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纸间雨,心上春 > 第一章

林微第一次踏进故纸堆书店时,雨正下得绵密。
那是四月的江南,她刚从市古籍修复中心下班,怀里抱着半卷待补的明刻本《论语》,帆布包边角被雨水浸得发沉。原本该走熟悉的地铁口,却因施工绕了道,拐进这条藏在老巷里的石板路。雨丝斜斜打在青灰瓦上,溅起细碎的水花,她正低头躲雨,鼻尖忽然撞上一股淡淡的旧书墨香,混着潮湿的樟木气息——抬眼时,故纸堆三个烫金小楷正嵌在深棕色木门上,门帘被风掀起一角,漏出里面暖黄的灯光。
进来躲会儿雨吧
声音从门内传来,不高,却像泡在温水里的陈皮,软而有质感。林微犹豫了两秒,抱着怀里的古籍往里走,门帘落下时带起一阵风,吹得她额前的碎发贴在脸颊上。店里比想象中宽敞,书架从地面顶到天花板,一格格摆满了旧书,有的书脊磨得发白,有的封面上还留着前任主人的铅笔批注。靠窗的位置摆着一张旧木桌,桌上放着一盏青瓷茶杯,旁边蜷着一只三花猫,正眯眼盯着她怀里的书。
我叫沈砚,这是我的店。男人从书架后走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本线装书,深蓝色衬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腕间一块旧机械表。他比林微高出大半个头,笑的时候眼角有浅浅的纹路,看你抱着古籍,是做这行的
林微点点头,把怀里的《论语》往怀里拢了拢:市古籍修复中心的,我叫林微。刚下班绕了路,没想到这儿有这么家书店。
沈砚指了指桌旁的椅子:坐吧,我给你倒杯热茶。他转身走向吧台,动作很轻,像是怕惊动了满架的旧书。三花猫跳下桌子,慢悠悠蹭到林微脚边,尾巴扫过她的牛仔裤,林微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它的头顶,猫发出舒服的呼噜声。
茶是龙井,用玻璃杯泡着,茶叶在水里舒展,飘出清浅的香气。林微喝了一口,暖意从喉咙滑到胃里,刚被雨水淋得发僵的身体渐渐松下来。她环顾四周,发现书架上除了常见的旧书,还摆着一些老物件:生锈的铜制书签、泛黄的明信片、甚至还有一个民国时期的墨水瓶。最显眼的是墙上挂着的一幅字,写的是纸短情长,字迹清隽,看得出来是用心写的。
这字是你写的林微指着那幅字问。
沈砚正整理着手里的书,闻言抬头笑了笑:以前学过几年书法,瞎写的。你要是喜欢,下次有新写的可以送你一幅。
林微连忙摆手:不用不用,我就是觉得写得好。她不太会和陌生人打交道,尤其是像沈砚这样温和的人,总觉得多说一句话都会打破眼前的安静。好在沈砚没再追问,只是把整理好的书放回书架,偶尔拿起一本翻两页,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易碎的珍宝。
雨下了将近一个小时才停。林微看了看手机,已经快七点了,起身准备告辞:今天谢谢你,茶很好喝。
沈砚送她到门口,指了指巷口的方向:前面路口右转就是地铁口,现在雨停了,路应该好走些。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下次路过可以进来坐坐,店里最近到了一批旧书信,说不定你会感兴趣。
林微点点头,抱着古籍走出书店。巷子里的石板路被雨水冲刷得发亮,夕阳从云层里探出头,给青瓦上的水珠镀上一层金边。她回头看了一眼故纸堆,暖黄的灯光从窗户里透出来,像一双温柔的眼睛,目送她离开。
那之后,林微成了故纸堆的常客。
有时是下班早,绕路过来坐半小时,喝一杯沈砚泡的茶,翻两本旧书;有时是周末,带着修复好的古籍过来,和沈砚聊一聊古籍里的故事。她发现沈砚不仅懂旧书,还对古籍修复颇有研究,有时她遇到修复上的难题,沈砚总能从旧书里找到相关的记载,给她提些建议。
比如有一次,她修复一本清代的诗集时,书页边缘被虫蛀得厉害,有几处字迹残缺,怎么都补不好。沈砚知道后,从书架深处翻出一本民国时期的《古籍修复札记》,里面正好记载了类似的修复方法——用宣纸剪成长条,蘸着稀释后的糨糊,一点点填补虫蛀的空缺,再用细毛笔蘸墨补全字迹,最后压平晾干。林微照着这个方法试了,效果出奇地好,那本诗集修复完成后,几乎看不出虫蛀的痕迹。
