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年间建造的顾家老洋房,因一场暴雨夜的密室死亡案重回公众视野。
死者顾明远是洋房现任主人,也是古董钟表收藏家.
倒在反锁的书房内,身旁唯有一座停摆的民国铜钟。
钟表修复师陈砚秋因曾为顾明远修复过古董钟表,被警方邀请协助调查。
随着调查深入,陈砚秋发现死者手中紧握的铜钟暗藏玄机。
钟芯内藏着半张泛黄的密信,而密信上的字迹竟与自己失踪多年的祖父有关。
洋房内的管家、贪婪的侄子、神秘的古董商,每个人似乎都怀揣秘密。
当陈砚秋顺着铜钟线索追查,不仅揭开了顾家老洋房的百年宝藏传闻,更牵扯出祖父当年失踪的真相。
而凶手的真面目,竟隐藏在一场跨越三代的恩怨纠葛中。
1
雨夜的铜钟密码
暴雨像扯断的棉线,砸在顾家老洋房的青瓦上,溅起层层水雾。
陈砚秋撑着黑伞站在洋房门口时,皮鞋已经沾了半截泥水。
洋房外墙上的爬山虎被雨水浇得发亮。
枝蔓缠绕着斑驳的红砖,像无数双暗绿色的手,死死攥着这座民国年间的建筑。
陈先生,您可算来了。
穿黑色警服的年轻警员小跑过来,伞沿往陈砚秋这边倾了倾。
李队在里面等您,这案子实在邪门,您是顾老先生生前最信任的钟表修复师,说不定能看出些门道。
陈砚秋点点头,目光落在洋房大门上方的铜制门环上。
门环是狮子造型,狮口衔着圆环,历经岁月磨损,狮眼却仍透着冷光。
他记得三个月前第一次来这里时,顾明远还笑着说这门环是他祖父当年从欧洲带回的,陪了顾家近百年。
推开门,一股混合着檀木与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
客厅里亮着暖黄色的吊灯,光线透过雨雾般的玻璃,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几名警员正围着客厅中央的红木茶几记录,茶几上摆着几样古董钟表。
镀金怀表、珐琅座钟、铜制挂钟,都是顾明远的收藏。
砚秋,这边。
穿藏青色风衣的李队从楼梯口走来,脸上带着疲惫。
书房在二楼,现场保护得很好,除了死者,没其他人进去过。
陈砚秋跟着李队上楼,木质楼梯在脚下发出
吱呀
的声响,像老人的叹息。
二楼走廊铺着深红色地毯,吸走了大部分脚步声,只剩雨声在耳边愈发清晰。
走廊尽头的书房门紧闭着,门把手上缠着黄色警戒线,旁边站着两名警员。
现场情况怎么样
陈砚秋停下脚步,目光扫过门板。
那是一扇民国时期的实木门,门闩是黄铜材质,从内部插死,门框上没有任何撬动痕迹。
死者顾明远,男,68
岁,退休教授,古董钟表收藏家。
李队拿出笔记本,声音压低。
今天早上七点,管家发现书房门反锁,喊了半天没回应,最后撞开的。现场没有打斗痕迹,死者倒在书桌前,手里攥着一座铜钟,初步判断死亡时间是昨晚十点到十二点之间。
警员拉开警戒线,陈砚秋走进书房。
房间不大,三面墙都是书架,摆满了古籍和古董钟表,靠窗的位置放着一张红木书桌。
顾明远倒在书桌左侧,穿着灰色睡衣,脸色发紫,嘴角残留着微量白沫
——
像是中毒的迹象。
他的右手蜷缩着,掌心紧紧贴着一座铜钟。
铜钟约有巴掌大小,钟身是暗铜色,表面刻着缠枝莲纹。
钟摆已经停了,指针卡在十一点十五分的位置。
陈砚秋蹲下身,小心翼翼地观察铜钟,指尖避开死者的手。
他注意到铜钟的钟顶有一道细微的裂痕,像是被人刻意撬开又粘回去的。
