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九省通衢 > 第9章
(起)
毓贤的轿子远去,带走了那个充满谜团的紫檀木匣,也暂时驱散了圣家院内的刀兵之气。刘主簿如同斗败的公鸡,在一众衙役的簇拥下,灰溜溜地撤走了,临走前那怨毒的一瞥,却像毒蛇般冰冷,预示着风波并未平息。
劫后余生的虚脱感席卷而来,圣夫人几乎站立不稳,全靠张妈和忠伯搀扶。圣钦则紧紧攥着手里那个小纸团,仿佛攥着一块烧红的炭火,心脏在胸腔里咚咚狂跳。
真账!父亲竟然还留了一手!真正的账目证据,根本不在那个万众瞩目的密匣里,而是依旧藏在那本看似已被破解的《九章算经》之中!
“耗”字诀?粟米章?第七页?
巨大的惊喜和更深的危机感同时攫住了他。毓贤拿走了匣子,看似替他们解了围,但他的真实意图莫测。刘主簿及其背后之人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必须尽快找到真正的账目,才能掌握真正的主动权,否则依旧是砧板上的鱼肉。
“钦儿,你手里拿的什么?”圣夫人缓过气来,注意到儿子异常的紧张。
圣钦深吸一口气,将纸团递给母亲,低声道:“忠伯刚才悄悄给我的,是从匣子里飘出来的……爹写的。”
圣夫人展开纸团,看清那行小字,瞳孔骤然收缩!她猛地抬头看向忠伯。
忠伯连忙低声道:“老奴也是刚才抢匣子时,看到有片小纸飘到角落,就……就赶紧藏起来了……”
圣夫人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窍!丈夫圣宏远真是心思缜密到了极点!他早就预料到密匣可能不保,所以故布疑阵。那个华丽的紫檀木匣和里面看似重要的东西,根本就是吸引火力的幌子!真正的命门,依然牢牢握在他们自己手中!
“快!书!”圣夫人声音发紧,拉着圣钦立刻返回内室,再次紧闭门窗。
那本《九章算经》被迅速从藏匿处取出。圣钦的手指因激动而微微颤抖,飞快地翻到“粟米”章,找到第七页。
这一页讲的是粮食买卖中的“耗羡”计算问题。页面相对干净,似乎并没有之前那种细微的墨点标记。圣钦逐字逐句地仔细寻找着“耗”字。
找到了!在论述如何计算官粮运输途中合理损耗的那一段落里,确实有一个“耗”字。
但这个“耗”字本身,看起来并无任何异常。
(承)
“耗字诀……诀窍在哪里?”圣钦喃喃自语,小眉头紧紧锁起。父亲既然特意指出,绝不会无的放矢。
他尝试像之前那样,用手指按压、刮擦那个“耗”字,毫无反应。他又仔细检查“耗”字周围的文字、页码、行间距……依旧一无所获。
难道理解错了?不是这个“耗”字?
圣夫人也焦急地在一旁看着,帮不上忙。
圣钦闭上眼,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回想父亲教他算学时的点滴。父亲常说要懂得“通变”,不能死守陈法。“诀”……除了字面的意思,是否还有别的指代?比如……运算的诀窍?口诀?
他猛地睁开眼,目光再次落在那段关于耗羡计算的文字上。里面提到了一个计算损耗比例的简易口诀:“每石耗一升,百里加一钱……”
“每石耗一升……”圣钦无意识地默念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比划着这几个字的笔画。
突然,他停了下来!
“每”、“石”、“耗”、“一”、“升”……这五个字!
他猛地拿起书,凑到眼前,死死盯住这五个字!他发现,这五个字的墨色,似乎比周围其他的字要略微……略微深那么一丝丝!如果不是刻意寻找并且对墨色极度敏感,根本不可能发现!
而且,这五个字的位置……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开迷雾!
他迅速找来一张废纸和一支秃笔,将这五个字按照在书中出现的顺序写下:“每”、“石”、“耗”、“一”、“升”。
然后,他尝试着将这五个字重新组合、拼接……
“每石耗一升”是口诀,但如果不是口诀呢?如果只是五个独立的字呢?
“石”和“升”都是计量单位……“一”是数字……“耗”是动作……“每”是副词……
他尝试着各种排列组合,却不得要领。
沮丧
渐渐升起。时间紧迫,敌人可能随时反扑!
(转)
就在圣钦几乎要放弃这种思路时,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之前破译用的那本《算法统宗》(已被拿走)的空位,忽然想起了父亲曾经玩笑般教过他的一种更古老的、源自算筹摆放的密码,叫做“位序诀”,即不看重字本身,而看重字在文中的位置顺序,通过特定算法转换……
位置顺序!
