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西路军的第二道防线是姚古所部,驻守沁州,一旦太原出任何的问题,姚古可以随时驰援,挡不住也能接应种师中。
赵桓看着悬挂在大殿中的一副地图,仔细观察后,摇了摇头。
种师道心头咯噔一下,问道:官家,有什么不妥的吗
赵桓解释道:姚古在沁州不行,让他推进到太原东南五十里左右的榆次驻扎,作为种师中的犄角。
种师道皱眉道:官家,是否太冒进了
没有什么冒进。
赵桓强硬道:连太原都守不住,沁州没有坚城,等是更守不住,胜败就在太原。
历史上种师中驰援太原,姚古却畏惧不前,导致种师中被杀。
太原落陷后,西路战场再也没有防线。
太原在,金人就无法南下。
种师道见赵桓强硬,也没有再反对,因为姚古靠近太原,更有利于他弟弟种师中防守。
压力不会这么大。
赵桓想了想,再次吩咐道:种相公,你再传一道旨意给姚古。
守住太原,朕不仅不追究姚平仲落败的责任,等他和种师中班师回朝,朕提拔他担任枢密副使。
如果挡不住太原,就不要回来了。
姚平仲是姚古的义子,之前东京守卫战中,姚平仲带着人突袭金人的营地,落败后直接远遁深山,再也没有消息。
这事儿一直没处置,是悬而未决的事情,现在赵桓直接拿出来了。
臣领命!
种师道毫不犹豫回答。
赵桓目光落在东路战场上,问道:东路军的安排呢
种师道回答道:回禀管家,东路军的关键在真定。臣抽调种师闵在真定驻军,抵御来自完颜宗望的大军。
真定南方的磁州,有磁州知府宗泽募兵备战,作为东路的第二道防线。
赵桓仔细看着真定和磁州等地的情况。
西路军有诸多的天险,比如太行山的太行八陉,以及太原城的坚城,能挡住金国的骑兵。
东路战场除了真定,都是开阔的平原,是金国铁骑最擅长进攻的地区,根本没有什么天险阻隔。
一旦金国骑兵来了,很难抗衡。
赵桓沉声道:给种师闵一道旨意,能守则守,守不住调兵去西路参战。再给宗泽一道旨意,挡不住就退回黄河,以黄河天险阻隔。
种师道恭敬道:臣领命!
赵桓定下总体的思路,看向李纲等人道:政事堂方面,一应的军粮兵饷器械等物资,准备妥当没有
李纲说道:回禀官家,一切准备好了。
赵桓点头道:既然准备好了,就全力调拨粮草和物资备战。种师道和李纲留下,其他人都退下吧。
臣领旨。
杨时、白时中、徐处仁和吴敏齐齐退下。
四人很清楚赵桓倚重李纲,再说这事儿是李纲负责,败了也是李纲承担最大的责任,也没有人说什么。
赵桓看向李纲,问道:李卿,太上皇有最新消息吗
李纲叹息道:太上皇执意不回,尤其是李邦彦和张邦昌被杀的消息传出,依附在太上皇身边的人都撺掇不回朝。
种师道愤愤然道:这些奸佞贼子,真是该杀。
赵桓说道:父皇担心回来后被囚禁,父皇身边的人担心回来了被杀,双方一拍即合,自然逗留南方。
可是父皇始终在南方捣乱,终究有问题。
这是必须解决的。
这次金人南下,倒是一个契机,既解决金人南下,又解决父皇的问题。
李纲疑惑道:怎么解决呢
赵桓说道:朕要御驾亲征,亲临前线战场。
啊!!
李纲听得心头慌张,连忙道:官家不可啊,您这样做,万一出了任何差池,后果都不堪设想。甚至太上皇得到消息,一定会回来夺权的。
赵桓眼中掠过一道精光,掷地有声道:朕就是要让他回来夺权,才能瓮中捉鳖。
这是其一。
第二,一个击败了金人,带着大胜之势回京的大宋皇帝,是一个逃走的太上皇能夺权的吗
第三,朕要通过此战,让金人知道寇可往我亦可往。
赵桓强势说道:第四,朕要明明白白的告诉大宋百姓,皇帝不畏战,我们大宋和金人的交战自此攻守易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