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没有说话。
他只是走到测试槽前,看着那滩失败的废液,眉头紧锁。
他伸出手,隔着玻璃,轻轻触摸着。
闭上眼。
“听。”
一股混乱的,充满了暴躁与排斥的“情绪”,冲入他的脑海。
那不是一个统一的声音。
而是亿万个微小个体,在发出各自为政的,互相干扰的尖叫。
“挤!”
“别碰我!”
“滚开!”
“这边太窄了!”
它们无法列队,无法形成统一的意志。
就像一群被强行塞进阅兵方阵的,奇形怪状的土豆。
李向东猛地睁开眼。
“问题在粉末。”
他转过头,对一个负责微观分析的研究员说道。
“把原料粉末,放到电子显微镜下,放大五十万倍。”
命令立刻被执行。
很快,主屏幕上,出现了一幅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的,微观世界的“真实”照片。
那根本不是理论中,一颗颗光滑圆润的球体。
而是一堆形态各异的,粗糙的土豆。
有的扁,有的长,表面布满了凹坑和突起。
它们的大小也参差不齐,大的比小的大出好几倍。
这些肉眼无法察觉的微观瑕疵,在宏观的磁场下,被无限放大,最终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
一个年轻工程师看着屏幕,绝望地一拳砸在控制台上。
“妈的”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研究员,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颓然地转过身,肩膀垮了下去。
压抑。
冰冷的,让人窒息的压抑,再一次笼罩了整个实验室。
钱解放那张写满现实的脸,成了所有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申请进口。”
龙文涛的声音沙哑,做出了最后的尝试。
“从德国,或者日本,不计代价。”
半小时后。
回复传了回来,冰冷,且不容置喙。
“目标材料,a级战略物资,禁运。”
这条消息,像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所有人紧绷的神经。
自己生产?
国内现有的“彭森法”工艺,已经到了极限,照片上的“土豆”,就是我们能做出的最好的东西。
项目,从起跑线上,就一头撞上了南墙。
整整一天。
实验室里,再没人说话。
就在所有人都被绝望淹没,准备接受又一次失败时。
李向东把自己关进了资料室。
他没有再去看任何关于磁流体或者精密加工的资料。
他像一个溺水的人,胡乱地,抓起身边的每一根稻草。
一本本与项目毫不相干的报告,被他翻开,又丢到一旁。
《高强度钢材的低温脆性研究》。
《大型锻压机液压系统故障分析》。
《79式主战坦克发动机改进报告》。
突然。
他的手顿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