法医初步检查,死者体内有乌头碱残留,可能是通过茶水摄入的。书桌上有一个茶杯,里面还有半杯没喝完的普洱茶,已经送去化验了。
李队站在陈砚秋身后。
最奇怪的是这个房间
——
门从内部反锁,窗户是民国时期的钢窗,从里面用插销锁死,窗沿上没有任何攀爬痕迹,完全是个密室。
陈砚秋站起身,目光扫过书桌。
书桌上放着一本摊开的古籍,书页上放着一支钢笔,旁边还有一个打开的首饰盒,里面空无一物。
他走到窗边,推开插销,窗外是洋房的后院。
院子里种着几棵老槐树,地面湿漉漉的,没有脚印。
顾老先生昨晚为什么会在书房
陈砚秋转身问。
管家说,顾老先生最近一直在研究这座铜钟,每天晚上都会在书房待到很晚。
李队指了指铜钟。
他说这座铜钟是顾老先生半个月前从一个古董商手里买来的,说是民国时期的物件,里面藏着什么秘密。
陈砚秋再次蹲下身,征得法医同意后,轻轻拨开死者的手,拿起铜钟。
铜钟比看起来重一些,钟身冰凉。
他晃了晃,里面传来轻微的
沙沙
声,像是有纸张摩擦的声音。
他指尖摸到钟顶的裂痕,用指甲轻轻抠了一下,发现粘合的地方并不牢固。
李队,这个铜钟可能有问题。
陈砚秋抬头。
钟顶是被人撬开又粘回去的,里面好像藏了东西。
李队立刻让技术人员过来,用工具小心地拆开铜钟的钟顶。
果然,钟芯里藏着一张折叠的泛黄纸张。
纸张边缘已经破损,上面用毛笔写着几行字,字迹潦草,像是在匆忙中写下的:
槐花落尽,铜钟鸣三响,宝藏在……
后面的字迹被撕掉了,只剩下半句话。
陈砚秋拿起纸张,指尖突然顿住。
纸上的字迹他很熟悉,和祖父当年留下的修理笔记上的字迹几乎一模一样。
祖父陈景年是民国时期有名的钟表修复师。
二十多年前突然失踪,只留下一本记满钟表修复技巧的笔记本。
陈砚秋就是靠着这本笔记本,才走上钟表修复的道路。
他一直以为祖父是意外失踪,可现在,祖父的字迹竟出现在顾明远的铜钟里,这绝非巧合。
陈先生,你认识这字迹
李队注意到陈砚秋的表情变化。
陈砚秋握紧纸张,指尖有些发凉。
我不确定,但这字迹和我祖父的很像。我祖父是民国时期的钟表修复师,二十多年前失踪了。
李队皱起眉:这么说,这个铜钟和你祖父有关
陈砚秋没说话,目光重新落在铜钟上。
钟芯里除了纸张,还有一个细小的铜制齿轮,齿轮上刻着一个

字。
那是祖父修复钟表时的习惯,会在关键零件上刻上自己的姓氏。
就在这时,楼下传来一阵争吵声。
一个尖利的男声划破雨声:凭什么不让我进去这是我叔叔的房子,我有权知道发生了什么!
李队脸色一沉:是顾明远的侄子,顾博文。昨天晚上他也在洋房里,说是来给顾明远送东西。
陈砚秋站起身,将纸张递给技术人员。
先把这个拿去化验,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痕迹。我想和顾博文聊聊。
2
反锁的书房谜题
楼下的争吵声越来越大。
陈砚秋跟着李队下楼时,看到一个穿着名牌西装的男人正对着警员大喊。
头发梳得油亮,却因为激动而有些凌乱,手腕上的劳力士手表在灯光下闪着光。
博文,别闹了。
一个穿着灰色中山装的老人走过来,拉住男人的胳膊。
警察同志在办案,你这样会影响他们的。
老人是顾家的管家,姓周,六十多岁,头发花白,脸上布满皱纹,眼神却很锐利。
陈砚秋记得他,上次来修复钟表时,周管家端来的普洱茶很醇香。
周叔,我叔叔死了,他们还不让我看一眼,这像话吗
顾博文甩开周管家的手,语气依旧激动。
我昨晚还和他一起吃饭,怎么今天就没了肯定是有人害了他!
