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状元杀妻
牢狱的阴暗潮湿如同附骨之蛆,紧紧缠绕着宋博彦的每一寸肌肤。曾经意气风发的状元郎,如今不过是一个等待秋后问斩的阶下囚。
狱卒的脚步声打破了牢房的沉寂,沉重的铁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是月婵。那个他为了她不惜抛妻弃子的女人。
那个忽然间消失了的女人。
镣铐缠身、披头散发的宋博彦一下子冲上去,双手紧紧握住监牢的铁栏,狠狠的盯着女人。
可是,他看见她那嘲讽的笑,轻蔑的眼神。
突然,她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到自己的脸颊,然后,如同揭开一张轻薄的面纱一般,缓缓地将一层人皮面具从脸上剥落下来。
宋博彦的瞳孔骤然紧缩,如同被雷电击中一般,重重跌倒在地,镣铐发出刺耳的声音。
宋博彦眼中写满恐惧。
面具之下露出的,竟然是他那死了十年的前妻的容颜——沈禾音。
他的妻子,他亲手推下悬崖的妻子!
沈禾音冷笑一声,那笑容如同冰冷的月光,没有一丝暖意。
你是不是以为我早就成了孤魂野鬼,在奈何桥边等着你
是呀,沈禾音继续说道,语气平静得可怕,仿佛在诉说着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那一年,你高中状元,衣锦还乡,我满心欢喜地带着女儿随你入京。谁能想到,你竟然在路上对我们痛下杀手,将我们的马车推下悬崖。
她的双眼中充满了刻骨的恨意,如同燃烧的火焰,几乎要将宋博彦吞噬。
若非我命大,被山崖下的树木挡了一下,侥幸活了下来,恐怕早就成了荒山野岭中的一抔黄土了。
她顿了顿,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悲痛:可怜了我的墨涵,我的女儿,才仅仅两岁,就被她禽兽不如的父亲,亲手推下万丈深渊,粉身碎骨!她甚至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泪水如同断线的珠子,从沈禾音的眼眶中滚落,滴在冰冷的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敲击在宋博彦灵魂深处的丧钟。
从那时候起,我就在心里发誓,我一定要报仇,为我和我的女儿报仇!我要让你身败名裂,我要让你死无葬身之地!沈禾音的声音陡然变得尖锐,充满了决绝的恨意。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继续说道:
上苍可怜我,让我大难不死。我辗转打听,得知苏州有一位精通易容术的孙先生,于是我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他,跪地拜师,忍受着非人的痛苦,学习易容之术,学习琴棋书画,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男人趋之若鹜的女人。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宋博彦的脸上,带着一丝冰冷的嘲讽:宋博彦,你不是喜欢江南的美人吗你不是沉醉于温柔乡里吗我便化身为你眼中最美的风景,一步步接近你,让你对我情根深种,让你为了我背弃一切。
她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脸颊,仿佛在回忆着那段伪装的时光:月婵娟,这个名字好听吗你可曾想到,这张让你魂牵梦萦的脸庞之下,隐藏着怎样刻骨的仇恨
听闻你因为在江南收受贿赂,欺压百姓,贪污修河堤的巨额公款,被御史台弹劾,即将被斩首示众,我真是太高兴了。
沈禾音的嘴角扬起一抹冰冷的笑容,那笑容没有丝毫的喜悦,只有一种令人胆寒的快意,所以,我一定要来看看你,亲眼看着你走向死亡,才能稍微慰藉我和墨涵的在天之灵!
