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大唐:身为太子的我只想摆烂 > 第406章  太子殿下,你这此话何意?

翌日!
朝会之上。
李承乾也来到了此处。
因为李世民要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提出这一次粮食方面的计划。
若是成功。
对于天底下无数百姓都是一种好事。
更别说身在前线的将士们。
算是一本万利的好事情了。
李承乾站在最前面,身旁,全都是一品官员,或者是二三品的。
三品以下的都很少。
见到李承乾今日来到朝会之上,所有人都有些诧异。
太子殿下怎么会参加朝会呢?
上一次参加,那都还是在上一次。
不过他们的讨论声并没有持续多久。
李世民就已经出来了,瞬间,朝堂之内鸦雀无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十分恭敬的声音传出。
犹如一道道钟鸣,响彻天际。
李世民笑了笑,微微抬手,道:“众爱卿平身。”
随后,最先开始的就是一些事情的汇报。
还有改革政策的落实。
不过这些基本上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定下来的。
大家都已经形成习惯了。
而到了最后,所有人发言完毕之后。
李世民忽然对着众人笑了笑,道:“众爱情,今日的朝会,朕倒是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们。”
好消息?
所有人微微一愣。
“敢问陛下,是何等好消息?”
一位大臣站了出来,疑惑的问道。
能让李世民亲口说出是好消息。
那必然是天大的好事。
否则,何须他亲自明言?
李世民笑着说道:“诸位应当也都知道。”
“去年,整个中原都经历了各式各样的天灾,虽然死亡的百姓不多。”
“但却倒是粮食产量降到最低点。”
“很多人都吃不饱饭,活活饿死的人也不在少数。”
“不仅如此,身在前线的将士们,也许久都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
“虽然他们的意志力非常坚定。”
“但却吃不饱,朕对此也是相当的痛心。”
李世民脸上有着一抹自责。
不管怎么样,发生这种事情,就代表着他这个皇帝当的不称职。
“陛下莫要责怪自己,天灾人祸,无论是谁,遇到了都是一样。”
“这是上天降下来的惩罚。”
“但是今年,必然会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利年。”
“去年我们所受到的创伤,今年一定能恢复过来。”
“而无论是我大唐百姓,还是无数的将士,都不会因此而心生怨愤。”
一位大臣朗声说道。
其余人都不由得撇了撇嘴。
马屁精!
这朝堂之上,拍马屁的人不在少数。
可是偏偏被这家伙抢先了,而且拍的如此高明。
一些人的心中十分不舒服。
但也不得不说,他说的还是有那么一点道理的。
天灾,那是上天降下来的灾难,人力怎能阻挡?
只能是撑过这一年,然后在来年继续努力。
总不能天灾年年都有吧?
日子,总会好起来的。
李世民笑了笑,道:“刘宪爱卿说的不错。”
“所以,今日朕给你们带来的好消息便是关于粮食方面的。”
“王珪,此事既然是你提出的,那就由你来说吧。”
李世民的声音落下,所有人的目光就朝着户部侍郎王珪看了过去。
王珪此刻的脸上也有着一抹自信和骄傲。
他从人群当中站了出来,道:“陛下,此事其实也是一个偶然。”
“在下官府上,有一个人才,叫张鹤。”
“也是一位总督,平日里,专门负责的就是粮食种子方面的研究和配比。”
“就在上个月,他成功的弄出来了一种新型的种子。”
“相比现在各地百姓种植的种子来说。”
“这新型的种子,不仅生长周期变短一个月,产量也比之前的提升三成。”
“不过这究竟是不是偶然还是得需要试验。”
“所以微臣在此斗胆请陛下下拨三十亩良田,专门用作试验。”
“此事若成,对于全天下无数人来说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王珪说完之后。
整个朝堂上便有着无数的窃窃私语声响了起来。
九成九的人脸上都带着一抹震惊。
王珪,居然弄出来了新的种子?
而且提升三成的产量,这简直就是逆天。
对于一户人家来说三成的产量其实不算什么。
但要是按照先前的数量来说,这多出来的三成。
放在全天下,那都是一个无法忽视的数字。
这样一来,不仅国库中粮食会有极大的存余。
若是再次遇到天灾,也不会像是去年一样过的那么艰难。
别说是百姓了,连他们这些大唐的中流砥柱日子的质量都有些下降了。
再这么下去,那还得了?
李世民听完之后,脸上有着一抹满意的神色。
“既如此,那长安城外二十里处,那里有五十亩良田,其中,划分三十亩交给张鹤。”
“让他用作试验。”
“此事若是成了,那必然是大功一件。”
“封千户,赏万金。”
李世民大手一挥,直接说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数字。
万金
这个数量简直夸张。
但仔细想想,却也值得。
毕竟那可是足以改变一国格局的大事。
匈奴为什么时常惦记着中原?
那就是因为那边的粮食很少。
许多人都食不果腹,而中原,肥沃大地,任谁看了不会眼馋?
此事如果成了,那对于匈奴都是一种极为严厉的打击。
“微臣叩谢陛下!”
王珪此刻也是面色激动,连忙跪了下来。
李世民笑了笑。
“等等!”
“父皇,这件事儿臣觉得不妥。”
“不过是区区减少一个月,产量提升三成而已。”
“就直接封千户,赏万金,这是不是有点太夸张了?”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做出了什么天大的事情呢。”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李承乾的声音却响彻了朝堂。
让跪在地上的王珪面色猛地一僵。
李世民此刻也是微微眯着眼睛,朝着李承乾看了过去。
他一直都认为李承乾都是开玩笑的。
毕竟他可从未听说过李承乾把心思花在粮食上面分毫。
可现在,却是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发声。
这也就证明李承乾是认真的。
“太子殿下,你这此话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