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人死后的世界是怎样 > 第一章

第一章:你知道人死后去了哪里吗去的地方又是怎样有人说是去了阴曹地府,又有人说人死了,什么都不知道,一堆黄土埋了,就如空气一样,消失在大自然中,这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
关于阴曹地府的传说很多,也无法考证。那究竟人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你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他是谁呢他就是宋小平,一个死而复生的人,接下来我就和你们讲讲他的故事。
大源村,座落在105国道旁,隶属于江西丰城市,八十年代的国道,还是铺盖的柏油,公路宛如一条黑色巨蟒,从村子中间贯穿而过,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农村由原来的公社集体制分田到户,剩余的劳动力在农闲时,纷纷外出寻找副业挣钱,各行各业的加工厂,废品收购站,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
大源村附近一带的村民,家底好,有钱的,到外地承包砖瓦窑做老板,没钱的,就到砖瓦窑厂做手工砖,眼看村中大大小小的男人们都外出挣钱去了。
宋小平心中着急的不行,他这个时候处在一个尴尬时期,上有年迈体弱的父母,下有读小学的孩子,外出干活,家里的田地没人管,守在家里又没钱,日子只会越过越穷。思前想后,干脆到附近村庄收点废品,再卖到废品收购站,挣点差价补贴家用。
于是宋小平咬咬牙,向亲戚借了一百块钱,加上家里仅有的一百块,在镇上花了一百八十块钱,买了一辆飞鸽牌自行车,从此以后只要有空,就带上几个蛇皮袋,骑上自行车走村串巷,干起了收废品的营生。
时间在悄然而平淡中流逝,来到了八五年的九月,正值秋收季节,家中几亩稻田里的稻谷,有早熟一点的,有迟熟一点的。
九月十四日,这一天清晨,天空晴朗,太阳冉冉升起,宋小平早早的把脱粒的稻谷,拉到晒谷场,匀均散开,就等着太阳把水份晒干后,收了稻谷交公粮,干完这些事,回家和妻子打声招呼,就和往日一样,骑上自行车,下乡收废品去了。
第二章:时间很快就到上午11点多了,看着蛇皮袋里不多的废品,抬头望了望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变了,远处天空,乌云密布正缓缓朝家的方向移动,看来有一场大雨要下,想到家里晒的稻谷,赶紧扎好蛇皮袋,骑上自行车往家赶。
自行车行走在105国道上,时间一分一分的过去,离家也越来越近,终于在大雨来临前赶到了村中,由于晒谷场在公路对面,需要横穿过去,一时心里着急,没有注意来往的车辆,骑在车上就急着转弯,拐了过去。
就在这时,一辆东风大卡车急驰而来,宋小平再想躲避,已是来不及,就听到砰的一声巨响,紧接着就是紧急刹车声,自行车散落一地,断成两截飞出几米远,人在自行车前面还滚了几滚,一动不动躺在公路中间,泊泊的血从嘴角流出。
霎时间,村里在公路边干活的人,大声喊叫着朝出事地跑去,宋小平在被撞的一瞬间,只感觉天旋地转,天空定格,白茫茫一片,嘴巴张开,合不拢嘴,没有一点痛感,麻木感从大脑迅速传向四肢,体温急聚下降,远处的喧嚣声渐渐远去,白茫茫的天空也逐渐变暗,彻底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世界,没有一丝光亮。
