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安南拿着他写的清单,仔细看了看,发现基本都是市面上可以买到的药材,只有个别的不好找,找不到空间就不能育苗。
“姜老,您看看这三样店里现在有没有现成的,可不可以给我一点参考,我怕山里要是有但是老乡不知道长什么样子,那不就错过了吗?”
“不多,每样来一株就可以。”
她不贪的,只要一株,在空间里就可以无限繁殖。
姜老觉得她的提议不错,开始从身后的药箱里翻找起来,确实这几种药材备量很少,沈安南能看见的药箱里也就几根。
沈安南已经想好在空间里给这几种药材多留几块地了。
日子在上班和上学中度过,甚至还要时不时看看店面收拾的怎么样。
大三的期末考试很快就开始了,沈安南在考场拿到卷子的时候,简单地扫了一眼,发现试题都是书上强调出来的重点知识。
这些对沈安南来说简直就是小儿科,听着考试开始,她拿着笔就开始奋笔疾书。
没有发现考场上的监考老师在讲台上看了她好几眼,眼神里全是怀疑。
沈安南哪里顾得上那些,医学也算是半个文科,一般答题量比较大,完全没有时间交头接耳,谁都不敢浪费时间。
她现在读题都是要一目十行的,前段时间复习看书把速读都练了出来,现在不管是读题还是答题,都像是在脑子里抽出知识点。
监考老师看着别的大三同学还会时不时的抓耳挠腮,只有沈安南低下头就没有抬起来,难不成所有的题都会?
他不信邪的走到沈安南的背后,看到她秀气的字体时,已经忍不住在心里忍不住夸赞。
看到卷面上的答案时,他愣了一下:嘶,这姑娘不错啊,竟然连最后的附加题都做了出来,答案几乎和试卷的参考答案可以媲美。
监考老师非常佩服的点了点头,安心的开始整个考场的巡视。
果然是个人才,要不然怎么可能让院长破例同意大一的学生来参加大三年级的考试。
不光一门考试如此,后面大三学生的所有考试,监考老师都要往沈安南身后走走,见证一下天才的答题思路。
大三年级的考试结束,沈安南是天才的名声已经在大三代课老师的圈里传开了。
不仅仅是因为她答题的速度,还因为答题比较全方位,还会答出参考答案里面没有的角度。
连着几天的考试,沈安南感觉自己的脑细胞用了好多,为了让脑细胞可以快速的生长,何姐还专门做了好几天的大补汤饭。
何姐现在不仅要负责接送小孩,还要准备三餐,抽时间去水秀东街打扫打扫卫生。
多亏沈安南说开店的事情先不着急,等她所有的考试都结束,再开始正儿八经的翻新装潢,那个时候她也有时间检查。
这考试一开始就连着三周都在考试,大三考完考大二,最后才是大一年级的考试。
这三周下来,沈安南的手都快要写废了。
她发誓以后再也不逞能了,以后再也不要写这么多的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