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作为村子里的老人,他很清楚这流言蜚语是从哪里传出来的。
一时间,又很庆幸,沈清欢与那家人脱离了关系。
否则的话,这闺女还不一定会被那一家人搓磨成什么样子。
“对,去镇上接小丫。”
“顺便交银子,让她能够在霓裳阁学刺绣,以后做一个声名远播的绣娘。”
看着沈清欢一脸乐呵的模样,赶车老人颇为善意得提醒道。
“近日村子里的流言蜚语,你可听说了?”
沈清欢点了点头。
对于某些话,她多多少少还是听见过一些的。
说来说去,总归最后都会合成一个意思。
那就是,她把李小丫带到镇上卖了。
毕竟以前的沈清欢,差一点就要做出这样的事情。
后来是被同村的人发现,这才打消了念头。
如今,李小丫已经多日不在村子里出现,沈清欢也不肯出面,交代李小丫的去向。
那种样的传言。则是越传越烈。
“听说过了,不过不要紧,公道自在人心。”
“等我把小丫一接回去,之前的谣言不攻自破。”
“在所有事情都未尘埃落地之前,我说的越多,他们胡乱猜测的也就越多。”
“反倒不如小丫直接露面,来的快。”
“你说的,倒还真是有几分道理。”
沈清欢和赶车的大爷约定好回去见面的时间后,便领着李大宝和李二宝前往霓裳阁。
“阿娘~”
李小丫一早便在绣坊的门口等着,而他身边站着的就是霓裳阁的那个掌柜的。
“娘,我好想你”
沈清欢还没有反应过来,李小丫就像是一个小炮弹一般地冲了过来,直接砸到了她的怀里。
“我的乖囡囡,娘也想你。”
这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更不要说三日不见了。
沈清欢将小丫抱在怀里,时不时的捏捏她的胳膊,捏捏她的腿。
还好,这三天的功夫,李小丫并没有瘦了。
“沈夫人您来的真早,这两个就是兰秋的两个哥哥吧。”
沈清欢向着李大宝和李二宝使了个颜色,两人走上前来,乖乖地向着那个掌柜的行了一个礼。
“不用这么客气,说起来,我还没有介绍我自己。”
“我姓杜,你们可以叫我杜掌柜。”
“这位是我们霓裳阁的管事,姓白,有什么事你们就与这位白管事说就好。”
身为掌柜,自然有许多事要忙。
白管事直接把几人迎进了屋内。
“白管事,不知我家秋儿(小丫)这三日在绣坊如何?有没有通过试用?”
沈情欢也没有打算拐弯抹角,直接把自己想知道的问了出来。
“兰秋这个姑娘虽说底子薄弱了一些,但是胜在好学。”
“人也乖巧懂事,学的也非常认真,而且十分有灵性,对于刺绣这种事儿,几乎一点即通,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的绣娘苗子。”
“所以,我们掌柜的,让我告知您,这孩子已经达到了被收徒的标准,如今端看你们的选择了。”
“想必掌柜的也已经和你们说过,在我们霓裳阁学刺绣,做学徒的时候一个月需要一百文。”
“等学成了,成为准绣娘之后,就按照每个月能够绣出多少样的绣品,被客人寻多少次,来获得抽成,与一百文相互抵押,多退少补。”
“而等到彻底出师之后,就不用再交那百文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