李队走到顾博文面前,语气严肃:顾先生,我们理解你的心情,但现在需要你配合调查。你昨晚是什么时候离开书房的离开后去了哪里
顾博文的眼神闪烁了一下,语气缓和了些。
我昨晚七点多来的,给叔叔送了些进口的保健品。八点左右,我们在客厅聊了会儿天,然后叔叔说要去书房研究铜钟,让我自己待着。我在客厅看了会儿电视,九点半左右就走了。
你离开的时候,周管家在吗
李队问。
在,周叔在厨房收拾,我走的时候还和他打了招呼。
顾博文点点头,目光扫过客厅里的古董钟表,眼神里闪过一丝贪婪。
警察同志,我叔叔的那些收藏……
不会有什么事吧
陈砚秋皱了皱眉,顾博文提到
收藏
时的语气,比提到叔叔的死更急切。
他想起书桌上那个空的首饰盒
——
难道顾明远有什么贵重物品不见了
顾先生,你知道你叔叔书房里有一个空的首饰盒吗
陈砚秋开口问。
顾博文愣了一下,眼神有些慌乱:首饰盒我不知道……
我叔叔没跟我说过。
周管家,你知道吗
李队转向周管家。
周管家点点头,语气平静。
知道,那是顾先生前几天刚买回来的,说是里面放了一块民国时期的翡翠牌子,很贵重。昨天晚上我收拾书房的时候,还看到首饰盒放在书桌上,是打开的,里面有翡翠牌子。今天早上发现顾先生出事时,首饰盒还是打开的,但里面的翡翠牌子不见了。
data-fanqie-type=pay_tag>
不见了
顾博文的声音提高了些。
难道是小偷可这房子门窗都好好的,小偷怎么进来的
陈砚秋没说话,走到客厅的古董钟表前,目光落在一座珐琅座钟上。
座钟的指针停在九点十分,和顾明远书房里铜钟的时间不一样。
他记得上次来的时候,这座座钟是正常走时的,而且顾明远对钟表很爱惜,每天都会校准时间。
周管家,这座座钟是什么时候停的
陈砚秋指着珐琅座钟。
周管家看了一眼座钟,语气有些疑惑:应该是昨晚吧昨天下午我打扫客厅的时候,它还在走。顾先生对这些钟表很在意,每天都会检查一遍,不会让它们随便停摆的。
陈砚秋蹲下身,仔细观察座钟的机芯。
机芯是黄铜材质,上面有轻微的划痕,像是被人强行拆开过。
他抬起头,看向顾博文:顾先生,你昨晚在客厅看电视的时候,有没有碰过这座座钟
顾博文的脸色瞬间变了,眼神躲闪:我……
我没有。我一直在看电视,没碰过这些东西。
真的吗
陈砚秋站起身,语气平静。
这座座钟的机芯有被拆开过的痕迹,而且上面还残留着一点你的香水味。你手腕上的劳力士,用的是同款香水吧
顾博文下意识地捂住手腕,脸色更加难看。
我……
我只是好奇,想看看这座钟的构造,就拆开了,后来装不回去,就只能放在这儿了。
你为什么要拆座钟
李队追问。
我……
我就是觉得好玩。
顾博文的声音越来越小,显然在撒谎。
陈砚秋走到顾博文面前,目光锐利。
顾先生,你拆座钟,是不是为了找什么东西比如……
和书房里的铜钟有关的线索
顾博文猛地抬头,眼神里充满惊讶:你怎么知道……
话没说完,又立刻闭上嘴,脸色煞白。
李队立刻上前一步:顾博文,你老实交代,你是不是知道铜钟里的秘密是不是你偷了翡翠牌子,杀了顾明远
不是我!
