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给他们的办公室,在办公楼的最西头。
这里正对着太阳落山的方向,午后的阳光烤在墙上,让整个房间像个温吞的蒸笼。
推开门,一股子铁锈和纸张受潮后发霉的味道,扑面而来。
房间不大,两张桌子,一个掉了漆的铁皮文件柜,就是全部。
苏晴走过去拉开文件柜。
里面塞满了各种过期的施工简报,还有几本印着法文、早已无人问津的技术宣传手册。
没有一份,是有用的。
这里像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安静地等待着灰尘将一切覆盖。
陈岩靠在门框上,没进来,只是看着屋里的一切,什么话也没说。
但他那张面无表情的脸,比任何抱怨都更有力量。
李向东走到窗边,推开了那扇吱呀作响的铁窗。
风吹不散屋里的霉味,反而带来了远处工地更猛烈的喧嚣和热浪。
从这里,刚好能看到那座巨大的,雪白的反应堆安全壳。
像一头沉默的巨兽。
近在眼前,却又远在天边。
“陈队。”
李向东开口了,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石子,打破了这间屋子令人窒息的沉闷。
“麻烦你,帮我向项目办,正式提交一份申请。”
陈岩抬起头。
苏晴也看了过来。
李向东转过身,靠着窗台,视线在两人脸上扫过。
“申请查阅,一回路冷却系统的核心设计图纸,以及所有关联设备的进场检验报告。”
一回路冷却系统。
核反应堆的心脏血管。
将反应堆产生的巨大热量带走,驱动涡轮机发电的第一道,也是最关键的一道屏障。
苏晴的身体微微一震。
她明白,李向东已经锁定了他的目标。
陈岩的眉头拧了起来。
“你有把握?”
“没有。”
李向东回答得干脆利落。
“但如果我是敌人,想要在这座核电站里埋下一颗能随时引爆的炸弹,这里,是最好的选择。”
他的声音很平静,像是在陈述一个物理定律。
“它的技术最复杂,管路最繁多,对材料和焊接工艺的要求也最苛刻。”
“任何一个微小的瑕疵,在高温高压的持续冲击下,都会被无限放大。”
“最终,变成一场谁也无法承受的灾难。”
陈岩盯着他看了几秒钟,然后重重地点了点头。
“我去找纸笔。”
李向东的申请报告,写了整整三页。
他没有提任何关于“直觉”或者“预警”的字眼。
他完全站在一个严谨的安全工程师的角度,从国际通用的核电站安全冗余设计原则出发,引述了三起国外相似堆型发生过的、因冷却系统故障导致的事故案例。
他用最专业的术语,最缜密的逻辑,论证了对一回路冷却系统进行一次“预防性安全复核”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这份报告,逻辑清晰,有理有据。
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工程师,都挑不出半点毛病。
陈岩拿着那份还带着墨水温度的报告,一言不发地走了出去。
屋子里,重新陷入了等待。
苏晴给李向东倒了杯水。
“他会同意吗?”
“不会。”
李向东接过水杯,看着窗外,轻声说。
“但我需要他亲口说出,拒绝的理由。”
一个小时后。
陈岩回来了。
他身后,还跟着那个态度温和的法国人,福尔。
福尔的脸上,挂着那种职业化的、带着歉意的微笑,但那笑容里,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疲惫和无奈。
他手里拿着的,正是李向东写的那份申请报告。
“李先生,陈先生。”
福尔将报告轻轻放在桌上,推了过来。
“皮埃尔先生已经看过了您的报告。”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组织语言。
“他非常欣赏您在报告中体现出的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
陈岩冷笑了一声,没有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