村民有的拉住司机,不让司机逃跑,有的拉出板车,拉上宋小平就往镇上医院赶。这里说一下,大源村离镇上医院也就四,五里路远,离市医院有二十公里,那时候农村也没有手机,电话什么的,更不知道急救120电话。就这样靠着人力,拉板车跑步二十分钟左右,到了镇医院,经医院一系列仔细检查,心脏已经停止跳动,无呼吸,无脉搏,宣布已经死亡。
无奈之下,只好拉回去准备后事。接下来就是打官司赔偿问题,经过四天的交涉,双方私下协商好了赔偿金额,了结此事。
再说宋小平被拉回来后,由于赔偿问题,没有举行丧葬,而是放在村口的一棵古树下,由于是横死,又没到六十岁,风俗是不准进村庄,在大树下搭了个棚放在里面,棚外有亲人守夜,怕有猫啊狗的惊扰。就这样在棚里搁置到七天。
第三章:且说宋小平进入到无尽的黑暗中后,再出现时,已是在一片茫茫的山海中,放眼望去都是绵延起伏的山丘,山丘上的树木青翠一遍,天空灰蒙蒙的,四周寂静无声,山丘下有条二丈左右宽,全部是黄泥土的大马路,沿着山脉不知道通向何处。
宋小平本能的下了山丘,踏上这条黄泥土路朝前走去,他不知为什么要走这条路,也不知道要去哪里,没有目的地,也没有目标,只是机械的朝前走,一个人走在这寂静无声的路上,心中感觉有点害怕,就加快了脚步,不知道走了多久,感觉走了几天,十几天,没有时间的概念,不变的是天空,始终都是灰蒙,灰蒙的,没有白天,黑夜,时间轮转。
前方一个上坡路,宋小平加快了脚步,来到了坡顶,朝下面看去,只见前面坡底的路上,有一个人朝这边走来,宋小平心中一喜,走了这么多天,总算遇到了一个人,前去问一下这是什么地方,朝前快步走去,对面的人逐渐看清,是一个女人,一身黑色的短衣打扮,走到近前,终于认清了来人。
竟然是自己,大家族的一位婶娘,心中不禁吓了一跳,这位婶娘已经死了六,七年,死的时候五十多岁,年轻时就因身体不好,差点死去,后来吃斋念佛,成了附近一带,有点名气的神婆,谁家有点邪乎事,或者小孩受了惊吓,都会去找她解决问题,帮别人解决了问题,她从来不收钱,说是行善积阴德,又活了十多年后,挨不过身体不行,终究还是死了,听村上另一个和她类似,帮人解决问题的女人说她,死后,得了个公差的小官,专管小孩的。
宋小平不知道那到底是个什么官,今天怎么会在这里碰到这位婶娘,看到她的样子还是和以前一样,并没有什么变化,也不感觉害怕了,走近前叫了一声:婶娘,你这急急忙忙的,干什么去呀
data-fanqie-type=pay_tag>
婶娘正低头赶路,听到有人叫她,抬头看到宋小平,满脸诧异之色,看向他说:小平,怎么是你,我去出趟公差,有点急事处理。小平,你怎么到这里来了,这里不是你该来的地方,赶快回去,回去。我还有急事,我先走了啊!
宋小平说:婶娘,这是哪里啊回去我不认识路,怎么回呀婶娘告诉他:往来时的路,往回走就可以回去。说完两人擦身而过,婶娘继续往上坡路走去,而宋小平站在原地,看着婶娘家背影,思考刚才婶娘说的话,眼见婶娘走到坡顶,又朝坡下走,慢慢的不见了身影。
宋小平感觉自己,还有什么事,忘记了问婶娘,赶紧朝坡上追去,等追到了坡顶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哪里还有婶娘的身影,就连来时的路,也不见踪影,前面是白雾茫茫,脚下根本就没有路,而是站在悬崖之上,远处绵延起伏的山脉,一眼望不到边。
第四章:宋小平心里慌得不行,这可咋办,想回去不认识路,也没有路,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这怎么回,站在这悬崖顶上,四面笔直光凸凸的,宋小平想尽一切办法,也没想到什么下悬崖的好方法。
