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永和十二年春,沈知意第一次踏入皇宫。
她跟在父亲身后,手指紧攥药箱带子,掌心渗出细密的汗珠。朱红色的宫墙高得令人眩晕,仿佛要压垮她单薄的肩膀。
知意,莫要东张西望。沈太医低声提醒,太后凤体违和,指名要你来看诊,这是沈家的荣耀。
沈知意轻轻点头,目光却忍不住飘向宫道两侧。一队侍卫经过,为首的青年男子身着玄色锦袍,腰间玉带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面容苍白得近乎透明,却有一双极黑极深的眼睛,像两泓不见底的寒潭。
那人似乎察觉到她的视线,蓦然回首。四目相对,沈知意心头一跳,慌忙低头。
那是七皇子萧景珩。父亲小声解释,自幼体弱,性子孤僻,你莫要招惹。
沈知意再抬头时,那道身影已经消失在宫道尽头,只余一缕若有若无的药香飘散在空气中。
慈宁宫里药气浓郁,太后躺在榻上,面色蜡黄。沈知意诊脉后微微蹙眉——太后并非患病,而是中毒。
如何太后虚弱地问。
沈知意看了眼父亲,得到默许后轻声道:回太后,是慢性的朱砂毒。若用绿豆、甘草煎服,辅以针灸,月余可解。
太后浑浊的眼睛突然亮起来:沈太医,你女儿比你强。她拉住沈知意的手,留在宫中为哀家治病可好
沈知意惊愕地看向父亲,却见他跪地谢恩。出宫时,父亲才告诉她真相:太后与皇后不睦,这是要留你做人质。知意,在宫中务必谨言慎行。
三日后,沈知意正式入住太医院别院。她每日辰时去慈宁宫为太后诊治,午后在药房配药。宫里的日子如履薄冰,她学会了低头走路,轻声说话,对谁都保持三分距离。
直到那日下雨,她在御花园亭中避雨,再次遇见萧景珩。
他独自坐在亭中下棋,左手执黑,右手执白,棋盘上杀得难解难分。听到脚步声,他头也不抬:退下。
沈知意转身欲走,却见他突然捂住心口,面色煞白。医者本能让她立刻上前扶住他:殿下可是心疾发作
萧景珩抬眼看她,额头渗出冷汗:你是...沈太医的女儿
沈知意点头,迅速从袖中取出银针:请殿下允我施针。
银针入穴,萧景珩的呼吸渐渐平稳。雨声渐歇,亭中只余两人轻微的呼吸声。沈知意收针时,发现他正凝视着自己,目光复杂。
多谢。他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沈姑娘医术,名不虚传。
沈知意低头:殿下过奖。她犹豫片刻,还是开口,殿下心脉淤堵,可是幼时受过惊吓
萧景珩眸光一暗:八岁那年,亲眼看见母妃被赐死。他说得轻描淡写,手指却捏碎了掌心的白玉棋子。
沈知意心头一颤,鬼使神差地说:若殿下不嫌,我可每月为殿下施针一次,缓解心痛。
萧景珩沉默良久,久到她以为会被拒绝,才听到一声几不可闻的好。
回太医院的路上,沈知意心跳如鼓。她不明白自己为何要冒险与一位皇子牵扯,只记得他疼得发抖时,眼中那一闪而过的脆弱。
2.
为太后治病的第三十日,沈知意在御药房门口被拦住了。
沈姑娘,七殿下有请。一个小太监低声道。
沈知意跟着他穿过曲折的回廊,来到一处僻静的院落。院中种满药草,萧景珩正弯腰查看一株植物,玄色衣袍下摆沾了泥土也浑然不觉。
这是...雪灵芝沈知意惊讶地走近。
萧景珩直起身,额上有细密的汗珠:听闻此药可治心疾,我命人从北境寻来。
沈知意小心地触碰那株珍稀药草:殿下亲自照料
嗯。萧景珩递给她一把小铲,听说你精通药理。
两人并肩蹲在药圃中,沈知意讲解每种药草的习性,萧景珩安静地听,偶尔提问。阳光透过树叶斑驳地洒在他脸上,软化了他锋利的轮廓。
殿下为何信我沈知意突然问。
萧景珩手指轻抚一株薄荷:宫中太医开的药,我从不喝。他看向她,但你不同。
沈知意心头微热,低头继续松土。不知何时起,两人的手在泥土中偶尔相触,谁都没有刻意避开。
从那日起,沈知意每隔三日便来这个秘密药园。有时萧景珩在,两人便一起照料药草;有时他不在,她也会留下新配的药丸和详细的服用说明。
一个月后的深夜,沈知意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是萧景珩的贴身侍卫:沈姑娘,殿下心疾发作,疼痛难忍!
