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选秀入宫
朝阳初升,紫禁城的琉璃瓦上泛起金光。选秀大典在即,京城各家闺秀纷纷梳妆打扮,期盼能在这天进入皇上视线。
沈府后院,一位身着淡绿色衣裙的女子正在抚琴。她约莫十六七岁,容颜清丽却不张扬,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淡然气质。
小姐,该准备出发了。丫鬟小荷匆匆走进来提醒道。
被称作小姐的女子轻轻放下琴,名叫采菡。她本是江南才女,精通诗书医理,因父亲在朝为官,被选入京待选秀女。
这宫中险恶,采菡还需小心为上。采菡轻声道,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选秀大典在太和殿举行。当采菡随着队伍缓缓步入大殿,她不卑不亢的态度引起了皇上的注意。
抬起头来。皇帝的声音威严却不失温和。
采菡缓缓抬头,目光清澈如水,却又深不可测。这一眼,让皇帝心头一震。
沈家有女,名唤采菡,才貌双全,温婉贤淑,封为贵人,赐号'清'。
就这样,十八岁的沈采菡入宫成为清贵人,住进了延禧宫。
第二章:初入宫闱
延禧宫,一座不大不小的宫殿,位于后宫边缘,却也清净。
奴婢春柳,给贵人请安。一个面容清秀的丫鬟跪下行礼。
起来吧。这宫中规矩,我还不熟悉,你且给我讲讲。采菡温和道。
春柳是老嬷嬷派来的,专门教导采菡宫中规矩。几日下来,采菡便对后宫局势有了大致了解。
如今后宫最得宠的是丽贵妃,她出身名门,又是皇上多年宠妃。其次是贤妃,性情温和,颇受太后喜爱。德妃掌管六宫事务,手段了得。
那皇上常去哪位娘娘宫中
回贵人,皇上近来常去丽贵妃处,不过贤妃和德妃也时有召幸。
采菡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贵人!不好了!皇上突然驾到!
采菡闻言,迅速整理衣衫。正欲出门相迎,却见一位身着华丽宫装的女子带着几名宫女气势汹汹地走了进来。
这不是新来的清贵人吗皇上就要到了,你这般模样如何能见驾丽贵妃冷笑道,眼中满是轻蔑。
采菡微微一笑:贵妃娘娘说的是,只是不知有何不妥
你看看这衣裳,这发饰,哪有半分规矩丽贵妃指手画脚。
就在此时,外面传来太监高喊:皇上驾到!
采菡面不改色:有劳贵妃娘娘指点,采菡这就去换。
来不及了!丽贵妃冷笑,若是冲撞了圣驾,你可担当得起
就在气氛僵持之际,采菡忽然灵机一动:不如请贵妃娘娘代为接待皇上,采菡随后就到。
丽贵妃一愣,随即面色稍缓:这...合适吗
自然合适,皇上方才还夸赞贵妃娘娘知书达理,想必不会嫌弃采菡唐突。采菡恭敬地说道。
丽贵妃被夸得心中欢喜,又见皇上已到宫门,便暂时离去,准备抢先一步迎接皇上。
待丽贵妃走后,采菡迅速换了身淡雅宫装,略施粉黛,从容前往大殿。
臣妾给皇上请安。采菡跪下行礼。
皇帝看着眼前这位清新脱俗的女子,心中顿生好感:免礼。听闻你精通医理,可有此事
臣妾略通皮毛,不敢当精通二字。
朕近日睡眠不佳,可有良方
采菡心中一动,知道这是展示才能的机会:臣妾有一方,用酸枣仁、百合、茯苓煮水,夜晚饮用,可宁心安神。
皇帝点头:准你明日将药方送来。
就在此时,丽贵妃匆匆赶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惊讶:皇上,臣妾刚得知您驾到,正欲前去迎接。
皇帝看了她一眼:朕已见过清贵人,现在要回宫了。
丽贵妃不甘心地退下,临走时狠狠瞪了采菡一眼。
回到延禧宫,春柳不解地问:贵人,您为何不与丽贵妃争宠
采菡微笑道:后宫如棋局,一步错,满盘皆输。我初入宫,需慢慢布局。
第三章:暗流涌动
日子一天天过去,采菡凭借自己的才智和谨慎,逐渐在后宫站稳了脚跟。她不仅医术高明,常为宫中人治病,还时常作诗作画,引得皇上时常召见。
