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国解释道,“陈书记很重视私营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这样的正面报道对你们厂很有帮助。”
云菀欣然同意。她不知道的是,此时杨晓慧撰写的关于梧桐服装厂发展历程的报道,已经摆在了国家领导人的案头。
“这是好事!”领导批示道,“要放在最显眼的位置刊登。让大家明白,发展才是硬道理!”
这篇报道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不仅鼓舞了私营业主,也给国营企业敲响了警钟。
当赵建国拿着报纸找到云菀时,难掩激动:“这么重要的消息怎么不早说?有了这个报道,我保证一周内办好扩建手续!”
云菀接过报纸,这才恍然大悟:“我真没想到会发表,还是在这么重要的报刊上。”
她由衷感谢杨晓慧的助力,这份报道无疑给全国的私营业主打了一剂强心针。
果然,梧桐服装厂的扩建手续以惊人的速度获批。
宋鹏程亲自带队,加班加点绘制施工图纸,决心在年前完成基础建设。
农历新年前夕,周海笙终于从法国归来。
当他站在厂门口时,却被王国涛拦住了:“同志,请问你找谁?”
“涛哥,是我啊!”周海笙忍俊不禁。
他这才深刻体会到云菀当初说过的话,自己的变化确实太大了!
“你的声音听着有点耳熟,让我想想,你是”王国涛皱着眉头,努力在记忆中搜寻。
厂里近两百号人,他几乎都能叫出名字,可眼前这人除了声音外,长相、发型都跟记忆中的任何人对不上号。
“我是海笙,周海笙。”
“什么?周海笙?”宋雪跳下自行车,围着周海笙转了好几圈,
“涛哥,快报警!现在的人胆子也太大了,居然敢冒充我们厂里的人!”
周海笙哭笑不得,赶紧掏出身份证和护照:“宋姐,你这招也太狠了吧?”
这边的动静惊动了办公室的人。
云菀闻讯赶来,看到这一幕不禁失笑:“海笙,你回来怎么不提前打个电话?”
她早就料到会出现这样的场面。
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目不转睛的盯着焕然一新的周海笙。
那个留着长发、沉默寡言的设计师形象,与眼前这个光彩照人的大帅哥实在难以重合。
周海笙挨个叫出每个人的名字:“现在你们总该相信我是周海笙了吧?”
众人先是摇头,又忙不迭的点头。
“这都怪我,”云菀笑着打圆场,“没提前告诉大家海笙的变化。你们一时不适应很正常。”
她发现,出众的外表有时反而会带来距离感。
现在的周海笙,让大家说话都不自觉的拘谨起来。
当然,这也有他国外获奖带来的光环效应。
在大家潜意识里,他已经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说话前都要再三斟酌。
“走吧,坐车回来肯定累了,我带你去休息。”云菀从抽屉取出一串钥匙扔给周海笙。
周海笙疑惑的看向杜大哥。
原来,厂里扩招后宿舍紧张,云泽阳特意在厂区附近给他和杜老师买了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