他再次看向那五个字:“每”在第七行第三字,“石”在第七行第五字,“耗”在第七行第七字,“一”在第七行第九字,“升”在第七行第十一字……
这些数字:3、5、7、9、11……
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都是奇数?间隔是2?
圣钦的大脑飞速运算着。父亲常用的密码本……如果不是《算法统宗》,那会是什么?他环顾四周,目光最终落在了母亲那本日常记账用的、随处可见的《百家姓》上!《百家姓》是蒙学读物,几乎家家都有,最不起眼!
他一把抓过《百家姓》!
如果“位序诀”的密码本是《百家姓》,那么这些数字就需要对应《百家姓》中的字序!
《百家姓》开头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第一个字“赵”是第1位。
数字3、5、7、9、11分别对应:《百家姓》中第3字——“孙”;第5字——“李”;第7字——“郑”;第9字——“姜”;第11字——“谢”!
“孙”、“李”、“郑”、“姜”、“谢”?
这看起来像是姓氏,似乎毫无意义。
圣钦没有气馁,他记得这种“位序诀”有时需要二次转换。他尝试着取这些字的偏旁部首,或者谐音……
“孙”字……子小孙?不好转换。
“李”字……木子李?
“郑”字……关耳郑?
“姜”字……羊女姜?
“谢”字……言射谢?
还是看不出关联。
忽然,他想到另一种可能!这些数字指示的或许不是字,而是页、行、字!
他再次看向《九章算经》“粟米”章第七页,目光落在那个“耗”字上。父亲留下的线索是“‘耗’字诀”,核心是这个“耗”字!
他尝试以“耗”字为坐标原点!
“耗”字位于第七页、第七行、第七列!(他快速数了一下该行字数)
7、7、7?
然后之前的数字是3、5、7、9、11。如果7是原点,那么3、5、9、11相对于7的位置是-4、-2、+2、+4?
这组对称的数字似乎暗示着某种平衡或配对。
他尝试将《百家姓》第3字“孙”和第11字“谢”配对;第5字“李”和第9字“姜”配对……
“孙谢”?“李姜”?这似乎也不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圣钦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合)
就在他几乎要绝望时,他的目光无意中扫过母亲记账的毛笔,笔杆上刻着一个小小的“尺”字标记。
尺……刻度……数字……
一个更简单的念头闯入脑海!这些数字:3、5、7、9、11……它们的平均值就是7!而7正好是“耗”字的位置!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真正的秘密就藏在“耗”字本身?!
他再次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那一个“耗”字上。他用指甲,极其小心地,轻轻刮擦“耗”字最后一笔那一个“点”。
果然!那一点墨迹之下,竟然隐藏着一个极细微的、用针尖刻出的小箭头,指向下一页(第八页)的某个位置!
圣钦的心跳再次加速!他迅速翻到第八页,按照箭头的指向,找到了一行看似普通的计算例题中的几个字。
这一次,他没有再依赖《百家姓》,而是凭借对数字的天生直觉,将那几个字在文中的位置数字记录下来,然后进行了一种简单的四则运算……
得出的新数字,对应回《九章算经》本身的页码和行数!
当他最终按照新的指示,翻到那一页,找到那一行,看到那几个被巧妙标记出的字时,他几乎停止了呼吸!
那不再是模糊的指向,而是清晰地组成了一个地名、一个人名和一个时间!
“光绪三年,河东,张。”
光绪三年!河东!这和他们最初破译出的关键词完全吻合!而那个“张”字,显然是一个关键人物的姓氏!
在这一行字的空白处,还有一行更小的、几乎与纸张纹路融为一体的批注:
“验库底旧档,丙字柒号架,夹层。”
这分明是指向存放真实账目证据的具体地点!可能是在官府的档案库里!
(悬念)
圣钦激动得小手发抖,将这一发现指给母亲看。
圣夫人看着那清晰无比的线索,眼中终于燃起了真正的希望之火!有了这个,或许真能扳倒刘主簿,救出丈夫!
然而,还没等他们消化这个巨大的发现,院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喧哗,听起来人数众多,远非之前衙役可比!
一个惊慌失措的邻居的声音隔着墙头传来,虽然压低了却清晰可闻:
“圣家嫂子!快……快跑啊!刚才有一大队官兵,打着巡捕营的旗号,往这边来了!领头的……领头的好像是宋家的人!说是……说是要抓什么漏网的逆党同伙!”
巡捕营!宋家!漏网逆党!
这分明是要撕破脸皮,直接栽赃陷害,动用武力来抓人灭口了!
刚刚找到的生路,瞬间被更恐怖的死亡阴影笼罩!
圣夫人脸色惨白如纸。
圣钦猛地合上书,将它死死抱在怀里。
脚步声、马蹄声、刀剑碰撞声已经清晰可闻,正在迅速逼近!
他们被困在了家里,无处可逃!
(第九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