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九天寻踪 > 第1章
朔风凛冽,鹅毛大雪纷纷扬扬,将整个北寒国裹上一层银装。京华城内万家灯火次第熄灭,唯有镇国将军府依旧灯火通明,仆从来往穿梭,神色紧张中透着期待。
将军府正厅,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中年男子负手而立,目光不时投向内室方向。他身着玄黑战甲,肩披猩红大氅,虽未佩戴兵刃,却自有一股沙场征伐的凛然气势。这便是北寒国镇国大将军,李龙渊。
“将军不必忧心,夫人吉人天相,定会平安生产。”身旁的老管家低声劝慰,目光却也不由自主地瞟向内室方向。
李龙渊微微颔首,眉头却未曾舒展。他征战沙场二十载,面对千军万马不曾皱眉,此刻却手心沁汗。忽然,他目光一凝,望向厅外夜空。
不知何时,漫天飞雪中竟有点点金芒闪烁,如星雨洒落,渐渐汇聚成一道奇异流光,向着将军府直坠而下。那金光并不刺眼,反而温润如玉,在漆黑的夜空中划出一道优美弧线。
“那是...”李龙渊瞳孔微缩,手不自觉按上剑柄。
金光将至屋顶时却倏然散去,化作万千光点融入飞雪之中。与此同时,内室中传来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
“恭喜将军!夫人生了位公子!”产婆欢喜的声音传来。
李龙渊长舒一口气,正要举步向内室行去,却见窗外异象又生——
漫天飞雪忽然静止在空中,时间仿佛凝固一瞬。将军府庭院中的梅树无风自动,枝头花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绽放,冷香弥漫整个府邸。遥远的夜空中,七颗星辰突然大放光明,连成一线,直指将军府。
“天现异象,星连一线...”李龙渊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忧色,“此子非池中物,只怕福祸难料。”
内室中,刚刚降生的婴儿睁开了双眼。那眼神清澈明亮,全然不似新生儿懵懂,反而透着看透世事的沧桑与清明。
“我这是...转世重生了?”婴儿意识逐渐清晰,前世记忆如潮水般涌来。他曾是名震江湖的飞刀客,也曾是朝廷的探花郎,一生传奇无数,却也在情义两字间辗转挣扎。最后时刻,他依稀记得自己为救友人挺身挡下致命一击,意识沉入黑暗,再醒来已是这般模样。
“这一世,我叫李默。”他在心中默念着刚刚听到的名字,尝试活动小手小脚,感受着这具新生儿身体的脆弱与活力。
产婆和侍女们忙着清理照料,无人注意到这婴儿异常沉静的眼神。李默借此机会梳理着脑海中的信息碎片。
从周围人的谈话和服饰看来,这里已非他熟悉的世界。人们谈论着“修炼”、“元气”、“功法”等陌生词汇,似乎这是个能够修行悟道的世界。而他这一世的父亲,似乎是位高权重的将军。
“有意思。”李寻欢心下暗忖。前世他已是武学巅峰,难寻敌手,如今竟来到一个全新的武道世界,这让他久违地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三日后的洗三礼上,将军府宾客盈门。北寒国文武百官纷纷前来道贺,送上珍贵贺礼。皇帝虽未亲临,却派心腹太监送来一枚温玉玉佩,上刻“国之栋梁”四字,寓意非凡。
礼宴正酣时,一位白衣老者飘然而至,须发皆白却面色红润,眼中精光内蕴。李龙渊见之神色一肃,连忙上前行礼:“不知云渺真人驾到,有失远迎。”
宾客中响起一阵低呼。云渺真人是北寒国护国宗派“玄天宗”的长老,地位超然,就连皇室也要礼敬三分,平日极少现身俗世。
云渺真人微微颔首,目光已落在乳母怀中的婴儿身上:“听闻将军喜得贵子,出生时天现异象,老道特来一见。”
李龙渊心中微震,面上却不露声色:“犬子何德何能,竟劳真人亲临。”说罢示意乳母将婴儿抱上前来。
云渺真人仔细端详婴儿面容,又轻轻握住婴儿小手,闭目凝神片刻。李寻欢感觉到一股温和力量流入体内,循经脉游走一周天,心知这是在探查自己的资质根骨,连忙收敛心神,将刚刚开始摸索修炼的一丝内息深藏丹田。
良久,云渺真人睁开双眼,轻叹一声:“此子确实不凡,灵台清明,神魂凝实远超常人,可惜...”他顿了顿,“周身经脉堵塞,诸脉不通,是万中无一的‘绝脉之体’,无法修炼任何功法。”
厅内顿时鸦雀无声。在这以武为尊的世界,不能修炼便意味着与大道无缘,终其一生只能是凡人。即使出身将门,没有修为也难以继承家业,更别说在朝中担任要职。
李龙渊面色不变,眼中却掠过一丝黯然:“真人的意思是...犬子与武道无缘?”