宋博彦瘫坐在地上,如同被抽走了所有的力气。他终于明白,原来一切,都是沈禾音的计划。
他绝望地闭上眼睛,等待着死亡的降临,而他曾经拥有的荣华富贵,都如同镜花水月。
十年前,宋博彦高中状元。
汴州城的春风,带着新科状元宋博彦的意气风发,吹拂过每一条青石街道。
高头大马披红挂彩,簇拥着俊朗的宋博彦,他嘴角噙着得意的笑,目光却温柔地落在身后那辆装饰精致的马车上。
马车里坐着他的妻子沈禾音,怀中抱着他们两岁的女儿墨涵。
今日是宋博彦衣锦还乡的日子,更是他高调迎接妻子入京的时刻。
汴州百姓夹道相看,无不艳羡这对郎才女貌的璧人。状元郎爱妻爱女的名声早已传遍四方,更衬托得他品德高尚,前途无量。
听说吏部侍郎张壁,在宋博彦高中后,曾托人向他暗示联姻之意,却被宋博彦以发妻情深为由,十动然拒,更是为他赢得了一片赞誉。
告别了汴州的父老乡亲,宋博彦一家踏上了前往长安的坦途。
马车辘辘,载着一家三口的欢声笑语,也承载着宋博彦光明的未来。
沈禾音依偎在宋博彦身边,看着他逗弄着怀中咿呀学语的女儿,心中充满了安宁与幸福。
沈禾音作为当地乡绅之女,她自幼饱读诗书,容貌更是远近闻名,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美人。在她十五岁那年,父亲为她择婿,选中了宋博彦。
宋博彦,虽然出身贫寒,却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十二岁便入了童试,在岁考中更是名列第一等,小小年纪就展现出惊人的才华。三年后秋闱,宋博彦更是如同彗星般崛起,一举高中正榜举人,那一年,他才仅仅十五岁。
如此天资聪颖的少年,将来必定前途无量。沈家看重的,正是宋博彦这与生俱来的天分和那股蓬勃的朝气。
成亲之后,沈禾音更是深深地被宋博彦的才华和勤奋所吸引。
他虽然年纪不大,却已经展现出过人的学识和远大的抱负。白日里,他潜心苦读,常常为了一个经义典故而废寝忘食。夜晚,他会温柔地为她描绘未来的蓝图,言语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她的承诺。
沈禾音温柔贤淑,将家中的大小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免去了宋博彦的后顾之忧,让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业之中。
她常常会为他准备精心烹制的饭菜,夜里为他点亮灯盏,红袖添香,默默地支持着他。
宋博彦感激沈禾音的支持和付出,常常会抽出时间陪伴她,两人一起吟诗作画,赏月谈心。夫妻恩爱,汴州城都是出了名的。
那段时光,是他们生命中最纯粹美好的回忆。少年夫妻的爱恋,如同初春的暖阳,温柔而充满希望,为他们未来的生活,涂抹上了一层幸福的底色。
然而,平静的表面下,往往暗藏着汹涌的波涛。随着离长安越来越近,宋博彦的心思也如同夜色般深沉起来。
白日里,他依旧扮演着深情款款的丈夫和慈爱的父亲,但在夜深人静,沈禾音和墨涵都已熟睡之时,他眼底深处却会闪过一丝冰冷的算计和难以察觉的狠厉。
这一夜,皎洁的月光洒在寂静的山道上,四周一片漆黑,只有马车车轮碾过地面的声音,单调而沉闷。
宋博彦骑在马背上,不时回头望一眼身后的马车,确认妻子和女儿都已经熟睡。他的脸上不再有白日的温柔笑容,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冷的肃杀。
他轻轻拉住缰绳,放缓了马速,直到与后面的马车保持一段距离。然后,他悄无声息地翻身下马,如同鬼魅般靠近了那辆颠簸的马车。
他熟练地解开了车辕与马匹连接的缰绳,动作轻柔得没有发出丝毫声响。
夜风吹过,带着一丝凉意。宋博彦深吸一口气,眼神如同淬了毒的利刃,紧紧盯着那辆承载着他妻女的马车。
他知道,只要轻轻一推,一切都将结束。他的前程,他的荣华富贵,都将不再受到任何阻碍。
他的手缓缓抬起,触摸到冰冷的马车车厢。一丝犹豫在他心头闪过,但很快就被更加强烈的野心和欲望所吞噬。
他告诉自己,这是为了更好的未来,为了他能够飞黄腾达,摆脱贫困的出身。
终于,他不再犹豫,用尽全力猛地推向马车。沉重的马车在惯性的作用下,摇晃了几下,然后如同断线的风筝,朝着悬崖的方向坠落下去。
寂静的夜空中,只留下车轮滚落的沉闷声响,以及随后传来的,一声短暂而凄厉的惊呼,很快便被山谷中的黑暗吞噬。
做完这一切,宋博彦迅速翻身上马,朝着前方疾驰而去。
他故意放慢速度,在远离悬崖的地方,狠狠地抽了自己一鞭,让马匹嘶鸣着狂奔起来。然后,他猛地从马背上摔了下来,重重地撞在路边的石头上,发出了一声痛苦的闷哼。
