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吃黑】+【军阀混战】+【土匪糙汉文学】
这个世界,哪有那么多善良打败邪恶的事情
军阀混战,凶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他们三个原本是亡命之徒,某天,他们为了赶走杀人魔头,和军阀斗智斗勇。
1.
民国十七年秋,边水镇的监狱像口发霉的棺材,嵌在镇子最脏的巷尾。
墙缝里渗着黑褐色的水,风一吹,霉味裹着隔壁屠宰场的血腥味往牢房里钻,黏在人皮肤上,洗都洗不掉。
大狗靠着冰冷的石墙,把最后一口发霉的窝头掰成三等分。他手指粗短,掌心全是老茧

前几年在青龙山当山匪时,劈柴、扛枪、爬树,哪样都磨出了硬茧。
现在这双手被铁链锁着,腕子上的血痕结了层黑痂,一动就扯得生疼。
哥,这破窝头咽着剌嗓子。
狗二接过窝头,往嘴里塞了一大口,腮帮子鼓得像含着颗核桃。他比大狗小两岁,眉眼间还带着点少年气,就是左眉骨上有道刀疤,是去年抢李剃头的税银时,被追兵砍的。
狗三攥着铁链子,指节泛得发白。他才二十一岁,是三人里最年轻的,也是最冲的。听见狗二抱怨,他往地上啐了口带血的唾沫:要不是刘老三那叛徒,咱能蹲在这儿上回狱警踹我那脚,我早晚得还回去!
大狗抬眼瞪了他一下。刘老三是以前青龙山的同伙,收了李剃头的钱,把他们抢税银的路线全供了出去。那天他们刚把税银分给山下受灾的百姓,就被李剃头的兵围了。为了让狗二、狗三先跑,大狗挨了三枪,最后还是没逃掉。
别咋呼,
大狗的声音哑得像砂纸磨木头,李剃头的人把监狱守得跟铁桶似的,硬闯就是送死。咱得等,等机会。
他嘴上这么说,心里也没底。李剃头是边水镇的土皇帝,手下的兵穿黑布军装,腰间别着大刀,杀人跟割麦子似的。前阵子有个囚犯想越狱,被抓住后,李剃头让人把他的头砍下来,挂在监狱门口示众,挂了三天,苍蝇围着转,没人敢靠近。
话刚落,监狱外突然传来震天的枪声。墙缝里渗着的水晃了晃,头顶的土渣簌簌往下掉,落在狗三的囚服上。狗二扑到铁窗前,眯眼往外看

铁窗上的铁条锈得厉害,他得凑得极近才能看清:是兵!好多兵!穿着灰军装,不是李剃头的人!
李剃头的兵都穿黑布军装,袖口还绣着个

字,一眼就能认出来。这灰军装的兵一来,监狱的狱警顿时乱了套,有的往枪眼里塞子弹,手忙脚乱的,子弹掉在地上滚了老远;有的抱着枪就往后门跑,鞋都跑掉了一只。
轰隆
一声巨响,监狱的南墙被炸开个大窟窿,碎石子溅了满院,有块石头还砸在了隔壁牢房的铁门上,发出
哐当
一声脆响。一个穿灰军装的军官领着几个兵冲进来,腰间别着一把镀银的手枪,军帽下的脸棱角分明,左额角有块浅疤,眼神锐利得像鹰。
他扫了眼牢房里的囚犯,大多缩在墙角发抖,只有大狗三人直着腰,眼里没多少惧色。方才狱警见外面乱了,想拿鞭子抽狗三撒气,被大狗伸手挡了,那胳膊上还留着一道红印子,渗着点血。
你们三个,会打仗不
军官开口,声音洪亮,压过了外面的枪声。
狗三先喊了:会!砍人、开枪、设陷阱,啥都会!
大狗拽了拽狗三的胳膊,不让他乱嚷嚷,然后抬头看向军官:这位长官,我们不是坏人。是李剃头抢了百姓的粮,我们抢了他的税银分给百姓,才被抓的。要是您能救我们出去,我们愿为您效力,跟李剃头的人拼命!
军官笑了,嘴角勾起个弧度,走过来让人打开牢门。
铁锁
咔嗒
一声开了,大狗三人走出牢房,阳光晃得他们眯起眼
。在牢里待了快俩月,眼睛早就不习惯亮堂了。
我是张怀安,
军官自报姓名,奉上面的命令来打李剃头。这人在边水镇作恶太多,百姓都恨他。你们要是真有本事,就跟着我,以后别当山匪,当正经兵,保边水镇的百姓。
张怀安让人给他们找了干净的灰布军装,还端来三大碗热粥,配着咸菜和白面馒头。狗二捧着碗,眼泪
吧嗒
掉在粥里:哥,咱总算不用再被人叫狗贼了。
大狗拍了拍他的背,看向张怀安的背影

