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棱棱!”
忽然间,一羽传信的鸽子自远方天际而来,径直落在丁修的肩上。
“是京城的消息?”谢独行瞥了一眼,唇角微微一扬。
依据信鸽的飞行路线及其羽毛上附着的零星雪迹判断,它应该是穿越了靖西王所管辖的区域。
这也就意味着,靖西王的地界上或许已经燃起战火,不然这信鸽不可能不被他们阻拦下来。
“嗯!”司马烈风下意识地点头应了谢独行一声,尽管这个回应并非必要。
他满怀期待地望着那只信鸽,心想如果没有意外,带来的应该是捷报。
二人注视着丁修沉稳地拆开信件,只见他凝神细读。
【京师已悉知此事,三十万兵马正讨伐靖西王,连下三座城池。镇北亲笔。】
司马烈风与谢独行交换了一下眼神,这情况跟他们的预测略有不同,信是靖边王所写,而这位靖边王的进军效率,比他们预想的还要迅猛。
竟然已经攻克了三座城。
看来靖边王确实名不虚传,与传闻中的形象完全相符。
“时机到了。”丁修嘴角泛起一丝浅笑。
山下传来许儒那三个人被擒住后叫嚷的声音正逐渐微弱,很明显,他们又被驱逐了一回。
在这天寒地冻的环境里,他们除了退回自己的营寨别无选择,接着又要像陷入噩梦那样,被赵云长接连不断地教训。
说话间,丁修的目光又转向了谢独行。
时机到了,这话里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指战事接近尾声,快要分出胜负了。
其二则是说赵云长的磨炼也快要完成了。
“我们走,去瞧瞧申国过去的营寨吧。”谢独行当然明白丁修话中的深意,便转身在前方引路。
丁修紧随其后,司马烈风则殿后而行。
山道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前行十分缓慢。
六个小时过去了。
峰顶之上,丁修迎风而立,极目远眺,周遭的群峰仿佛都低伏了下去,油然生出一种傲视天下的气概。
他微微一笑,此刻总算体会到了何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
“此峰名为边界峰,是赵国时期,由武威郡的太守所起的名字。”谢独行解释道:“它是整个西部地界最高的山峰,起伏的群山将申国与此地完全隔开。”
“别的山峦皆是绝壁,只有这边界峰尚有斜坡,可攀爬起来依然极为不易,更何况还有积雪覆盖,一两个人尚且能行,大部队是绝对通不过的,特别是从申国那一侧上山,更是难上加难。”
谢独行出声说明着情况。
“唔!”丁修点了下头,朝着天齐国的方位望了一阵,又环视了一下左右。
群山连绵,险峻异常,只有这座边界峰情况稍好,但攀登难度依然很大,毕竟他们几个人也花了六个钟头才上来。
他转过头,望向申国那一面,山体同样险峻,仅有少量缓坡。
山坡上能看到几条像是台阶一样的路径,虽然修得十分简陋,但要开凿出这些路,想必也耗费了巨大的心血。
山坡间凡是地势平缓的地方,全都被建成了营寨。
山脚下,一处巨大的洼地被人工挖开,里面密密麻麻全是营帐,西山的营地和这里一比,简直不值一提,这工程堪称巧夺天工。
真不愧是申国耗费了多年心力才营造出的工事。
他扫视着一座座营寨,赵国的后备兵士们正在不停地清扫积雪以及地面上留下的血迹。
战死者的遗体早就被处理干净了。
很明显,此地将成为日后大鲁军队的另一处据点,甚至可以说是核心据点。
申国付出了如此大的努力,结果却让大鲁坐享其成了。
俯瞰山下,是广阔无垠的平原,上面长满了庄稼。
拿下这个地方,攻防皆宜,实在是太理想了。
“这个地方,你是准备自己驻守,还是让赵云长来负责?”丁修唇角一勾,带着几分探寻的意味望向谢独行。
申国的未来,便是大鲁的未来。
“都可以。”谢独行淡然一笑,看来丁修已经洞悉了他的计划,而他自己也确实有这个念头。
他注视着申国的方向,那片土地,曾几何时自己举手之间就能将其覆灭,已经放过他们好几回了,这一回绝不能再手软。
“呵呵!”司马烈风闻言,也跟着笑了笑,话说到这个份上,他哪还有不明白的道理?
纵横一派的将来,将有两大国作为后盾,兴盛之日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