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的强光,将刘建军脸上每一丝错愕的纹路都照得无所遁形。
他的问题,像一颗扔进深潭的石子,在死寂的空气里,连一丝回音都没有。
回答他的,是陈岩那双没有任何温度的眼睛。
还有五个黑洞洞的,散发着金属寒意的枪口。
刘建军脸上的惊骇,缓缓褪去,最后沉淀成一种灰白的、认命般的平静。
他懂了。
怎么发现的,已经不重要了。
当这群人出现在这里的时候,他就已经输了。
输得彻彻底底。
第二天。
后勤主管刘建军被秘密逮捕的消息,像一阵风,吹遍了研究所的每一个角落。
没人知道为什么。
各种猜测和流言,在私底下疯狂滋长。
有人说他贪污腐败。
有人说他搞男女关系。
没人能把这个平日里笑得最憨厚老实的人,和“间谍”两个字联系在一起。
上午九点。
高华带着钱文博等几个核心专家,推开了招待所的房门。
他的脸色很差,眼窝深陷,显然一夜未眠。
“陈队长。”
高华的声音沙哑,带着一股子压抑的火气。
“我需要一个解释。”
“刘建军,在研究所干了二十年。他到底犯了什么事?”
陈岩没说话,只是指了指桌子。
桌上,摆着一块从废料分拣机上拆下来的、其貌不扬的拨片。
还有一份打印出来的化学成分分析报告。
以及那只铅灰色的金属盒。
苏晴站起身,走上前。
她用一根玻璃棒,指着那份报告。
“高总工,请看这里。”
她的声音冷静而清晰,每一个字都像手术刀一样精准。
“这是一种特殊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它的特性是,在特定的红外波段照射下,会产生一种独一无二的化学荧光反应。”
“这种反应,肉眼不可见,现有任何常规检测设备,也无法捕捉。”
高华和一众专家凑了过来,脸上写满了困惑。
苏晴继续道。
“而那个能激发它的红外光源,就藏在废料分拣台的传感器里。开关,则是清洗设备功率的微小波动。”
“换句话说。”
苏晴抬起头,视线扫过每一个人。
“有人,给特定的‘废品’,盖上了一个我们看不见的‘邮戳’。”
“而这块拨片,就是那个邮局的分拣员。它内部的化学传感器一旦识别到‘邮戳’,就会启动,将这批特殊的‘废品’,拨进一条通往后墙外的秘密通道。”
整个房间,死一般的寂静。
钱文博的嘴巴微微张开,他看着那份报告,又看看那块拨片,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高华的身体晃了一下。
他伸出手,想去拿那份报告,指尖却在半空中不受控制地颤抖。
一个用软件后门当烟幕。
一个用物理破坏当幌子。
所有人都被耍了。
敌人在他们眼皮子底下,用他们最引以为傲的科学,搭建起了一条天衣无缝的盗窃流水线。
“盒子里是什么?”
高华的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在摩擦。
陈岩走上前,亲手打开了那个金属盒。
里面,是一叠薄如蝉翼的晶圆切片。
每一片上面,都用最顶尖的光刻技术,蚀刻着“龙芯工程”最核心的电路图和工艺参数。
包括那份,由苏晴执笔,李向东口述的,关于微振动与热膨胀异常的完整解决方案。
那是他们刚刚才取得的,最宝贵的胜利果实。
高华只看了一眼,便猛地闭上了眼睛。
他向后退了一步,身体靠在墙上,才没有软倒下去。
一种比失败更可怕的寒意,笼罩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们赢了。
但差一点,就输掉了所有。
“我明白了。”
高华再次睁开眼时,眼里的火气已经消失,只剩下无尽的疲惫和后怕。
他对着陈岩,对着苏晴,也对着角落里从始至终都未发一言的李向东,深深地鞠了一躬。
“谢谢。”
“你们,又救了龙芯一次。”
危机,这一次,是真的解除了。
压在所有人头顶的乌云,终于散了。
房间里的气氛,也从紧绷的对峙,转为一种劫后余生的松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