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鹏程爽朗一笑,“等新厂房落实,我们可能还要搬去省城。”
此刻的他还不知道布料厂的事已经黄了。
为让他们安心,云菀拿出两份雇佣协议递过去:
“真的很感谢你们能来帮忙。目前,王大哥和张大哥负责配送工作,基本工资每月一百,奖金另算。”
“两位嫂子如果愿意,可以到厂里做缝纫,计件工资,做得好一个月也能挣一百以上。”
云菀选择在他们抵达的第一时间就谈工作,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这些人是清远亲自挑选的战友,人品自然信得过。
眼下厂里正需要这样可靠的人手。
更重要的是,他们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环境,清远又不在身边,只有尽快投入工作,才能帮助他们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感和不安。
见他们迟迟没有回应,云菀疑惑的眨了眨眼,难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宋鹏程因为亲自去接他们,最了解他们在老家的处境。
他递给云菀一个安抚的眼神,接着解释道:“我把厂里的具体情况再详细说说,你们听完就明白了。”
“这个工资标准是实打实的,而且以后还会更高。”
除了懵懂的孩子,两家人在听完解释后,眼中都流露出难以置信的感激。
他们不是没听懂,而是不敢相信这样的好事会落在自己头上。
“我们不会说什么漂亮话,就用实际行动证明。明天就能上工,可以吗?”
考虑到他们长途跋涉可能没带多少行李,云菀贴心的为他们准备了全套生活用品。
收好签完的用工协议后,云菀和宋鹏程又陪他们聊了会儿家常才离开。
这一晚,两家的孩子很快进入梦乡,大人们却辗转难眠。
“他爹,我不是在做梦吧?”王国涛的妻子掐了掐自己的胳膊,和老家漏风的茅草屋相比,这里简直就是天堂。
王家有八个孩子,王国涛是最小的那个。
他上面有三个姐姐和四个哥哥,最大的哥哥比他年长十八岁。
虽然生在偏远山区,但作为老幺的他得到了全家人的宠爱。
家人费尽心思送他去当兵,本指望他在部队闯出一番事业,谁知退伍后工作被人顶替,最后只能回家务农。
“是真的,不是梦。这些年让你跟着我吃苦了。”
王国涛紧紧抱住妻子,暗自发誓一定要在厂里好好干。
要不是清远牵线,这样的好机会怎么会轮到自己?
“我也想去厂里做工,可两个孩子怎么办?”
“先睡吧,明天我去问问,总会有办法的。”
隔壁的张康健家也在进行着类似的对话。
他和王国涛一样,在部队时都是尖子兵。
不同的是,张康健是因为看不惯某些暗箱操作,主动选择了离开。
第二天一早,宋鹏程特意来接他们去吃早饭。
路上,大家聊起了孩子的安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