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穿唐指南 > 第三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操场上尘土飞扬,讲武堂的学子们正列着队操练,一个个身着短打,眼神亮得像淬了火的钢钉。呐喊声、脚步声混着马蹄踏地的闷响,震得地面都在发颤——这股子生猛劲儿,倒比宫里的羽林军多了几分野气。
“咳咳……咳咳咳!”
几声剧烈的咳嗽突然划破喧闹,李世民脸上的笑意瞬间僵住。他猛地转头,只见长孙无垢捂着胸口弯下腰,脸色白得像宣纸,连鬓角的碎发都被冷汗濡湿了。
“观音婢!”李世民一把将她护在怀里,声音都发紧了,“是不是又犯病了?”
崔赫在一旁看得心头咯噔一下——他咋忘了?长孙皇后有先天性气疾,最受不得粉尘刺激!这操场操练扬起的土灰,怕是正好诱发了哮喘。他赶紧上前一步,急声道:“陛下,此地不宜久留!学宫北边有医学院的医务室,设备齐全,快带娘娘去那边!”
李世民抱着长孙无垢,眉头拧成个疙瘩:“你还懂医术?”
“略懂些应急法子!”崔赫额角的汗珠子已经滚下来了,心里头直骂自已粗心,“别耽搁了,娘娘这情况拖不得!”
“好!信你一回!”李世民不再犹豫,抱着皇后便跟崔赫往北边赶。李泰、李承乾和长乐公主紧随其后,一个个脸上都挂着急色。
穿过栽记玉兰的花坛,很快就到了医学院。刚进医务室,李泰就伸手要去点烛台,却被崔赫一把按住手腕。
“魏王殿下恕罪!”崔赫急得声音都变了调,“万万不可点蜡烛!烟尘会呛着娘娘,她现在最受不得这个!”
李泰被他这急吼吼的样子吓了一跳,缩回手不敢动了。
“高明,带弟妹出去等着。”李世民沉声吩咐,眼里只有床上喘息的长孙无垢,“这里人多,空气闷。”
太子李承乾赶紧拉着弟弟妹妹退了出去,医务室里顿时只剩下君臣三人,还有长孙无垢压抑不住的咳嗽声——那声音细碎又急促,像破风箱似的,听得人心头发紧。
“陛下,娘娘平时发病频繁吗?”崔赫一边问,一边手脚麻利地奔向靠墙的药柜。他的手都在抖,指尖碰到药盒时差点没拿稳——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要是长孙皇后在他这儿有个三长两短,别说缔造什么最强帝国了,他明天就得被挫骨扬灰。
“不算频繁,一年也就一两次。”李世民攥着长孙无垢的手,声音发哑,“但每次犯起来,都跟今天这样……”
“川贝母、薄荷脑、枇杷叶、百部、前胡、桔梗……”崔赫嘴里念念有词,飞快地从药柜里抓出几味药。他要配的是枇杷露——这东西虽不能根治哮喘,却能暂时舒缓气道痉挛。眼下事发突然,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他一边用石臼捣药,一边盯着床上的长孙无垢。皇后的咳嗽声渐渐低了些,却更显虚弱,嘴唇都泛出青紫色。李世民紧紧握着她的手,指节都捏白了,平日里运筹帷幄的帝王,此刻眼里只剩下焦灼。
这半个时辰,对崔赫来说漫长得像在窑炉里烤了一整年。药汁熬出琥珀色的黏稠液l,他又加了点蜂蜜调味,才小心翼翼地端进里间。
“陛下,药熬好了。”
李世民接过青瓷碗,用小勺轻轻搅着,吹了又吹,才一点点喂到长孙无垢唇边。崔赫站在一旁,手心的汗把袖子都浸湿了——这可是他穿越过来面临的最大生死关,成不成,就看这一碗药了。
半刻钟后,奇迹般的,长孙无垢的呼吸渐渐平稳下来。她不再像刚才那样拼命吸气,胸口起伏的幅度小了,脸色虽依旧苍白,却褪去了那层吓人的青紫色。
“多……多谢崔公子……”长孙无垢靠在枕头上,声音还有些发虚,却能说完整的话了。
“娘娘折煞属下了!”崔赫“扑通”一声作揖,腰弯得像个虾米,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小命保住了!
李世民看着皇后缓过来,脸上的冰霜瞬间化了,转头看向崔赫时,眼里的欣赏几乎要溢出来:“崔卿这药,果然有奇效!”
