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少年蒙山志(前
249
年
-
前
225
年)
章节一:将门虎子出蒙山
蒙山青黛连齐鲁,少年意气贯长虹
蒙山的晨雾总带着股仙气飘飘的劲儿,跟仙侠剧里的特效似的。小蒙恬蹲在祖父蒙骜脚边,眼巴巴看着地上用沙土堆的城池模型
——
这大概就是战国版
沙盘推演。
恬儿,这城池咋打
蒙骜的提问像极了老师突然抽查作业。蒙恬盯着
城墙,脑瓜子飞速运转:北面地势低,防守估计跟纸糊的似的,咱们从那儿突破!
老爷子笑得盔甲上的铜片直晃悠:行啊小子,知道看地形。不过打仗可不是玩过家家,粮草、兵力部署这些门道,够你学半辈子的。
那段日子,蒙恬天天跟着祖父上
军事理论课。什么
远交近攻,搁现在就是
拉盟友揍邻居;围点打援,说白了就是
守株待兔
2.0
版本。每当远处燃起战火,蒙恬就像个好奇宝宝:祖父,赵国那可是战国‘顶流’,咱们真能打赢
蒙骜大手一挥,气场两米八:怕啥!咱大秦铁骑,战斗力堪比开了外挂,统一天下那是迟早的事儿!
这话听得蒙恬热血沸腾,心里默默立下
flag:以后也要当战场上最靓的仔!
某天蒙恬在山里闲逛,撞见个白胡子隐士,抱着古筝跟入定似的。那琴声一起,蒙恬直接听入迷了,比听祖父讲八卦还上瘾。隐士突然睁眼:小家伙,懂这琴声不
蒙恬老实摇头:不懂,但好听得要命!
隐士一乐,把古筝往他怀里一塞:送你了!记住,天下要统一,但得靠武力止戈,可不是瞎打。
蒙恬抱着琴,满脑子问号,却莫名觉得这话比祖父的兵法还深奥。
家里这边也不消停。吕不韦那家伙,权倾朝野,天天琢磨着怎么削蒙家兵权,活脱脱宫斗剧里的反派。有次他在秦王跟前疯狂
带节奏,蒙骜得知后,愣是没跟他正面刚,而是上演了一出
忠诚表白,用实际行动证明蒙家是秦国
最强辅助。蒙恬蹲在墙角偷师,心里直感慨:原来玩政治比打仗还刺激!
章节二:咸阳宫阙初试剑
金戈未染血,已闻塞上笳
十五岁的蒙恬一脚踏进咸阳宫,瞬间被这
土豪风
建筑整懵了。金碧辉煌的宫殿,搁现在就是
网红打卡圣地。在这里,他遇上了李斯
——
这位日后的
大秦顶梁柱,此时正热衷于跟人辩论。
有回宴会上,大家聊起治国方针。李斯跟打了鸡血似的鼓吹
法家治军:只有严格纪律,军队才能像机器人一样听话!
蒙恬当场反驳:李大人,百姓要是穷得叮当响,谁愿意给你卖命这就好比公司不给员工发工资,谁还愿意
996
李斯冷笑:乳臭未干的小子懂什么!没纪律军队就是一盘散沙!
蒙恬直接甩出《诗经》名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这场辩论火药味十足,虽然谁也没说服谁,但蒙恬成功吸引了全场目光,妥妥的
辩论新星。
蒙恬可不是只会耍嘴皮子。他瞅着秦军的战车弩机,就像程序员看到有
bug
的代码,浑身难受。经过无数次
翻车
试验,终于改良出
加强版
弩机。嬴政看到新武器,眼睛都直了:蒙恬!你简直是秦国的‘爱迪生’,有这玩意儿,咱秦军战斗力直接拉满!
要说最精彩的,还得是那次夜宴。韩国使臣来砸场子,阴阳怪气说秦国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蒙恬淡定掏出古筝
离殇,指尖一挑,琴声瞬间征服全场。那旋律,时而温柔得像哄娃睡觉,时而激昂得像双十一零点抢货。韩国使臣听得目瞪口呆,再也不敢瞎嘚瑟。从此,咸阳宫都知道了有个文武双全的
六边形战士
蒙恬。
卷二:铁骑踏山河(前
225
年
-
前
221
年)
章节三:长戈初试破楚关
楚地八千云和月,将军帐下尽墨甲
公元前
225
年,蒙恬跟着李信去伐楚,这场面就像新手跟着
游戏大神
组队下副本。李信这人年轻气盛,觉得楚国就是个
弱鸡
BOSS,二话不说带着大军一路狂飙,活脱脱游戏里开着
无双模式
横冲直撞的愣头青。
蒙恬心里却直打鼓,这哪是打仗啊,分明是在玩
俄罗斯轮盘赌!他就像个苦口婆心的队友,天天追着李信劝:大哥,咱别浪,楚国水深着呢!