他忍着剧痛,咬紧牙关,撕扯着自己的衣袖,将胳膊胡乱地包扎起来,做出一副受伤的模样。然后,他躺在冰冷的地面上,等待着救援的到来。
这是去长安的必经之路,一定会有人来的。
果然,宋博彦得救了。
失魂落魄的宋博彦回到了长安城,他的悲伤故事很快被传开。
曾经风光无限的状元郎,一夜之间失去了挚爱的妻女,自己也身受重伤。世人无不为之叹息,感叹命运的残酷无情。
宋博彦在床上躺了许久,才在郎中的精心医治下勉强捡回一条性命。但他胳膊上那道长长的疤痕,成为他口中山匪劫掠的证据。
面对前来探望的亲友,宋博彦表现出一副痛不欲生的模样,终日以泪洗面,茶饭不思。
他哽咽着对前来探望的亲友表示,妻子和女儿的离去让他痛不欲生,他那副深情款款的模样,不仅感动了前来吊唁的亲友,也传到了吏部侍郎张壁的耳中。
张壁素来欣赏宋博彦的才华,虽然惋惜他的遭遇,但也更加看重他的情深义重。于是,他再次设宴邀请宋博彦,席间,委婉地表达了他还是愿意将自己的小女儿张婉清许配给他的想法。
大人,学生如今悲痛欲绝,想着亡妻和女儿,暂时无心其他。宋博彦当场表演了一出欲迎还拒。
学生立誓,要为亡妻守孝三年。如此一来只怕会耽搁了令嫒,所以还请大人另选他人,学生也祝愿令嫒早日找到如意郎君。
宋博彦的深情,直接打动了张壁的幼女,张婉清。
从父亲处听到宋博彦字字泣血的悼念,心中不由得生出几分怜惜和仰慕。
父亲,这样一个深爱妻子的人,女儿愿意等。张婉清主动向父亲表示。
三年后,宋博彦迎娶了张婉清。
张家在朝中势力庞大,有了张家的扶持,宋博彦的仕途更加顺遂。
婚后,夫妻二人恩爱有加,一年后,张婉清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宋承睿。儿子的降生,似乎冲淡了宋博彦心中那份刻骨的悲痛,也为这个家庭增添了一丝新的希望。
五年后,宋博彦被点为苏州刺史,一家人浩浩荡荡地前往苏州赴任。
2、名妓月婵
马车辘辘,再次踏上了新的征程。只是这一次,坐在宋博彦身边的,已经不再是温柔贤淑的沈禾音,而是端庄秀丽的张婉清,怀中抱着的是他们年幼的儿子宋承睿。
望着马车外秀丽的江南风光,宋博彦的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能升官这么快,还不是有个得力的岳丈。如今,他岳父张壁已经升任吏部尚书。
凭借着岳父张尚书在朝中的势力,宋博彦在苏州也算得上是呼风唤雨。到任不到半年,就跟江南道上下官员打成了一片。
与妻子张婉清,表面上也是相敬如宾,加上儿子宋承睿,一家三口,在外人看来,和睦美满。然而,只有宋博彦自己知道,他对张婉清的温存,不过是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讨得岳父和舅兄的欢心罢了。
那场山匪的意外,早已被他深埋心底,连同那道胳膊上的疤痕,也成了他劫后余生的勋章。
在一个细雨初歇的傍晚,江南道节度使徐斐大人在府邸设宴,宴请苏州的官员士绅。丝竹管弦之声不绝于耳,觥筹交错,热闹非凡。
席间,徐斐大人兴致颇高,命人请来了弄影阁的月婵前来献艺。
月婵姑娘要来啊,还是徐大人有面子。通判李大人先赞一句。
哎呀,那下官今儿可是沾光了,听说月婵姑娘的容貌,那是月宫仙子降临人间,一颦一笑皆能牵动人心。另一个新来江南道做官的校尉拍了一把自己的大腿。
那可不,月婵姑娘可是弄影阁的头牌,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呢。另一位许大人接了话。
是呀,下官不才,有幸听过月婵姑娘一曲《长相思》,其音色之凄婉,其情意之缠绵,就是铁石心肠的人也潸然泪下,仿佛将听者带入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梦境之中。另一位武将似乎念念不忘。
宋博彦心下不免冷笑,看不起这些没见过大世面的同僚。
可是当一袭素白衣裙的月婵,怀抱琵琶,款款步入宴席时,整个厅堂仿佛都为之一静。
她的容貌如同月光下盛开的梨花,清丽脱俗,一双明眸流转之间,
蕴含着千言万语。宋博彦的目光,几乎在她出现的那一刻就被牢牢吸引,再也无法移开。
随着她纤指轻拨,琵琶声如珠落玉盘般响起,初时清脆悦耳,渐渐变得低沉婉转,如同无尽的思念在夜色中低语。
随后,她轻启朱唇,用那如同夜莺般动听的声音,缓缓吟唱起《长相忆》。
她的歌声哀怨缠绵,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带着一丝淡淡的忧伤,直击人心最柔软的地方。
宋博彦怔怔地看着她,仿佛魂魄都被那如泣如诉的歌声勾走了一般。他从未听过如此动人心弦的曲子,也从未见过如此令人心醉的女子。
与月婵相比,张婉清的端庄秀丽,竟显得有些寡淡无味。