她抓起药箱跟着侍卫狂奔,来到一处她从未来过的宫殿。殿内烛火昏暗,萧景珩蜷缩在榻上,面色惨白如纸。
都退下。沈知意命令道,随即取出银针。
银针在烛光下闪着寒芒,她精准地刺入穴位。萧景珩的呼吸渐渐平稳,却仍紧握她的手不放。
别走。他声音嘶哑,每次发作...都像要死了...
沈知意心头一软,坐在榻边:我守着殿下。
夜深人静,萧景珩沉沉睡去,手指仍与她相缠。沈知意望着他安静的睡颜,想起宫中关于他的传言——七皇子性情阴郁,手段狠辣,为夺储位不择手段。可此刻的他,只是一个被病痛折磨的年轻人。
天亮前,萧景珩醒了。发现沈知意还在,他微微一怔:你...守了一夜
沈知意正要起身行礼,却因腿麻踉跄了一下。萧景珩伸手扶住她,两人距离骤然拉近。晨光中,她看清他睫毛投下的阴影,闻到他身上淡淡的药香。
多谢。萧景珩松开手,声音恢复了一贯的冷淡,耳尖却微微泛红。
沈知意回太医院的路上,心跳比平时快了几分。她告诉自己这只是医者对病人的关心,却无法解释为何想起他耳尖那抹红时,自己唇角会上扬。
3.
太后的毒渐渐清除,对沈知意的态度也越发亲昵。这日诊治完毕,太后拉着她的手问:丫头,你觉得七皇子如何
沈知意心头一跳:七殿下...龙章凤姿...
太后意味深长地笑了:景珩那孩子从小没了娘,性子是冷了些,但心地不坏。她拍拍沈知意的手,他近日气色好了不少,听说都是你的功劳。
沈知意低头掩饰脸上的热度:臣女只是尽了本分。
出了慈宁宫,沈知意迎面遇上一位华服女子。女子约莫二十出头,容貌艳丽,身后跟着一群宫女。
你就是沈知意女子上下打量她,听说你医术了得,连太后的顽疾都能治
沈知意福身行礼:见过林小姐。
林月如——镇北将军的独女,皇后亲侄女,宫中人人皆知她心仪七皇子。沈知意早有耳闻,今日却是第一次见。
起来吧。林月如轻笑,我近日睡眠不佳,改日找你看看。说完便带着人扬长而去。
沈知意站在原地,莫名感到一丝不安。
当晚,萧景珩派人送来一盒上等血燕。随盒附上的纸条只有两个字:谢礼。字迹工整有力,像他给人的感觉——内敛而克制。
沈知意将纸条收入袖中,开始配制药丸。她新得了一味西域奇药,或许对萧景珩的心疾有帮助。
三日后,沈知意照例去秘密药园,却发现萧景珩正在园中与人交谈。她下意识躲到树后,听见林月如娇媚的声音:景珩哥哥,姑母说我们的婚事...
此事日后再议。萧景珩语气冷淡。
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林月如声音拔高,你明知我对你...
林小姐请自重。萧景珩打断她,我身子不好,不想耽误你。
脚步声渐近,沈知意慌忙后退,却不慎踩断一根树枝。萧景珩锐利的目光立刻扫过来:谁
沈知意只得走出来:殿下恕罪,我...我来给药草浇水。
林月如的眼神瞬间变得锋利:原来沈太医的女儿有偷听的习惯
是我约她来的。萧景珩突然开口,林小姐若无他事,请回吧。
林月如脸色变了变,最终冷哼一声离去。园中只剩两人,气氛一时尴尬。
我不知殿下今日有客...沈知意低声道。
萧景珩走近几步:不必解释。他顿了顿,那婚事...是皇后一厢情愿。
沈知意抬头,对上他深邃的眼睛,心跳漏了一拍:殿下无需向我说明。
我想说明。萧景珩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沈知意,我...