然而,随着采菡得宠,暗中的敌意也越来越多。
一日,采菡正在宫中赏花,丽贵妃的贴身宫女小翠匆匆走来:贵人,丽贵妃请贵人去百花阁一叙。
采菡心中明白,这是鸿门宴,但还是从容前往。
百花阁内,丽贵妃端坐上首,见采菡进来,冷笑道:清贵人如今真是春风得意啊。
采菡行礼道:贵妃娘娘说笑了,采菡不过略尽绵力,为皇上分忧罢了。
哼,别以为皇上几时召见你几次,你就真以为自己得宠了。丽贵妃冷笑,你可知道,前日德妃娘娘派人送来的糕点,为何会中毒
采菡心中一惊,面上不动声色:此事臣妾不知。
那包糕点本是要送给皇上的,幸好被德妃娘娘及时发现。若非如此,皇上定会怪罪到送糕点的人头上。丽贵妃意味深长地说。
采菡装作惊讶:如此说来,此事关系重大。不知贵妃娘娘召见采菡,是想让采菡帮忙查清此事
算你聪明。丽贵妃满意地点点头,本宫怀疑是贤妃所为。那贤妃平日里看似温柔,实则心机深沉。你刚入宫,可要小心她拉拢你。
采菡故作震惊:贵妃娘娘何出此言贤妃娘娘不是向来与世无争吗
哼,别被她表面所迷惑。你且记住,在这后宫之中,除了皇上,谁都不可信。丽贵妃意味深长地说。
离开百花阁,采菡心中已有计较。回到延禧宫,她立即命春柳去打听德妃中毒一事的详情。
回贵人,听说德妃娘娘的糕点是御膳房做的,中途被人下了毒。幸好德妃娘娘嗅觉灵敏,闻出异味,才没吃下去。
采菡沉思片刻,又命春柳调查丽贵妃近日行踪。很快,春柳带来消息:丽贵妃近日频繁召见一位名叫翠云的宫女,而这翠云正是贤妃身边的丫鬟。
几日后,宫中又发生一事。皇上最宠爱的雪獒突然暴毙,而丽贵妃恰好在事发前去过御兽园。
皇上大怒,下令彻查。采菡得知后,立即找到御前侍卫萧云,询问详情。
萧侍卫,那雪獒平日由谁照料
回贵人,是内务府的李总管负责。
采菡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李总管可曾有过闪失
萧云低声道:李总管近日被人举报贪污,正准备处置他。
原来如此。采菡若有所思。
当晚,采菡在御花园偶遇皇上,便上前请安。
皇上,臣妾有一事想请教。采菡恭敬地说。
何事皇上看向她。
雪獒一事,臣妾听闻是有人故意为之,但不知是何动机
皇上皱眉:朕也在思考此事。雪獒是先帝所赐,一直养在御兽园,从未出过事。如今突然暴毙,必有蹊跷。
采菡轻声道:皇上可曾想过,这与李总管的贪污案有关
此话怎讲
李总管若被处置,必会牵连他人。有人或许想借雪獒一事转移视线,让皇上不追究李总管的责任。
皇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爱妃分析得有理。朕明日便查证此事。
次日,皇上果然下令彻查李总管贪污案,并发现此事与丽贵妃的贴身宫女翠云有关。翠云被查出是受丽贵妃指使,试图转移注意力。
丽贵妃被皇上斥责,罚跪两个时辰。此事让丽贵妃元气大伤,也让采菡在皇上面前赢得了不少赞赏。
然而,采菡知道,这只是开始。后宫争斗,远比她想象的复杂。
第四章:智破下毒案
转眼入冬,宫中迎来了一场大雪。采菡站在窗前,望着雪花纷飞,心中却隐隐不安。
近日宫中流言四起,说采菡恃宠而骄,甚至有人传言她用了巫蛊之术迷惑皇上。虽然皇上不信,但这些传言还是让采菡处境微妙。
一日清晨,采菡正在梳妆,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随后腹痛难忍,昏倒在地。
贵人!贵人醒醒!春柳惊慌失措地喊道。
当采菡再次醒来,发现自己已被移到床上,皇上正坐在床边,一脸关切。
爱妃感觉如何
臣妾无恙,只是有点头晕。采菡虚弱地说。
皇上皱眉:朕已命太医院全力诊治。听闻你昨日去过御花园,可是吃了什么不洁之物
采菡摇头:并未吃什么特别的东西。
皇上命人召来太医顾清晏。顾清晏诊脉后,脸色凝重:贵人脉象奇特,似是中毒。
此言一出,殿内气氛骤然紧张。
中毒皇上怒拍桌子,何人如此大胆!
