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进入低潮。
受其影响,在我国,有些人对社会主义的前途缺乏信心,也有些人对改革开放产生疑问,提出姓“资”姓“社”的问题。
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向前推进,成为90年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重大问题。
在这个重要历史关头,南方讲话被提出。
许志远喜欢看新闻,对新闻的敏感度高。
当他看到南巡讲话后,就意识到老百姓的春天就要来了!只要能抓住时机,买房应该不成问题。
此时的郑自强跟大舅哥收粮食也赚了一些钱,不想总住在二楼的门面房里,也不想让父母这么大年纪还租房住,就想买块地皮,盖成明三暗五的堂屋,让父母也搬过去跟他们同住,也好有个照应。
可买地皮的钱总是攒不够,收粮食有淡季,卖服装的生意也竞争厉害,一直在打价格战,他也想找条能多挣钱的门路。
他们俩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让老婆孩子过上好日子!
春节期间,许志远跟郑自强在一起喝酒时,他兴致勃勃地讲起南巡讲话的精神,“趁着现在国家政策好,一定要抓住这个大好机遇!”
郑自强问:“志远哥,你觉得干啥好?”
“咱这边农村人都到广东打工,听说那边机会多,挣钱快!我打算去趟广东,看看人家是咋赚钱的。”
郑自强从中得到启发,也开始寻找新的进货渠道,他打算另辟蹊径,进和别人不一样的新款服装,只有这样才能跟在同一个商业街的其他服装店拉开距离,生意才能好干,赚到更多钱。
于是他到处打听哪里的服装批发市场服装款式新颖,当他听人说起星汉市有个服装批发市场,那里的服装款式比较新潮,价钱还便宜时,就带着钱,坐上长途汽车去了星汉。
星汉市的初春比观云县的气温高出好几度,郑自强穿着深灰色西服,敞着怀,露出枣红色的羊毛衫,里面还配着洗得一尘不染的白色衬衫,打着红色领带,脚上穿着擦得锃亮的红蜻蜓皮鞋,步履匆匆地走在去星汉市的人行道上。
“防风打火机,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郑自强循着吆喝声看过去,前边不远处的路边放着一张桌子,桌子旁站着个年轻人,正抄着一口不标准的普通话不断重复吆唤着。
郑自强好奇防风打火机是啥样的,就走过去看。
他走近发现书桌上摆着一排像士兵一样的金属打火机,刚想伸手拿起一只看看,手还没接触到,本来站在桌上的防风打火机,突然像下饺子一样全部掉落到地上。
他被吓得一惊,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
一个戴墨镜的年轻人快步走过来,拍了下郑自强的肩膀,怒气冲冲地厉声质问道:“你这人怎么这么没礼貌?把我们的东西弄掉了,连个对不起都不说!”
没等郑自强开口,又过来两个人,其中一人皮肤白皙,面相斯文,显得很老道;另一人膀大腰圆,嘴里叼着烟,眼神凶恶,一看就不像善茬!此时,刚才吆喝着卖打火机的那个人也凑了过来。
好家伙,一对四,他想脱身已经来不及了。
郑自强知道他们的目的就是讹钱,跟他们解释无用,他既不躲闪也不示弱,双手环胸,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看着他们。
墨镜男表情蛮横,用命令的语气对郑自强高声喊道:“东西都被你摔地上了,我们还咋卖?一百二十块钱一个,你全买下吧!”
郑自强没想到对方竟然这么狮子大开口,他愣了愣,没接话,只镇定地看着他们。
吆喝卖打火机的人见郑自强一个人,又赤手空拳,就大着胆子走上前,伸手就去抓他的西服领子,郑自强眼疾手快,抬起胳膊肘挡过去。
他恼羞成怒,后退一步,抬腿踢向郑自强的裆部。
郑自强迅速闪身一旁,对方踢出去的一脚不仅落了空,还由于用力过猛,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墨镜男看同伴没占到便宜,便厉声喝道:“你闪开,交给我!”
叼烟的男人朝同伴摆摆手,一脸不服气的样子,“杀鸡焉用宰牛刀!我最近两天手痒痒,把他交给我!”