自那次宴席之后,宋博彦便如同中了魔一般,对月婵念念不忘。
他终于找了机会,去了弄影阁一睹芳容。
月婵姑娘那日的《长相忆》,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啊。宋博彦放下手中的茶盏,目光灼灼地望着坐在他对面的月婵。
大人过誉了。不过是些许俗曲,能得大人垂听,已是小女子荣幸。月婵的声音如同夜莺啼啭,清丽动听。
哪里是俗曲宋博彦连忙摇头,语气带着几分急切,姑娘的琴声,仿佛能将人的魂魄都勾走一般,哀婉动人,直抵人心。每每听来,都令我……他顿了顿,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语,都令我久久不能忘怀。
月婵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浅淡的笑容,如同月光洒落,大人谬赞了。若是大人喜欢,日后可常来弄影阁听曲便是。
宋博彦闻言,心中一喜,连忙应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能得听姑娘一曲,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此后,他果然开始频繁出入弄影阁,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
他常常会借着听曲的名义,在弄影阁中流连忘返,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地追随着月婵的身影。有时,他会寻个由头,上前与她攀谈几句。
姑娘这幅《山水图》,意境深远,笔墨苍劲,实在难得。宋博彦指着墙上悬挂的一幅画作,欣赏地说道。
月婵走近画前,细细解释道:大人谬赞了。这不过是小女子闲暇时的涂鸦之作,大人若是喜欢,便送与大人赏玩。
宋博彦连忙摆手,这如何使得如此佳作,理应珍藏才是。他心中却暗自欣喜,又找到了一个接近她的机会。
有时,他也会邀请月婵对弈。棋盘之上,两人你来我往,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机锋。宋博彦常常会被月婵出其不意的妙手所惊艳,她的聪慧和敏捷,常常令他刮目相看。
姑娘棋艺精湛,在下甘拜下风。宋博彦执黑棋子,宠溺地笑道。
月婵掩唇轻笑,大人谦让了。不过是些许技巧罢了,大人若是有心,下次定能胜过小女子。
甚至,有时两人还会一起吟诗联句,月下对酌。月婵的才情令宋博彦叹服,她的诗句清新隽永,往往能道出他心中所想,令他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星疏风细拂帘栊’,好一句清幽之景。宋博彦捻着胡须,赞叹道。
月婵执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眼中似有微光闪烁,大人若是喜欢,不妨续上几句
两人便你一句我一句,吟咏着月色,抒发着情怀,仿佛一对相知多年的知己。
每每回到刺史府,宋博彦都会在心中告诫自己,他来弄影阁,不过是为了附庸风雅,与那些沉迷于声色的庸官俗吏不同。他只是欣赏月婵的才情,她的美貌,不过是锦上添花罢了。他依旧是那个品行高尚的状元郎,只是偶尔来沾染一些风流雅事。
然而,他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他对月婵的情感,早已超越了寻常的欣赏和玩乐,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个身世神秘、才情绝艳的女子。
而更让他心动的是,月婵似乎也对他与众不同。她的目光中,常常会流露出一丝他难以捉摸的温柔和关切,她与他交谈时,也总是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他们之间有着某种特殊的默契。
尤其是当那日,宋博彦在不经意间看到了月婵写在一方素绢上的一首词后,更是心神激荡,再也无法自持。
那娟秀的字体,如同她的人一般清丽脱俗,而词句中的幽怨和期盼,更是深深地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情弦。
星疏风细拂帘栊,低语轻唤心所钟。褪却罗衫软,缓解青丝绾。曲阑深处候,脉脉情难守。妾意已绸缪,任君怜惜柔。
这首词的意境,如同夜色中盛开的梨花,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缠绵和渴望。
宋博彦反复吟诵着,只觉得每一个字都如同带着魔力一般,紧紧地攫住了他的心。