宋小平暗想,既然下不去,要是能飞过去就好了,那知心中刚有这个念头,身体不由自主的悬浮了起来,想着往左飞,身体真的朝左边飞了。宋小平心中大喜,这下不愁回不去了,他大概估摸了一下来时的方向,就朝那个方向飞去了,确切的说,不是飞,而是飘,因为速度不快,也没翅膀,朝着预设的方向,不急不缓飘着。
飘在半空中看群山,景色又变了,山上不再是青翠色,而是青中带黄的颜色,像是秋后的树叶,宋小平也没心情欣赏景色,一心只想快点回去,一路飘啊,飘啊,不知道飘过了多少山头,也不记得飘了多长时间,绵延的山脉就像没有尽头,一个人飘在半空中,没有看到一个生灵,那怕是动物都没见到一个,心中渴望着能看见点什么。
终于前面出现一座更高的大山,以现在的高度,只是在半山腰,要想飞过去,就必须飘得更高,这座山的树,高大挺拔,树杆光溜溜的,树梢有些许树叶呈灰色,远远的听到山中有动物的吼声,飘得近了,听得分明,前山是狗吠声,后山好像是狮,虎的吼声。
宋小平心中虽然害怕,但也有几分兴奋,因为有狗吠声,说明就有村庄或人家,总比一个人飘在半空强,到时去问问,不就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走。
努力的往山顶飘去,速度果然快了一点,两只脚累的不行,虽然是飘,脚下仍需要用力,精神也消耗很大,想要速度快,精神要更专注脚上的力量,飘得才快一些。
终于到了山顶,站在山顶,停下来休息一会,朝山下看去,果然山脚下,有一个很大,很大的村庄,一排排的房屋,围绕着山脚座落有致,想去村庄,要经过半山腰的一个狗场,那里面有许多狗吠声传来。
宋小平休息了一会,就想向村庄飘去,不知道什么原因,这个时候却飘不起来了,没办法,只有沿着一条二尺来宽,峡窄的羊肠小道,往山下一步,一步走去,不知不觉来到了半山腰的狗场,羊肠小道自狗场中,贯穿直通山下村庄。
行至狗场中央,一条黑色的大型狼犬挡在路中间,鲜红的狗舌吐在嘴外,狗嘴流着晶莹的粘液,抬着狗头,目光紧紧的盯着他。
宋小平吓得不敢再向前走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转头看向四周搜寻,想叫狗场主人出来,把狗喝走,四周不见一个人影,只见到一个一个围成四方形狗栅栏,每个栅栏里面有四,五条狗,有白色的,花色的,黄色的,黑色的,各种颜色的狗。
没见到人影,宋小平没办法,想着自己一向来都喜欢狗,就用平时叫狗的方法,嘴中发出,咗,咗,咗的声音,壮起胆子慢慢走近狗的身边,用手轻轻抚摸狗头,四周栅栏里的狗停下吠声,抬起狗头,都愣愣的看着宋小平。
宋小平安抚了一会狼犬,摇摇尾巴转身离开了羊肠小道,一会儿就消失在他的视线中。宋小平松了一口气,继续往山下走去,来到了山脚下是村庄的后面,进入村庄,纵横交错的巷子,就像一座迷魂阵,不知道哪条巷子通往村庄前面,整个村庄寂静无声。
第五章:他随便选了一条竖着的巷子走进去,看这个方向应该能到村庄的前面,行走了十几分钟,前面一排房子,横截断了这条巷子,成了个死胡同,只好沿着这排房子的巷子,横着走下去,走了一会,又有一栋房子封住了巷子的出口。
宋小平站在巷子中愣在哪里,不知道接下来该往哪里走,来回看了看,发现有一栋房子的后门没关好,留有缝隙。想从房子中穿过到前面去,推开那栋房子的后门,进入屋中,屋内没有人,静悄悄的,前后门之间很深,陈旧的木板结构,一股浓重的霉味扑鼻而来,他瞥着一口气快速走出了大门,来到巷子中吸了一口气。