殿下!一个侍卫匆匆跑来,北境急报,陛下召您即刻入宫!
萧景珩眉头紧锁,最终只深深看了沈知意一眼便转身离去。沈知意站在原地,手中药丸被捏得变了形,心中五味杂陈。
data-fanqie-type=pay_tag>
她知道自己不该对一位皇子抱有幻想,可当他站在晨光中说我想说明时,她确实期待过下文
4.
北境战事爆发的消息很快传遍皇宫。沈知意已有半月未见萧景珩,只听说他日夜在御书房与皇帝议事。
这日她去慈宁宫,发现太后正与一位老嬷嬷低声交谈:...皇上属意景珩领兵,可他那个身子...
镇北将军说了,除非七殿下娶林家小姐,否则不出兵...
沈知意手中的药碗差点打翻。太后看见她,立刻噤声,转而问起药方。
回到太医院,沈知意神思不属。她不断想起萧景珩说的那婚事是皇后一厢情愿,可如今国事当前,他还有选择的余地吗
深夜,她辗转难眠,忽听窗外有石子敲击声。开窗一看,萧景珩站在月光下,面容憔悴却目光灼灼。
跟我来。他说。
沈知意鬼使神差地翻窗而出,跟着他穿过曲折小径,来到一处她从未来过的宫殿。殿内陈设简单,墙上挂着一幅女子画像——想必是他早逝的生母。
萧景珩点燃一盏灯,昏黄的光映着他疲惫的脸:北境告急,明日我就要出征。
沈知意心头一紧:你的心疾...
无妨。萧景珩苦笑,父皇说,若我娶林月如,镇北将军就出兵十万增援。
沈知意手指掐入掌心,强迫自己保持平静:殿下...作何打算
萧景珩突然走近,双手握住她的肩膀:沈知意,若我说不愿,你可愿等我
沈知意抬头,在他眼中看到前所未有的炽热。她该拒绝的,该提醒自己身份的,可出口的却是:我愿意。
简单的三个字,让萧景珩眼中迸发出光彩。他低头,额头抵着她的:此去凶险,但为了你,我一定会活着回来。
沈知意鼻子一酸,从怀中取出一个锦囊:这是我新配的药丸,可暂缓心痛。答应我,好好照顾自己。
萧景珩接过锦囊,指尖划过她掌心,带起一阵战栗。他珍而重之地将锦囊贴在胸前:等我回来,我有话对你说。
那晚之后,萧景珩便离京出征。沈知意通过太医院的消息得知,他最终还是娶了林月如——为了那十万援军。
宫中开始流传七皇子夫妇如何恩爱,林月如如何日日去寺庙为夫君祈福。沈知意强迫自己不去听,不去想,只专注于照料那个秘密药园。
三个月后,北境大捷的消息传来。又过了半月,萧景珩凯旋回朝。沈知意在迎接的人群中远远望见他——他瘦了许多,铠甲下的身躯更显单薄,但眼神比从前更加坚毅。
他们的目光在人群中短暂相接,萧景珩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沈知意知道,那个等我回来的承诺,他未曾忘记。
5.
庆功宴上,沈知意作为太医之女也有列席。她坐在最末席,看着萧景珩与林月如并肩坐在皇子席位上,接受百官祝贺。
林月如一身华服,不时为萧景珩布菜斟酒,表现得体贴入微。萧景珩神色淡然,只在皇帝问话时才开口应答。
宴至半酣,皇帝突然道:景珩此番立下大功,朕决定加封你为睿亲王,赐居睿王府。
群臣哗然——这是明确的立储信号。林月如喜形于色,萧景珩却只是平静谢恩。
宴会结束后,沈知意独自返回太医院。转过一道回廊,突然被人拉入暗处。她刚要惊呼,就闻到熟悉的药香。
殿下她压低声音。
萧景珩的脸隐在阴影中,只有眼睛亮得惊人:明日午时,药园见。
说完便松开她,如来时一般无声离去。沈知意靠在墙上,心跳如雷。她知道不该再与他私下相见,可拒绝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第二日,她如约来到药园。萧景珩已在等候,见她来了,立刻上前握住她的手:知意,这三个月...