那一夜,他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渴望,借着几分酒意,再次来到了弄影阁。他掷下重金,只为求得与月婵共度良宵。
春风一度,罗帐轻摇,红烛摇曳。那一刻的欢愉,如同烈火般燃烧了他的理智,让他觉得这辈子从未如此快活过。
月婵的温柔,如同江南的春水,细腻而缠绵,让他沉醉其中,无法自拔。他仿佛忘记了自己已为人夫,忘记了家中等待他的妻子和儿子,眼中只有怀中这个令他魂牵梦萦的女子。
之后,宋博彦更是鬼迷心窍,不惜花费重金在城外购置了一处精致的别院,将月婵悄悄安置在那里,金屋藏娇。
他频繁出入别院,与月婵厮守,温柔乡就是温柔的陷阱,让他越陷越深。他沉醉于与月婵的缠绵之中,仿佛找到了真正的爱情,却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宋博彦自以为行事隐秘,金屋藏娇之事无人知晓,却不知世上本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张婉清,这位吏部尚书张壁的女儿,自小便受尽宠爱,性情刚烈如火,眼中容不得半点沙子。
当她听到关于丈夫宋博彦在外另筑爱巢的风声时,起初还不敢相信,只当是市井流言,一笑置之。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证据指向事实,她的脸色逐渐变得苍白,心中的怒火如同火山般喷涌而出。
这一晚,张婉清决定摊开来谈一谈。
老爷,外面那些传言,您可曾听说了张婉清端坐在厅堂之上,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她那双明亮的眼眸,此刻正一瞬不瞬地盯着坐在对面的宋博彦。
宋博彦放下手中的茶盏,脸上努力挤出一丝笑容,想要掩饰内心的不安,夫人说的是什么传言近日公务繁忙,倒是未曾留意市井闲语。
张婉清的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容并未抵达眼底,是吗我倒是听得清清楚楚,说我们这位风流倜傥的宋大人,在外面置办了别院,金屋藏娇,与一位青楼女子如胶似漆呢。
宋博彦脸色微微一变,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语气带着几分无奈,夫人莫要听信那些无稽之谈。那些市井小民,最是喜欢捕风捉影,胡说八道。我一心扑在公务上,哪里有闲情逸致去做那些事情
是吗张婉清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带着一丝怒意,我张婉清虽然是深闺妇人,却也不是耳聋眼瞎!那些证据确凿的事情,你还想抵赖不成她的语气如同淬了冰的利刃,直指宋博彦。
宋博彦的笑容僵在了脸上,额头上渗出了一丝冷汗,夫人,你……你这是听谁说的定是有人在背后挑拨离间,想要离间我们夫妻感情!
张婉清猛地站起身,语气激动。
挑拨离间宋博彦,你摸着你的良心说,我嫁给你这些年,可曾有过半点对不住你的地方我放下尚书府千金的身份,嫁给你这个寒门出身的进士,为你生儿育女,操持家务,让你能够安心在官场上打拼!而你呢你就是这样回报我的吗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眼眶也微微泛红。
宋博彦见状,连忙起身想要解释,婉清,你听我说,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
不必说了!张婉清厉声打断他,我张婉清的眼中,容不得半点沙子!既然你如此风流快活,那我们之间,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她的语气决绝,不容置疑。
她转身,对着身后的丫鬟吩咐道:收拾东西,带上少爷,我们回京城!
宋博彦脸色大变,连忙上前想要阻拦,婉清,你别冲动!我们好好谈谈,一切都是误会!
张婉清却看也不看他一眼,见状,宋博彦索性露出本来的面目。
你以为你走的掉宋博彦本想强制张婉清留下,毕竟没有人马,张婉清一个妇道人家,什么都做不了。
可宋博彦没料到的是,立马就有两名侍女将他摁住——那是张婉清陪嫁过来的丫头,原来她们可不是普通丫鬟,而是武艺高强的女子。
不得不说,张壁很疼爱幼女,替女儿考虑深远。
不只是这二位侍女,张婉清的家丁中,更有十来个武艺高强的男子。
张婉清抱着儿子宋承睿,一行人当夜就快速地离开了苏州刺史府。
怀中的承睿似乎也感受到了母亲低落的情绪,乖巧地依偎在她怀里,小声地唤着娘亲。
一旦看清了那个男人的真面目,张婉清便再无半分留恋的必要。她要带着儿子,回到京城,回到家,讨回属于自己的公道。
