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的上海,夜幕如同浓稠的墨汁般铺展开来。
流光溢彩的霓虹灯与穿梭于楼宇间的巨幅全息投影交织,将冰冷钢筋水泥丛林映照得恍若白昼。
这座城市仿佛一头精力过剩的巨兽,永远不知疲倦,拒绝沉眠于黑暗。
李明独自坐在浦东区一间视野开阔的高级公寓书房内,空气中弥漫着电子设备运行时特有的微弱嗡鸣。
他鼻梁上架着的无框眼镜镜片,清晰地反射出电脑显示器屏幕上一行行飞速滚动的绿色代码流。
他今年三十岁,身份是软件工程师,供职于一家专注于虚拟现实(VR)技术研发的新兴科技公司。
此刻他正全神贯注于手头名为心弦的项目,这是一款被寄予厚望的
VR
社交平台。
按照项目计划书上的华丽辞藻,它的目标极其宏大:旨在帮助用户在精心构建的虚拟世界中,建立并维系更为深刻、真实的情感连接。
但李明心里清楚,剥开那些营销术语和技术外壳,它本质上或许更像一个装修豪华、自带动态风景背景的高级网络聊天室罢了。
李明的生活可以用两个字概括:规律。
或者,更准确点,三个字:太规律。
早上七点,生物钟准时运作,比闹钟更可靠。
洗漱,穿衣,动作精准,仿佛预设程序。
八点整,他准时汇入地铁站汹涌的人潮。
拥挤不堪的车厢里,空气混浊,人人面无表情。
他习惯性地靠在角落,掏出手机,公司内部通讯软件一片寂静。
晚上十点,公寓门在他身后咔哒一声关上,隔绝了外面世界的喧嚣。
这套高级公寓视野确实开阔,但此刻窗外的璀璨灯火,只让他觉得更加空旷。
晚饭通常是便利店的速食,有时干脆省略。
然后,电脑屏幕再次亮起,代码如瀑布般倾泻。
心弦项目组的群里偶尔闪过几条消息,大多是技术讨论,或者加班的抱怨。
他很少参与,只是默默看着。
同事们大概觉得他是个标准的技术大神,除了代码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大神他看着屏幕上自己刚修复的一个关于虚拟握手时指尖触感反馈的
bug,嘴角不易察觉地撇了一下。
为了虚拟世界里一个虚无缥缈的握手,耗费了三个小时。
八岁那年爸妈签字离婚的场景,他已经记不太清具体细节了。
只记得那天之后,家里好像一下子安静了很多。
他也习惯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视,一个人对着墙壁说话。
现在嘛,算是进步了,至少会把吐槽敲进代码注释里。
朋友微信列表里那几个常年不亮头像的,算是吗
他敲下最后一行代码,按下编译键,屏幕显示通过。
细微的成就感稍纵即逝。
屏幕右下角的时间跳到了凌晨一点。
他揉了揉干涩的眼睛,没有立刻去睡。
书房角落里,那台
VR
头像安静地躺着,像一个通往别处的入口。
只有戴上它,进入心弦或者别的什么虚拟空间,耳边嘈杂的代码声才会暂时隐去。
那种被人群包围,却又仿佛隔着一层玻璃的疏离感,也才能稍微淡化一些。
至少在那里,他可以选择一个完全不同的身份,说一些平时不会说的话。
虽然他心里清楚,那终究是镜花水月。
但至少,比这个过于规律、过于安静的现实要好一点。
这晚,他还是戴上了
VR
头显。
动作几乎成了本能。
现实里的寂静太过沉重,虚拟世界至少有点声音。
心弦测试服的登录界面亮起,熟悉的
logo。
他选了自己的测试账号,进入。
眼前是项目组引以为傲的落叶森林场景。
风声、叶片摩擦声,采样自某个国家公园,据说是。
李明没什么感觉。
不过是另一套精心编排的数据。
他在虚拟的小径上漫无目的地踱了几步。
和现实里下班后在小区里散步差不多,一样的没劲。
差不多该下床睡觉了,明天还得早起。