郑自强毕竟一个人,又身处异乡,好汉不吃眼前亏!他扫视面前的四人,凭他在社会上闯荡的经验,立刻判断出那个看着有几分斯文的男人应该是他们的头目。
擒贼先擒王!他撇开对他嚷嚷的三人,快步上前死死抓住那个沉稳的男人,“你们谁敢过来,我就先放倒他!”
三个年轻人急了,连忙把郑自强围在中间,用狼一样凶狠的目光瞪着他。
墨镜男大声呵斥着:“赶紧松手!”
叼着烟的男人急切地喊着:“老大!”
郑自强更确定他的判断是对的。
他目光凶狠地扫视面前的三人,“放了他可以,咱得谈好条件。”
斯文男对那三人挥挥手,示意他们别乱来。
他双手用力去掰郑自强抓住他衣领的手,没掰开,他立刻明白,这是个练家子!
他深呼一口气,“好,你说吧!”
“弟兄们出来混不就是为了钱吗?我给你们五十,给弟兄们买烟吸,多了没有!你们要是还不放过我,那我只能拼命!打死一个够本,打死两个算赚!你们不就仗着人多吗?我不怕,奉陪到底!”
叼烟男蛮横地瞪着郑自强,冷笑一声,大声咋呼:“给五十块钱,打发要饭的呢!”
吆喝男给他使个眼色,“咱听老大的。”
郑自强强装镇静,他毕竟一个人,势力单薄,他知道真正打起来,好虎架不住群狼,他肯定不是他们的对手!他身上还带着准备进服装的钱,万一被他们毒打一顿,再把身上的钱抢走,就得不偿失了。
但他也清楚,不能示弱,只能软硬兼施,他在心里想着对策。
斯文男喘着粗气说:“我看你也是江湖人士,你放开我,咱交个朋友吧!”
郑自强担心放了他,自己走不掉,就跟他确定,“你得说话算数,我放了你,你必须让你那些弟兄们放我走。”
“好!”
郑自强虽然得到承诺,还是不放心,质问:“我凭啥信你?”
“骗你,我是狗。”
“不行,换个毒誓!”
“骗你,我不得好死!”
郑自强还是不放心,“我信你,但你那几个弟兄我信不过!这样,我给他们五十块钱买烟吸,你送送我。”
斯文男被郑自强挟持着动弹不得,其他人想过来解救,又怕郑自强伤了他们老大,一个个急得干瞪眼又没辙。
僵持了一会儿,斯文男撑不住了,无奈地点点头,“就按你说的办!”
郑自强从西服裤兜里掏出五十块钱,扔给戴墨镜的,然后挟持着斯文男离开,他那三个同伙紧跟其后。
郑自强回头,怒目圆睁,大声斥责:“你们再跟着我,我就对你们老大不客气了!”
斯文男只好朝着同伴摆摆手,示意他们停下。
三人只好停在原地,目送郑自强和斯文男离开。
走了二百米左右,郑自强看到路边是一个菜市场,那里人多,他觉得这下安全了,才把斯文男丢在路边,快步进了菜市。
终于摆脱纠缠,郑自强如释重负。
他想去当地派出所报案,但想到损失并不多,又没留下证据,只能自认倒霉。
他一心想着尽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正巧过来一辆三轮车,他便问:“去星汉市多少钱?”
“三块。”
郑自强上了三轮车,不过十分钟的路程就来到星汉市的服装批发市场,他掏出三块钱递给推三轮的。
推三轮的板着脸,厉声道:“是三十!在星汉,三块就是三十。”
郑自强不愿再次被讹,双手环胸,气愤地瞪着他,“咋的,你们星汉不属于中国?”
推三轮车的被他的气势吓到,不敢再纠缠,只好不情愿地收了他给的三块钱,离开了。
他刚想走进服装批发市场,一辆三轮车停在离他不到五米的地方,从三轮车上下来一个中年人,也是递给推三轮车的三块钱。
这个推三轮的对中年男人说:“在星汉,三块就是三十!”
