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丁修应了一声,策士,有个策士倒是不错。
片刻间,他竟不知该如何描述这种感觉。
他接着问:“那个人后来怎么样了?为何相关的记录如此之少。”
“详细情形我也不清楚,这件事的缘由恐怕只有主母才明白。”谢独行回答说。
他话里说的主母,指的当然就是幸儿。
他又补充道:“我唯一清楚的是,战争结束以后,那个人就销声匿迹了。”
“我曾经找过他,那时候我猜测他来自西方,本打算将他擒获。”
“可一直没能发现他的踪迹,就仿佛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再者,南蛮那场仗,我也是在查探过程中才得知的,毕竟相较于当时各处的战事。”
“与南蛮的冲突,确实算不上瞩目。”
“况且在大众的认知里,南蛮实力不强,能取得那样的战果也属合情合理。”
“因此,世上的人们也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谢独行解释道。
“唔。”丁修点了下头,没有出声。
谢独行和那人有过较量,想必对方对谢独行也心存顾忌。
为了维持局势,大鲁的王室当然不可能主动去宣扬南蛮的实力有多么可怕。
后来内乱四起,大鲁就更不会去提醒叛乱的军队,说你们得防着南蛮,他们实力不容小觑。
由此可见,天齐之所以会派遣重兵驻守南方,正是因为幸儿清楚南蛮的强大。
那么这事,必定是当年那位先生告知幸儿的。
并且近些年来,南蛮方面也一直在有意地对天齐进行摸底。
他们应该是担心再次碰上像谢独行以及幸儿的老师那样的角色。
这才导致了南蛮连年不断的战事。
推测起来,应该是那个人在背后谋划,而贤者会议期间众人最为松懈,恰好是动手的良机。
“清楚那个南蛮人的名讳吗?”丁修问道。
“不清楚。”谢独行晃了晃脑袋,说:“当时我们彼此试探了数回,双方都有所顾虑,便没有再轻举妄动。”
“唔。”丁修应了声,没再多言,也不再思虑此事。
他转向大家说:“等抵达了北境地界,就去找当地的官吏,索要舆图和战报,弄清楚眼下确切的形势。”
“明白!”大伙儿齐齐应声。
紧接着,一行人又一次策马扬鞭,飞速前行。
在太乾城内。
“什么情况?如此之大的变动,当下的贤者体系要废除并向西部看齐,除了那位潜龙大贤,其余人等都要恢复成大字封号。”
“天呐,这世道是要变了。”
“过去我就感觉不对劲,跟西部那边不一样,总觉得我们这里的贤者像是冒牌货似的,这下终于调整了。”
“你是怎么知道有区别的?”
“我也是听人讲的。将来的阁主由内部推选产生,注意是内部,特地指明了内部,西部那边干涉不了,这么说来,岂不是所有持大字封号的人都有机会当上阁主了。”
“除非在任的阁主能晋升为真正的贤者,要不然就得靠推选。晋升,哪有那么简单?这实在是太棒了,大家都有盼头了。”
“另外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准许诸子百家开设自己的门派,只要拥有大字封号的资格就行。”
“我们纵横家有出头之日了,有出头之日了,我们要组建天下纵横阁。”
“我的天,没想到咱们这儿还有五十年前在西部叱咤风云的纵横家传人,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这回东部要迎来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了。”
“纵横家虽然式微了,可毕竟曾是名门望族,底蕴犹在,我得去请教纵横家的学问。”
“哈哈,我太乾城就要振兴了,所有门派都要迁来太乾城,这对我们太乾城来说真是天大的喜讯。”
“天子虽然没驾临,但诸子百家都汇聚于此,太乾城难道要重现千年之前的繁华景象吗?”
“这位潜龙大贤究竟是怎么盘算的,为何不让所有门派都去天齐,反而选了此地。”

太乾城内,这个消息才刚刚在贤者会议上公布。
外头的民众便已经收到了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