他习惯性地点开了在线用户列表。
一排排默认头像和系统分配的测试
ID。
没什么好看的。
手指滑动屏幕,准备关闭。
一个特别的
ID
吸引了他的视线:星辰。
头像也与众不同,不是系统默认的,是一颗手绘风格的、亮闪闪的星星。
挺简单的,但在一堆灰扑扑的头像里很显眼。
他点了进去,看到了个人简介。
在虚拟世界中寻找真实的连接。
李明愣住了。
真实的连接
就在心弦这个他自己都觉得有点扯淡的平台上
他看着这行字,感觉有点讽刺。
讽刺他自己,也讽刺这个项目。
但他又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心里某个地方好像被轻轻碰了一下。
他犹豫了。
跟一个陌生人,还是在测试服里,聊这个
太傻了。
可手指已经自己动了起来。
他敲下一行字,又删掉。
再敲。
嗨,星辰。
我是李明。你的简介有点意思。
你真觉得,这地方能有真实的连接
点击发送。
消息发出去的瞬间,他就后悔了。
搞什么啊。
像个第一次上网提问的小学生。
人家说不定就是随便写写的,或者干脆是个机器人测试账号。
他盯着聊天窗口,感觉自己的虚拟形象脸颊可能有点发烫。
幸好别人看不出来。
他清了清嗓子,好像这样能缓解尴尬。
要不现在下线装作没发过
几分钟过去了,没有回应。
果然。
就在他准备退出的时候,屏幕亮了。
是星辰的回复。
嗨,李明。谢谢你的消息。
嗯,我相信。
虚拟世界只是个载体,我们的情感和想法是真的就行。
你呢不信
语气很平和,也很直接。
李明有点意外。
不是敷衍的回答,也不是嘲讽。
他甚至能想象到对方打出这行字时认真的样子。
那股莫名的烦躁感,好像消散了一点。
他手指重新放回虚拟键盘上。
这次没有犹豫。
我希望是真的。
可能虚拟世界正好能让我们跳过外表、距离这些乱七八糟的。
直接看到对方是什么样的人。
虽然听起来有点像我们项目宣传册上的话。他忍不住加了一句自嘲。
发送。
几乎是立刻,新的消息弹了出来。
哈哈,宣传册通常都说得很好听。
但有时候,好听的话里也可能藏着一点真东西。
就像寻宝游戏
李明看着屏幕,真的笑了出来。
寻宝游戏。
这个说法,有点意思。
他回道:那祝我们好运,都能找到宝藏。
好运。星辰回了一个微笑的表情符号。
这一晚,代码和
bug
好像暂时退居幕后了。
接下来几个星期,他们几乎每晚都在心弦里碰头。
时间像是被悄悄拨快了。
虚拟巴黎的街头咖啡馆,他们讨论过某个冷门乐队。
埃菲尔铁塔顶端,他们并排坐着看程序生成的星空,吐槽着哪个星座画得最敷衍。
虚拟音乐节,音浪震耳欲聋,他们在人群里用文字泡交流,嘲笑对方虚拟形象笨拙的舞步。
虚拟海滩,他们沿着海岸线散步,听着海浪音效,假装能感受到脚下沙砾的温度。
李明得承认,这比调试那些让他头疼的代码有意思多了。
聊天的内容也从最初的试探,变得越来越随意,越来越深入。
有一次,他们正漂在虚拟的无重力空间站里。
你好像很喜欢呆在这里。星辰的文字泡跳出来。
李明操控着自己的虚拟形象,慢慢翻了个身。
他对着空气,也是对着那个闪亮的星星头像,沉默了一会儿。
输入框里的光标闪烁。
现实里…
我不太擅长跟人面对面。
data-fanqie-type=pay_tag>
这里感觉…限制少一点。
我懂。
星辰的回复很快。
现实有时候挺消耗人的。
这里更像个安全出口,可以暂时躲进来喘口气。
李明看着这几行字,心里某个紧绷的地方松弛下来。
星辰很懂得如何接住他的话。
不需要长篇大论的安慰,也不需要刻意的引导。
有时李明只是无意间抱怨一句项目进度带来的焦虑,或是提到小时候总是一个人玩。
她总能找到那个恰到好处的点。
嗯,听起来确实很累。
一个人待着也有一个人的好处,不过热闹点也不错。