不给三十就不让走,还大声嚷嚷,说中年男人坐了他的三轮车不给钱,不依不饶。
中年人无奈,向路过的行人求助,让大家给他评理。
路过的人都表情冷漠或避让,没有一个肯停下听他讲,都怕引火上身。
郑自强攥起拳头,本想替他打抱不平,但想起家中的妻女,只好忍了。
那中年男人被推三轮车的缠急了,气愤地掏出十块钱,大声嚷着:“我最多给你十块!”
推三轮车的人接过钱,竟然气急败坏地撂下一句“算我倒霉!”然后气呼呼地扬长而去。
郑自强苦笑,明明是坐三轮的倒霉,倒变成推三轮的倒霉了,这上哪儿说理去!
郑自强带着从批发市场进的服装回到返程的长途汽车上,正巧遇到同样来这儿进货的县新华书店的黄老板。
他进了好多书,批发书的商家派人用三轮车把他进的书送到长途汽车上,并帮他把书整整齐齐地装在长途汽车的行李箱架上。
这时,过来三个彪形大汉,一脸蛮横地大声喊着:“这谁的书?”
黄老板连忙陪着笑脸,“是我的。”
他们中的一个人板着脸,嚷着:“给装车费五十!”
黄老板连忙解释道:“这是我们自己装的。”
“那也得给装车费!不给我们吃啥?”
三个彪形大汉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瞪着眼看着黄老板。
郑自强握紧拳头,刚想站起身教训教训那三个人,再看看车上的人都视若无睹,他知道自己势单力孤,又在异地他乡,还是少惹事为妙!于是强忍住心中的怒火,放下拳头。
黄老板看情况不妙,只好乖乖地从兜里掏出五十块钱递给他们。
那几个人离开后,有个中年男人替黄老板打抱不平,“他们这跟强盗有啥区别?”
黄老板一脸无奈地叹了口气,“在人家的一亩三分地,只能认倒霉,破财免灾!”
回到家后,郑自强没把这次去星汉的惊险经历和被迫给出五十块钱的事告诉何美芝,他不想让她担惊受怕。
但是每当他回想起在星汉发生的事时,心里还是堵得慌。
他想借助酒来消除心中的郁闷,就买了两个卤菜去找许志远喝酒,两人边喝酒边叙话,一斤白酒下肚,都渐入佳境,话越发多起来。
郑自强跟他讲了去星汉市进服装路上的经历。
许志远听后叹口气说:“兄弟,看来出门都不容易!我比你还惨!”
接下来他便说起去广东一路上的辛酸经历。
前一阵子,许志远趁着还没开学,和郑晓红商量后决定去趟广东,开开眼界,找个新的挣钱门路。
当时坐的是长途大客车,和许志远同坐一车的都是去广东打工的农民工。
客车行驶到四川境内的一个山窝时,正巧遇到修路,大客车只能单道行驶,车在路边堵了三天三夜才过去。
本地人看到商机,用自行车驮着方便面和热水瓶,穿梭在停靠路边的车流中——一杯热水五块钱,一碗方便面十块!车上的人实在熬不住了,再贵都得买!
好不容易从修路的地方开过去,车开了几个小时后,下午一点多,司机把车停在路边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大院里。
他们下车后,发现院里的大铁门已经被一把大铁锁牢牢锁住,院子四周都是两米多高的围墙,从车上下来的人只能在院里活动。
院里倒是吃喝不愁,就是东西贵得离谱!一杯水五块钱,去一趟厕所也要五块!至于吃饭,更是十块起价。
那次的经历,让许志远深切感受到什么叫无助和任人宰割。
好不容易熬到广东,他发现广东太大了!
别人都有去处,有投奔的人,但许志远下车后却没有明确的目标,很茫然。
他就这样在这座陌生的城市转悠一天,什么挣钱的思路都没找到,他在这里体会最深的就是城市大,吃住都贵!
第二天他就坐车返回去了。
许志远对这趟广东之行感慨颇深,“我来回路上用了一星期时间,感觉比一个月都漫长!花了钱,受了罪,还一无所获!的确不能打无准备的仗!幸好你姐通情达理,不仅没埋怨我,还安慰我,能平安回来就好,我心理负担这才减轻些。”
郑自强听了许志远去广东这趟的经历,在同情他的同时,自己也释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