马棚,吃过窝头,喝过山间水,行至密林深处。
我走过许多地方,见识到许多的人和事,逐渐习得如何做一个普通人。
但我不再为没有饭吃而担忧,不再为父母的离去而悲伤,也不在深夜默默流泪。
回想起在京都的十六年,我什么也没带走,也什么都没有留下。
我决然的走,想到那个少年,我流着泪诀别。
一天,声势浩大的车马行过,我瞥见了马车上的谦谦公子,他长得很好看。
我撇开眼,继续赶路。
3
行至汝南,这里却没有我幻想般的那般美好,这里时常爆发瘟疫,已经死了许多人。
同时沿海地区海盗贼寇盛行,流民遍地,衣不蔽体。
我见到子清时,他正在被官吏拉去充徭役,他的一双眼睛很像一位已逝的故人,我救下了他。
他今年刚满十二,家中突遇海贼侵袭,父母为护他,连中数刀身亡。
他跟我说,他从没出过汝南,这地方自他出生起便是如此。
对比他,我觉得我还是幸运的,至少我曾经也有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我教他世界不只有汝南这一片天地,我教他在这世道里的立身之本。
我还教他,苦难是人生的必经之路,若内心强大,必不会困顿于一隅,挣扎于当下。
他点头,那双眸子里盛满了泪水。
4
那天,我正在上工,听人说汝南又有村子被海贼袭击,家被海贼占据,街上死了很多的流民,大多是妇孺孩童。
都是曾经从沿海一带迁至汝南的流民。
我好像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我不忍心给了一个骨瘦嶙峋的小孩一个馒头,转眼间便被另外的一个壮汉抢走。
看着小孩哇哇大哭,看着壮汉一口便吞下馒头,我转身离开。
他们都没有被妥善安置。
我开始思考,如果世道不公,身处其中的人,该当如何
我按照曾经铭记于心的地点寻到了一处酒肆,开始了一段不同的人生,一段决定了,便无法回头的路。
可能会死,或侥幸生。
但我不信命,若命运不公,那便反抗这所谓的规章,上位者手眼通天,指点大义,却不见民生疾苦。
汝南遍地流民,天下疾苦,远在京都的人,又怎能得知呢
是不得知,还是装作不知
在京都生活了十多年的我或许是最好的答案。
5
大兴二十六年,皇帝听信佞臣谗言,给父亲扣了一个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罪名。
父亲不愿认这莫须有的罪名,被当做嘴硬,在牢狱中被活活饿死。
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朝堂腐败,官员们结党营私,蝇营狗苟。
父亲在其中洁身自好,独树一帜,但却被佞臣所排斥,以至于被害。
可笑的是,皇帝也觉得父亲该死。
这个他每回享乐之时总来劝谏和打扰他的官员,真的是该死。
原来,你们不是不知道真相,而是装作不知道。
在真相面前,你们只会闭紧双眼,不听不闻,这个朝廷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6
母亲听闻父亲离去的消息,吊死于房梁之上,府中被抄了家,年幼的我无处可去,流落街头。
往常攀附父亲的亲戚也在一瞬之间消失殆尽,好像生怕扯上关系。
那年,我十二岁,晚上就睡在土地庙前的蒲团上,白天就出去寻些吃食。
但多数时候是饿一整天,去至水河畔喝水,喝饱后回到土地庙里睡觉。
只要睡着了,就不会饿了。
一天晚上,土地庙里来了一个老大于历,他逼着我加入他们的乞丐帮。
我哭着说我不是乞丐。
他不知所措,急忙告诉我,跟着他才有饭吃。他教我怎么有饭吃,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偷走别人的荷包。
直到,我偷了一个少年的荷包,我害死了他。
我发誓从此以后再也不干这种事情。
我还记得,那少年曾对我说,这世道艰难,若有能力,你可以过的更好,不必干偷盗一事。
几年之后,阴差阳错,我瞒着于历去了汝南。
7
子清看我近来回来的晚,便问我,阿姐近来在做什么。
我告诉他,阿姐正在做一件很勇敢的事情。
子清又问我,我会离开他吗
我一怔,其实我也不知道。
我告诉他,你只管长大,我会永远在你身边。
他硬要和我击掌为誓,我拗不过他,同他约定,等子清长大了,我们要一起去见这世间的美景。