巷子的两头又被房子堵死了,只有从前排房屋中穿插过去,他如法炮制推开后门,快速出前门,不知道穿过了多少房屋,反正感觉非常累,终于穿过了最后一栋房屋,来到了村庄的前面。
村庄前面有一口很大的池塘,池塘边有不少女人在洗衣服,前排房子的房檐下,坐着三五成群的男人,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牌,有的在干活,有老人,年轻人,小孩,就是没有女的。
宋小平走到几个聊天的老人身边问:老人家,你们这是哪里,你们村庄叫什么名字几个老人看着他,说出来的话,宋小平根本听不懂。没办法,他只好朝几个年轻人走去,用普通话又问了刚才的问题,其中一个年轻人告诉他,这个村庄叫碧落村,属于安徽省管辖。
宋小平听后,吓了一跳,离家这么远,又不认得路,怎么回去。只好又向年轻人打听,你们这里有没有大巴车去省城,他想先坐大巴车去安徽省城,再转车回江西,只要到了江西,他就有办法回去。
年轻人用手指着远处的一条公路,告诉他,那里有大巴车经过,大巴车开往什么地方,他就不知道,叫宋小平自己去问。
宋小平不死心,又走到另一处,问了几个男人,得到的回答都差不多。无奈之下,向远处的公路方向走去,村庄离公路很远,中间隔着一片梯田,渠道,没有直通的路,绕着田间小道走去,小道的路很软,好像泥巴路,每一步都小心翼翼,脚上使不上力,走起来很累。
穿越过了许多块梯田,走到渠道坝下,费劲爬上渠坝,渠道两丈来宽,渠底淌着绿中带黑色的水,渠道里有许多人在抓鱼,有用鱼网的,有空手摸鱼的,水有半人深,流速还比较快,宋小平转头两头望望,没有桥,这怎么过得去,难道要淌水过去,看着那水的颜色,感觉有点恶心,实在不愿意那样做。
试着起飞一下,还好身体又能飘起来,既然能飞,那还犹豫什么,二话不说,就朝公路飘了过去。一块块的梯田,在脚下掠过,终于飘到了公路上,这条公路就比较宽,四车道黄土路,看见有几个人在等车,男女都有,脚下放着几个蛇皮袋的包,宋小平过去问:大哥,你们等车是去那里,在这里有没有去省城的车。那几人告诉他,他们是坐车去一个,他没听过名字的地方,宋小平没记住地名,说在这里可以等到去省城的大巴车。
没一会,来了一辆小中巴,几个人上车走了,只剩宋小平一个人等车了,又过了一会,远远来了一辆大巴车,他招手意示要坐车,大巴车根本就不停,呼啸一下开了过去,扬起一阵黄色的风沙,后来又有几辆大巴车开过来,都是如此飞驰而过。
就在宋小平等得心急时,从另一条乡间马路开过来一辆农用卡车,卡车从马路上转弯,拐上公路停在宋小平身边,卡车司机问宋小平去哪里,顺路的话可以捎上他去。宋小平说去省城,卡车司机说:在这里等不到去省城的车,要去国道上等,才有去省城的车,这里的车都是到县城的短途车。
怪不得,等了这么久,没见到一辆车上写着到省城的字样,宋小平心中想着,听到要到国道上等,心中一喜,忙问:大哥,国道,你知道国道在哪里吗是不是105国道。卡车司机说:国道在山的另一边,那边有105国道,你上车来,我载你过去,刚好顺路
第六章:宋小平二话不说就爬上了卡车,坐在卡车的后车厢里,卡车摇摇晃晃的开着,宋小平坐在后车厢里,随着卡车的颠簸,加上这么长时间的奔簸,人就犯困,不知不觉睡着了。
一醒来就发现不对,卡车已经停了下来,他跳下卡车,张目四望,此时站在一个高坡上,好像是又进到了山中,周围光线昏喑,隐约是在一个村口,村庄隐没在一片竹林里面,根本没看到105国道,他忙到驾驶室问卡车司机:师傅,你这把我拉到那里了,怎么不见有国道呢
卡车司机看着他,脸上露出有些尴尬之色说:兄弟,不好意思啊,卡车路过国道时忘记了叫你下车
宋小平就问他那你还回去么不回,卡车司机简单的回答了他两个字,宋小平欲哭无泪,这都是什么事嘛!