顾博文急忙摆手,声音发抖。
我是想找铜钟里的东西,但我没杀叔叔!我昨晚九点半就走了,离开的时候叔叔还好好的!
那你为什么要找铜钟里的东西
陈砚秋问。
顾博文沉默了一会儿,像是下定了决心。
我听叔叔说,那座铜钟里藏着顾家老洋房的宝藏线索。我叔叔没有子女,我是他唯一的侄子,这些宝藏早晚都是我的,所以我想提前找找看……
但我真的没杀他!
宝藏线索陈砚秋心里一动。
祖父的密信上也提到了
宝藏,看来这铜钟里的秘密,远比他想象的更复杂。
就在这时,技术人员从二楼下来,走到李队身边,低声说了几句。
李队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看向顾博文。
顾博文,我们在你送的保健品里,检测出了乌头碱的成分。你还有什么话说
顾博文的腿一软,差点摔倒,幸好周管家扶住了他。
不是我放的!那保健品是我从国外买的,我怎么会放毒肯定是有人陷害我!
除了你,还有谁接触过那些保健品
李队问。
周叔……
周叔昨天帮我把保健品拿到了厨房。
顾博文看向周管家,眼神里带着怀疑,难道是你
周管家的脸色不变,语气平静。
我只是帮你把保健品放在了厨房的柜子里,没有碰过里面的东西。而且,顾先生昨晚并没有吃保健品,法医检查过,他胃里只有普洱茶和一些点心。
李队皱起眉,案件似乎陷入了僵局。
顾博文有动机,保健品里有毒,但死者没吃。
书房是密室,门窗都没有痕迹。
翡翠牌子不见了,却不知道是谁偷的。
陈砚秋走到窗边,看着外面的暴雨,思绪纷乱。
祖父的密信、铜钟里的齿轮、停摆的座钟、失踪的翡翠牌子。
这些线索像是散落的珠子,需要一根线把它们串起来。
他突然想起什么,转身问周管家:周叔,你在顾家待了多久
周管家愣了一下,回答:快四十年了,我年轻时就跟着顾老先生的父亲,后来又跟着顾老先生。
那你知道我祖父陈景年吗
陈砚秋问。
周管家的眼神突然变了,像是被什么东西刺痛了一样,语气有些不自然。
陈景年……
好像有点印象,是民国时期的钟表修复师,当年给顾家修过钟表。
你和他认识
陈砚秋追问。
周管家避开陈砚秋的目光,声音低沉:只是见过几次,不算认识。
陈砚秋注意到周管家的手指在微微发抖
——
他在撒谎。
这个老管家,肯定知道关于祖父的秘密,甚至可能和顾明远的死有关。
就在这时,楼下的门铃响了。
警员去开门,很快带着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女人走进来。
女人戴着墨镜,身材高挑,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手提箱,气质冷艳。
李队,我是苏曼丽,顾明远先生的古董顾问。
女人摘下墨镜,露出一张精致的脸,眼神锐利,听说顾先生出事了,我特意从上海赶过来。
苏曼丽的出现,让原本就复杂的案件,更加扑朔迷离。
陈砚秋看着她,总觉得这个女人身上有种熟悉的感觉,像是在哪里见过。