殿下请自重。沈知意抽回手,退后一步,如今您已是亲王,又有王妃...
那场婚事只是权宜之计。萧景珩眼中闪过一丝痛楚,我从未碰过她。
沈知意摇头:不重要了。殿下前途无量,不该与我...
沈知意。萧景珩打断她,声音低沉而坚定,我萧景珩此生,只心悦你一人。
这句话击溃了沈知意所有防线。她抬头看他,泪水模糊了视线:可我们...
给我时间。萧景珩轻轻拭去她的泪,我会处理好一切。
就在此时,园外传来脚步声。两人迅速分开,但为时已晚——林月如站在园门口,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
好啊,原来传言是真的!她尖声道,堂堂亲王,竟与一个太医之女私通!
萧景珩面色一沉:林月如,注意你的言辞。
林月如冷笑:我要告诉姑母,看你们...
你敢!萧景珩上前一步,气势骇人,若你多嘴半句,明日全京城都会知道镇北将军虚报军功的事。
林月如脸色煞白,最终恨恨地瞪了沈知意一眼,转身离去。园中重归寂静,沈知意却感到一阵寒意。
她会报复的。沈知意轻声道。
萧景珩握住她的手:别怕,有我在。
可沈知意知道,在这深宫之中,有些风暴不是一个人能抵挡的。她看着萧景珩坚定的侧脸,既感动又恐惧——为他不顾一切的勇气,也为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
6.
林月如的报复来得又快又狠。
三日后,沈知意被皇后召见。一进殿,她就看到林月如站在皇后身侧,眼中带着恶毒的笑意。
沈知意,你可知罪皇后冷冷道。
沈知意跪伏在地:臣女不知...
啪!一叠信笺扔在她面前。沈知意拾起一看,竟是仿造她笔迹写给北境敌国的密信,内容全是泄露军情。
这...这不是臣女所写!沈知意惊恐道。
皇后冷笑:证据确凿,还敢狡辩来人,拖下去重打三十大板,关入死牢!
沈知意被粗暴地拖出殿外,板子落在身上的剧痛让她几乎昏厥。恍惚中,她听见林月如得意的声音:这就是勾引别人夫君的下场...
当夜,沈知意被扔进阴暗潮湿的死牢。她高烧不退,伤口化脓,意识时而清醒时而模糊。狱卒说,三日后她将被处斩。
第二日深夜,牢门突然打开。沈知意勉强抬头,看见萧景珩站在门口,脸色比纸还白。
知意!他冲过来,颤抖的手轻抚她伤痕累累的脸,我来晚了...
沈知意想说话,却只咳出一口血。萧景珩红了眼眶,小心地将她抱起:我带你出去。
不行...沈知意虚弱地摇头,这样你会...
别说话。萧景珩脱下大氅裹住她,我已安排好人手,送你出京。
沈知意被秘密带出皇宫,安置在京郊一处隐蔽宅院。萧景珩亲自为她疗伤,日夜守候。当她终于退烧清醒时,发现他憔悴得不成人形。
你该回去了。沈知意轻声道,王妃会起疑...
萧景珩握住她的手:我已写好休书。他眼中是决绝的光,知意,等风声过去,我们就离开京城。
沈知意鼻子一酸:不值得...
值得。萧景珩吻了吻她的指尖,你比我的命还重要。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嘈杂声。接着是林月如尖锐的声音:萧景珩,我知道你在里面!
萧景珩脸色骤变,迅速将一封信塞入沈知意怀中:从后门走,有人接应。记住,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回头!
沈知意抓住他的袖子:一起走!
萧景珩摇头,眼中是她看不懂的复杂情绪:有些事,我必须亲自了结。他最后吻了吻她的额头,活下去,为我活下去。
沈知意被侍卫强行带离,最后一眼看到的是萧景珩挺直的背影走向大门。她不知道,那是她最后一次见到活着的他。
7.