卡车司机见他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指着遥远的一座山峰说:看到没,只要翻过那座山,山下就有大城市,大城市里什么车都有,火车,汽车,长途,短途的都有,你想坐去哪里就能到哪里
宋小平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远处蒙蒙笼笼的一座高山,比他现在所见过的山都高,距离还很远,看不清山的面貌,再回头想问卡车司机时,卡车司机和卡车,突然就不见踪影。只有自己孤零零的站在这高坡上。
想进村庄去问一下,可看到那被黑气燎绕,阴气森森的村庄,心里感到害怕没敢去。转身想顺着来时的路返回,脚下哪里还有路,原来路的地方,长满黑色荆棘和杂草,这可怎么办呀!愁死人了。
只好又集中精神让身体飘起来,朝那遥远的山峰飘去,看着身下,山峦起伏,绵延一片,遍地都是青中带黑的阔叶树木,也不知道飘了多久,反正就是感觉疲惫不堪,终于飘到了高高山峰,站在峰顶望下面,山下是个很大,很大的盆地,高楼大厦,参差不齐而又座落有致,一片繁荣的景象,路上各种车辆川流不息,不愧是大城市。
又回头望望山峰另一面,大小不一的山丘,绵延几十里,黑雾蒙蒙,荒无人烟,死气沉沉的没一点活力,他不清楚为什么会出两面截然不同的景象。
第七章:在峰顶休息了一会,心里着急还要去找车站坐车,起身朝峰下飘去,落下时,在山峰脚的一个工业区内,一排排的矮房子,呈灰白色,房子之间的空地,十分干净,有不少女人,坐在房子门口做手工活。
宋小平走过去问干活的女人:你好,你们这里火车站在什么地方。
女人说:这里是郊区,你去火车站要到前面坐公交到市区。
宋小平朝前面公交站走去,来到公路上,却没有见到有公交站,他沿着公路朝市区方向走,路过了几个郊区模样的地方,最终进入了市区,看着车水马龙,高楼临立市区,他找到了火车站,没有买票,糊里糊涂的上了一列火车,在火车上听人说,这火车是开往半步多的,他听到后,知道自己上错了车。
于是在中途站他下了这列车,换乘了另一列火车,这次的车没有错,火车的速度非常快,车外的景色不断的变化,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火车旋转着转弯,爬坡上山,随后又突然往地下钻,车内的人根本站不住,摇摇晃晃撞在一起,宋小平被撞晕了过去。
一醒来,发现自己下了火车,已经回到了江西,他打听了一下现在就地方,知道现在在离家三十多里路的河西,自己的家在河东,中间隔着一条河,必须坐船过去,费了很大功夫来到渡口,河里面水位很高,波光粼粼水比较混浊,等了没多一会,渡船来了。
很快上了船,船缓缓的驶向对面,他下船后,赶紧朝家的方向走去,一路看到许多陌生的村庄,完全看不到自己所熟悉的村庄,他心里着急,干脆不走了,改用身体飘,终于飘到了自己的村庄,可村庄的样貌大变,他甚至认不出自己的房子是那一幢,他努力的回想自己房子所在的位置,包括自家的左邻右舍,他飘回到村口,准备重新走一次,能更快找到自己住的房子。
飘到村口时,发现村子里很多人都在,好像是那个人家在办酒席,随后他又看到自己躺在棺材里,还没盖棺,他感到十分惊奇,禁不住飘过去看看,刚接近棺材上面,一股拉扯之力,牵引他进去,他也不由自主的往那身体里钻,一阵眩晕,眼前一黑进去了。
等他清醒过来时,躺在这里已经过了七天,因为赔偿问题,耽搁了几天,准备明天就下葬,这些他都不知道。此刻他一时动弹不得,他就叫出声,要人过来扶一把。
霎时间,在吃酒席的人,吓得一阵大乱,胆小的跑开了,几个胆大的男人,相邀一起过去看看,等看清楚他真的活了过来,并不是诈尸,就把他从棺材里拉了出来。家人喜极而泣,搀扶着他回到了家里,他休养了一个多月后,又继续干起了收废品的营生。村上的很多人问他死去后的事情,他很少说,只讲给了很少的人听,讳莫如深,同时得了个外号,大家都不叫他的名字,而是叫他阎王忘记的人。
作者的村庄和他的村庄相邻,作者是在一年后,他到村庄来收废品,正好有一大堆废品要卖,答应不要他的钱,那堆废品给他,但要他讲下他死后的经历来听听。
作者是根据他所讲的,整理了一下,写出来给大家当故事看看。故事就讲到这里。喜欢的朋友评论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