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让你当书童,你成大夏文圣 > 第141章  临安风骨

就在这时,一名衙役捧着一叠考卷,快步走了进来,恭敬地放在了魏长青的桌案上。
“大人,。
一名考官迫不及待地从小吏手上接过答卷,笑着对众人开玩笑道:“诸位同僚,咱们一人一部分,看看谁有好运气,能先睹卢琢之的答卷为快!”
“好!”
众人欣然答应,纷纷从衙役手上接过考卷,开始埋头翻阅。
魏长青也拿过一叠,心中同样存了几分期待,看看自己能否有这个好运,抽中卢璘的考卷。
文光阁内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都聚精会神,仔细批阅着手中的每一份战诗词。
时间一点点过去。
魏长青批阅完了手上这一份,正准备拿起下一份,满怀期待地想看看是不是卢璘的考卷时,身边突然传来一声压抑不住的惊呼。
“诸位同僚,快看!”
“看来卢案首的考卷,被我抽中了!”
此言一出,魏长青等人齐刷刷地望了过去。
只见那名考官激动得满脸通红,将手上的考卷高高举起,声音略带颤抖将战诗词念了出来。
“十年锈甲裹诗囊,夜半吹角裂帛章。”
“雪压孤城星欲坠,墨泼残甲字生芒。”
“已悬肝胆示日月,何惧骸骨垒边疆。”
“今宵灯烬硝烟里,血写春秋又一行!”
诗句念完,这名考官言之凿凿地说道:“此等风骨,此等气魄,必是卢案首得佳作!”
“这风格,和此前卢案首在县试、府试上写出的《破阵子》与《满江红》,何其相似!”
“而且此诗异象至少有三处,已达府级,绝非寻常童生可作,定是卢案首无疑了!”
其他几位考官闻言,也纷纷点头。
“不错,的确是卢案首的风格,如出一辙。”
“都是以文载武的路数,字里行间透着一股雄浑铁血之气。”
“‘已悬肝胆示日月,何惧骸骨垒边疆’,好句!这正是寒门书生面对国难,那种破釜沉舟,一往无前的决绝!”
魏长青听着,也觉得极有道理。
这首诗确实有卢璘浓重的个人风格,那种出身寒微却心怀天下的悲壮,血染沙场的豪情,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名考官见众人皆无异议,脸上满是得意,正准备伸手揭开糊名的封条,向众人验证自己的判断。
就在这时,另一位考官满是激动的大喊声,骤然响起。
“且慢!”
“诸位,且看我这首!”
众人循声望去,那名考官霍然起身,满脸动容。
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念诵。
“《从军行》”
三个字出口,便让在场众人心头一震。
紧接着,诗句如金戈铁马,破空而来。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诗句念完,整个文光阁,鸦雀无声。
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被最后一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给震住了。
这是何等的决绝!
何等的担当!
身为读书人,却喊出宁可舍弃功名,去当一个微末的百夫长,也要保家卫国!
良久。
魏长青默默地走到那位考官面前,拿过那张写着《从军行》的考卷。
他没有看诗,而是直接撕开了卷头的糊名封条。
一行刚劲有力的字迹,显露在众人面前。
“清河卢璘,字琢之。”
“这才是卢案首!”
一众考官岂会没有判断能力?
两首诗放在一起,高下立判。
第一首诗固然豪迈,风格也极像卢案首,但终究写的是读书人自己的抱负与决绝,立意还是在“我”。
可这首《从军行》,却另辟蹊径,完全跳出了读书人自身的视角。
它是在呐喊,是在号召!
是在用最直白,最有力的方式,鼓励天下所有大夏子民,投笔从戎,共赴国难!
其立意之高,格局之大,已远非第一首诗可比。
先前那位言之凿凿认定第一首诗是卢璘所作的考官,故作失望地叹了口气,可脸上却满是笑意。
魏长青手持着卢璘的考卷,胸中激荡,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他转过头,环视众人,一字一顿。
“这就是我临安风骨,卢案首!”
“诸位同僚,此次院试,卢璘当为我临安府案首,可有异议?”
“我等没有半点异议。”
“实至名归!当之无愧啊!”
夜凉如水。
圣院分院铁门缓缓开启,门外的喧闹声瞬间涌来。
“出来了!考生们出来了!”
“儿啊!我在这!”
焦急的呼喊声此起彼伏,无数家人提着灯笼,伸长了脖子在人群中寻找自家亲人。
卢璘背着行囊,随着人流走了出来。
他没有四处张望,穿过人群径直朝着柳府别院的方向走去。
身后是鼎沸的人声,身前是寂静的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