那背影笔挺,像棵立在风里的白杨树。他心里琢磨着:以前在青龙山,虽说也是劫富济贫,可总被人戳脊梁骨叫
山匪狗贼;现在跟着张司令,能光明正大地打坏人,护着百姓,这才是人该活的样子。
以后好好干,
大狗把馒头掰成两半,分给狗二一半,别给张司令丢脸,也别再让人戳咱脊梁骨。
狗三嚼着馒头,使劲点头,馒头渣掉了满衣襟:哥,咱以后肯定能让边水镇的人都知道,咱不是狗贼!
2.
张怀安的驻地在边水镇外的破庙里。这庙以前是供奉山神的,后来被李剃头的兵砸了,神像倒在地上,脑袋都缺了一块。张怀安让人把神像挪到墙角,腾出地方给兵们睡觉,自己则在神龛旁边搭了张木板床,床头堆着几箱子弹和一张边水镇的地图。
第二天一早,张怀安就把大狗三人叫到跟前,指着地图上的河流:李剃头最近在扩充兵力,粮草全靠从下游运过来,走的就是这条河,必经边水镇的码头。你们三个去侦查,摸清粮船的时间和人数,最好能想办法把粮截下来。
咱的兵快断粮了。
大狗接过张怀安递来的三块银元:司令放心,咱保证完成任务。
三人换上百姓的粗布衣服,狗二还特意在脸上抹了点灰,装成刚从乡下进城的挑夫。边水镇的码头很热闹,有扛货的脚夫,有卖小吃的摊贩,还有几个穿黑军装的兵在巡逻,腰间别着大刀,眼睛四处瞟,见谁不顺眼就踹一脚。
狗二蹲在码头边的面摊前,要了一碗阳春面,慢慢吃着,耳朵却竖得老高,听着旁边两个脚夫聊天。
听说了吗下周三有粮船来,是李剃头的人押着,听说拉了二十车米,还有不少枪呢!
可不是嘛!上回我给粮船扛货,看见那些兵把枪放在木箱里,黑沉沉的,看着就吓人。
狗二心里记下,又故意凑过去搭话:两位大哥,这粮船是给啥人运的啊咋还派兵看着
其中一个脚夫瞪了他一眼:少打听!是李大爷的粮,你要是敢乱嚼舌根,小心脑袋搬家!
狗二赶紧点头哈腰:是是是,我不问了。
等那两个脚夫走了,狗二赶紧吃完面,往码头深处走。他看见几个穿黑军装的兵在检查一艘货船,就假装帮忙扛货,凑到跟前,听见一个兵对另一个兵说:下周三的粮船,得仔细盯着,张怀安的人最近老在附近晃,别让人把粮截了。上回丢了两车盐,王副官把咱骂得狗血淋头。
data-fanqie-type=pay_tag>
狗二摸清了情况,悄悄溜出码头,往破庙赶。路上还遇到个卖糖葫芦的老汉,他买了三串糖葫芦,想着给大狗和狗三尝尝