沈知意被带到一处偏僻山村,藏身于农家小院。每日清晨,她都会站在门前眺望京城方向,期盼着萧景珩的身影出现在晨雾中。
第十日,村里来了个卖货郎,带来一个令她魂飞魄散的消息——七皇子萧景珩因通敌叛国罪,被判三日后处斩。
不可能!沈知意手中的药碗摔得粉碎,他怎么会...
卖货郎压低声音:听说七皇子自己认的罪,还在朝堂上拿出证据,说那些信是他伪造了沈太医女儿的笔迹写的。
沈知意如遭雷击,耳边嗡嗡作响。她终于明白萧景珩那句有些事必须亲自了结的含义——他要用自己的命,换她的生。
当夜,沈知意趁看守不备,偷了一匹马奔向京城。寒风割面,泪水刚流出就凝结成冰,可她浑然不觉。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阻止他,一定要阻止他!
赶到京城时已是行刑前夜。城门紧闭,守卫森严。沈知意绕到城墙破损处,借着夜色攀爬而上。尖锐的砖石割破手掌,她却感觉不到疼痛。
潜入城中,她直奔睿王府。府门紧闭,挂着白灯笼。沈知意的心沉到谷底——这是皇子薨逝才会有的规制。
不会的...不会的...她喃喃自语,绕到后院翻墙而入。
府内一片寂静,只有灵堂亮着灯。沈知意屏息靠近,从窗缝中看到林月如跪在灵前,面色惨白。
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林月如对着棺椁哭诉,我只是想赶走她...没想要你死啊...
沈知意双腿一软,跪倒在地。棺木里躺着的,真的是萧景珩
谁在那里府中侍卫听见动静,持刀而来。
沈知意来不及躲藏,被团团围住。林月如闻声出来,看见是她,眼中闪过震惊与悔恨。
沈...沈知意林月如声音颤抖,你怎么...
他呢沈知意声音嘶哑,萧景珩在哪
林月如泪如雨下,指向灵堂。沈知意冲进去,扑到棺木上。透过半开的棺盖,她看到萧景珩安详的面容,仿佛只是睡着了一般。
不...不!她撕心裂肺地哭喊,手指抚过他冰冷的脸颊,你说过要一起走的...你说过的...
林月如踉跄走近:陛下赐的毒酒...他喝得毫不犹豫...
沈知意猛地转头,眼中燃起骇人的怒火:你满意了现在你满意了
林月如摇头,递上一封沾血的信:他留给你的...我...我不知道他会...
沈知意夺过信,颤抖着展开。熟悉的字迹跃入眼帘:
知意: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不在人世。不要悲伤,这是我自己的选择。
记得我说过你比我的命还重要吗那不是情话,是誓言。
药园东角第三块砖下,有我留给你的东西。好好活着,代我看遍这世间美景。
——景珩
泪水模糊了视线,沈知意将信紧紧贴在胸口,仿佛这样就能感受到写信人最后一丝温度。
8.
沈知意不知自己是如何离开睿王府的。她像游魂般飘回皇宫,凭着记忆找到那个秘密药园。
月光下,药草依旧郁郁葱葱,仿佛主人只是暂时离开。沈知意跪在东角,掀开第三块砖——下面埋着一个铁盒。
盒中是一本医书和一封信。医书记载了萧景珩这些年来研究的所有药方,专门针对各种心疾症状。信则写于他出征前夜:
知意:
若我未能归来,这本书或可助你成为一代名医。
每味药草都是我亲手栽种,每页笔记都带着对你的思念。
我这一生短暂如朝露,唯爱你这件事,永恒如星辰。
——景珩
沈知意抱着医书痛哭失声。她终于明白,萧景珩每次与她讨论医术时的专注,每次记录药效时的认真,都是无言的爱意。
天亮时分,禁军发现了她。带队的竟是赵将军——萧景珩的心腹。
沈姑娘,赵将军低声道,殿下临终前嘱咐我保护你。他递过一套粗布衣裳,快换上,我送你出城。
沈知意麻木地更衣,随赵将军混出皇宫。马车驶离京城时,她回头望了一眼那高耸的城墙——那里埋葬了她的爱情,也埋葬了她最爱的少年。
赵将军将她送到江南一个小镇,留下一袋银子:殿下安排的。他说...你最喜欢江南的杏花。
沈知意站在陌生街头,怀中紧抱那本医书。春风吹落一树杏花,像极了那年药园中飘落的细雪。她伸手接住一片花瓣,恍惚间又看见萧景珩站在雪中对她微笑。
我会好好活着,她对着虚空轻声道,替你看着人间四季。
9.