顾清晏小心道:回皇上,微臣怀疑是有人用了'断肠草'的粉末混入茶水中。此毒发作缓慢,初期症状与普通腹痛相似,但若不及时医治,后果不堪设想。
查!给朕彻查!皇上怒道。
采菡虚弱地靠在床头,心中却十分清醒。她知道,这是有人设计陷害她。若非她近日学习医理,有所警觉,恐怕早已命丧黄泉。
经过调查,发现采菡的茶水是由宫女小荷准备的。小荷被严刑拷打,却坚称自己无辜,说是有人偷偷在茶水中下毒。
小荷,你仔细想想,近日可有人接近过你的茶水采菡柔声问道。
小荷犹豫片刻,终于开口:回贵人,前日德妃娘娘身边的宫女来送过糕点,说是德妃娘娘赏的。小人只顾着准备茶水,没注意她是否靠近了茶具。
采菡心中一动:可是翠柳
正是。
采菡立刻命人将翠柳找来。翠柳见事情败露,跪地求饶:贵人饶命!是德妃娘娘指使奴婢的,奴婢只是奉命行事。
真相大白,德妃被皇上斥责,罚俸一年。然而,采菡却从德妃的眼神中看出,这不过是冰山一角。
采菡,你没事吧皇上关切地问。
臣妾无碍,多亏皇上及时召太医。采菡柔声道。
皇上叹息:朕对不住你。若非你医术高明,恐怕已遭不测。
data-fanqie-type=pay_tag>
臣妾能替皇上分忧,是臣妾的福分。采菡温婉地回答。
此事过后,采菡在宫中的地位更加稳固。皇上对她更是宠爱有加,几乎夜夜召幸。然而,采菡知道,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
第五章:瘟疫疑云
转眼到了春天,宫中却爆发了一场怪病。先是几个宫女莫名发热,接着开始咳血,不出几日便相继死去。短短半月,已有十几人丧命。
皇上震怒,命顾清晏彻查此事。顾清晏检查后,面色凝重:此病非同寻常,似是人为投毒。
采菡听闻此事,主动请缨:皇上,臣妾愿协助顾太医调查此事。臣妾略通医理,或许能帮上忙。
皇上点头应允。于是,采菡和顾清晏开始调查疫情源头。
他们首先从患病的宫女入手,发现她们都是近期调入御膳房的新人。采菡和顾清晏来到御膳房,仔细检查厨房和仓库。
这里有问题。顾清晏指着一袋白米说。
采菡走近一看,果然发现米中有细小的黑色颗粒。
这是'黑骨藤'的粉末,有剧毒。顾清晏解释道。
二人继续调查,发现负责采购食材的太监张福近日行为异常,经常深夜外出,身上还带有浓重的酒气。
采菡和顾清晏暗中跟踪张福,发现他竟然与宫外的一个神秘人物接头,交换了一个包裹。
顾清晏趁其不备,夺过包裹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些药材和粉末。
这是'黑骨藤'和'断肠草'的混合物,正是导致宫女们死亡的毒药。顾清晏说道。
采菡思索片刻:看来此事背后有更大的阴谋。
回到宫中,采菡向皇上禀报调查结果。皇上震怒,立即下令彻查张福。经审讯,张福供认是受丽贵妃指使。
丽贵妃为何要这么做皇上不解。
采菡沉思道:皇上可还记得前几日的瘟疫那次瘟疫中,丽贵妃的宫人也有染病。若此次瘟疫蔓延,皇上必定移驾别处,而丽贵妃的宫殿则会成为皇上避疫之所。
皇上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她是想借朕之手除掉其他宫人,然后独占朕的宠爱!