直到他看到女人手提箱上的铜制锁扣。
锁扣上刻着一朵缠枝莲纹,和铜钟上的花纹一模一样。
3
铜钟里的密信残页
苏曼丽的到来,让客厅里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
她走到顾明远的遗体旁,站了一会儿,脸上没有太多表情,只是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苏小姐,你最后一次见顾先生是什么时候
李队问。
半个月前,在上海的古董拍卖会上。
苏曼丽转过身,语气平静。
我帮他拍下了那座民国铜钟,他说那座钟对他很重要,里面藏着顾家的秘密。
你知道铜钟里藏着什么秘密吗
陈砚秋问。
苏曼丽看向陈砚秋,眼神里带着一丝惊讶:你是……
陈砚秋陈景年先生的孙子
陈砚秋愣了一下:你认识我祖父
我祖父和陈景年先生是旧识,都是民国时期的古董商。
苏曼丽走到陈砚秋面前,从手提箱里拿出一张老照片。
这是我祖父留下的照片,里面有陈景年先生。
照片是黑白的,有些泛黄,上面有三个男人站在一座洋房前。
中间的男人穿着长衫,戴着眼镜,笑容温和
——
正是陈砚秋祖父陈景年的样子。
左边的男人穿着西装,手里拿着一座铜钟,和顾明远书房里的那座很像。
右边的男人穿着中山装,看起来很年轻,眉眼间竟和周管家有些相似。
左边这个拿着铜钟的,是顾明远先生的父亲,顾廷琛。右边这个,是我祖父,苏振邦。
苏曼丽指着照片上的人,他们三个当年是好朋友,一起收藏古董,还合作过几笔生意。
陈砚秋看着照片,心里的疑惑更重了。
那这座铜钟,到底藏着什么秘密我祖父为什么会把密信藏在钟里
苏曼丽叹了口气:这就要从民国三十八年说起了。那年时局动荡,顾廷琛先生担心家里的古董被战火毁掉,就和陈景年、苏振邦先生一起,把一批珍贵的古董藏在了顾家老洋房的某个地方,也就是现在流传的‘顾家宝藏’。为了找到宝藏,他们制作了三个线索,分别藏在三件物品里
——
铜钟、翡翠牌子、还有一本古籍。只有集齐三个线索,才能找到宝藏的位置。
翡翠牌子是不是顾明远书房里失踪的那一块
李队问。
苏曼丽点点头:对,那块翡翠牌子是顾廷琛先生的传家宝,上面刻着洋房的平面图,是找到宝藏的关键线索之一。那本古籍,据说是陈景年先生保管的,里面记载着宝藏的具体位置,但后来陈景年先生失踪了,古籍也不见了。
陈砚秋突然想起祖父留下的笔记本,笔记本的最后几页是空白的,但纸页边缘有轻微的划痕,像是被人撕过什么东西。
难道古籍的内容,被祖父写在了笔记本里,后来又被人撕掉了
那铜钟里的线索是什么
陈砚秋问。
铜钟里藏着密信,上面写着宝藏的第一个提示。
苏曼丽看向李队,我听说顾明远先生书房里的铜钟里有半张密信
李队让技术人员拿出密信,递给苏曼丽。
苏曼丽看完密信,皱起眉:‘槐花落尽,铜钟鸣三响,宝藏在……’后面的内容被撕掉了。当年我祖父说过,完整的密信应该是‘槐花落尽,铜钟鸣三响,宝藏在壁炉后的暗格里’。
壁炉后的暗格
李队立刻起身,我们去书房看看!