8
我在茶馆中准备和接头的人碰面,突然有一个公子撞上了我,我急忙避让,还是与公子撞上。
我向下倒去,坐在地上,捂着胸口,装作受伤的样子,说自己全身都疼。
谦谦公子看了我一眼,并未言语,让他的小厮安置我。
我道不必,他却给了我些银子。
我看着银子,数了数,在汝南,这些银子或许是贫苦家里一年的支出。
我退了回去,跟那小厮说,若公子有心,可将这些银子用在最需要它的地方。
我没看小厮的脸色,径直离去。
今天的任务未完成,我只能再找机会。
9
没想到,不知是消息被暴露,亦或是内部出了问题,在传递消息的时候,有官兵前来巡查。
我和接头的人急着销毁证据,我让他先走,我殿后。
官府官兵以莫须有罪名将我拿下,我入了狱。
他们以酷刑审我,我知道他们没有确凿的证据。
我缄口不言,官吏暴怒,每回先抽上十几鞭解气,我站不住,全身的力气都附着于手上的索链之上。
就当我以为我要去寻爹娘的时候,我见到了那天撞上的公子。
他下令命官兵放了我,官兵不敢不从,连忙将我放走。
我身上没了力气,瘫软在地,趴在地上,这回是真的全身都疼。
公子命侍卫搀扶着我,我在牢狱外见到了子清。
他见了我满身伤痕,蓬头垢面的样子。
我见着他眼中似乎蓄着泪水。
我没力气动作,也没力气说话,我想告诉他,不要哭。——我会心疼。
开口却发不出声音。
他将我接过,脱下外衣,覆于我身上。感觉多日以来冰冷的身体仿佛也有了温度。
我终于撑不住,阖上了双眼。
10
等我睁眼时,已经回到了家中。
我撑着身子坐起,子清连忙扶着我,给我喂汤药,轻声说,阿姐慢点喝。
我慢慢将汤药喝完,他也顺势开口对我说,阿姐,你能别去干危险的事情了吗
子清年幼,不懂他所谓的危险的事情总会有人去做。
他很聪明,知道我在做一些错事。
我笑着对他说,子清,你不明白,如果我不去做,或许就没有人做了呢
子清握紧我的手,急着开口道,阿姐,那就不去做,我只想要阿姐陪在我身边,不想阿姐受伤。
子清的手紧紧的拉着我,我知道,他害怕我的离开。
我没发做出什么承诺,只摸摸子清的头,感觉子清也长大了。
子清生气了,留下一句,阿姐是骗子,就跑出房门外去。
11
等我能下床行走,已是半月之后。
子清这小子出了照顾我之外的时间,大部分都不在我视线之内。
没想到子清竟然自己去学了武功,说是武功,其实就是花拳绣腿。
他却跟我说,学了武功就可以保护阿姐了。
可以打跑那些伤害阿姐的人。
我笑他天真。
能被武功打跑的人都不算是真正的坏人,真在的坏人在无形之中便让你生不如死。
12
最近听说,城内有户慈善的人家在城南施粥,乞丐们都纷纷往城南去。
我见状,也赶去看看情况。
没想到,一到城南,就发现施粥的地方已然混乱不堪。
临时搭建的粥棚已经坍倒在地,盛着粥的大锅打翻在地,被人群团团围住。
一位公子带着官兵出现。
羁押了几个闹事的乞丐,疏散了人群。
没饭吃的乞丐多到数不胜数,他们饿的头昏脑热,见着吃的就想去争抢。
我悲悯的看着眼前的场景,这到底是人的悲哀,还是官府的悲哀,亦或是这个时代的悲哀。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汝南终会被改变。
我知道,我们的计划已经开始埋下了线。
13
当晚,家中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那位谦谦公子。
他告诉我他叫江梧。
子清见着他反应激烈,他以为我是因为江梧才会被下狱的。
我宽慰他,叫他出去等着我。
江梧对我说,他知道我在做什么。
我装傻,道,不知道公子在说什么。
他却突然跟我说了一句奇怪的话,不必防我,我合你是一道的。
我笑了,出声讽刺,我可不会跟官府中人是一道的。
他没说话,只安静的看着我,道,你和他很像,我知道,那块玉坠在你身上。
那天,你摔倒在地,我看见你脖颈处挂着他的玉坠。
我愣了一下,道你看错了。
江梧自顾自的说些我听不懂的话,大抵是世事无常,怀恋他的挚友。
我不敢看他,我愧对于那位公子。
临离开,他对我说,若想通了,可去我们第一次见面的茶楼找他。
14
我思虑良久,几天之后,我来到了茶楼。
他告诉我,他知道我一定会来。
他没有说关于那位死去的公子的事情,只问了我一个问题。
他问我,这天地如何,才能使百姓们吃饱喝足,使这江山河清海晏。