采菡点头:丽贵妃心思缜密,善于利用时机。此次投毒,表面上是意外,实则是精心策划。
皇上命人彻查丽贵妃,却发现她已服毒自尽,只留下了一封血书,声称自己是被冤枉的,是贤妃指使她这么做的。
一时间,宫中人心惶惶。贤妃被软禁,等待皇上发落。
采菡却觉得事情蹊跷:皇上,臣妾有疑虑。丽贵妃素来与贤妃不睦,为何要诬陷贤妃
爱妃何意
臣妾认为,此事另有隐情。丽贵妃已死,无法对证,贤妃很可能是被人陷害的。
皇上沉思片刻:朕也觉得此事太过蹊跷。采菡,你可有办法查明真相
臣妾请求彻查张福生前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与丽贵妃接触过的人。
皇上准奏。经过调查,发现张福曾借宫中职务之便,贪污银两,被人威胁。而威胁他的人,正是德妃身边的宫女翠柳。
采菡立刻召来翠柳审问。在证据面前,翠柳不得不承认,这一切都是德妃策划的。
德妃娘娘说,只要我按她的吩咐行事,就保我家人平安。翠柳哭着说。
真相大白,德妃被贬入冷宫。然而,采菡却从德妃的宫中找到了一封密信,信中提到了凤凰计划和七月十五的字样。
皇上,这封信提到了'凤凰计划',不知是何意思采菡疑惑地问。
皇上面色凝重:这是先帝时期的一份密档,传说与皇位传承有关。看来,有人想重现先帝时期的'凤凰计划'。
凤凰计划是什么
先帝晚年,曾有术士进言,说皇家血脉需要有'凤凰'血脉的皇后,才能永保江山。先帝为此秘密寻找,却未能如愿。如今看来,有人想再次实施这个计划。
采菡心中一惊:皇上,依臣妾看,此事关系重大,必须彻查到底。
皇上点头:朕会命人彻查。爱妃此次立下大功,朕要重重奖赏你。
臣妾不敢居功,能为皇上分忧,是臣妾的福分。采菡温婉地说。
然而,采菡心中明白,更大的危机才刚刚开始。凤凰计划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阴谋为何会选中她这一切都如同迷雾,等待她去揭开。
第六章:身世之谜
随着德妃的倒台,宫中局势暂时稳定下来。皇上对采菡更加宠爱,不仅晋封她为嫔,还赐予了许多珍宝。
一日,采菡正在整理皇上赏赐的礼物,发现一个精致的木盒,里面装着一枚玉佩和一封信。
信是皇上写的:朕偶然发现此物与你有缘,特赐予你。玉佩上的凤凰图案,与朕随身携带的正好能拼成一对。
采菡心中好奇,取出玉佩细看,果然与皇上随身佩戴的玉佩纹样相配。更令她惊讶的是,玉佩背面刻着一个小字璇玑。
璇玑采菡喃喃自语,这与我何干
当晚,采菡梦见自己站在一座古老的宫殿前,殿内一位老妇人手持玉佩,对她说:你终于回来了,璇玑公主。
醒来后,采菡心神不宁。她决定调查自己的身世。凭借皇上的宠爱,她得以查阅一些宫中秘档。
在一本尘封已久的记录中,采菡发现了璇玑公主的记载。原来,百年前,大胤朝曾有一位公主名叫璇玑,精通医术,被誉为凤凰仙子。后来国家动乱,璇玑公主带着一枚玉佩消失,再无踪迹。
采菡震惊不已。她从小就被遗弃在寺庙门口,只有一块刻着璇字的玉佩为凭。难道自己就是那位失踪百年的璇玑公主
带着疑问,采菡找到了顾清晏。
顾太医,我有一事相求。采菡郑重地说。
贵人但说无妨。
我想请您帮我验血。
顾清晏惊讶不已:贵人这是何意
我怀疑自己的身世与百年前的一位公主有关。若我的血与她有联系,或许能找到答案。
顾清晏思索片刻,同意了。他取了采菡的血样,又取了一块据说来自璇玑公主遗物的布料,进行比对。
三日后,顾清晏神色凝重地告诉采菡:贵人,血样比对结果出人意料。您与那布料上的血迹有九成相似。
采菡震惊不已:这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您很可能就是百年前失踪的璇玑公主。