一行人昼夜兼程,走了三天,终于在夜幕降临时,抵达了一座名为望江楼的客栈。
客栈临河而建,灯火通明,喧嚣声隔着老远的距离都能听见。张婉清疲惫地抱着承睿下了马车,吩咐丫鬟们安顿好住处。
夜已深沉,承睿早已在母亲的怀中沉沉睡去。张婉清将他小心翼翼地放在客房的床上,替他掖好被角,这才感到一阵身心俱疲。
丫头素月伺候张婉清简单地梳洗了一下,正欲吹灭灯火歇息,房门却被人轻轻敲响。
谁素月警惕地问道。
3、两任妻子的联手
夫人,奴婢是客栈的女工,给您送些热水和点心来。门外传来一个柔和的女声。
张婉清心中疑惑,她并未吩咐过这些,思索一阵,示意素月开门。
门外站着一位身着素色衣裙的女子,容貌清丽,如同月光下的寒梅,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清冷。她手中提着一个食盒,脸上带着一抹温婉的笑容。
夫人,您舟车劳顿,想必也累了。这是我们客栈特意为您准备的。女子的声音柔和悦耳,带着一丝江南水乡特有的吴侬软语。
素月打量着眼前的女子,总觉得她的眉眼间似乎带着一丝熟悉,却又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张婉清已经看到了来人的容貌身形,想了想让素月请她进来。
女子将食盒放在桌上,打开,里面是几碟精致的点心和一壶温热的茶水。
多谢了。张婉清客气地道谢,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眼前的女子。
夫人,妾身名唤月婵。突然,女子一下子跪倒在地。
张婉清闻言,身子猛地一震,如同被一道闪电击中。月婵是了,那个狐狸精,勾走了自己丈夫的狐狸精。
data-fanqie-type=pay_tag>
素月更是站到了夫人身前,随时准备向跪着的月婵出手。
你……你来做什么张婉清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紧紧地盯着眼前的女子,仿佛要将她看穿。
夫人不必如此紧张,妾身此来,并非为了争风吃醋。月婵态度顺从,丝毫没有冒犯张婉清的模样。
夫人,妾身还有另一个名字。一个,或许您已经遗忘,又或许,从未真正认识的名字。
她的声音顿了顿,然后,如同一个沉重的铁锤,狠狠地砸在了张婉清的心上。
妾身,沈禾音。
张婉清的脸色瞬间变得如同白纸一般,她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女子,仿佛看到了一个从地狱里爬出来的幽灵。
你……你……你说什么她的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仿佛随时都会破碎。
眼前的女子,竟然自称是宋博彦已经死了的妻子,沈禾音!这怎么可能她不是早就……
月婵,或者说沈禾音,看着张婉清震惊的表情,然后抬手,指尖轻柔地抚过脸颊,如同拂去一片无形的尘埃,然后,她缓缓地将那层薄如蝉翼的面具自额头揭起。
面具边缘与肌肤分离,露出其下截然不同的容颜——张婉清以前没见过沈禾音,但也看得出来,那应该是一位容颜不输给自己的清丽女子。
夫人是不是以为,我早就成了荒山野岭中的一具枯骨,成了孤魂野鬼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嘲讽,却又充满了无尽的悲凉。
张婉清的脑海一片混乱,她努力想要理清思绪,却发现一切都如同一个巨大的谜团,让她无法捉摸。
你……你究竟是谁你为什么要冒充……
沈禾音的眼中闪过一丝刻骨的恨意,打断了张婉清的话。
冒充夫人,我才是真正的沈禾音!那个被你们口中的状元郎,宋博彦,亲手推下悬崖,本该香消玉殒的沈禾音!
她的声音陡然变得尖锐,充满了愤怒和痛苦。
那一年,他高中状元,衣锦还乡,我满心欢喜地带着我的女儿墨涵,随他一同前往京城。谁能想到,他竟然在夜深人静之时,将我们的马车推下了万丈悬崖!
张婉清的脸色更加苍白。
宋博彦他……他对外说的是遭遇了山匪,他自己也受了重伤……
沈禾音冷笑一声,眼中充满了嘲讽。
山匪夫人真是天真!那不过是他精心编造的谎言罢了!他为了攀附权贵,为了娶你,早已丧心病狂,连自己的妻子和女儿都不放过!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提起女儿,她的眼中便充满了无尽的温柔和悲痛。
可怜我的墨涵,才仅仅两岁,就被她那禽兽不如的父亲,亲手推下了悬崖,粉身碎骨!她甚至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这个世界,我再也听不见她叫我一声‘娘亲’了!
