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声音清脆响亮,每一个字都透着自信,眼神却始终没有离开戚许。
这场无声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介绍完自己后,主任就带着姜莱去她的办公室了。
因为姜莱是技术人才,所以王主任给她安排到了坐办公室的职位。
姜莱坐在舒适的椅子上,透过玻璃窗看着车间里忙碌工作的戚许,心里暗笑着:“哼,一开始她戚许不把纺织厂的名额给我又怎么样,她这辈子也就只能做一个技术女工,而我姜莱则是坐办公室的。”
中午吃饭的时候,食堂里人声鼎沸。
一群女工围着戚许,七嘴八舌地替她打抱不平。
“戚许,那个姜莱凭什么啊?你可是辛辛苦苦考到第一名才获得去海市学习的名额!”
“就是就是,一看就是走后门的!”
“这也太不公平了,以后这种机会都留给关系户,谁还想努力啊!”
何小萍也很不服气:“主任还说她是什么技术人才,我看连最基本的纺织原理都不懂!”
戚许却平静地笑了笑:“没事的,人各凭本事。去海市能学到多少东西才是有真本事,名额给谁都一样。”
“戚许,你这心态真是太好了!”何小萍第一个竖起大拇指,“要是我遇到这种事,非得气炸不可!”
旁边一个年长些的女工连连点头:“是啊是啊,小许这话说得在理。名额给谁不重要,能学到真本事才是关键。”
“要我说啊,戚许这格局就是不一样。”另一个女工接口道,“有些人靠关系,有些人靠实力,最后谁能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呢!”
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年轻女工羡慕地说:“戚许姐,我要是有你一半的心态就好了。你这话说得真对,人各凭本事,学到东西才是自己的。”
就连平时不苟言笑的车间老师傅也难得开口:“小许这话在理。技术工人靠的是手上功夫,不是嘴上功夫。我看好你!”
这时姜莱端着饭盒走过来,毫不客气地坐到戚许身边:“戚许姐,好巧啊。听说你也要去海市学习?准备得怎么样了?”
戚许淡淡地回答:“还在准备中。”
周围的女工们听见了,都纷纷低声议论:“真不要脸,走后门获得的名额还敢来炫耀!”
“就是,看她那得意样,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她凭本事考上的呢!”
旁边另一个女工撇撇嘴:“这种人我见多了,靠关系进来的,能有什么真本事?”
“嘘,小声点,”一个年长些的女工提醒道,“人家可是王书记安排进来的,咱们可惹不起。”
但很快又有人接话:“王书记安排的又怎样?走后门就是走后门,还不让人说了?”
“看她能得意多久,等到了海市,真本事就见分晓了!”
姜莱仿佛没听见周围的议论,继续对戚许说:“我可是很期待这次学习呢。听说海市纺织厂引进了不少新技术,我一定要好好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