采菡难以接受这个事实:这怎么可能我从小在寺庙长大,怎么会是公主
顾清晏解释道:百年前战乱,璇玑公主被送出宫,由忠心侍卫保护。可能途中遭遇不测,公主被遗弃,被人救起抚养。您身上的玉佩与史料记载的璇玑公主佩完全吻合,再加上血迹比对,种种迹象表明,您就是璇玑公主。
采菡沉默良久,终于接受这个事实:既然如此,为何我从小在寺庙长大,无人知晓我的身份
这就要问当年保护您的人了。顾清晏说,不过,据史料记载,璇玑公主精通医术,与您如出一辙。您对医理的悟性,也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采菡陷入沉思。如果她真的是璇玑公主,那么为何会有人暗中寻找她为何又会卷入这场凤凰计划
当晚,采菡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皇上。
皇上震惊不已:爱妃竟是璇玑公主难怪朕总觉得你与众不同。
陛下,臣妾有一事不明。采菡郑重地说,为何会有人寻找璇玑公主这与'凤凰计划'又有何关系
皇上叹息一声,讲述了尘封已久的往事。
原来,百年前璇玑公主不仅精通医术,还精通天文地理,据说她曾预言大胤朝将面临大劫,并留下破解之法。先帝临终前,命人寻找公主下落,希望能保大胤江山永固。
据说,璇玑公主留下了'凤凰玉'和'麒麟玉'两块玉佩,只有合二为一,才能解开预言中的秘密。皇上解释道。
采菡恍然大悟:难怪丽贵妃和德妃都想得到我的玉佩。
爱妃的玉佩是'凤凰玉',朕的玉佩是'麒麟玉'。若能合二为一,或许能解开璇玑公主留下的预言,找出解决当前危机的方法。
就在此时,一名太监匆匆跑进:皇上不好了!边关急报,北方的蛮族大军压境,已攻破三座城池!
第七章:凤凰玉现
蛮族入侵的消息震惊了整个皇宫。皇上紧急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同时命顾清晏保护采菡的安全。
皇上,依臣之见,蛮族此次来势汹汹,恐怕不简单。一位老臣忧心忡忡地说。
皇上皱眉:可有线索
据探子回报,蛮族此次行动似乎早有预谋,而且...似乎得到了内应的帮助。
皇上脸色大变:此话怎讲
探子发现,蛮族军队中有不少穿着我朝服饰的人,似乎在为他们引路。
皇上沉默片刻:加强宫中守卫,任何人不得靠近皇城。采菡,你近日不要出宫。
采菡心中明白,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恐怕有人会借此机会对她不利。于是,她决定主动出击,寻找璇玑公主留下的线索。
当晚,采菡趁着夜色,悄悄来到御书房后的藏书阁。这里收藏了许多珍贵典籍,包括许多先朝秘录。
凭借记忆,采菡找到了记载璇玑公主预言的地方。预言中说,当凤凰玉与麒麟玉合一,天降异象之时,就是破解危机之日。
天降异象...采菡喃喃自语,何为天降异象
就在此时,窗外传来轻微的响动。采菡警觉地抬头,只见一个黑影闪过。
谁采菡厉声问道。
黑影没有回答,而是迅速离去。采菡追出门外,却只看到一片漆黑。
回到延禧宫,采菡发现自己的玉佩不见了。她心中一惊,知道有人趁她不在时潜入宫中盗走了玉佩。
春柳,今日可有外人进入延禧宫采菡问道。
春柳摇头:没有。除了顾太医来过一次,再无他人。
采菡心中一动,顾清晏为何会来他是否与玉佩失窃有关
次日,采菡去找顾清晏询问。顾清晏见到她,神色有些不自然:贵人,昨日我来是想告诉您一个消息,没想到您已经离开了。
什么消息采菡追问。
昨夜边关再次失守,蛮族已逼近京城。皇上命我秘密调查内应一事,发现此事与十年前的那场瘟疫有关。
采菡心中一震:十年前的瘟疫
是的。十年前京城曾爆发一场怪病,死伤无数。事后查明,是有人故意投毒。而那场瘟疫的主谋,据说与北方的蛮族有联系。