泪水如同断线的珠子,从沈禾音的眼眶中滚落,滴在冰冷的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如同敲击在张婉清的心上。
从那时候起,我就在心里发誓,我一定要报仇,为我和我的女儿报仇!我要让宋博彦身败名裂,我要让他死无葬身之地!沈禾音的声音充满了决绝的恨意。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苏州,找到了那位精通易容之术的孙先生。
一开始,孙先生不愿意教我,他说,易容之术,改的是皮相,难改的是骨骼和神韵。更何况,你心中怀着如此强烈的恨意,想要彻底改变,谈何容易
可是我不甘心,我在孙家院内跪了三天三夜,终于打动了孙先生。
到现在,沈禾音也忘不了当时先生的话:罢了,看在你一片诚心的份上,我便收下你这个徒弟。但你要记住,易容之术,乃是改天换地之术,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你一旦踏上这条路,便再也没有回头的机会。
拜师之后,沈禾音便开始了艰苦的学习。
易容之术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忍受常人难以想象的痛苦。孙先生的手段极为严苛,无论是改变脸部轮廓的推拿按压,还是调制各种药膏的尝试,都让沈禾音痛不欲生。
她的脸颊常常红肿不堪,布满淤青,甚至一度溃烂流脓。
然而,为了复仇,沈禾音咬紧牙关,硬生生地承受了下来。她深知,想要彻底改变自己的容貌,就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每一次痛苦的尝试,都在她的心中刻下更深的仇恨,也让她更加坚定了复仇的决心。
除了易容之术,孙先生还要求沈禾音学习琴棋书画。
他告诉沈禾音,一个成功的伪装者,不仅要改变容貌,更要改变气质和谈吐。琴声可以陶冶情操,画作可以展现心境,诗词可以提升修养,而棋艺则能锻炼心智。
为了让自己能够更好地融入上流社会,成为一个男人趋之若鹜的女人,孙先生还教导她如何观察男人的心思,如何巧妙地周旋于各种场合,如何用言语和举止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沈禾音用心学习着这一切,她将自己曾经作为乡绅之女的矜持和内敛一点点地褪去,努力塑造出一个风情万种、才华横溢的月婵。
无数个不眠之夜,无数滴汗水和泪水,最终浇灌出了一个全新的沈禾音。
想到过往,沈禾音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的情绪,然后缓缓走到桌边,从袖中取出一叠厚厚的书信和几本账簿,放在了张婉清的面前。
夫人,这些,就是我这些年来的收获。沈禾音的目光冰冷地看着那些书信账簿,
这些都是宋博彦在江南为官期间,勾结江南官绅,收受贿赂,贪墨修河堤巨额银子,欺压百姓的证据!每一笔,都沾满了百姓的血泪!
张婉清震惊地看着眼前的书信和账簿,她的手微微颤抖,想要拿起,却又如同有千斤重。
你为何要交给我你相信我吗张婉清不可思议的看着面前伤心又充满恨意的女子。
沈禾音听了这个问题,看向张婉清的眼中,多了期盼。
夫人,我早就打听清楚了。您为人刚烈正直,眼里容不下半点沙子。您与宋博彦做了几年的夫妻,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他的为人。如今,他背叛了您,欺骗了您,他的所作所为,难道夫人还能容忍吗
沈禾音跪着向前走了一步,语气恳切:就算我拿着这些证据去告发他,首先,我一个弱女子,无权无势,连御史台的大门都未必能进去。
其次,我说的话,又有谁会相信他们只会觉得我是一个心怀怨恨的妇人,想要污蔑朝廷命官。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无奈和悲愤:但是夫人不同。你是吏部尚书的千金,身份尊贵,一言九鼎。你若是拿着这些证据去告发宋博彦,朝廷必然会重视。更何况,他背叛了你,这本身就是一道无法洗刷的罪名。
只有夫人出面,才能真正将这个狼心狗肺的男人绳之以法,才能替我和墨涵,替那些无辜的百姓,讨回一个公道!
沈禾音的目光紧紧地锁住张婉清,眼中充满了恳求和希冀:夫人,我们都是被宋博彦所害的女子。虽然我们的身份不同,遭遇不同,但我们都遭受了同样的背叛和伤害。
我恳求夫人,为了你自己,为了那些无辜的百姓,也为了我那可怜的女儿,请你相信我,与我联手,将这个罪恶滔天的男人彻底扳倒!