五年后,江南杏林堂。
沈大夫,我家小儿高热不退...
沈神医,老朽这咳疾...
沈姑娘,求您看看我娘...
诊室前挤满了求医的百姓。沈知意一一耐心诊治,开出的药方精准有效。五年来,她凭借萧景珩留下的医书和自己的钻研,已成为江南一带最有名的神医。
黄昏时分,最后一位病人离开。沈知意揉揉酸痛的脖颈,走到后院。这里有一小块药圃,种着从京城秘密药园带来的草药。每株药草都让她想起那个手把手教她辨认药性的少年。
沈姐姐!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沈知意转身,看见邻居家的小女孩捧着一束野花站在门口。
给你!小女孩笑嘻嘻地说,像你衣服上的花一样漂亮!
沈知意接过花,摸了摸孩子的头。她今天穿的是一件淡紫色衣裙,袖口绣着几朵小小的雪灵芝——那是萧景珩最珍视的药草。
夜深人静,沈知意在灯下研读医书。忽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响起。
开门一看,是镇上的里正:沈大夫,京城来了贵人,指名要见您!
沈知意心头一跳,跟着里正来到镇公所。厅中站着一位华服妇人,转过身来,竟是林月如。
五年光阴磨去了林月如的骄纵,只余一脸沧桑。她看见沈知意,眼中闪过复杂的情绪。
别紧张,林月如苦笑,我不是来寻仇的。她取出一卷黄绫,这是...先帝遗诏。
沈知意展开一看,震惊地抬头。遗诏写明萧景珩冤情已雪,追封孝睿仁太子,并特许沈知意以太子未亡人身份入守皇陵。
他...他一直没忘记你。林月如声音哽咽,临终前求皇上恢复你名誉...皇上直到驾崩前才...
沈知意攥紧遗诏,胸口如压巨石:为什么告诉我这些
林月如望向窗外的月光:因为我欠他的...也欠你的。她留下一个包袱,这是他的一些旧物...或许你想留着。
包袱里是萧景珩常穿的那件玄色外袍,一枚玉佩,还有几封未寄出的信。沈知意颤抖着拆开最上面一封,日期是他被处斩的前夜:
知意:
若天可怜见,你能看到这些字句。
我这一生,最不悔两件事:一是爱你,二是替你赴死。
若有来世,愿做寻常布衣,与卿白头。
——景珩
泪水打湿信纸,沈知意将它贴在胸口,仿佛这样就能拥抱那个再也不能相见的人。
10.
沈知意决定回京。
杏林堂交给得意弟子打理,她只带着那本医书和萧景珩的遗物上路。沿途风景依旧,却再无那个与她共赏的人。
抵达京城那日,正值萧景珩忌日。沈知意悄悄来到皇陵,找到他的墓。墓碑上刻着孝睿仁太子萧景珩之墓,右下角还有一行小字:未亡人沈氏立。
他们...承认了我们的关系沈知意轻抚墓碑,眼泪滴落在青石上。
守陵的老太监告诉她,这行字是先帝临终前特意命人加上的。萧景珩被平反后,林月如自请削发为尼,临行前求皇上成全七皇子最后的心愿。
沈知意在墓前摆上他喜欢的点心,点燃一炷香。青烟袅袅中,她仿佛又看见那个在药园中专注栽培药草的少年。
景珩,我回来了...她轻声说,这五年,我治好了三百二十七个心疾患者...用的都是你教我的方子。
微风吹过,墓旁的雪灵芝轻轻摇曳,像是回应。
沈知意在皇陵旁结庐而居,每日除了扫墓,就是为附近百姓义诊。她将萧景珩的医书整理成册,命名为《景珩心方》,流传于世。
岁月如梭,又一个五年过去。沈知意的医术越发精湛,求医者络绎不绝。但她始终独身一人,只在每年忌日时,对着墓碑诉说一年的见闻。
这年冬天格外寒冷。除夕夜,沈知意在灯下翻阅医书,忽然听到门外有脚步声。开门一看,雪地里站着个衣衫褴褛的小男孩,约莫七八岁年纪,面色苍白。
夫人...我娘病了...孩子怯生生地说。
沈知意立刻拿起药箱跟着孩子来到城郊破庙。庙里躺着一位奄奄一息的妇人,正是当年在御花园羞辱过她的林月如。
林月如认出沈知意,浑浊的眼中闪过羞愧:报应...都是报应...