简单几句,却让他觉得被理解了。
白天,枯坐在工位上,盯着满屏幕的代码,那颗手绘的星星头像会冷不丁地跳进他脑海。
他会下意识地去摸口袋里的手机,想看看有没有新消息,随即又意识到他们只在晚上那个虚拟世界里联系。
李明啊李明,你这症状有点明显啊。
他敲敲自己的脑袋,自言自语,嘴角却忍不住带着点笑意。
不会真搞上网恋了吧对方搞不好是个胡子拉碴的大叔,正在隔壁工位抠脚呢。
这种念头让他清醒,也带来一丝烦躁。
依赖感在悄悄滋生,疑问也随之而来。
星辰。
她是谁
男的女的他倾向于是女的,但没证据。
多大年纪声音听不着,全靠脑补。
做什么工作的学生还是跟自己一样的社畜
一无所知。
他只知道,和她聊天很舒服。
但这份舒服,会不会只是自己构建的空中楼阁
屏幕对面,可能真的和他幻想的完全不同。
他越想,心里越是七上八下。
这天晚上,在虚拟落叶森林里,听着系统模拟的秋风声,他又一次没忍住。
他深吸了一口气,手指在虚拟键盘上悬停许久。
删删改改好几次。
星辰。
我们聊了这么久了…
你…方便告诉我你的真名吗
他觉得心跳有点快,赶紧又补上一句。
或者…哪天,找个地方见一面
发送。
消息框那边,星辰的头像安静了好一会儿。
时间仿佛凝固了。
每一秒都格外漫长。
李明盯着屏幕,几乎以为对方是不是网络卡顿掉线了。
就在他准备找个借口说开玩笑的来打破尴尬时,消息终于弹了出来。
李明。
我很珍惜我们现在这样聊天的感觉。
但我有点怕…
怕现实会…嗯…让这种感觉打折扣。
李明的心往下一沉。
果然还是不行吗。
有点失落,但好像也在意料之中。
他不想让她为难。
好吧。
我明白你的顾虑。
那…也许就先这样挺好。
他尽量让自己的回复显得轻松不在意。
嘴上说着先这样,可他对星辰的好奇和感觉,却像是被浇了油的火苗,反而更旺了。
他开始在现实里,下意识地搜寻起来。
地铁里,那个靠着门安静看电子书的女孩,头发很柔顺,会是她吗
楼下咖啡馆,角落里那个戴着降噪耳机的女生,手指在平板上飞快地滑动,侧脸线条很好看,会是她吗
便利店排队时,前面那个正在对着手机屏幕轻笑的背影,会是她吗
每次心里刚冒出难道是她的念头,又立刻被自己否定。
得了吧李明,别瞎猜了。
全世界那么多人,哪那么容易碰到。
他摇摇头,试图把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甩出去,但效果甚微。
那颗虚拟的星星,好像已经在现实里投下了模糊不清的影子。
他觉得自己像个跟踪狂,还是个效率极低的跟踪狂。
就在他快要彻底放弃这种大海捞针式的猜谜游戏时,公司内部邮件跳了出来。
关于举办『心弦』平台大型
VR
技术展览的通知…
地点,上海国际会展中心。
目的,展示最新功能,顺便看看能不能忽悠…啊不,吸引点投资。
李明,核心开发人员之一,光荣地被推到台前,负责技术展示和现场讲解。
邮件下面还附带了建议着装:商务休闲。
李明看着这四个字,又低头看了看自己万年不变的格子衬衫和牛仔裤。
商务…休闲
他对着屏幕,发出了人生疑问。
这是要了我的老命啊…
李明趴在桌子上,感觉整个世界都灰暗了。
跟代码打交道他不怕,跟活生生、会提问、会打量他的人类…饶了他吧。
展览前一天晚上,煎熬达到了顶峰。
他对着镜子练习讲解词,感觉自己像个提线木偶,僵硬又滑稽。
手机叮咚一声,他几乎是弹射过去拿起来。
是星辰。
李明,我考虑了一下。
我决定去明天的展览看看。
我想见你。
落款是一个简单的——星辰。
李明的心跳仿佛坐上了过山车,瞬间冲到顶点又骤然失重。
他盯着那几行字,反复确认自己是不是眼花了,或者出现了幻觉。
确认无误后,指尖悬在屏幕上,有些发飘。
真的
太好了!