自从被抓进监狱,他们就没吃过甜的。
回到破庙,大狗和狗三正围着地图琢磨。狗二把糖葫芦递过去,然后把打听来的消息说了一遍:粮船下周三来,有二十车米,还有不少枪,押船的兵大概有五十个,领头的是个姓赵的排长,听说挺凶的。
大狗咬着糖葫芦,酸甜的汁水流进嘴里,他眯起眼:粮船从下游来,到码头得经过一片浅水区,船在那儿走得慢,正好设伏。咱先找几个会水的兵,到时候把船舵弄坏,再抢粮。
张怀安听了,点头同意:我给你们调十个会水的兵,再给你们二十发子弹。记住,尽量别死人,要是能劝降最好
。李剃头的兵里,不少是被逼的百姓。
到了周三,大狗三人带着十个会水的兵,躲在浅水区旁边的芦苇荡里。河风裹着水汽吹过来,芦苇沙沙响,把他们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狗三握着枪,手心全是汗,枪托硌得他肩膀生疼。他以前在山上用的是鸟铳,这还是头回摸这么好的步枪。
哥,咋还没来
狗三小声问,眼睛盯着河面。
别急,
大狗刚说完,就看见远处来了几艘大船,船头插着李剃头的黑旗,旗上绣着个

字,在风里飘得张扬。船慢慢靠近浅水区,速度果然慢了下来,船桨划水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狗二吹了声口哨,声音又尖又细,像芦苇荡里的鸟叫。六个会水的兵悄悄跳进河里,身上绑着芦苇秆,只露出个头,慢慢往粮船游去。他们手里拿着带着铁钩的绳子,游到船尾,猛地把绳子甩到粮船的舵上,几个人一起使劲往后拉。
咔嗒
一声,舵轴断了。粮船上的兵顿时慌了,有人探出头往水里看,嘴里还骂骂咧咧的。狗三举枪就打,子弹

地飞出去,正好命中那人的肩膀。那人

地叫了一声,摔回船上。
动手!
大狗喊了一声,率先从芦苇荡里冲出去。他手里拿着一把大刀,是张怀安给的,刀身闪着寒光。他跳上最前面的粮船,正好撞见一个穿黑军装的兵举着枪冲过来。大狗侧身躲开,大刀劈在那兵的胳膊上,那兵手里的枪掉在船上,捂着胳膊满地打滚。
狗二跟着跳上来,手里拿着一把短刀,是他以前当山匪时用的,刀把都磨得发亮。他专挑兵的腰眼捅,动作又快又准

以前在山上跟人打架,他就靠这招赢过不少人。有个兵想从背后偷袭他,狗二听见脚步声,猛地转身,短刀直接捅进那兵的肚子,那兵哼都没哼一声就倒了。
粮船上的兵没料到会有人伏击,乱作一团。有个兵想跳河逃跑,刚翻过船舷,就被芦苇荡里的兵一枪打死,尸体
扑通
掉进水里,溅起一大片水花。大狗站在船头,对着剩下的兵喊:放下枪,不杀!张司令说了,你们要是愿意投降,以后就跟咱一起保百姓,有饭吃,有衣穿!
那些兵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几个先把枪扔在地上。
他们大多是被李剃头抓来的百姓,本来就不想打仗,现在见打不过,干脆就投降了。姓赵的排长还想反抗,被狗三一脚踹在地上,枪也被缴了。
狗二让人把粮袋搬下来,装到事先准备好的小船上。粮袋沉甸甸的,搬起来很费劲,狗二累得满头大汗,却笑得合不拢嘴

这些米够张司令的兵吃半个月了。大狗则盯着粮船里的木箱,让人打开一看,全是崭新的步枪,还有几箱子弹。
哥,咱赚了!
狗三抱着一把步枪,兴奋得直跺脚。
等张怀安接到消息赶来时,粮食和枪已经运到了破庙。张怀安拍着大狗的肩膀,笑得很开心:好小子,有本事!这粮一断,李剃头的人就得慌。
大狗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都是司令指挥得好。咱以前在青龙山,也常截那些欺负百姓的富商,这点活儿熟。
张怀安拉着他坐在木板床上,递给他一支烟:以前截富商是为自己,现在截粮是为百姓,不一样。以后好好干,边水镇的百姓会记得你们的好。
大狗点着烟,抽了一口,烟味呛得他咳嗽了两声。他看着破庙外的夕阳,心里暖暖的