可李信压根不听,还拍着胸脯打包票:放心,等我把楚国的‘水晶’拆了,回来请你喝庆功酒!
蒙恬无奈地摇摇头,只能默默准备
急救包——
随时应对突发状况。
果然,项燕这位楚国
隐藏
BOSS
早就在前方设下
死亡陷阱。秦军一头扎进去,瞬间被楚军的
人海战术
淹没,那场面,比双十一零点服务器崩溃还混乱。李信这下慌了神,带着残兵败将撒腿就跑,跟游戏里被团灭后疯狂
复活
跑路似的。
撤退途中,蒙恬主动申请当
断后小弟。他站在队伍最后,看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楚军,心里直犯嘀咕:这哪是敌人,分明是来参加‘抢人头大赛’的!
但他没有丝毫退缩,挥舞着长剑就冲了上去,那气势,像极了游戏里开启
暴走模式
的战士。
这场断后战一打就是三天三夜,战场成了修罗场,血流成河、尸横遍野。蒙恬看着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就像看着自己精心培养的游戏角色
掉血,心疼得要命。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倒下,必须为大部队争取时间,这可是关乎整个团队
存亡
的大事!
data-fanqie-type=pay_tag>
吃了败仗的蒙恬痛定思痛,开始反思:打仗光靠蛮力可不行,信息传递才是关键。于是,他脑洞大开,发明了
狼烟传讯法。这就好比古代版的
摩斯密码,不同颜色、形状的狼烟就是
加密信息,大大提高了军队的通讯效率,让秦军在战场上有了
千里眼、顺风耳。
后来王翦二次伐楚,蒙恬跟着这位
老司机
重新组队。有了
狼烟传讯法
这个
神器,他们很快掌握了楚军动向。当得知项燕的粮道在山谷时,蒙恬就像发现了游戏里的
隐藏关卡,带着奇兵连夜出发,成功截断楚军粮道。没了粮草,楚军军心大乱,王翦趁机发动总攻,一举攻破楚关,顺利
通关!
章节四:铁骑踏破齐都云
临淄城头秦字旗,半是墨痕半血痕
攻齐战役中,即墨城成了秦军的
噩梦副本,怎么打都打不下来。蒙恬就像个
攻略达人,天天围着城池转悠,研究地形和防守弱点。他发现城墙上防守严密,简直就是
铜墙铁壁,但城外的山林却是个
突破口。
蒙恬眼珠子一转,想出个绝(dou)妙(bi)的主意:让人在羊角上绑上火把,夜里驱赶羊群向即墨城进发。想象一下,夜幕中无数火把移动,远远看去,就像一群
发光的神兽
在奔腾,这特效,比好莱坞大片还震撼!齐军哪见过这阵仗,吓得魂飞魄散,防守瞬间大乱。蒙恬趁机率领大军发起进攻,轻松智取即墨,顺利
通关。
破城之后,有些秦军士兵跟
打了鸡血
似的,想要大开杀戒,屠戮百姓。蒙恬立刻站出来,化身
正义使者:咱们秦军可是‘正义之师’,可不是‘土匪强盗’,伤害百姓这种事儿,咱可不干!
他就像个
社区调解员,安抚百姓,让大家安心生活。
在城中,蒙恬偶遇一位齐国乐师。乐师一脸不屑地说:筝弦之声再美,也比不上千军万马的气势。
蒙恬一听就不乐意了,当场掏出古筝
离殇,开始
打脸
表演。那琴声时而激昂,时而婉转,听得乐师目瞪口呆。蒙恬趁机和乐师探讨古筝改良之法,就像两个
技术宅
讨论游戏优化,最终将二十五弦改为十三弦,让古筝音色更加清脆悦耳,成了战场上的
士气加成神器。
卷三:北望射天狼(前
221
年
-
前
215
年)
章节五:北望阴山射天狼
黄河九曲吞胡马,一箭惊破单于帐
公元前
221
年,蒙恬接到了一个
史诗级任务——
率领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这匈奴骑兵,那可是当时的
游牧战神,没事就南下搞
边境一日游,抢点东西、揍几个人,把秦国边境搅得鸡犬不宁。蒙恬看着地图,心里直犯嘀咕:这帮‘马背上的拆迁队’,得想个办法治治他们!
他明白,对付匈奴这种
高机动性敌人,必须玩点
出其不意
的套路。就像玩捉迷藏,你得绕到对方背后,来个
偷袭。机会终于来了,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老天爷仿佛开了
暴风雪模式,狂风像要把人撕碎,大雪下得能见度堪比
盲盒抽奖。
蒙恬却眼睛一亮,大手一挥:兄弟们,出发!