沈禾音的话语如同重锤般敲击着张婉清的心房,让她原本混乱的思绪渐渐清晰起来。她看着眼前这个容貌清丽却满怀恨意的女子,感受到了她话语中的真诚和绝望。
是啊,自己又何尝不是被宋博彦欺骗和利用他口中的深情厚意,不过是攀龙附凤的工具罢了。
张婉清的目光缓缓落在桌上的书信和账簿上,那些冰冷的文字,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宋博彦的罪恶。
沈禾音看张婉清已经十之八九答应了自己,趁机又说:何况,这些证据,还不完整,最重要的一本账册,民女收了起来,只要您答应,民女就会给您。
好,我答应你。张婉清的声音虽然沙哑,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
为了我自己,为了那些无辜的百姓,也为了……你和你的女儿,我愿意与你联手。
张婉清吩咐素月:替沈姑娘准备一间房,明日,她跟着我们上京。
然后她看向沈禾音:只是,你还是要乔装一下,不如扮成我的丫头,方便些。
张婉清带着一行人,风尘仆仆地赶回了京城。
色笼罩下的尚书府,巍峨肃穆,门前的灯笼在风中摇曳,投下昏黄的光晕。跟在张婉清身后的,是乔装成为她的丫头的沈禾音。
沈禾音低垂着头,素色的衣衫掩盖了她曾经艳绝江南的风华,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沉静与肃杀。
早就接到张婉清书信的张家仆人大开府门迎接,没有休息,张婉清直接带着沈禾音去书房见她父亲。
张壁接过女儿呈上的证据,翻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那些字迹,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以及信中提及的种种官场勾结、鱼肉百姓的行径,让他这位久经官场的老臣也感到一阵心惊。
张壁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仔细翻阅着那些证据,心中的怒火如同被点燃的烈焰般熊熊燃烧。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曾经看好的那个年轻人,竟然是如此一个道貌岸然、狼心狗肺的蛀虫!
这些东西,你是从何处得来的张壁的声音带着一丝愠怒,看向自己的女儿。
张婉清回头,示意一直站在她身后的丫鬟上前。沈禾音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张清丽却带着一丝憔悴的容颜。
父亲,这位是……张婉清刚想介绍,沈禾音便抢先一步,跪倒在地,声音带着一丝哽咽:小女子沈禾音,乃是……宋博彦的前妻。
张壁闻言,如同被一道惊雷劈中,手中的书信险些滑落。他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女子,又看了看自己的女儿,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
张婉清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沈禾音的遭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自己的父亲。
听完女儿的讲述,张壁的脸色铁青,怒不可遏。他万万没有想到,宋博彦竟然如此歹毒,不仅欺骗了自己的女儿,还犯下了如此滔天的罪行!
好!好一个宋博彦!张壁猛地一拍桌子,怒声道,枉我当初还以为他是个可造之材!竟然如此狼心狗肺,丧尽天良!
没有任何犹豫,张壁立刻吩咐心腹连夜将这些证据送到了御史台。
御史台的官员们如获至宝,连夜整理奏折,将宋博彦的罪行一一罗列,呈报给了皇帝。
龙颜震怒,下旨严查此事。铁证如山,宋博彦的罪行很快便被查实。朝堂之上,一片哗然,曾经风光无限的状元郎,如今却成了人人唾弃的罪人。
更让百姓们津津乐道的,是宋博彦的罪证,居然是他的妻子——哦,现在可以说是前妻了,张婉清直接把宋博彦,给休了。
是的,休夫。
张婉清的一纸放夫书,在御史台弹劾宋博彦的时候,就让众人惊讶。
宋博彦被押解进京那一日,张婉清带着沈禾音在酒楼上一个绝佳位置看着。
姐姐,你日后有什么打算呢张婉清庆幸自己及时看清了那个男人的真面目,也为沈禾音的坚韧和勇敢感到敬佩。
沈禾音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她终于为自己和女儿讨回了一丝公道,但心中的伤痛,却如同那道深深的悬崖,永远无法弥合。
姐姐,我前几日和父兄商议,想办一个女学,教女子们读书识字,学习律法。姐姐有才华,不知道能不能来帮忙张婉清发出了邀请。
沈禾音在张婉清眼底,看到了惺惺相惜。
女学的筹备过程并不容易,来自各方的阻力可想而知。但张婉清凭借着尚书府的势力和坚定的决心,一一克服。
沈禾音则倾尽所学,精心挑选教材,制定课程,甚至亲自授课。
女学的名声渐渐在京城传开。起初,只有一些家境贫寒,渴望改变命运的女子前来求学。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官宦人家的小姐,也开始对这所与众不同的女学产生了兴趣。她们厌倦了深闺中的枯燥生活,渴望学习更多的知识,拥有更广阔的视野。
沈禾音的教学方式别具一格,她不仅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更注重培养女子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张婉清则利用自己的身份和人脉,为女学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支持。她经常亲自到女学中看望学生,与她们交流,鼓励她们努力学习。
每当看到那些意气风发,眼中闪烁着自信光芒的女学生时,沈禾音的心中便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欣慰。
张婉清常常与沈禾音并肩而立,看着那些充满活力的年轻面庞,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她们用自己的力量,尽力去改变女子的命运,也为这个时代,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