这还是头回有人跟他说,他做的事是为了百姓,是对的。
3.
李剃头丢了粮和枪,气得把书房里的茶杯全摔了。
茶杯是景德镇的瓷器,摔在地上碎得四分五裂,茶水溅了满地。他坐在太师椅上,脸色铁青,手里的马鞭被他攥得变了形。
王副官!
李剃头喊了一声,声音又尖又利。
一个脸上带刀疤的男人走了进来,他穿着黑布军装,腰间别着两把枪,刀疤从眼角划到嘴角,看着就吓人。这就是王副官,是李剃头手下最狠的人,杀人从不眨眼,边水镇的百姓见了他,都躲得远远的。
大爷,您叫我
王副官弯腰行礼,语气恭敬。
张怀安的人把粮截了,你去把他们的驻地找出来,把那三个狗贼抓回来!
李剃头把马鞭往地上一扔,我要活剐了他们,让他们知道跟我作对的下场!
王副官点头:是!我这就带一百个兵去,保证把那三个狗贼的脑袋给您带回来!
王副官带着兵,顺着码头的痕迹往破庙赶。一路上,他们见人就问,要是有人说不知道,就一刀砍了。有个老汉因为没说张怀安的下落,被王副官的兵砍死在路边,尸体就扔在沟里,没人敢收。
大狗得到消息时,王副官的兵已经离破庙不到三里地了。张怀安的兵加起来才一百多个,硬拼肯定不行。大狗蹲在地上,看着地图上的芦苇荡

那地方他熟,以前在青龙山时,常去那儿打猎,芦苇比人高,水道又多,进去了就跟瞎了似的。
司令,咱把他们引到芦苇荡里。
大狗指着地图,那地方水道多,咱在里面设陷阱,再派人绕到他们后面,把他们团团围住。
张怀安点头:就按你说的办。你带狗二、狗三,再选二十个精干的兵,去芦苇荡设伏。我带着剩下的人,在破庙后面接应,要是情况不对,就去支援你们。
大狗三人领着兵,往芦苇荡赶。路上,狗二找了个当地的老乡

那老乡以前跟大狗一起在青龙山待过,后来下山娶了媳妇,开了个小酒馆。老乡给他们画了张芦苇荡的水道图,还告诉他们,有几条水道是死路,进去了就出不来。
哥,咱在死路里埋点削尖的竹子。
狗三看着地图,眼睛亮了,再在水道口放些树枝,假装是迷路的记号,让王副官的人往死路里走。
大狗点头,让人砍了些竹子,削得尖尖的,然后埋在死路的水里,只露出一点尖子。
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狗二则在水道口放了些树枝,还故意留下几个脚印,引着王副官的人往死路走。
狗三埋竹子时,不小心被蛇咬了一口。那蛇是毒蛇,咬在他的小腿上,很快就肿了起来,疼得他直咧嘴。狗二赶紧蹲下来,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
,里面是他以前在山上采的草药,能治蛇咬。他把草药嚼碎,敷在狗三的伤口上,再用布条缠紧。
疼不疼
狗二问,声音有点急。
狗三摇了摇头,强撑着站起来:没事,这点小伤不算啥。咱还得设陷阱呢,别耽误了正事。
大狗拍了拍狗三的肩膀,心里有点酸

他们三个从小就认识,一起在乡下长大,后来家乡遭了灾,爹娘都死了,才一起上了青龙山。这么多年,不管遇到啥危险,他们都没丢下过彼此。
王副官的兵追到芦苇荡外,看见地上有脚印,还有掉落的灰布军装碎片

那是大狗故意留下的。追!
王副官喊了一声,率先冲进芦苇荡。他手里拿着枪,眼神凶狠,刀疤在阳光下显得更吓人了。
芦苇荡里的风比外面大,吹得芦苇秆打在人脸上,又疼又痒。王副官的兵跟着脚印走,走着走着,脚印没了,眼前出现好几条水道。往哪走
一个兵问,声音有点发颤。
芦苇荡里太静了,只有风吹芦苇的声音,让人心里发毛。
王副官指着有树枝记号的水道:往那儿走!他们肯定从这儿跑了!
他觉得张怀安的人慌不择路,肯定会留下记号,却没料到这是个陷阱。
兵们跟着他往里走,刚走没几步,就有人