我…我很期待见到你。
发送键按下去,他才发现自己手心全是汗。
这一晚上,他光荣地失眠了。
脑子里一会儿是代码逻辑,一会儿是星辰可能的模样,一会儿又是明天可能出现的各种尴尬场面。
他甚至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有口臭。
展览当天,会展中心里人声鼎沸,像个巨大的蜂巢。
各种设备运行的嗡嗡声,混合着不同展位的音乐和解说,吵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李明被安排站在靠近入口的展位区域,负责引导和初步讲解。
他紧张地整理了一下并不存在的领带,感觉自己的衬衫都快被汗湿透了。
她会是什么样子
会跟他想象中一样吗
会不会觉得他…太平凡了或者太呆了
他像个雷达一样扫描着每一个走近的女性身影。
那个穿职业装的很干练,但气场太强。
那个打扮很潮的,看起来不像会喜欢跟他聊天的类型。
李明觉得自己快要神经衰弱了。
李明
一个声音在侧后方响起。
很清脆,带着一丝笑意,还有种奇妙的熟悉感,仿佛穿透了网络信号,直接抵达耳边。
他猛地转过身。
一个穿着简洁白色连衣裙的年轻女子站在那里。
她没有他想象中那么艳丽夺目,却有种让人很舒服的温和气质。
脸上带着浅浅的笑,眼睛很亮,看向他的时候,专注而温暖。
那双眼睛…真的好像有星星藏在里面。
李明感觉自己的大脑有点宕机。
是…是你,星辰
他听到自己的声音有点发紧,还有点傻。
女子点了点头,脸上的笑容更明显了些,露出一对小小的梨涡。
嗯,我是星辰。
她停顿了一下,补充道。
我真名叫张晓星。
星星的星。
李明下意识地伸出手,感觉指尖还在微微发颤,但努力想表现得镇定自然。
很高兴见到你,晓星。
张晓星也伸出手,握住了他的。
她的手很温暖,带着一点恰到好处的力度,不像他想象中那么柔弱无骨。
我也是,李明。
四目相对,空气里有种微妙的安静。
喧嚣的背景音仿佛暂时退去了。
展览那几个小时,他们几乎一直待在一起。
李明带着她,从一个展位走到另一个展位。
他们一起试戴最新的
VR
头显,感受更清晰、更流畅的虚拟视野。
李明会忍不住从技术的角度解释几句,比如刷新率或者视场角。
张晓星则侧着头认真听,然后笑着问:那用户戴久了会不会头晕得更厉害
他们讨论虚拟现实对教育、医疗可能带来的变革。
也聊到科技发展太快,会不会让人与人之间更疏远。
李明发现,现实中的张晓星,和虚拟世界里的星辰一样聪明,有见地。
甚至,她比他想象的还要迷人得多。
她不再只是一个闪烁的星星头像和一行行温柔的文字。
她会因为一个有趣的技术演示而睁大眼睛,流露出小小的惊喜。
她会在思考时,无意识地用手指卷起一缕头发。
当她聊起自己感兴趣的心理学,特别是结合技术对人类行为模式的影响时,整个人都在发光。
她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对知识的好奇和探讨的热情。
李明几乎忘了周围的嘈杂和自己原本的紧张。
他就这样看着她,听着她说话,心跳不知不觉漏了好几拍。
他完全听入迷了。
原来你对这些也有兴趣
张晓星笑着问,眼底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
嗯,以前没想过这么多,听你一说,觉得挺有意思的。
李明老实回答,心里有点飘飘然。
他甚至开始盘算,等会儿是不是可以顺理成章地约她吃个晚饭。
然而,就在展览快结束,人潮渐渐散去的时候,张晓星停下了脚步。
她看向他,脸上的笑容淡去了不少。
李明注意到她捏紧了挎包的带子,指节微微发白。
李明…
她的声音比之前低了一些。
有件事…我必须告诉你。
什么事
李明心里咯噔一下,那点轻松愉快的感觉瞬间消失无踪。
直觉告诉他,接下来的话可能不会太好听。
张晓星深吸了一口气,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我…其实是一名
VR
技术研究员。
李明愣了一下,这倒是没想到。
我的研究方向是虚拟社交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她顿了顿,眼神有些闪烁,似乎在斟酌词语。
最初…最初我和你联系,是想收集一些真实的用户体验和数据。
嗡——
李明感觉大脑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瞬间一片空白。
会展中心的嘈杂声好像一下子被放大了无数倍,又好像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
研究
数据
他想起那些深夜的畅谈,那些在虚拟世界里并肩探索的时刻。
难道那些温暖和默契,都只是她记录本上的一行行代码或者观察笔记
一股凉意从脚底窜上脊椎。
他张了张嘴,喉咙干涩得厉害,好半天才挤出几个字。
所以…我们的聊天,那些虚拟世界的经历…
他艰难地吞咽了一下。
……都是你的实验材料
他觉得自己像个刚被贴上标签的标本。
不!