“天道盈亏,各有定数。此子虽不能修炼,但灵智非凡,若专心文道,未必不能有一番作为。”云渺真人言语间,指间微不可察地掐算几下,忽然面色微变,又深深看了婴儿一眼,“好自为之。”
说罢,真人飘然而去,留下一众宾客窃窃私语。
是夜,李龙渊独自来到婴儿房,屏退左右后,将李寻欢抱起,目光复杂:“默儿,云渺真人修为通天,他说你不能修炼,那便是定数。为父虽为镇国将军,却也明白这世上并非只有武道一途。真人既说你聪慧,那么必然如此,将来习文从政,亦能光大门楣。”
李寻欢心中了然。前世他武学天赋冠绝天下,今生却成了什么“绝脉之体”,倒是造化弄人。不过他隐隐感觉,自己的情况并非那么简单——那真人的力量探查时,他体内深处似乎有什么在蠢蠢欲动,只是被某种力量封印着。
“无妨。”他在心中淡然一笑,“前世我能自创飞刀绝技,今生又何尝不能走出一条自己的路?这个世界所谓的修炼体系,未必是唯一的道路。”
时光荏苒,五年转瞬即逝。
李默已是聪颖过人的幼童。因被判定为“绝脉之体”,他并未像其他将门子弟那样早早开始锻体练气,而是被安排学习经史子集,准备将来走文官之路。
这一日,将军府书房中,五岁的李默正襟危坐,手持书卷默读。对面,年过花甲的老夫子摇头晃脑地讲解着《北寒通史》。
“北寒国立国三百载,北拒冰原蛮族,西抗大炎王朝,全赖武道昌盛。国内宗派林立,以玄天宗、冰魄门、炎阳宗为尊...”老夫子声音忽然停顿,皱眉看向窗边,“默少爷,可曾听讲?”
李默回过神来,歉然一笑:“学生走神了,请先生责罚。”心中却暗忖,刚才感应到府外有两股不弱的气息潜伏,似乎在监视将军府。这种敏锐的感知力,是前世修为带来的残余,五年来自行摸索修炼,已恢复些许。
老夫子叹气道:“默少爷天资聪颖,过目不忘,若是能修炼武道,必是国之栋梁。可惜啊可惜...”
李默微笑不语。这五年来,此类惋惜之语他已听得太多。起初尚有人暗中嘲讽将军府出了个“废物嫡子”,但随着他文采渐显,三岁能诗,五岁能论策,那些声音渐渐变成了“天妒英才”的感叹。
课业结束后,李默借口温习功课,独自留在书房。确认四周无人后,他闭目凝神,意识沉入体内。
这五年来,他从未放弃探究自身奥秘。云渺真人所说的“绝脉之体”确非虚言,常规的修炼途径确实行不通,任何元气入体都如石沉大海,无法储存流转。但他发现,自己的神魂异常强大,能够感应到周围极细微的能量流动。
更奇特的是,每当月夜降临,他总能感觉到体内深处有什么在呼应月光,产生一丝微弱却精纯无比的能量。这能量不循常规经脉,反而融入四肢百骸,潜移默化地强化着他的体质。
“这似乎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修炼体系。”李默思索着,“前世内功修炼注重经脉丹田,这个世界似乎也是如此。但我体内的能量,更像是直接与神魂相连,炼体炼神...”