没想到你连这个都知道。林微拿着修复好的诗集,语气里满是佩服。
沈砚正给三花猫添猫粮,闻言笑了笑:以前跟着爷爷学过一点。我爷爷是做古籍收藏的,小时候我总在他的书房里翻书,看他修复旧书,耳濡目染就懂了些。
林微这才知道,沈砚开这家书店,是为了完成爷爷的心愿。他爷爷去世前,把收藏的大部分旧书都留给了他,希望他能找个地方,让这些旧书被更多人看到。沈砚原本在外地做建筑设计,去年辞了职,回到家乡开了这家故纸堆,把爷爷的旧书一一整理上架,又慢慢收了些散落在民间的旧书、书信,日子过得平淡却充实。
建筑设计和旧书店,差别还挺大的。林微说。
是啊,沈砚点点头,眼神里带着一丝怀念,以前做设计,每天对着电脑画图,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现在守着这家书店,每天和旧书打交道,反而觉得踏实。你看这些旧书,每一本都有自己的故事,有的书里夹着老照片,有的夹着电影票根,还有的写着密密麻麻的批注,就像在和过去的人对话。
data-fanqie-type=pay_tag>
林微很能理解这种感觉。她修复古籍时,也常常会在书页里发现意外的惊喜:比如一张泛黄的桃花笺,上面写着明日午后,西窗小聚;比如一枚干枯的枫叶,叶脉还清晰可见;甚至有一次,在一本明代的医书里,发现了一张用朱砂画的符,旁边写着愿吾儿无病无灾。这些细碎的痕迹,像是时光留下的密码,让她觉得自己不仅仅是在修复一本书,更是在守护一段段被遗忘的时光。
两人聊得投机,时间总是过得很快。有一次周末,林微在书店待到天黑,沈砚留她吃了晚饭——简单的两菜一汤,番茄炒蛋和青椒肉丝,都是家常菜,却比外面餐馆的饭菜更合胃口。吃饭的时候,三花猫蹲在桌角,时不时抬头看他们,沈砚会夹一块肉丝放在手心,喂给猫吃,动作温柔得不像话。
林微看着他,心里忽然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像初春的嫩芽,悄悄破土而出。她连忙低下头,扒了一口饭,掩饰自己的慌乱。
夏天来的时候,故纸堆里多了一盆茉莉花。
是沈砚从巷口的花店买的,放在靠窗的桌子上,小小的白色花朵开得正好,散发出淡淡的香气。林微每次来,都会忍不住凑过去闻一闻,茉莉的香气混着旧书墨香,让人心里格外平静。
听说茉莉花能安神,放在店里,客人看书的时候也能舒服些。沈砚一边给茉莉花浇水,一边说。
林微点点头,目光落在他的手上。他的手很干净,指节分明,指甲修剪得整齐,浇水的时候动作很轻,生怕弄疼了花瓣。她忽然想起上次修复古籍时,沈砚帮她递工具,手指不小心碰到她的手背,温热的触感,让她心跳漏了一拍。
那天晚上,林微没有像往常一样早点回家,而是和沈砚一起整理刚收到的一批旧书信。那些书信大多是民国时期的,有的信纸已经泛黄发脆,字迹却依然清晰。两人坐在桌前,一盏台灯照亮桌面,沈砚负责把书信按日期分类,林微负责用软毛刷清理信纸上的灰尘。
你看这封信,沈砚拿起一封浅蓝色的信,递给林微,是一个叫苏曼卿的女子写给她未婚夫的,说她在上海的女子学校读书,很想念他,还说等他从法国留学回来,就和他结婚。
林微接过信,仔细读着。苏曼卿的字迹娟秀,字里行间满是少女的柔情和期待,……沪上近日多雨,夜读时总想起去年你送我的那把油纸伞,不知你在巴黎,是否也能看到这样的雨……
后来呢林微忍不住问,他们结婚了吗
沈砚摇摇头:这批书信里没有后续的信,可能是弄丢了,也可能是……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林微知道他想说什么。民国时期兵荒马乱,很多人的爱情,都像风中的烛火,不知何时就会熄灭。
林微把信轻轻放在桌上,心里有些怅然。她忽然想起自己,想起沈砚,不知道他们之间的这段情谊,会走向何方。她不是个主动的人,习惯了把心事藏在心里,像修复古籍时,把残缺的部分小心翼翼地补好,不让人看见。
其实,沈砚忽然开口,声音比平时低了些,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就觉得你很特别。
林微的心猛地一跳,抬头看向他。台灯的光落在他的脸上,他的眼神很认真,没有平时的温和,多了几分郑重。
