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朝廷在南京武英殿大动员:粮车三千,军粮驰道六百里,云集京城。洪承畴被封“宣抚王”,卢象升封“瓯北侯”,两人连线敬职,朝野欢颜。
但朱由检在晚宴上举杯那一刻,只说:“赢到这份上,这只是落子初成,没有后继一着都白忙。”
他又下诏:“即日起,宣大设‘前线庚银分支局’,支援铁骑与后勤供给;中原成立‘游勇营’招降迁徒,军需与粮草异地储备;海路调沉舰护送粮船,防塞南渡失窃。”
京城再无慌乱之声,而战事却平稳推进,战争与政策合为一体,弹药炉火同时旺盛。
大明也终于抓住了主动权。
夜半钟声尚未消散,洪承畴已怪不得发兵点竟还是安稳——边报如山倾到,宣布:察哈尔部南压,已逼近宣大,要是迟一拍,城墙便会沦陷。
朱由检听罢,皱眉道:“西北岂容乱?宣大有你立此防;火速调兵!”
洪承畴面色一冷,立刻命幕僚部署调度——从三镇抽调精骑与火铳兵,调四队河朔新式火铳营,共五万入守。工部夜间赶造火雷,尽三道防圈围城而布。
天刚亮,火铳掷地如雷,阵型展开。
察哈尔骑兵以锐气闻名,却不曾见过如此齐整密集的火铳阵——冲击到城下时,一排排火光如箭,马声顿消,竟有数人落马。
洪承畴见势,果断下令:步战队冲锋,骑兵突击。
火铳阵后火雷爆响,杀得察哈尔退回戈壁。一整个上午,只扎了痛快一场。
百里之外,卢象升那边正苦围后金主将,那边骚扰一度收紧。两线交错,“围魏”与“固关”同时奏效。
宣大城内百姓拾得炊烟,有人一席菜万家感恩:“大明没废!”这场胜利,早就上了民心,洪承畴成了“战神保卫者”。
朝堂传来捷报,朱由检恭喜连声,但酒过三巡,他却冷着脸说:
“百胜之后,也别早倒酒——真正战,才起头。”
他随即下令:建立“边缘储备营”,将各府壮丁编入“支援队”;户部拨粮三百万石进宣前库,确保战线不饿、不漏。
太子在承天殿听政,听罢便问:“父皇,步步为营,是教我以后怎护国?”
朱由检笑:“你识得城墙后藏的粮草兵士,就比全朝都稳。”
朝中依旧有东林党老臣吐槽:“战事未息,又设军营,岂不兵民吵?”朱由检直接来一句:
“你念书能当兵?大明靠的是弹丸炮声,也靠的是柴米进仓。”
刘宗周等,面都青了。
而郑芝龙南方那边护海护粮也传捷报:南洋诸国主动来致贡,“你家治理好,北地都安宁”,他说。
朱由检一边听,一边点头:“有你这水路,就给我稳定后方。”
回到西北,那边追击行动持续:洪承畴步步推进,每拔一城,立“补给营”;又调格物院特作官建“火器制造站”,现场补弹火铳。
察哈尔虽被打退,却变换游击、不敢硬攻。
洪承畴与部下设计“陷阱阵”:火铳伏击,前排步兵掩击,二段后骑兵截斩,进退一线成风。
数日后,察哈尔人被逼撤退息兵。宣大“火铳高墙”成屏障,他们再不敢南下。
京师放十响礼炮为庆,但朱由检仅说:“稳则圆满,战未结束乃圆满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