我道,不知道。
心中却有太多太多话想找人诉说。
或许是我的眼界太窄,只能看到眼前的一方土地。
那土地上有太多太多的人正为了一个河清海晏的目标所努力。
他们谋划着起义,我在其中负责安排粮草,还有负责安排兵马,负责安排战甲……
他们之中有家里被海贼占了无奈加入的,有的是家中人被官府拉去充徭役,被迫加入的。
许许多多的人都走在一条危险的道路上,他们别无选择。
若行差将错一步,等待他们的就是一条路——死。
15
你知道我初到汝南时见到的场景吗
我看见了一对父母,因家中没吃食将年幼的女孩扔至街头,女孩活生生的被饿死。
只因她是个年幼的孩子,没法给家中的人带来什么,若再年长些,或许逃不脱被贩至青楼酒肆。
我还看到了不愿充徭役的男子被活生生打死,只因他家中还有等待赡养的老人。
还有那劳什的徭役,只是为了给汝南巡抚立一个刻着功德千秋的石碑。
石碑矗然立了起来,无数的百姓倒了下去。
汝南巡抚还称赞着底下的官兵做的好,殊不知官府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一层一层剥削的全部都是平苦百姓。
一层一层贪污的皆是官兵,有权有势之人。
或许是命运吧,我害了一个少年,捡了他的玉坠,帮他完成着他未完的使命。
那玉坠既救了我,亦推着我。
但好在,其实我们想做的事情是一样的。
16
那天,我兀自的说了很多,不自觉的流下了眼泪。
或许是年少的遭遇让我变得坚定和勇敢,我有勇气去直面它,也有勇气坚定的去推翻一切。
一切事情都在顺利的进行,我们的计划将在半月后进行。
江梧告诉我,要尽力而为。
如果失败了,他会救我的。
我怔怔的看着他,问你是什么人
他沉默不语,他对自己的身份这个问题,从没有告诉过我实话。
我想起了第一次见到他的场景。
那天,我正疲于赶路,路上却突然行驶来一辆声势浩大的车马,车马上插着写着齐字的旗帜。
齐,是为国姓。
他是皇室中人。
data-fanqie-type=pay_tag>
17
计划开始迫在眉睫,我也没心情去想关于江梧的事。
或者说叫他齐梧。
我不知道他来汝南干什么,也不知道他有什么任务。
但我有一种预感,他应该不会害我。
但变故发生的很快,在组织准备起义的那一天。
我们被抓捕了,我不可置信的看着那个把我们抓进牢狱的人。
他全程没看我一眼,只命人将我们全部压入大牢,未经他的允许,不可放出。
我带着失望的表情走过他身旁,我特别想冲上去,质问他,你还记得你之前说过的话吗
但我不敢,因为那可是皇室中人。
皇室中人最是会掩耳盗铃,骗人骗己,我一言未发,被自己的愚蠢气笑了。
竟然选择相信他。
18
在大牢的日子却异常平静,平静到不自然。
明明上回来到此处时,我还被官吏抽得浑身是血,但这回却没有人被审讯。
或许,他是想回来亲自审。
大牢里昏暗,不见天日,让人分不清白天黑夜。
不知道时间过了多久,大概是半个月。
某天,我们被放了出来。
这世道变了天了,汝南突然出现了一位领导者——被称作大王。
他组成了一支声势浩大的起义军。
起义军自南向北,行动迅速,势如破竹。
同我一道被关至狱中的同伴都前去投奔大王,我犹豫了。
19
我回到和子清的家里,那里已经没有人住了。
院子前的合欢树正开的鲜艳,红红的,很漂亮,我站在树下,久久不能回神。
我不知道他去了哪里,我想在此处等他回来。
一如往常,他在院中等我回来一般。
本来打算,若起义顺利,就和子清一同留在汝南,这里山清水秀,不会被人打扰。
我出神的抬头望着,微风轻轻起,合欢纷纷攘攘的飘至肩头,发梢。
我抖落一身,转身进屋。
20
汝南城的情况不算好。
虽然起义军已经算是占领了此处,妇孺孩童也得了吃食,但城中的青壮年都已随军北上。
大多海贼也都选择跟着大王,但还是有少数的海贼仍为祸百姓。
一天,我为保护一个孩童,反抗海贼,身受重伤,倒在街头的时候突然就很想念子清,好想见见他。
我还没有告诉他……阿姐很想和你一同去看这世间山川湖海。
闭上眼睛前,我脑海里只剩下这句话。
幸运的是,我被人救了。
是一位故人——在至水河畔的女子,她叫剑兰。
21
见到她,仿佛一切的一切回到了几年前的至水河,命运像一股绳,将我们串了起来。
那天,剑兰哭得正伤心,我上前安慰她。