的一声叫,掉进了埋竹子的水里。竹子尖正好扎进他的脚,鲜血一下子染红了水面。有陷阱!
兵们慌了,纷纷往后退,有的甚至想往回跑。
就在这时,芦苇丛里突然响起枪声。大狗带着人从左边冲出来,手里的大刀劈向最近的兵;狗二从右边冲出来,短刀捅进一个兵的腰眼;狗三则领着人绕到后面,把王副官的兵团团围住。
杀!
大狗喊了一声,声音震得芦苇秆都晃了晃。
王副官又惊又怒,拔出腰间的手枪,对着大狗开枪。子弹

地飞过来,狗三眼疾手快,扑过去把大狗推开,子弹擦着大狗的胳膊过去,打在了芦苇秆上,溅起一片碎渣。
哥,你没事吧
狗三扶着大狗,急着问。
没事,
大狗站起来,胳膊上擦破了点皮,渗着血,你小心点,王副官的枪法准。
王副官见没打中大狗,又举着枪对着狗三。大狗赶紧扔出手里的大刀,刀柄

地砸在王副官的手上,手枪掉在了水里。大狗冲过去,一拳打在王副官的脸上,王副官踉跄着后退,正好踩进水里的陷阱,竹子尖扎穿了他的脚。
你这狗贼!
王副官疼得大叫,伸手去摸腰间的另一把枪。狗二冲过来,一脚踩在他的手上,短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别动!再动就割了你的喉咙!
剩下的兵见王副官被擒,又被大狗三人打得没了力气,纷纷放下枪投降。大狗让人把王副官绑起来,看着他脸上的刀疤:你以前杀了多少百姓去年山下张家庄的人,是不是你杀的
王副官哼了一声,不说话。狗三气得想打他,被大狗拦住了。别跟他废话,
狗三说,直接杀了,给那些百姓报仇!
大狗摇了摇头:留着他,还有用。李剃头要是知道他的副官被抓了,肯定会来救,到时候咱再设个局,把他也引过来。
他们把王副官押回破庙,关在一个小房间里,派人看着。张怀安看着被绑的王副官,点了点头:大狗,你想得周到。李剃头最看重王副官,肯定会来救他。
大狗笑了笑:咱就等着他来,到时候一起把他收拾了,让边水镇的百姓过安稳日子。
4.
李剃头听说王副官被抓,果然急了。他亲自带着五百个兵,气势汹汹地往边水镇的码头赶