张晓星立刻摇头,语气很急切,甚至上前了一小步。
一开始可能是带着这个目的,但后来完全不是了!
她的眼睛紧紧盯着他,里面充满了焦急和一种…恳求
李明,我对你的感觉,是真的。
她语速很快,似乎生怕他不信。
我不想再瞒着你了。
今天看到你…我更确定不能再这样下去。
这样不公平。
对你,对我,都不公平。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李明站在原地,耳朵里嗡嗡作响,周围散场的人流和声音都变得不真切。
脑子里先是一片空白,随即无数念头杂乱地涌进来,撞得他头疼。
他看着张晓星,几分钟前还让他心跳加快的脸,此刻却隔着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距离。
心弦里那些深夜的畅谈,一句句涌回脑海。
他记得自己对着屏幕傻笑,因为她几句安慰的话就能扫去加班的疲惫。
他想起自己守着电脑,只为等那个闪烁的头像亮起。
那份期待是真的,分享时的信任也是真的。
可这一切,起点竟然是研究目的
他甚至改过几行只有他自己才懂的代码注释,现在想起来,蠢得冒泡。
所以,他只是一个提供了用户体验的样本
一个行走的数据库
心头刚刚燃起的那点热乎气,瞬间被浇了个透心凉。
他感觉自己像个笑话,一个自作多情的傻瓜。
可张晓星的眼睛一直看着他,那份急切不像装出来的。
她一口气说了那么多后来不是了,感觉是真的。
她的手指还紧紧攥着包带,指节用力到泛白。
如果…如果那些心动和暖意不是假的呢
如果她现在没有撒谎呢
那个该死的开头,真的那么重要吗
一边是被人当猴耍的恼火,一边是舍不得放掉的感觉。
这两种念头把他撕扯得难受。
他看着张晓星紧紧抿着的嘴唇,过了好一会儿。
他扯了扯嘴角,声音有点干:行吧,晓星,我信你说的『后来』。
可能…虚拟世界确实能连上线,就是这开头…太刺激了点。
张晓星肩膀一下子松弛下来,眼圈微微发红。
她像是想说什么,最后只是轻轻嗯了一声。
那天之后,他们真的开始在现实里见面。
不再只是隔着屏幕和代码。
第一次正经约吃饭,李明滔滔不绝讲他新写的算法多精妙,试图找回一点主场优势。
张晓星听完,托着下巴问:那你有没有考虑过,用户实际操作时,会不会因为步骤反直觉而产生抵触情绪比如这里的设计,可能让一部分用户感到困惑……
李明卡壳了,愣愣地看着她,脑子里迅速回放自己的代码逻辑。
张晓星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别紧张,职业病,忍不住就分析起来了。
李明也笑了,心里那点别扭好像又散了些,反而觉得这姑娘有点意思。
那你给我提提意见下次更新我加进去,注明『用户张晓星反馈』。他半开玩笑地说。
好啊,咨询费记得结一下。张晓星也开玩笑回应,气氛轻松了不少。
他们确实像普通人一样约会了。
会在路边摊抢最后一只烫嘴的小笼包,争论到底是蘸醋好吃还是蘸辣酱油。
会坐在外滩吹风,李明给她讲哪个楼是他以前加班看日出的地方,发誓再也不想通宵。
张晓星就听着,偶尔问些关于程序员心理状态或者用户行为模式的怪问题,李明竟然也能跟上她的思路聊几句。
又是一个周末晚上,江边的风带着点凉意。
张晓星把头靠在他肩上,声音很轻:李明,谢谢你还愿意信我。
是你让我觉得,虚拟世界的数据线,好像真的能牵红线。
李明握紧她的手,腾出另一只手,把吹到她脸颊的发丝拨开。
他低头看她:晓星,也得谢谢你。