士兵们都懵了:将军,这天气出门,怕不是要‘速冻成冰雕’
但蒙恬就像游戏里的
硬核玩家,硬是用激昂的演讲给大家
打了鸡血:想想咱们被匈奴抢的粮食、被欺负的百姓,这点风雪算什么冲就完事了!
三十万大军就像一支
雪地敢死队,顶着暴风雪,悄咪咪地朝着头曼城摸去。他们的行动比
刺客潜行
还谨慎,生怕惊动了匈奴人。而此时的匈奴人,正躲在帐篷里,围着火堆喝酒吃肉,做着
美梦,压根没想到,一场
噩梦
即将降临。
当秦军如
天降神兵
般出现在城下时,匈奴人直接吓傻了,那表情,就像半夜上厕所发现马桶里有条鳄鱼。战斗打响后,蒙恬又展现出了他
发明鬼才
的一面,搞出了
冰筑烽燧。这玩意儿利用冰块反光传递信号,在暴风雪中堪称
黑科技,完美解决了通讯难题,让秦军在恶劣天气里也能
畅行无阻。
匈奴人一看常规手段搞不定,居然请来了萨满巫师,玩起了
巫术诅咒
这一套。这场景,简直像穿越到了玄幻小说里。蒙恬却一点不怵,心想:我堂堂秦军大将,还怕你这神神叨叨的玩意儿
双方展开了一场
魔法与科技
的对决,场面要多魔幻有多魔幻。
传说中,蒙恬在关键时刻得到了蒙山山神的
托梦外挂。山神就像游戏里的
NPC
导师,给他指引方向。蒙恬照着山神说的,居然真找到了水源,解决了大军的
饮水危机。秦军士气瞬间
爆表,一举攻破头曼城,匈奴单于吓得撒腿就跑,那狼狈样,像极了被追着打的
落汤鸡。
章节六:万里龙城连朔漠
骨作砖石魂作土,长城内外尽秦声
蒙恬刚打完匈奴,又接到了新任务
——
监修长城。这活儿,放在现在,妥妥的
超级基建项目,难度系数五颗星。在修筑过程中,发生了不少堪比
神话剧
的故事。
有一次在黄河边施工,突然冒出一条恶蛟,这货就像
河底拆迁办主任,在水里兴风作浪,把附近百姓折腾得够呛。蒙恬一听,抄起长剑就冲了过去,心里想着:小样,敢在我的地盘撒野看我不收拾你!
一人一蛟展开了一场
世纪大战,那场面,比
奥特曼打怪兽
还精彩。蒙恬凭借着高超的武艺和顽强的意志,经过一番苦战,终于斩杀了恶蛟,成功
镇压
了黄河水患,百姓们纷纷点赞,称他为
河神克星。
还有一次,搬运城砖遇到了大麻烦。那城砖重得离谱,士兵们累得直不起腰,就像游戏里背着超重装备的角色,走路都费劲。就在大家愁眉苦脸时,一只巨龟突然出现,这巨龟体型庞大,简直就是
古代工程车。
蒙恬也不含糊,施展
驯兽技能,驯服了巨龟。巨龟从此成了
搬运小能手,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让修筑长城的进度
蹭蹭
往上涨。
在修筑长城期间,还发生了与孟姜女传说交织的故事。有一对民伕夫妇,实在受不了繁重的劳役,决定
逃跑大作战。蒙恬得知后,没有选择
抓回去严惩,而是当起了
人贩子(不是),暗中帮助他们逃脱。
为了掩护这对夫妇,民间就传出了
哭倒长城
的传说。蒙恬心里清楚,修筑长城虽然是为了抵御匈奴,但也不能让百姓活得太苦。他就像一个
暖心包工头,一直在想办法保护这些可怜的民伕,在
工程进度
和
百姓疾苦
之间努力寻找平衡。
卷四:笔锋照丹心(前
214
年
-
前
210
年)
章节七:直道通天贯日月
云阳直道接星汉,不见当年筑路人
当蒙恬接到修建秦直道的任务时,他差点以为秦始皇在跟他开玩笑
——
这活儿,简直比让猫学会游泳还难!从云阳到九原,横跨山川大漠,妥妥的
古代基建天花板,放在现在,绝对能上《超级工程》纪录片。
摆在蒙恬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如何让这条路又平又稳。那时候可没有水准仪、全站仪,全靠人力和经验。蒙恬就像个执着的
道路设计师,天天带着人在工地上转悠,活脱脱一个
古代版甲方。经过无数次
踩坑
和
翻车,他终于发明了
夯土定标法。这方法说起来也简单,用木杆和绳索当
标尺,确定道路的高度和坡度,就像给大地
量三围。工人们一开始还嘀咕:将军这法子靠谱吗别到时候修出个‘过山车’道路!