采菡思索着各种线索,突然灵光一闪:顾太医,你可知道璇玑公主预言中的'天降异象'是指什么
顾清晏沉思片刻:据古籍记载,'天降异象'指的是一颗流星划过夜空,落在京城之外。那颗流星被称为'凤凰泪',传说能解百毒,救万民。
那流星落在何处
据记载,落在了城北的凤凰山上。
采菡立刻明白了:顾太医,能否陪我去凤凰山一趟
顾清晏犹豫片刻:这...恐怕不妥。皇上已经下令,任何人不得离开京城。
我有重要发现,事关社稷安危。采菡坚定地说,请顾太医助我一臂之力。
顾清晏被说服了,二人乔装打扮,趁夜出城,前往凤凰山。
凤凰山位于京城以北,山路崎岖,人迹罕至。二人走了大半夜,终于到达山顶。
山顶有一处巨大的石坑,据说是流星坠落的地方。采菡仔细搜索,终于在一块巨石后发现了一个石室。
石室内摆放着一个古老的祭坛,上面放着一本古籍和一幅地图。采菡小心翼翼地拿起古籍,发现这是一本医书,记载了许多失传已久的医术。
这应该就是璇玑公主留下的医书。采菡激动地说。
顾清晏则在地图上发现了一个标记:看,这里标记着一个地方,似乎是蛮族的秘密营地。
采菡与顾清晏研究地图,决定先回京向皇上禀报,再做打算。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石室入口突然出现几个人影。
是谁采菡警觉地问道。
为首的人走出阴影,竟是德妃身边的宫女翠柳!
果然是你们。翠柳冷笑道,德妃娘娘说得没错,璇玑公主果然还活着。
采菡心中一沉:翠柳,你为何在此
奉德妃娘娘之命,等你们自投罗网。翠柳得意地说,你们以为找到了璇玑公主的秘密就能救皇上吗太晚了!
就在此时,更多黑衣人从四面八方涌出。采菡和顾清晏背靠背站着,知道自己陷入了绝境。
交出医书和地图,我可以给你们个痛快。翠柳说。
采菡沉着地问:德妃为何对璇玑公主的秘密如此感兴趣
因为德妃不是真正的德妃!翠柳冷笑道,她其实是蛮族派来的奸细,化名李玉儿。十年前的瘟疫,就是她一手策划的!
采菡震惊不已:你胡说!
我没有胡说!翠柳从怀中掏出一块玉佩,这是真正的'麒麟玉',一直在我手中。德妃娘娘与蛮族约定,只要蛮族攻入京城,她就献上玉佩,换取蛮族的支持。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喊杀声。顾清晏惊喜道:是皇上的御林军!
翠柳大惊:怎么可能谁告诉他们的
采菡微微一笑:是顾太医。
原来,采菡并没有告诉顾清晏全部计划。她早就怀疑德妃有问题,于是暗中告诉顾清晏,如果她未归,就立刻通知皇上派兵救援。
翠柳见势不妙,准备逃跑,却被顾清晏拦下。一场激战后,翠柳被制服。
说!蛮族营地在哪里采菡厉声问道。
翠柳咬牙道:就在...就在城南的废弃寺庙里...
第八章:真相大白
在翠柳的带领下,采菡、顾清晏和御林军迅速赶到城南的废弃寺庙。果然,这里聚集了大量蛮族士兵,正在等待命令进攻京城。
一场激战后,蛮族士兵被击溃。采菡亲手擒获了蛮族首领,从他口中得知了整个阴谋。
德妃李玉儿是蛮族安插在我朝的奸细。十年前,她策划了瘟疫,削弱我朝实力。如今蛮族趁虚而入,她准备里应外合,攻陷京城。顾清晏解释道。
采菡沉思片刻:难怪她要盗取我的玉佩。她需要'凤凰玉'与'麒麟玉'合一,才能启动璇玑公主留下的预言中的'天降异象'。
什么意思顾清晏不解。
璇玑公主的预言中说,当'凤凰玉'与'麒麟玉'合一,天降异象之时,就是拯救国家之日。德妃以为'天降异象'是指某种神秘力量,能助蛮族获胜。其实,那不过是公主留下的线索,指向真正的解决方法。
二人回到宫中,立即向皇上禀报了发现。皇上大喜,立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既然知道了德妃是内应,朕即刻废黜她,交由大理寺审问。皇上决断道。
