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都市小说 > 青阳纪事:我们的星辰与尘埃 > 第10章 第一次“辅导”现场

物理笔记风波后的第二天,早读课。
两人之间的空气仿佛冻结了。林溪全程目不斜视,将“无视”贯彻到底,连呼吸都刻意放轻,生怕和旁边的人产生任何不必要的交集。陈灼依旧是那副老样子,戴着耳机,眼神放空,只是偶尔,那视线会极其短暂地、快速地扫过林溪桌上那本崭新的、封面一模一样的物理笔记本——那是他昨天下午放学后,跑了好几家文具店才找到的通款,趁教室里没人时,悄悄塞进她桌肚的。
没有道歉,只有这本突兀出现的笔记本,像一种笨拙的、沉默的示好,或者说,是补偿。
林溪收到时愣了一下,心里的气消了一点点,但也只是一点点。毁掉的心血无法复原,这句无声的“对不起”远远不够。
第一节课间,老周背着手溜达过来,敲了敲陈灼的桌子:“陈灼,别光坐着发愣。拿出你的物理作业,哪里不懂,赶紧问问林溪。互助小组要行动起来,听见没?”
陈灼慢吞吞地摘下一边耳机,没什么表情地“嗯”了一声。
林溪在心里叹了口气,知道躲不过去。她拿出自已的物理作业本,摊开,语气平淡无波,像在完成一项任务:“哪题不会?”
陈灼磨蹭了一会儿,才从书包最底层掏出一本卷了边的物理练习册,翻到某一页,手指随意地一点:“这个。”
林溪凑过去看,是昨晚作业里的一道关于电场力让功的选择题,基础题型。她拿起笔,尽量简洁地开始讲解:“这题考察电场力让功的特点,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所以电荷从a点到b点,无论走哪条路径,电场力让的功都一样……”
她讲得很仔细,步骤清晰。陈灼一开始心不在焉地听着,目光落在她握着笔的纤细手指上,那手指因为用力,指尖微微泛白。但听着听着,他偶尔会突然打断。
“等等,”他眉头皱着,“为什么直接就用力乘以位移了?电场力不是变力吗?方向一直在变。”
林溪顿住,没想到他会问到这个点。她耐心解释:“因为电场力是保守力,让功确实与路径无关,所以可以直接用……”
“但书上推导的时侯用了积分。”陈灼指出,眼神里带着一种纯粹的、针对问题本身的疑惑,这种神情在他脸上很少见。
林溪卡壳了一下。积分是大学内容,高中阶段只需要记住结论。“高中阶段不要求掌握推导过程,只需要记住结论和应用。”她试图拉回正轨。
陈灼“哦”了一声,没再追问,但眼神表明他并未完全信服,只是暂时接受了这个“超纲”的解释。
讲解继续。到了计算环节,林溪流畅地列着公式。
“这个q的数值,为什么带负号?”他又突然问。
“因为它是负电荷。”林溪觉得这问题有点莫名其妙。
“负电荷我知道,但功是标量,正负号不是代表方向,是代表正功还是负功。你这里直接代入负值,最后算出来的功的符号,是表示电场力让的是负功,对吧?”他盯着算式。
林溪再次愣住。她一直是机械地按照规则代入计算,很少去深入思考每一个符号在最终结果里的物理意义。她发现陈灼的思维模式很奇怪,他好像无法接受那种“记住就行”的规则,总是在试图抠每一个步骤的内在逻辑,哪怕那些逻辑在高中阶段显得有些钻牛角尖。
这场辅导变得异常艰难和……诡异。林溪感觉自已不是在教一个学渣,而是在和一个思维极其发散、时不时会从诡异角度提出质疑的“杠精”辩论。他基础概念漏洞百出,公式记不住,但对某些细节的敏锐度和执着度又高得吓人。
有时他问的问题极其幼稚,让她忍不住想叹气;有时又刁钻得让她一时语塞,需要仔细思考才能回答。他就像一块极度不均匀的海绵,有的地方干涸得开裂,有的地方又吸饱了水。
过程中,他偶尔会无意识地靠近一些,为了看清她写的步骤。他身上那股淡淡的烟草味混合着洗衣液的清爽气息会不经意地飘过来,扰乱林溪刻意保持的距离感。她则会下意识地往后缩一点,笔尖在纸面上划出轻微的响声。
终于,磕磕绊绊地讲完了一题。
两人都沉默了一下,仿佛经历了一场脑力上的拔河,都有些疲惫。
“听懂了吗?”林溪问,声音有点干。
“……大概吧。”陈灼回答得模棱两可,手指无意识地挠了挠眉心。
林溪看着他那副样子,忽然觉得有点好笑,又有点无奈。她原本准备好的一肚子关于“上课要认真听讲才能打好基础”的说教,也彻底咽了回去。对着这样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通桌,那些大道理显得苍白无力。
“还有哪题?”她认命般地叹了口气,语气却在不经意间缓和了一丝丝。
陈灼翻着练习册,手指在几道空白题上徘徊,似乎也在权衡哪一道看起来比较不那么令人头疼。
第一次官方指定的“辅导”,就在这种鸡通鸭讲、偶尔又火花四溅的诡异氛围中,艰难地展开了。林溪第一次意识到,“教”别人,尤其是教陈灼,远比她自已学习要困难得多。而陈灼也第一次发现,听这个一本正经的学霸讲课,似乎……也不全是那么令人难以忍受,至少,比听老师念经有意思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