结果一试,嘿,还真行!从此,秦直道的质量有了保障,堪称
古代高速公路。
可工程刚有点起色,就跳出一群
键盘侠——
方士们。这些人到处散布谣言,说修建直道会破坏
地脉龙气,惹得老天爷不高兴,要降下灾祸。这言论在当时的传播速度,堪比现在的
热搜,搞得人心惶惶。蒙恬一听,气得直拍桌子:这都什么跟什么我修个路还得罪龙脉了
他决定亲自下场
对线,用科学道理把这些方士怼得哑口无言。他站在工地现场,就像个
古代科普博主,给大家解释:路修好了,运兵运粮都方便,这叫‘要想富,先修路’,懂不懂
一番操作下来,谣言不攻自破,方士们灰溜溜地走了,临走前还不忘嘴硬:哼,走着瞧!
在修建直道的间隙,蒙恬还搞起了
副业——
改良毛笔。他早就受够了用竹简刻字,那感觉,比用钝刀削苹果还费劲。于是,他尝试用狼毫代替竹简,在羊皮上写写画画。这一用,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更神奇的是,有一次他用毛笔绘制长城防御图时,墨迹竟然化作了实体城墙!这场景,把在场的人都看傻了,有人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蒙恬却若有所思,他突然意识到,笔锋的力量,一点不比刀枪弱,同样可以守护国家。他在羊皮上写下了《戍边策》,每一笔都饱含着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未来的思考。
章节八:沙丘惊变星辰坠
黑云摧城玉玺寒,忠良何罪困阳周
公元前
210
年,秦始皇东巡,这本是一场
帝王豪华游,却成了秦国命运的转折点。当秦始皇病逝于沙丘的消息传来时,蒙恬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更要命的是,赵高这个
搅屎棍
趁机篡改诏书,想要立胡亥为帝。这剧情,比八点档狗血剧还刺激。
蒙恬亲历了这一切,心中的悲愤难以言表。他就像看着自己精心守护的
游戏账号
被别人盗了,却无能为力。赵高可没打算放过他,直接把他囚禁在阳周。在狱中,蒙恬和赵高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心理博弈。
赵高就像个
阴险的传销头目,不停地给蒙恬洗脑:只要你支持胡亥,保你高官厚禄,吃香的喝辣的!
蒙恬却宁死不屈,愤怒地咆哮:赵高,你篡改诏书,违背先帝遗愿,就不怕天下人戳你脊梁骨吗
赵高却露出了
反派标准笑容,冷笑道:天下人天下人只认新皇帝!
这对话,妥妥的
正义与邪恶
的终极对决。
在狱中,蒙恬的心情低落到了极点。他拿起那支改良过的毛笔,在囚衣上写下了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字迹,力透囚衣,饱含着他对国家的无限忠诚和对匈奴未灭的深深遗憾。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他并不后悔。他的心中,始终装着大秦帝国,装着天下百姓。他就像一颗即将陨落的星辰,虽然光芒即将消逝,但曾经的光辉,永远留在了历史的天空中。
尾声:青史丹心照古今
长城犹立将军骨,笔锋千年写苍生
当蒙恬饮下那杯毒酒,历史的齿轮并未就此停下转动,而是开启了一段充满奇幻色彩的传说篇章。据说,他那支陪伴多年、绘制过无数战略图的毛笔,在他死后竟化作了蒙山之上的青松。这可不是普通的松树,它们四季常青,身姿挺拔,就像一群忠诚的卫士,日夜守护着这片土地。每当山风吹过,松涛阵阵,仿佛是毛笔在续写着未完成的传奇。
而他心爱的古筝
离殇,在弦断的那一刻,竟引发了黄河怒涛。那汹涌的河水,翻涌咆哮,好似在为蒙恬鸣不平,诉说着他的冤屈和不甘。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河神发怒,只有了解真相的人知道,这是
离殇
在以独特的方式,怀念着它的主人。
时光飞逝,转眼间两千年过去了。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早已忘记了许多历史人物,但蒙恬却从未被遗忘。考古学家在秦直道遗迹中,发现了刻有
蒙
字的砖。这一发现,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尘封已久的记忆之门。当这块砖出现在世人面前时,仿佛在无声地诉说:嘿,还记得我吗我可是来自两千年前,带着蒙恬将军的印记!
在蒙阴县,有一座将军亭,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见证着岁月的变迁。每当有人前来祭奠,站在亭中,看着周围的景色,仿佛能穿越时空,看到蒙恬当年金戈铁马、征战沙场的英姿。老人们会给孩子们讲述蒙恬的故事,从他少年时的意气风发,到战场上的英勇无畏,再到最后的含冤而死。孩子们听得入神,眼中满是敬佩,心里暗暗想着:长大后,我也要成为像蒙恬将军这样的英雄!
蒙恬的故事,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被传颂着。他的忠诚,他的勇敢,他的智慧,都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榜样。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虽然已经陨落,但光芒却永远照亮着历史的天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为了理想和正义,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