众人跟着李队来到二楼书房,陈砚秋走到壁炉前,仔细观察壁炉的内壁。
壁炉是砖石结构,表面贴着瓷砖,看起来很普通。
他用手敲了敲瓷砖,突然发现左侧的一块瓷砖声音有些空洞。
这里有问题。
陈砚秋让警员拿来工具,小心地撬开瓷砖。
里面果然有一个暗格,暗格里放着一个木盒,盒子上着锁,锁是铜制的,刻着缠枝莲纹。
这个锁……
需要钥匙才能打开。
苏曼丽看着锁。
我祖父说过,钥匙是一块怀表,藏在顾家的某个钟表里。
陈砚秋的目光落在书桌旁的一座铜制挂钟上。
那座挂钟是民国时期的款式,钟摆上挂着一个小小的铜制钥匙,和木盒上的锁正好匹配。
他走过去,拿下钥匙,打开了木盒。
木盒里放着一张泛黄的纸。
上面画着顾家老洋房的剖面图,标注着宝藏的位置
——
就在书房的地板下。
众人立刻找来工具,撬开书房的地板。
里面果然有一个铁箱,铁箱上着锁,锁上刻着三个凹槽,正好对应铜钟、翡翠牌子、古籍的形状。
看来必须集齐三个线索,才能打开铁箱。
李队皱起眉。
但翡翠牌子不见了,古籍也找不到,怎么打开
苏曼丽看向顾博文,眼神里带着怀疑。
顾先生,翡翠牌子是不是你拿的你昨晚来这里,就是为了偷翡翠牌子吧
顾博文急忙摇头:不是我!我虽然想找宝藏,但我没偷翡翠牌子!我昨晚离开的时候,书房门还是锁着的,我怎么进去偷
那谁能进去书房
李队问。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周管家身上。
他是顾家的管家,对洋房的结构最熟悉,而且有书房的钥匙。
周管家的脸色变得苍白,双手攥紧。
不是我……
我没有偷翡翠牌子,也没有杀顾先生。
周叔,你就别装了。
苏曼丽突然开口,语气冰冷。
我认出你了,你不是真正的周管家。你是我祖父当年的手下,张诚。当年我祖父和顾廷琛、陈景年先生合作藏宝藏,你因为贪心,想独吞宝藏,就背叛了他们,还想杀了陈景年先生,结果被他们发现,只好逃走了。这些年你一直隐姓埋名,混进顾家当管家,就是为了等机会找宝藏!
周管家(张诚)的身体晃了晃,眼神里充满震惊:你……
你怎么知道这些
我祖父在日记里写了。
苏曼丽拿出一本泛黄的日记。
他说你当年偷走了半张密信,还想毁掉铜钟,幸好陈景年先生及时阻止,把你赶跑了。你现在杀了顾明远先生,就是为了夺取铜钟和翡翠牌子,找到宝藏!
张诚的脸色彻底变了。
突然从怀里掏出一把匕首,朝着苏曼丽扑过去:既然你知道了,那我就只能杀了你!
陈砚秋反应很快,一把推开苏曼丽,伸手抓住张诚的手腕。
张诚力气很大,挣扎着想要刺向陈砚秋,李队和警员立刻上前,将张诚按在地上,夺下匕首。
是你杀了顾明远
李队厉声问。
张诚趴在地上,喘着粗气,眼神里充满绝望。
是……
是我。我混进顾家二十年,就是为了找宝藏。半个月前,顾明远买下铜钟,我就知道机会来了。我听到他和苏曼丽打电话,说要找翡翠牌子和古籍,就想在他找到宝藏前下手。昨晚,我在他的普洱茶里下了乌头碱,看着他喝下去,然后把他扶到书桌前,伪造了密室
——
其实书房的门闩有问题,我早就做了手脚,从外面也能锁上。我还偷走了翡翠牌子,想独吞宝藏……
翡翠牌子在哪里
李队问。
在……
在客厅的珐琅座钟里。
张诚低着头。
我拆座钟的时候,就是为了把翡翠牌子藏在里面,等风头过了再拿走。
警员立刻去客厅,拆开珐琅座钟。
果然在机芯里找到了一块绿色的翡翠牌子,上面刻着洋房的平面图。
案件似乎已经破了

张诚为了宝藏,杀害了顾明远,伪造了密室,偷走了翡翠牌子。
但陈砚秋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张诚说他偷走了半张密信,可铜钟里的密信是完整的一半。