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个一见钟情的故事。
贵家公子和贫苦女子的故事。
故事的开始,是公子救了那位女子,公子和那女子坠入爱河。
公子非那女子不娶。
故事的结局是公子义无反顾的想要反抗这个世俗的一切。
他的一双眼睛,不只看向我一人,更看向这世间万千。
那封揭露汝南弊病的信是樾山亲自写的,那天他正准备将信呈上朝堂。
这一趟,是必死无疑。
他义无反顾的去了,我全然不知。
后来,辗转多年,我才知晓他已于至水河畔溺亡。
其实,来自汝南的人从来不是她,而是他。
他身后曾站着无数个汝南的百姓,他虽生于京都,却来自汝南。
22
我将玉坠归还于剑兰,剑兰很开心。
这是他们的定情信物,是剑兰送于樾山的唯一一件礼物。
我亲自解下玉坠,归还于她。
剑兰善医术,从京都至汝南,她一路行医。
我让剑兰也教教我,就这样,我和剑兰一同于汝南附近行医坐诊。
时间一晃,北上的军队势如破竹般,摧枯拉巧的打至京都,一连破了数十座城池。
听人说,大王身边还有两个威猛的将军,可以说是骁勇善战,是大王的得力助手。
我合上双眼,静静的在合欢树下祈祷,你们都要平安。
23
在隆冬时节,北上的军队终于破开都城的大门,统治了几十年的大兴朝终于被推翻。
大王称帝,改国号为乾宁,世称瑾朝。
消息传至汝南的时候,已至腊月,没想到,一个朝代的倾覆竟这般的让人唏嘘。
听说,大王励精图治,镇守四方,铲除佞臣,扶持将军,将朝廷治理的井井有条。
我才知晓,大王名叫代辛。
汝南的百姓吃的上饭了,沿海的海贼也被招安了。
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就是那个我等得的人,还没回来。
24
没想到,故人重逢时,相见不相识的场景是真实存在的。
那个孱弱的少年已然长成,从前,只到我肩膀的小孩,现在我已经要仰头才能看清他的脸了。
子清对我说,芯钰,我回来了。
我粲然一笑,拍他的头,斥道,要叫我阿姐,没大没小。
子清憨憨的笑了,那眼睛仍如我们初见那般温柔似水。
他抬起胳膊放在后脑勺,脸有些红,不好意思的回道,那就叫阿芯,不叫阿姐了。
我们一同往家中走去,一如从前那般。
夕阳在我们的身后投射着丝丝余晖。
孤独的少年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
齐梧视角
自小我便知道,我父皇是个昏君。
书籍上说,明君以德、仁、智、勤、法五者兼备为核心,其治下国泰民安、文化昌盛。
昏君则失德、拒谏、任佞、奢靡、乱法为乱朝廷,终致民怨沸腾、国祚倾覆。
父皇以外戚干权为由,杀了我的母妃,开恩将我留下。
年幼的我哭着跪着殿前外,只是想留母妃一个全尸。
父皇斥责我优柔寡断,一面都未曾来见我。
大殿内是歌女悠扬的曲调,大殿外是一刻不曾停歇的狂风骤雨。
大雨倾覆而来,不留一丝情面。
或许我该感谢它,是它浇醒了我,我开始开眼和了解这个世界。
但在此之前,我也一直在享受着齐朝人执掌天下所带来的一切,财富和权利。
我不理解,身为我伴读的户部尚书的儿子户煜竟然在做谋反叛乱之事。
这可是一件杀头的大罪。
他竟为了素不相识的人付出自己的生命,我认为他可笑至极。
不知道出于什么心理,我装作不知。
后来,父皇派我南下调查汝南的民生,实为调查,背后却有无数的手想至我于死地。
在行至乡间小道上时,我见着一个女孩,穿的破破烂烂的,头发乱七八糟。
但那双眸子却异常的明亮,通透。
好似能洞穿这世间的一切。
没想到,在茶楼之上,又见到了她。
她故意撞到我身上,好似在掩盖些什么,我看到了她脖子上的玉坠。
我知晓了一切。
她托小厮说与我的话,我全都听见了。
但在此之前,我一直对她们那种以以小敌大的行为所不屑。
他们的组织看似密不可分,实则叛徒众多。
就如她被抓的那回,我便知晓,这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我救下了她,见到了牢狱外等候她的少年。
我见她满身伤痕却仍想去安慰那少年的样子。
似乎明白了什么。
去你家中那天,你说了很多,最后还哭了。
那泪水仿佛也打湿了我坚定的心。
父皇的孩子有很多,我只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一个,也是绝没有机会继承大统的那一个。