沈知意不语,只是为她诊脉开药。连续三日精心照料,林月如终于退烧。醒来后,她看着为自己熬药的沈知意,泪流满面。
为什么...为什么救我...
沈知意搅动药勺,轻声道:因为这是他希望的。
林月如怔住,继而痛哭失声。那晚,她告诉沈知意一个秘密——萧景珩死后,她才发现自己已有身孕。孩子五岁时染病夭折,她因此看破红尘,离开尼庵四处流浪。
我这一生...负了太多人...林月如泣不成声。
沈知意望向熟睡的孩子——那是林月如收养的孤儿。她突然明白,命运给了每个人救赎的机会。
11.
沈知意五十岁那年,已成为大周朝最负盛名的女医。她创办的医馆收留无家可归的女子,教导她们医术。《景珩心方》被太医院列为必修典籍,救治了无数心疾病患。
初春时节,她回到江南杏林堂讲学。课后,一位年轻医女好奇地问:沈先生,您为何终身不嫁
沈知意望向窗外的杏花,微微一笑:因为我早已许过终身。
当晚,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十八岁那年,第一次在御花园遇见萧景珩。他站在雪中对她微笑,伸手拂去她发间的雪花。
知意,我来看你了。梦中的少年说。
沈知意醒来时,枕边已湿透。窗外,今年的第一场雪悄然飘落。
她披衣起身,来到院中的药圃。雪灵芝在月光下泛着银光,像极了那个少年苍白的脸色。沈知意轻轻抚摸叶片,仿佛触碰着爱人冰凉的脸颊。
景珩,她对着虚空轻语,我这一生,救死扶伤,不负你所托。
雪花落在她白发上,恍若当年落在他肩甲上的那些。五十年的光阴,就这样在雪中重叠。
12.
七十岁的沈知意预感自己大限将至。
她将医馆托付给弟子,独自回到皇陵旁的草庐。这些年,她陆续收养了七个孤儿,个个学有所成。最大的已成为太医院院判,最小的也在乡下开了一家医馆。
临终这天,阳光出奇地好。沈知意换上那件珍藏多年的淡紫衣裙——袖口的雪灵芝已经褪色,却依然完好。
她让弟子们扶她到萧景珩墓前。五十多年过去,墓碑已被岁月磨得光滑,唯有那行未亡人沈氏立依然清晰。
挖开它。沈知意突然说。
弟子们大惊失色,但在她坚持下,还是小心翼翼地移开了墓碑后的土层。三尺之下,露出一个铁盒——与当年药园中找到的一模一样。
沈知意颤抖着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幅画像:年轻的萧景珩与沈知意并肩站在药园中,她低头嗅一株药草,他侧首看她,眼中满是柔情。
画像背面题着字:愿来世,与卿重逢于太平盛世,做一对寻常夫妻,白头偕老。
原来...他早就...沈知意泪如雨下,将画像贴在胸口。
夕阳西下,沈知意靠在墓碑旁,气息越来越弱。弟子们跪在一旁啜泣,她却露出安详的微笑。
你们看...她抬起颤抖的手,指向远处的晚霞,他来接我了...
暮色四合,最后一缕阳光照在相偎的墓碑上。风吹过,带来远处药园的清香。
那年御花园初遇,雪落无声。
而今生死重逢,与君长诀。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