是你让我明白,我敲的那些代码,除了搭个虚拟壳子,原来真能…连到人心里去。
虽然过程有点像坐过山车。他补充了一句。
张晓星捶了他一下,笑了。
江边的风吹在脸上,带着点凉,却吹不散心头那点刚落定的温热。
远处陆家嘴的灯光,跟不要钱似的,哗啦一下全打开了,在黑黢黢的江面上碎成一片晃眼的光晕。金的、银的、蓝的、紫的,闪烁跳跃,像一堆被打翻的珠宝,又像是某种…不真实的幻影。
就像我此刻的心情,有点乱,但亮堂堂的。
我转过头,看向身边的人。
风把她几缕头发吹乱了,贴在脸颊边。她的眼睛也亮亮的,不像远处那些冰冷的霓虹灯,是带着温度的,活生生的光。里面清晰地映着我的影子,还有我身后那些碎开的、变幻的灯火。
这一刻,什么代码,什么虚拟世界,什么研究目的,好像都退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只有这个人,是真实的,是温热的,是触手可及的。
我心里那点因为研究目的被硌到的感觉,老实说,还没完全消失。就像鞋里进了颗贼小贼小的石子,平时走路不觉得疼,但偶尔一用力,或者某个姿势不对,还是能清晰地感觉到它的存在。膈应人。
可看着她此刻微微泛红的眼角,感受着她靠在我肩上那份小心翼翼的依赖,听着耳边单调却让人心安的江水拍岸声,那点不舒服又好像被这江风吹散了,被这夜色温柔地包裹了。
她说得对,开头是挺刺激的,像坐了一趟情绪过山车,忽上忽下,心脏差点从嗓子眼里跳出来,把我整个人都快甩飞了。但现在……过山车好像终于到站了,停在了一个风景还不错的观景台。虽然腿还有点软,但眼前的景色,确实让人舍不得挪开眼。
她似乎感觉到了我的注视,把头往我肩上更深地靠了靠,声音比风声还要轻:那时候…在『心弦』里跟你聊天,看着你的头像从灰色变成彩色,是真的开心。不是为了什么报告,就是…单纯地觉得跟你说话有意思。
我嗯了一声,喉咙有点干涩。下意识地,我握着她的手紧了紧。她手指有点凉,但手心是暖的,那份温度透过皮肤,一点点传过来,很真实。
我也是。我开口,声音比预想的要哑一些,对着那个破屏幕傻笑的时候,也是真的。
谁能想到呢
一堆冰冷的代码,0
和
1
组成的虚拟社区,最后竟然真的能牵出一条无形的线,连到两个活生生的人心里。
我这个写代码的,以前总觉得用户就是后台滚动的日志,是需要分析的行为模式,是需要不断优化的体验流程。我从来没想过,屏幕对面那个闪烁的头像背后,会有这样一双带着鲜活光亮的眼睛,会因为我几句笨拙的话而弯起来,会因为我的熬夜加班而流露出真实的担心。
这感觉……挺奇妙的。
甚至有那么一点点不真实,像是我自己程序里潜藏的一个巨大
bug,没人发现,它却意外地跑通了,还跑出了一个完全意料之外、但又好像…还挺让人心动的结局。
她在我肩上安静了一会儿,呼吸均匀而轻浅,久到我以为她是不是快要被这江风吹得睡着了。
就在这时,她忽然轻轻动了动,稍稍抬起一点点头,侧脸看着我。江上的光映在她眼里,流转不定,眼神里带着一种…我有点看不懂的探究
李明,她的声音很认真,不像刚才那么轻飘飘的,带着一种落到实处的重量,如果…我是说如果啊,当初在咖啡馆,我没有跟你坦白那个开头……
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词语,然后直直地望进我的眼睛里。
你会一直被蒙在鼓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