而且祖父的字迹为什么会出现在密信上还有祖父的失踪,难道和宝藏有关
苏曼丽走到陈砚秋身边,低声说:陈先生,我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我祖父的日记里还写了一件事
——
当年陈景年先生失踪前,曾给我祖父寄过一封信,说他发现了一个秘密,关于宝藏的秘密,可能会危及他的生命。
陈砚秋心里一紧:什么秘密
日记里没写,只说那个秘密和顾家有关。
苏曼丽看着张诚被警员带走的背影。
而且,张诚说他从外面能锁上书房门,但我刚才检查过,书房的门闩是民国时期的原装货,没有任何改造痕迹,从外面根本锁不上。他在撒谎。
陈砚秋立刻看向书房的门闩
——
确实,门闩是黄铜材质,表面有岁月的磨损,没有任何撬动或改造的痕迹。
那张诚是怎么伪造密室的难道还有其他凶手
他走到书桌前,拿起祖父留下的密信,仔细看着上面的字迹。
突然,他发现密信的边缘有一个微小的印记,像是印章的痕迹。
他用放大镜仔细看
——
那是一个

字印章,和苏曼丽手提箱上的锁扣花纹一模一样。
陈砚秋抬起头,看向苏曼丽,眼神里充满疑惑:苏小姐,你祖父的印章,是不是刻着‘苏’字
苏曼丽的脸色变了一下,勉强笑了笑:是……
是啊,怎么了
这封密信上,有你祖父的印章。
陈砚秋将密信递给苏曼丽。
如果密信是我祖父写的,为什么会有你祖父的印章而且,你刚才说完整的密信是‘槐花落尽,铜钟鸣三响,宝藏在壁炉后的暗格里’,但张诚说他偷走了半张密信,这根本矛盾。
苏曼丽的眼神变得慌乱起来,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我……
我只是听祖父说的,可能记错了。
就在这时,李队拿着技术人员的报告走过来。
陈砚秋,我们在铜钟的钟芯里,除了密信和齿轮,还发现了一点血迹,经过
DNA
比对,是苏曼丽祖父苏振邦的血迹。而且,那杯普洱茶里的乌头碱,不是张诚放的,因为茶杯上只有苏曼丽和顾明远的指纹。
苏曼丽的脸瞬间变得惨白,双腿一软,坐在了地上。
苏小姐,你现在还有什么话说
李队走到苏曼丽面前,语气严肃。
苏曼丽沉默了很久,终于哭了出来:是我……
是我杀了顾明远。
4
跨越三代的恩怨
苏曼丽坐在地上,泪水顺着脸颊滑落,精致的妆容被哭花,看起来有些狼狈。
她抬起头,看着陈砚秋和李队,缓缓说出了隐藏在三代人之间的秘密。
我祖父苏振邦,当年根本不是为了保护宝藏,而是为了独吞宝藏。
苏曼丽的声音带着哽咽。
民国三十八年,顾廷琛先生拿出大部分古董,陈景年先生负责找藏宝地,我祖父负责运输。可我祖父贪心,想把所有古董都占为己有,就和张诚的父亲合作,想在藏好宝藏后,杀了顾廷琛和陈景年先生。
张诚的父亲
陈砚秋问。
对,张诚的父亲是我祖父的手下,当年负责执行杀人计划。
苏曼丽擦了擦眼泪。
可他们的计划被陈景年先生发现了。陈景年先生很善良,不想伤害朋友,就偷偷修改了密信,把宝藏的真正位置改了,还把密信藏在铜钟里,交给了顾廷琛先生。他自己则带着古籍,躲了起来,想等风头过了,再把真相告诉顾廷琛先生。
那你祖父后来怎么做了
李队问。
我祖父发现陈景年先生逃走了,很生气,就派人追杀他。
苏曼丽的声音更低了。
他还伪造了陈景年先生背叛的证据,让顾廷琛先生以为陈景年先生带着古籍跑了。
顾廷琛先生很伤心,从此不再提宝藏的事,也和我祖父断了联系。
那你为什么要杀顾明远
陈砚秋问。
因为顾明远先生发现了当年的真相。
苏曼丽看着陈砚秋。