他伸出白皙小手,意念微动,指间一缕银芒流转。这是他五年来摸索出的成果——将那种神秘能量凝聚成形。能量微弱,不足以形成强大攻击,但却操控由心,精妙异常。
“若我能将这种能量附着于飞刀之上...”李默眼中闪过一抹锐利光芒,那是属于李寻欢的眼神。
是夜,月华如水。
李默待府中众人睡熟,悄无声息地来到后院竹林。这是他近日发现的修炼佳所,竹林隐蔽,且有一种奇特灵气,有助于他凝练那种神秘能量。
他取出三柄小巧木刀——这是他自己削制,平日被当作孩童玩物,无人起疑。
凝神静气,意守丹田。随着呼吸渐缓,点点月华如受牵引,汇聚到他周身,透过皮肤渗入体内。那种神秘能量再次涌现,比往日更加活跃。
李默睁开双眼,手腕轻抖,木刀破空飞出。
“噗”的一声,木刀嵌入竹干,入木三分。
他微微皱眉:“力量不足,精准度也远逊前世。”毕竟是幼童之身,力量有限,对能量的掌控也还在摸索阶段。
不过下一刻,他眼中闪过讶异——嵌入竹干的木刀上,那缕银芒未散,反而如活物般游动,悄然腐蚀着周围竹质。
“这种能量竟有侵蚀之效?”李默走近观察,心中惊喜。这绝非前世内力所能及,更像是这个世界所谓的“元气”的一种变体。
他静心感悟,尝试引导更多能量。渐渐地,他周身月华更盛,竹林无风自动,竹叶沙沙作响,仿佛在应和着什么。
突然,一阵危机感袭来——这是前世历经生死锤炼出的直觉!
李默瞬间收敛气息,娇小身形隐入竹影深处,呼吸几不可闻。
几乎同时,两道黑影如鬼魅般跃入后院,悄无声息地落在竹林外。
“刚才明明感觉到这里有能量波动。”一个沙哑的声音低声道。
另一人环视四周:“难道是李家那老家伙发现了什么?还是那个不能修炼的小子...”
“笑话,一个绝脉之体的废物,能有什么能量波动?怕是野猫经过。”
两人仔细探查片刻,一无所获,最终跃墙而去。
竹影中,李默目光沉静。那两人气息不弱,至少是这个世界所谓的“凝气境”高手。他们口中的“李家老家伙”应该是指父亲李龙渊,看来将军府果然被多方监视着。
“功高震主,自古皆然。”李默心中明了。北寒国朝堂局势复杂,李家手握重兵,必然招人忌惮。他这个“不能修炼”的将军嫡子,恐怕早已被许多人视为无威胁的存在。
这反倒给了他暗中成长的机会。
回到房中,李默毫无睡意,点亮油灯,铺纸研墨。既然明面上要走文道,那便做得漂亮些。他笔下流转,不多时,一篇《安国策》跃然纸上。
文中既论及边境防务、军政改革,又阐述以文制武、平衡朝堂之策,字字珠玑,见解老辣,完全不似五岁幼童所能为。
“呵呵,文人才情...”李默嘴角微扬。前世他不仅是武林传奇,亦是探花出身,文采斐然。这一世,不妨早些展露锋芒。
数日后,这篇《安国策》经由李龙渊幕僚“偶然”发现,呈送将军阅览。李龙渊读后震惊不已,当即召来李默询问。
“此篇真是你所写?”书房中,李龙渊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看透儿子内心。
李默从容应答:“孩儿近日读史,心有所感,信笔涂鸦,让父亲见笑了。”
李龙渊凝视幼子良久,忽然大笑:“好!好!好!我儿虽不能修武,但这文采谋略,将来必为国之柱石!”