德妃被废黜后,对罪行供认不讳。原来,她确实是蛮族派来的奸细,化名李玉儿,潜入皇宫十多年,伺机行动。
皇上,臣妾还有一事相求。采菡说道。
爱妃请讲。
臣妾请求皇上允许臣妾与顾太医一同前往蛮族营地,解救被掳走的百姓。
皇上担忧道:此行凶险,爱妃若有不测,朕心难安。
臣妾精通医术,或许能救回不少百姓性命。请皇上恩准。
皇上最终同意了。采菡与顾清晏乔装打扮,随同御林军一起前往蛮族营地。
蛮族营地设在京城外的一片密林中。采菡和顾清晏借着夜色潜入,发现营地中有不少被掳来的百姓,包括许多儿童,处境十分凄惨。
我们必须想办法救他们出去。采菡低声说。
顾清晏点头:我已准备了一些迷药,可以暂时迷晕守卫。
二人成功潜入关押百姓的营帐,告知他们援军将至,让他们耐心等待。然而,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时,被一名蛮族士兵发现。
一场激烈的打斗后,采菡和顾清晏成功脱身,但惊动了营地首领。营地首领立即下令搜捕他们。
我们得想办法引开他们,让百姓有机会逃脱。采菡说。
顾清晏思索片刻:我去引开他们,你带百姓从密道离开。
不行,太危险了。我们一起走。
顾清晏坚定地说:我是太医,熟悉这里的地形。你带着百姓从密道离开,我来拖住他们。
采菡不忍,但知道这是唯一的办法:一定要小心。我会尽快带援军来救你。
顾清晏点点头,转身离去。采菡带领百姓通过密道逃离蛮族营地,向京城方向前进。
一路上,采菡利用自己的医术,救治了许多受伤的百姓。当他们终于到达京城附近时,发现皇上已经派兵前来接应。
原来,顾清晏虽然成功引开了追兵,但身受重伤。皇上得知消息后,立即派出精锐部队前往救援。
在朝堂之上,皇上亲自为采菡和顾清晏庆功。顾清晏因伤势过重,被皇上封为御医总管,赐宅邸一座。
此次危机,多亏了爱妃的智慧和勇气。皇上对采菡说,朕决定,晋升你为妃,赐号'璇玑',以表彰你的功绩。
采菡跪谢皇恩:臣妾能有今日,全靠皇上信任。臣妾愿继续为皇上分忧,为大胤效力。
皇上感慨道:爱妃不仅容貌出众,更是才华横溢。朕相信,在爱妃的帮助下,大胤必将更加繁荣昌盛。
尾声:凤鸣九天
一年后,蛮族已被击退,边境恢复平静。京城内外,一片祥和。
璇玑宫内,采菡正在教导宫女们识别药材。自她被封为璇玑妃后,专门设立了一所医馆,为宫中人看病。
娘娘,皇上驾到!太监高声通报。
采菡连忙起身相迎。皇上近来常来璇玑宫,与采菡共商国事,也常常只是闲话家常。
爱妃近来可好皇上关切地问。
臣妾很好,多谢皇上关心。采菡柔声道,只是担心北疆的百姓尚未完全恢复。
皇上点头:朕已命人前去支援,相信不久后就能重建家园。
二人交谈间,顾清晏匆匆入宫:皇上,璇玑妃,边关急报,北疆又有异动。
皇上脸色一变:怎么回事
据探子回报,北疆一些部落似乎又开始蠢蠢欲动,似有联合之势。
皇上沉思片刻:传朕旨意,命大将军率军前往镇守。爱妃医术高明,也请随军同行,协助救治伤员。
采菡心中一动,知道这是一个机会。她郑重地对皇上说:臣妾愿随军前往,不仅是为了救治伤员,还想寻找璇玑公主留下的更多线索。
皇上惊讶:爱妃是说,还有更多线索
是的。据臣妾研究,璇玑公主留下的预言不仅关乎过去,也关乎未来。臣妾怀疑,北疆的异动与预言有关。
皇上思索片刻,同意了采菡的请求。
数日后,采菡随军出征。顾清晏也随行,负责保护她的安全。
北疆的天空格外晴朗。采菡站在军营中,望着远方的雪山,心中思绪万千。
娘娘,您说璇玑公主真的能预见未来吗顾清晏问道。
采菡微笑:不是预见,而是智慧。她看透了人心的贪婪与和平的可贵,留下了这些线索,希望能引导后人走向正确的道路。
顾清晏若有所思:娘娘的意思是...