大狗让人给李剃头带了信,说要在码头交换王副官和之前截的粮,还说要是他不来,就把王副官砍了。
张怀安和大狗站在码头的货船上,看着远处驶来的黑军装队伍。队伍前面,李剃头骑着一匹黑马,穿着绸缎做的军装,腰间别着一把大刀,手里拿着马鞭,扬得高高的,看着很威风。
李剃头肯定没安好心,
张怀安皱着眉,他带这么多人,是想趁机把咱们都灭了。
大狗点头,眼睛盯着李剃头的队伍:咱也没安好心。
他指了指码头上的三艘货船,这些货船里,咱都放了炸药,只要他的人靠近,就引爆。另外,咱让之前投降的三十个兵,假装成看守王副官的人,等李剃头过来,就里应外合。
张怀安拍了拍他的肩膀:好主意。一会儿你带狗二、狗三在货船上等着,我带着人在码头两边的巷子里埋伏,等炸药一响,就冲出来。
李剃头的队伍到了码头,他勒住马,看着货船上的大狗,大声喊:狗贼!把王副官放了,再把粮和枪还回来,我就饶你们不死!
大狗笑着喊回去:李剃头,你先让你的人往后退五十步!不然我现在就杀了王副官!
他让人把王副官推到船头,狗二手里的刀架在王副官的脖子上,刀刃贴着皮肤,吓得王副官脸色发白。
李剃头皱了皱眉,挥了挥手:后退五十步!
他心里舍不得王副官。
王副官跟着他好几年,帮他杀了不少人,是他最得力的手下。
黑军装的兵往后退了退,整齐的队伍乱了些。大狗给狗二使了个眼色,狗二悄悄摸出火柴,点燃了藏在货船底下的导火索。
导火索
滋滋
地烧着,冒着小火花,没人注意到。
把王副官放过来!
李剃头喊,声音有点急。
大狗让人把王副官推下船,王副官
扑通
掉进水里,挣扎着往岸边游。他的脚还在疼,游得很慢,水花溅得很大。就在这时,轰隆
一声巨响,码头上的三艘货船同时被炸得粉碎,木头和碎片飞得到处都是,有的碎片还砸到了黑军装的兵身上。
动手!
大狗喊了一声,和张怀安的兵一起冲了出去。狗二手里拿着短刀,专挑落单的兵砍;狗三握着步枪,一枪一个,准得很。
他练了好几天枪法,现在总算派上用场了。
李剃头的兵被炸药炸懵了,又被大狗三人打得落花流水,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有个兵想跑,被狗三一枪打中腿,摔倒在地上,哭着喊
饶命。
李剃头气得哇哇叫,拔出腰间的大刀,朝着大狗冲过来。狗贼!我杀了你!
他的刀劈向大狗的头,刀风带着一股杀气。大狗赶紧低头躲开,大刀砍在了旁边的木桩上,嵌在里面拔不出来。
大狗趁机一拳打在李剃头的肚子上,李剃头踉跄着后退,捂着肚子直咧嘴。狗二和狗三冲过来,一人架着李剃头的一条胳膊,把他按在地上。李剃头还想挣扎,狗三一拳打在他的脸上,打得他满嘴是血。
李剃头,你也有今天!
大狗看着他,眼神里满是恨意,你抢百姓的粮,杀百姓的人,今天就给他们偿命!
李剃头喘着气,恶狠狠地瞪着大狗:我就是死,也不会放过你们!你们这些狗贼,永远都是狗贼!
你错了,
大狗蹲下来,看着他,咱现在不是狗贼,是保边水镇的兵。以后,边水镇再也没有你这样的坏人了。
大狗举起大刀,一刀下去,李剃头的头掉在了地上,鲜血喷了一地。剩下的黑军装兵见李剃头死了,纷纷扔下枪投降,有的甚至跪在地上哭了起来

他们终于不用再跟着李剃头作恶了。
边水镇的百姓听说李剃头被灭了,都跑出来看热闹。有个老大娘端着一碗热水,递给大狗:小伙子,辛苦你们了!以后再也不用怕李剃头了!
大狗接过水,喝了一口,热水暖到了心里。他以前当山匪时,百姓见了他就跑,现在却有人主动给他递水,这感觉真好。
狗二帮着百姓收拾码头的碎片,有个小孩跑过来,拉着他的衣角:叔叔,你好厉害!我以后也要像你一样,打坏人!
狗二蹲下来,摸了摸小孩的头,笑着说:好啊!以后你要好好读书,长大了保护百姓。
有个穿长衫的商户走过来,手里拿着三袋银元,递给大狗:三位兄弟,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以前你们在青龙山时,抢过我的货,我还恨过你们。现在才知道,你们是好人,是为百姓做事的。
大狗接过银元,又还给商户:
大叔,这钱您收着。以前是咱不对,抢了您的货,现在咱是兵,不能要百姓的钱。以后您好好做生意,有咱在,没人敢欺负您。
商户感动得眼圈红了,连连说
谢谢。
夕阳照在码头上,把三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大狗看着热闹的码头,看着百姓们的笑脸,心里想:
以前当山匪,被人叫狗贼,抬不起头;现在跟着张司令,打军阀,保百姓,终于能堂堂正正做人了。
这时,有个兵不小心喊了一声
狗贼大哥,周围的人都安静了下来,看着大狗。
大狗愣了一下,然后笑着说:别叫我狗贼了,以后叫我大狗就行。咱现在不是贼,是守护边水镇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