很快,李家五岁幼童作《安国策》的消息不胫而走,震动京华。有人赞叹神童降世,也有人质疑文章真伪。直到国子监祭酒亲自到访,当场考教学问,李默对答如流,甚至引经据典驳倒了一位质疑他的博士,在座博士惊叹其虽年幼却“文盖京华”。
皇帝得知后,特意下旨褒奖,赐下文房四宝,并允其年满七岁后可入国子监求学。
一时间,将军府门前车马络绎不绝,皆是前来道贺或一睹神童风采的朝中官员。
暗地里,李默的修炼也未松懈。他发现那种神秘能量与神魂强度直接相关,而读书明理、思考谋划竟能锤炼心神,间接促进能量增长。文武之道,在这个世界以另一种方式相辅相成。
月夜竹林,已成为他秘密修炼的场所。随着能量积累,他已能操控更重的飞刀,精准度也大幅提升。那银芒能量的侵蚀特性更是被开发出多种用途——附于耳际可增强听力,附于双目可提高视力,甚至能短暂强化肌肉爆发力。
这一夜,李默正在竹林中练习飞刀手法,忽然心神一动,感应到竹林外有人接近。
不是往常的监视者,而是一个微弱的气息,带着血腥味。
他悄声潜行,很快发现在竹林边缘,一个黑衣身影倒在血泊中,胸口一道狰狞伤口深可见骨,气息奄奄。
李默皱眉。此人来历不明,救之可能惹祸上身,但见死不救又违本心。
正犹豫间,那人忽然睁开双眼,手中寒芒一闪,一柄短剑已抵在李默喉间!
“小娃娃,别出声,否则...”话音未落,那人已因伤势过重再度昏迷。
李默静立片刻,目光落在那人腰间令牌上——玄天宗内门弟子令。
他想起五年前那个雪夜,那位仙风道骨却又语带玄机的云渺真人。
“缘分吗...”李默轻叹一声,终是决定出手相救。
他将飞刀收起,小手按在那人伤口上,尝试引导体内银芒能量。能量流转处,伤口流血渐缓,但效果有限。
“需要药物。”李默蹙眉。若是前世,他自有办法弄到金创药而不惊动他人。如今身为五岁幼童,行动诸多不便。
思忖片刻,他有了主意...
半个时辰后,将军府书房。
李龙渊正在批阅军务,忽见幼子捧着几卷书册进来。
“父亲大人,孩儿想找些医药典籍阅览,并且也想取些药材看看。”李默声音稚嫩,眼神清澈,“今日读到‘神农尝百草’,心向往之。”
李龙渊不疑有他,笑道:“我儿好学,为父心慰。府中医书都在东厢书房,药材在旁边的小仓库,你自己去寻便是。”
“谢谢父亲!”李默行礼退出,转身时眼中闪过一抹狡黠。
顺利取得金创药和绷带后,他借着夜色掩护,悄然返回竹林。
为黑衣人包扎妥当后,李默并未离去,而是静坐一旁,继续修炼。那种银芒能量似乎对疗伤有奇效,在他有意引导下,黑衣人呼吸逐渐平稳。
天将破晓时,黑衣人悠悠转醒。察觉自身伤势好转,又见身旁静坐的幼童,顿时明白发生了什么。
“多谢小友相救。”他挣扎起身,声音虚弱却郑重,“在下玄天宗楚云凡,今日之恩,必当后报。”
李默睁眼,目光平静:“举手之劳,不必挂怀。倒是阁下为何受此重伤?”
楚云凡面露犹豫,半晌才道:“师门任务,不便相告。只是小友要小心,近來京城恐有变故,将军府...树大招风。”
话音未落,他忽然神色一变,侧耳倾听:“有人来了!小友快走,别让人看见你与我在一起!”
李默也感应到数道气息正在接近,显然是在搜寻什么。他点点头,身形一闪隐入竹丛深处。
片刻后,数道身影落入林中,见到楚云凡后顿时围上。
“楚师兄!总算找到你了!事情办得如何?”
楚云凡在同伴搀扶下起身,目光不经意地扫过李默消失的方向,低声道:“回去再说...”
待玄天宗众人离去,李默才悄然现身,手中把玩着一枚玉佩——那是他从楚云凡身上顺手取下的,算是留个后手。
朝阳初升,为京华城镀上一层金边。李默望向皇城方向,目光深邃。
“山雨欲来风满楼...”他轻声自语,小手无意识间捏了个刀诀,一缕银芒在指间流转不息。
那个例不虚发的飞刀,在这个世界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