你抱着古籍走进来,雨丝打湿了你的头发,却把古籍护得很好,那一刻,我觉得你和这些旧书很像,都很安静,却有自己的坚持。沈砚的声音很轻,却一字一句落在林微的心上,后来和你聊天,知道你喜欢古籍修复,喜欢旧书里的故事,我就更觉得……和你很投缘。
林微的脸颊发烫,手指紧紧攥着手里的软毛刷,不知道该说什么。她想开口,却觉得喉咙发紧,只能怔怔地看着沈砚。
林微,沈砚往前凑了凑,距离她更近了些,他的呼吸落在她的额前,带着茉莉的香气,我喜欢你,你愿意……和我在一起吗
林微的眼泪忽然就掉了下来。不是难过,是喜悦,是终于等到的释然。她点了点头,声音有些哽咽:我愿意。
沈砚伸出手,轻轻擦去她脸上的眼泪,指尖的温度,让她心里暖暖的。三花猫不知何时跳上了桌子,蹭了蹭他们的手臂,发出温柔的呼噜声。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桌面上,照亮了那些泛黄的书信,也照亮了他们紧握的手。
秋天的时候,林微带沈砚回了家。
她的家在老城区的一栋老楼里,父母都是普通的退休工人,性格温和。得知沈砚是开旧书店的,还懂古籍修复,父母都很喜欢他,尤其是父亲,拉着沈砚聊了一下午的书法,临走时还把自己珍藏的一本旧字帖送给了他。
我爸妈说,下次让你带些旧书来,他们也想看看。林微坐在沈砚的自行车后座上,抱着他的腰,轻声说。
沈砚骑着自行车,沿着江边的小路慢慢走。秋天的风很凉爽,吹得路边的梧桐树叶子沙沙作响,金黄的叶子落在地上,铺成一条金色的小路。他回头笑了笑:好啊,下次我把那本民国的《诗经》带来,你爸肯定喜欢。
林微把头靠在他的背上,闻着他身上淡淡的墨香,心里满是踏实。她想起以前,总是一个人下班,一个人吃饭,一个人修复古籍,虽然不觉得孤单,却总少了点什么。现在有了沈砚,就像在空白的书页上,添上了最美的文字,让平淡的日子变得鲜活起来。
他们的恋爱,和别人不太一样。没有轰轰烈烈的告白,没有鲜花和礼物,更多的是在故纸堆里的相伴。林微会把修复好的古籍带来,和沈砚一起品读;沈砚会把收到的旧书信整理好,和林微一起猜测信里人的故事。有时他们会一起去逛旧书市场,在一堆旧书里翻找,哪怕只找到一本有价值的书,也会开心很久;有时他们会在书店里待到深夜,关掉灯,坐在窗边看星星,听着彼此的心跳声,安静却幸福。
有一次,他们在旧书市场淘到一本1950年的日记本,是一个叫李建国的年轻人写的。日记本里记录了他从农村到城市的生活,他的工作,他的爱情,他对未来的期待。其中有一页,写着他和妻子第一次约会的场景:今日与秀芝在公园见面,她穿了一件碎花衬衫,辫子上绑着红色的头绳,笑起来很好看。我们一起坐在长椅上,看了一下午的云,她说以后想和我一起,在城里有个家,有两个孩子,过平淡的日子。
你看,以前的人多简单,林微靠在沈砚的肩上,轻声说,只想和喜欢的人,过平淡的日子。
沈砚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摩挲着她的掌心:我们也可以。等以后,我们把书店重新装修一下,在后面加一个小房间,放一张床,一个书架,还有你修复古籍的桌子。早上一起开店,晚上一起关店,周末一起去逛旧书市场,或者就在家里看书、喝茶,好不好
林微点点头,眼眶有些湿润。她想要的,就是这样平淡却安稳的生活,有沈砚,有旧书,有温暖的家。
冬天来得很快,江南的冬天虽然不冷,却带着湿冷的寒气。故纸堆里生了一个小小的炭火盆,放在吧台旁边,炭火燃烧的声音,让书店里多了几分暖意。
林微感冒了,鼻塞咳嗽,声音沙哑。沈砚不让她来书店,让她在家休息,自己却每天下班後,提着熬好的姜汤和粥,去她家看她。他会坐在床边,给她读旧书里的故事,用温热的手给她捂额头,像照顾小孩子一样细心。
你不用每天都来的,书店那么忙。林微靠在床头,看着沈砚,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沈砚放下手里的书,摸了摸她的头发:书店再忙,也没有你重要。你要是不好好休息,我才担心呢。他顿了顿,又说,对了,我给你带了个东西。
他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布包,打开来,里面是一枚铜制的书签,上面刻着一朵小小的茉莉花,还有微字。