来到汝南的那几天,我更加纠结。
但在那天听完你说的话之后,我决定要造反,要夺取这江山为己,使这江山改头换面。
但这件事不能要她们知道,多一个人知道,就多一份危险。
我不想连累她,便派人将他们几人全部关进大牢。
联络了汝南各地的起义军,发动了叛乱。
我想告诉她,你们起义没有主心骨,是不会长久的。
虽然我只想做你的主心骨,但在此种天地之间,我知你不会开心。
所以我选择帮你,成为那个可以改变天地的人。
你问我值得吗
我会说无价之宝。
代辛,是为,待芯。
那日,我其实来了,看见你抬头遥望合欢,我准备上前,子清先我一步。
我退缩了,我知你等的人不是我。
或许从始至终,
我都慢了一步。
如果在遇见你的第一面,我就邀你上车,随着你一同至汝南。
会不会这一切的结局就不一样了。
但我想我不会这么做,因为我身上的担子也很重,我不想见你受伤。
看着子清和你回家的背影,知你安好,那便是我全部的愿望。
我转身离去,去承担属于我的责任。
子清视角
我自小便生于汝南,家中贫困,生活十分拮据,但爹娘宠我,也算是过了一段好日子。
但在我12岁那年,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海贼将我的爹娘杀死,我被迫流落街头。
被官兵捉住,他们要给汝南巡抚修石碑,缺人。
我交不出钱来,他们便要抓我充徭役。
就在这时,阿姐救下了我。
她凑出自己所有的碎银给了那官吏,换我自由。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汝南人,从来都没有出过汝南城。
所以我很羡慕阿姐,她经过很多的地方,她跟我说那些地方都很美。
我便开始向往如果能和她一起去看,那该多好啊。
我觉得我是幸运的。
12岁时我遇见了一个人,她教我天地广阔,她教我重新做人,她帮我重塑骨肉,直至长出灵魂。
我想和她一直在一起,不分离。
但阿姐逐渐变得很忙,每回回家的时候都很疲惫。
我看在眼里,我害怕着某天阿姐就再也不会回来了,害怕再一次被抛弃。
我与阿姐击掌为誓,约定山河太平之时定要游览这世界万千。
但没想到变故来的这么快,再一次见到阿姐时,她竟满身的伤痕。
我看着心疼死了,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气极了,留下一句,阿姐是骗子就离开了。
事后我却十分的后悔,阿姐不是骗子,阿姐是我永远的阿姐。
我想要保护阿姐,偷偷瞒着阿姐在武馆外的门前偷学武功。
武馆的负责人见我天赋异禀,要收我为徒,我便日日前去训练。
我想要变得强大,让阿姐不再受伤。
一日,我回去时却见着家中来了上次害阿姐受伤的男人,我赶他走。
没想到,阿姐却将我支走了。
我气鼓鼓的,但还是出去等她。
那天晚上,阿姐似乎是哭过了,眼睛红红的。
躺在在床上半宿都没有睡着。
我只静静的陪着她。
平静的日子一晃而过,似乎是上天不想我们好过,阿姐又一次失踪了。
那个曾来家中的男人来劝说我,同他一齐率兵北上,他知我擅武,若多加培养,定能成大将军。
我只问了他一句,如果我走了,你能保证阿姐的周全吗
他应下,只说了一句话,他比我更担心阿姐出事。
当时的我还不懂这句话,只知道他似乎也喜欢上了阿姐。
率军北上,一路上我也见过了阿姐曾跟我说过的风景。
她由北向南讲述,我由南向北历经。
只有在夜深之时,那些受过伤的地方开始隐隐作痛,最痛的便是那颗心。
思恋断了线,一颗颗的掉落我心间。
我害怕阿姐会忘了我,更怕我会忘了阿姐。
终于大战胜利,齐梧称帝。
我向他请辞。
身边跟随我的士兵亲信都骂我糊涂。
好不容易打下了这江山,却不要任何赏赐和爵位,一心只想回汝南,值得吗
自我十二岁那年起,我每年的新年愿望都是要和阿姐在一起。
这些都没办法用一句话去衡量。
爱抵万难,胜千金。
十二岁的少年只需要几个碎银便可赎下,只她一人愿意这么做。
她是我人生中的贵人,更是我的阿姐。
我想赶快回到汝南。
将这一路上我所有的伤疤,都说于你听。
不是要让你心疼,而是因为我在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