他半个月前找到我,说他在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封陈景年先生写的信,信里说了我祖父当年的阴谋。他还说,陈景年先生没有背叛,只是为了保护宝藏,才躲了起来。他想找到陈景年先生的后人,也就是你,一起把宝藏交给国家,还陈景年先生一个清白。
你怕顾明远先生把真相说出去,毁了你祖父的名声,也毁了苏家的古董生意,所以就杀了他
李队问。
苏曼丽点点头:是。我祖父临终前告诉我,一定要找到宝藏,不能让苏家的名声毁了。我本来想和顾明远先生商量,让他不要把真相说出去,可他不同意,说一定要还陈景年先生清白。我一时糊涂,就在他的普洱茶里下了乌头碱,看着他喝下去。
那密室是怎么回事你是怎么从外面锁上书房门的
陈砚秋问。
书房的门闩其实有一个机关,是顾廷琛先生当年设计的,为了防止有人偷宝藏。
苏曼丽解释。
机关就在门框的侧面,有一个小小的按钮,只要按一下,门闩就会自动锁上。我是从顾明远先生那里知道这个机关的,他还演示给我看过。我杀了他之后,就从外面按了按钮,锁上了门,伪造了密室。
那张诚呢他为什么要承认杀人
李队问。
张诚的父亲当年因为追杀陈景年先生失败,被我祖父杀了。张诚一直以为是顾家杀了他父亲,所以恨顾家,想找机会报仇。
苏曼丽说。
我昨晚杀顾明远先生的时候,被张诚看到了。他没有揭穿我,而是想趁机嫁祸给我,自己拿走宝藏。他拆座钟,就是为了找翡翠牌子,还在保健品里放了乌头碱,想让你们以为是他杀了顾明远先生,然后等你们抓了他,他再翻供,指证我。可他没想到,我会主动承认。
陈砚秋终于明白了
——
祖父当年失踪,是为了躲避苏振邦的追杀。
密信上的

字印章,是苏振邦后来加上去的,想嫁祸给祖父。
张诚的仇恨,苏曼丽的贪心,顾明远的正义,最终酿成了这场悲剧。
那我祖父现在在哪里
陈砚秋问,语气带着期待。
苏曼丽叹了口气:我祖父当年追杀陈景年先生到了南方,最后在一座小镇上找到了他。陈景年先生不想再逃了,就和我祖父谈了一次。他说,宝藏其实藏在小镇的一座古庙里,不是在顾家老洋房里。他还说,他不想让宝藏成为祸根,所以一直没有告诉任何人。我祖父听了之后,很后悔当年的所作所为,就放了陈景年先生,自己回了上海,再也没提过宝藏的事。
那座小镇在哪里我祖父还活着吗
陈砚秋急忙问。
小镇叫青溪镇,在浙江。
苏曼丽从手提箱里拿出一张地址。
这是我祖父日记里记的地址。至于陈景年先生……
我祖父说,他后来在小镇上开了一家钟表修理铺,一直活到八十多岁,二十年前去世了。他去世前,把古籍交给了小镇的文化馆,说等合适的时候,再把宝藏交给国家。
陈砚秋接过地址,手指有些颤抖。
二十多年的寻找,终于有了祖父的下落。
虽然祖父已经去世,但他终于知道了祖父的清白,也知道了祖父的心愿。
李队让人把苏曼丽带走了,张诚也因为意图盗窃和嫁祸,被依法处理。
顾家老洋房里的铁箱,因为没有古籍,最终没有打开。
但陈砚秋知道,祖父已经把宝藏的秘密告诉了文化馆。
总有一天,那些古董会重见天日,交给国家。
暴雨渐渐停了,阳光透过窗户,照进书房。
陈砚秋拿起那座铜钟,轻轻擦拭着钟身的缠枝莲纹。
铜钟的指针虽然停了,但它承载的秘密和恩怨,终于在这场雨夜里,画上了句号。
他想起祖父留下的笔记本,最后几页空白的纸页。
或许是祖父想写下真相,却又怕引来杀身之祸。
但现在,真相已经大白,祖父的清白也得以恢复。
陈砚秋走出老洋房,呼吸着雨后清新的空气。
远处的天空出现了一道彩虹,像是祖父在天上微笑着看着他。
他知道,祖父的心愿,他会替他完成。
保护好那些珍贵的古董,不让它们再成为祸根。
让它们在博物馆里,绽放出应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