我找巷口的老工匠做的,沈砚把书签递给她,你修复古籍的时候,用这个当书签,就像我在你身边一样。
林微接过书签,指尖摩挲着上面的纹路,心里暖暖的。她把书签紧紧握在手里,抬头看向沈砚,踮起脚尖,轻轻吻了吻他的脸颊。沈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伸手把她搂进怀里,下巴抵在她的发顶,轻声说:等你好了,我们去拍婚纱照好不好
林微的心跳漏了一拍,抬头看着他,眼睛亮晶晶的:好。
春节的时候,他们举办了婚礼。没有盛大的仪式,只是请了双方的亲戚和几个朋友,在故纸堆里办了一个小小的婚礼。书店里挂满了红色的灯笼和彩带,书架上摆着他们修复的古籍和收藏的旧书信,沈砚的爷爷留下的那本《论语》,被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林微穿着白色的婚纱,沈砚穿着黑色的西装,他们站在纸短情长的字幅下,交换戒指。戒指是沈砚用爷爷留下的一块旧银锭,找老银匠打的,没有复杂的花纹,却很厚实,戴在手上,暖暖的。
林微,沈砚握着她的手,眼神认真,以前我觉得,守着这家书店,守着爷爷的旧书,就够了。直到遇见你,我才知道,原来有个人一起相守,才是最幸福的事。往后余生,我想和你一起,守护这些旧书,守护我们的家,守护我们的爱情。
林微的眼泪掉了下来,笑着说:沈砚,我也是。往后余生,无论风雨,我都和你一起,守着这家书店,守着我们的家。
婚礼结束后,朋友们都走了,书店里恢复了安静。沈砚把林微搂在怀里,一起坐在窗边的椅子上,看着外面的烟花。烟花在夜空中绽放,五颜六色,照亮了整个巷子。三花猫蜷在他们的脚边,发出舒服的呼噜声。
你看,沈砚指着窗外,轻声说,今年的烟花,比去年好看。
林微点点头,把头靠在他的肩上,闻着他身上淡淡的墨香和烟火气,心里满是幸福。她想起第一次踏进这家书店的那个雨天,想起他们一起整理旧书信的夜晚,想起他给她熬的姜汤,给她做的书签……所有的点点滴滴,都像旧书里的文字,一笔一划,刻在她的心里。
第二年春天,故纸堆书店重新装修了。
按照沈砚和林微的想法,在书店后面加了一个小房间,里面放了一张床,一个书架,还有一张大大的书桌,用来给林微修复古籍。书架上摆满了他们收藏的旧书和修复好的古籍,书桌上放着那枚铜制的茉莉花书签,旁边是沈砚给她泡的龙井。
每天早上,他们一起起床,沈砚去开门,林微准备早餐。吃过早餐后,林微在小房间里修复古籍,沈砚在前面看店,偶尔会有人进来买旧书,或者像林微当初一样,躲雨进来喝杯茶。午后的时候,他们会一起坐在窗边的椅子上,晒着太阳,翻一本旧书,聊聊天,或者只是安静地待着,享受彼此的陪伴。
有一次,一个小女孩跟着妈妈走进书店,指着书架上的旧书信,好奇地问:妈妈,这些信是谁写的呀
妈妈笑着说:是很久以前的人写的,他们把自己的故事写在信里,留给我们看。
小女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看向林微和沈砚,小声说:叔叔阿姨,你们是不是也有很多故事呀
沈砚笑着摸了摸小女孩的头:是啊,我们的故事,都藏在这些旧书里,藏在这家书店里。
林微看着小女孩,又看了看沈砚,心里满是温柔。她知道,他们的故事,会像这些旧书一样,在时光里慢慢沉淀,慢慢发酵,成为一段温暖的记忆。而故纸堆书店,会像一个温暖的港湾,守护着他们的爱情,也守护着那些被遗忘的时光。
雨又开始下了,和林微第一次来的时候一样,绵密而温柔。沈砚起身,去给窗边的茉莉花浇水,林微坐在书桌前,手里拿着那枚铜制书签,正在修复一本旧书信。书信上的字迹有些模糊,却能看清上面写着:亲爱的,见字如面。今日江南又下雨了,我在故纸堆里,等你回来。
林微抬头,看向沈砚的背影,嘴角扬起一抹温柔的笑。她知道,无论时光如何变迁,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她都会和沈砚一起,守着这家书店,守着彼此,守着这纸间的雨,心上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