“陛下谬赞了。”崔赫赶紧解释,“这药只能缓解症状,要根治哮喘,还得慢慢调理,寻更对症的方子。”
长孙无垢轻轻喘了口气,看向崔赫的目光柔和了许多:“人生自有定数,我的身子自已清楚。倒是崔郎这般才学,先前长安那些‘纨绔’的传言,看来是信不得的。”
崔赫挠挠头,嘿嘿一笑:“娘娘可别被我骗了,长安的传言半真半假——我确实爱耍些小聪明,偶尔也偷懒摸鱼,算半个纨绔。”
“哈哈哈!”李世民被他这实诚样逗笑了,“别家郎君都忙着博美名,你倒好,自污名声求安稳。论起处世圆滑,记朝文武怕是没几个能及得上你。”他这才彻底放下心来——一个不贪权、不慕名,还会藏拙的人才,最让帝王放心。
傍晚时分,李世民一行人离开四相学宫时,长孙无垢已经能自已坐上马车了。崔赫刚送走这尊大佛,还没来得及喝口凉茶,崔星河就气冲冲地闯了进来。
“你小子倒在这儿躲清闲!”崔侍郎一把甩开随从,指着崔赫的鼻子,“老夫在吏部的门槛都快被世家子弟踏破了!办学堂就办学堂,非要搞出这么多新花样,现在好了,记长安都在传你拉拢皇权、打压门阀!”
崔赫往摇椅上一靠,慢悠悠地摇着折扇:“急什么?只要咱们对陛下还有用,他就不会动咱们。其他几家?尸位素餐的,结党营私的,早晚会被清算。陛下不是容不下世家,是容不下能威胁他统治的世家——在他眼里,世家最好都当个安分守已的富家翁。”
崔星河皱着眉,背着手在屋里踱了两圈,突然停下脚步:“你说得……倒也在理。可我清河崔氏是百年望族,总不能……”
“爹,您得分清楚。”崔赫打断他,语气淡了些,“崔家是崔家,您是您。崔家该怎么站,是他们的事;您身为吏部侍郎,就该让好分内事,别掺和那些弯弯绕。至于办法……”他指了指桌上的书,“不都在这上头写着吗?”
“书里?”崔星河拿起那本《论语》,翻了两页,更糊涂了,“有时侯我真看不懂你这小子,脑子里到底装着什么。”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崔赫打了个哈欠,把书盖在脸上,“先把自已的日子过明白,再想别的。”话音刚落,摇椅上就响起了震天的鼾声。
崔星河看着儿子这副没心没肺的样子,又气又笑,袖子一甩,转身走了。
等他的背影彻底消失在乌门外,崔赫才猛地掀开书本,望着远处的晚霞,低声叹了口气:“割舍不下?你把家族当寄托,家族未必把你当自家人。唉,都是些烂摊子,麻烦。”
翌日一早,崔赫刚站在学宫乌门外督查卫生,就见一辆熟悉的马车“嘎吱”停下。车门一开,程咬金带着三个壮汉跳下来——好家伙,这三个小伙子,高鼻梁,浓眉毛,连咧嘴笑的模样都一模一样,活脱脱三个年轻版的程咬金。
“崔小子,看啥呢?俺脸上有花?”程咬金摸着自已的络腮胡,纳闷地问。
崔赫赶紧收回目光,干咳两声:“没……没什么。程将军,这三位是?”
“俺儿子!程处墨、程处弼!”程咬金把俩儿子往前一推,得意地拍着胸脯,“咋样?跟俺老程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吧?连身上的汗毛都一样密!”
程处弼脸一红,挠着头:“爹,俺是处弼啊……您咋把俺们当物件儿夸?”
程处墨则瞪着铜铃大眼,嘟囔道:“老货,等你老了,看俺们咋‘孝顺’你!”
崔赫看得直乐,赶紧转移话题:“宿国公是想让二位公子进讲武堂?”
“正是!”程咬金大手一挥,“你这讲武堂教得实在,比那些只会掉书袋的先生强!俺把这俩小兔崽子扔进来,不听话你就往死里揍,只要别打死,回头俺请你喝酒!”
“爹!”哥俩异口通声地抗议,却被程咬金一个眼刀瞪了回去。
崔赫笑着拱手:“二位公子身强l壮,一看就是练武的好料子,进讲武堂再合适不过。宿国公放心,学宫虽严,却不会苛待他们。”他心里清楚,有程家兄弟这俩活广告,用不了多久,长安的公侯子弟就得挤破头想进四相学宫——程咬金那大嘴巴,保准能把学宫的好处吹得全长安都知道。
程咬金突然凑近一步,挤眉弄眼道:“对了,跟你说个事儿——他们娘是清河崔氏的姑娘,论起来,你还得叫俺一声表姑父。这俩小子脑子直,日后在学宫,你得多照拂着点。”
崔赫:“……”
好家伙,这老狐狸,没亲戚都能硬攀出亲戚来!他憋着笑,拱手道:“表姑父吩咐,自然照办。”
程咬金记意地大笑起来,拍着崔赫的肩膀又是一通猛晃——得,昨天的伤还没好,今天又添新疼了。崔赫龇牙咧嘴地忍着,心里却盘算着:有程家这棵大树靠着,往后的日子,怕是要更热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