凤凰玉与麒麟玉合一,不是为了引发什么异象,而是为了提醒后人,凤凰涅槃,生生不息。只有和平与智慧,才能真正拯救国家。
就在此时,一名信使飞马赶来:启禀娘娘,皇上急召娘娘回京!
采菡与顾清晏对视一眼,心中明白,恐怕京城又有什么变故。
回京后,采菡才得知,有人暗中勾结北疆部落,企图再次发动叛乱。皇上召见大臣,准备彻查此事。
爱妃,这次恐怕又要辛苦你了。皇上对采菡说。
采菡坚定地说:为国分忧,是臣妾的本分。
然而,就在此时,采菡突然感到一阵头晕目眩,随后腹痛难忍。她强撑着不让自己倒下,却发现自己可能再次中毒。
顾太医,快!采菡虚弱地喊道。
顾清晏冲上前检查,脸色大变:娘娘中毒了!
皇上震怒:何人如此大胆!
顾清晏检查后,脸色凝重:此毒与上次丽贵妃用的不同,是一种慢性毒药,已在中毒者体内潜伏多日。
采菡强忍疼痛:皇上,请容臣妾先处理国事。臣妾怀疑,这与北疆的叛乱有关。
皇上担忧地看着她:爱妃先去休息,国事自有大臣们处理。
不。采菡摇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臣妾必须参与此事。若臣妾猜得不错,这毒与北疆部落有关,他们想通过下毒削弱我朝力量,然后趁虚而入。
顾清晏担忧地说:娘娘,您的身体...
我没事。采菡坚定地说,随后转向皇上,请皇上允许臣妾调查此事。臣妾有信心找出真凶。
皇上心疼不已,但还是同意了:准奏。爱妃可调动御林军和太医署协助调查。
接下来的日子,采菡一边治疗自己的中毒,一边调查此事。她发现,中毒者大多是朝中重臣,而且都与北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皇上,臣妾有发现了。采菡拿着一本账册来到御书房,这些官员暗中与北疆部落交易,不仅输送军械,还...还毒害忠良。
皇上翻阅账册,脸色越来越难看:好大的胆子!爱妃可有证据指认是谁
有。这是他们交易时留下的密信,上面有他们的暗号。采菡递上一封信,臣妾怀疑,主谋就在内阁之中。
皇上下令彻查,很快便锁定了目标——丞相李林。李林表面忠心耿耿,实则早有反心,与北疆部落勾结,企图分裂国家。
李林被捕后,对罪行供认不讳。原来,他早就觊觎皇位,此次勾结外敌,就是想里应外合,颠覆朝政。
皇上,臣妾有一事不明。采菡问道,李林是如何下毒的
皇上命人带来李林的亲信。那人在严刑拷打下,终于招供:回大人,丞相命我们在御膳房的水中下毒,每日微量投放,不会立即致命,但会逐渐削弱体力。
采菡恍然大悟:难怪皇上近日时常感到疲惫,原来是中毒了!
皇上这才明白过来,立即命顾清晏诊治。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皇上的身体逐渐康复。
李林被处决后,北疆部落失去了内应,叛乱很快平息。皇上龙颜大悦,重重奖赏了采菡和顾清晏。
此次危机,爱妃居功至伟。皇上亲自为采菡斟酒,朕决定,晋升你为贵妃,掌管六宫事务。
采菡跪谢圣恩:臣妾愿继续为皇上分忧,为大胤效力。
顾清晏也被封为一品御医,成为太医院之首。
从此,采菡不仅在后宫中地位显赫,更在后宫建立了医馆,培养了一批医术精湛的女官,专门为宫中人看病。
一年后,采菡诞下一子,被皇上立为太子。朝野上下,一片欢腾。
多年后,太子长大成人,继承皇位,成为一代明君。采菡被尊为皇太后,与顾清晏一起辅佐新皇,开创了大胤朝的盛世。
而关于璇玑公主的传说,也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一段佳话。人们都说,凤凰涅槃,生生不息,正如采菡的一生,从寺庙中的孤女到尊贵的皇太后,经历了无数磨难,最终成就了一番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