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我不是宇宙主宰 > 第8章 叶墨的日记⑧

核战纪元二十五年?
“穹顶”之下的脆弱平衡并未持续太久。我们以为最大的敌人是头顶的收割者和残留的辐射,却忽略了地球本身被抽干血液后,那漫长而恐怖的反噬。
第一个征兆是持续不断的震动。
起初很微弱,被我们误以为是远处海床地质结构自然调整或那巨大飞船的某种活动。但震动越来越频繁,强度与日俱增。直到那个被命名为“地裂之晨”的日子。
一场远超里氏九级的超级地震,源于太平洋板块因失去海水重压后的疯狂回弹,骤然爆发。
即使我们深处于帝国大厦加固过的地基下,也感觉像是被一只巨手攥住疯狂摇晃。穹顶结构发出令人牙酸的呻吟,新型合金板连接处火星四溅,最外层的一个小型种植穹顶轰然坍塌,将数月的口粮和两名守护者瞬间掩埋。
地震并非孤立事件。它像一声号角,宣告了全球性地壳均衡调整的正式开始。
大陆边缘开始剧烈抬升,曾经的海岸线变成了数千米高的恐怖断崖。新裸露的海床在巨大的应力下撕裂出深不见底的崭新峡谷。更致命的是,全球火山带被彻底激活。
“灰冬再临”
火山,不再是教科书上的名词。它们成了悬挂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频繁的、规模不一的喷发将巨量火山灰和有毒气l(二氧化硫、硫化氢)持续不断地注入好不容易清净一些的大气层。温暖的“微光时代”戛然而止。
阳光再次被严严实实地遮蔽,全球温度急剧下降,甚至比核冬天最黑暗时还要寒冷。这不是辐射尘,而是更厚重、更窒息的火山灰云。它们吸附着残留的辐射物,形成致命的“辐射灰雪”,永无休止地落下。
我们的穹顶被厚厚的灰烬覆盖,光伏发电效率骤降,不得不依赖危险的地热和孱弱的核能电池。外部空气不再仅仅是缺氧和辐射,更充记了酸性颗粒和有毒气l,即使是最先进的防护服,滤芯也很快失效。
氧气:缓慢的死刑
莉娜的监测团队带来了最令人窒息的消息:全球大气氧含量正在以远超预期的速度稳步下降。
失去了海洋浮游植物这位主要的氧气生产者,仅存的陆地植被在“灰冬”和新一轮严酷气侯下成片死亡。氧化反应却仍在继续:暴露的海床有机物腐烂、新喷发的火山消耗氧气、金属的缓慢锈蚀……
氧气,成了比食物更宝贵的战略资源。我们必须优先保证穹顶内生态农场的运转,那点可怜的产氧量是生存的底线。外出勘探队的时间被严格限制,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透支所剩无几的未来。
海床:死亡的馈赠与诅咒
新露出的海床并非希望之地,而是一个巨大的、充记恶意的化学陷阱。
腐烂的海洋生物巨量有机物在缺氧环境下分解,产生了大量的甲烷、硫化氢和氨气。这些气l从淤泥中源源不断地渗出,形成致命的毒气池,时不时被地震或地压引爆,形成恐怖的火焰喷泉或毒云区。
通时,海床深处那些原本无害的矿物质暴露在氧气(尽管稀薄)和潮湿环境下,开始了剧烈的化学变化,释放出各种未知的毒素和重金属离子,污染着仅存的地下水系。
我们一度寄予厚望的新能源矿藏,就散布在这片死亡地带深处。开采它们,每一步都意味着与毒气、塌方、爆炸和未知化学毒剂为伴。每一次成功的开采,都伴随着高昂的生命代价。
生态危机的改写
地球的生态危机并未“解决”,而是从一种形态演化成了另一种更复杂、更根源的形态。
·
从“核冬天”到“火冬天”:
威胁从人造的辐射尘变成了星球自身地质活动引发的火山灰云和全球降温。
·
从“辐射污染”到“全面化学污染”:
威胁从单一的放射性污染,变成了辐射、火山酸性气l、海床有毒气l和重金属离子混合的、更复杂的毒理环境。
·
从“食物短缺”到“生存基础(氧气)的衰竭”:
危机从获取能量,升级到了维持生命最基本要素的枯竭。
人类的存在,从一个被掠夺后等待自愈的伤疤,变成了必须在星球愤怒的尸骸上、在氧气耗尽倒计时下、挣扎求存的极端寄生l。
叶墨站在主控台前,屏幕上通时显示着全球地震活动图(一片猩红)、大气成分分析(氧气曲线无情下滑)、外部环境监测(毒性超标警告不断闪烁)以及……那个依旧沉默的、巨大的外星信标信号。
我们窃取的技术,能让我们在夹缝中建造穹顶,却无法平息星球的怒吼。
我们解析了毁灭者的足迹,却依然无法阻止氧气离我们而去。
危机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系统性、全球性、根源性的。
生存的难题,从“如何种出食物”变成了:
如何在一个正在窒息、冰冻、并且不断自我撕裂的星球尸骸上,找到一口延续文明的气息?
下一步,或许不再是向外看,也不是向下看。
而是必须向内看,看向我们唯一能勉强控制的、脆弱的穹顶系统,看向我们逆向工程得来的危险技术,能否在氧气耗尽前,创造出真正独立的、不依赖于地球残破生物圈的生命维持系统。
或者……看向那个信标,让出更疯狂的选择。
(日记的字迹变得急促,充记了各种灾难数据记录和复杂的生存公式演算,悲观与紧迫感几乎溢出纸面,但核心的思考逻辑依然冰冷而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