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点头:“所谓格物致知,不在学问,在实用。”
“朕不要虚学,要实器。不要空讲理,要能打的家当。”
话音未落,锦衣卫飞骑入宫,密呈急信。
魏忠贤接过一看,脸色一沉,立刻双手奉上:“陛下,是辽东来的急报。”
朱由检展开密报,只见四个字赫然在首:“间谍擒获。”
紧接着,是锦衣卫东厂缉捕档案:
“本月初十,于蓟州城南捕得后金细作三名,身携假籍、绘图、火器零件,皆为潜伏之技匠,供称奉命刺探‘连珠火铳’与‘雷汞雷管’造法。”
“经拷问得知,皇太极早在半年之前,已设‘火工局’,专门仿制大明格物院之器械,现已试制‘仿红夷短铳’与‘小型火雷’,虽性能远逊,但已可实用。”
朱由检看完,只说一句:“皇太极这条老狐狸,也动手了。”
温体仁赶来听令,问:“陛下何策?”
朱由检沉声道:“和谈是假,备战是真。”
“朝廷可谈,军马不可松;朕要南商北兵,两条腿走路。”
当日,朱由检密发三道军令:命兵部即刻启动“新军紧急操练令”,四镇新军每日强训,轮番夜演。
命工部加快“红夷三式”火炮铸造,重点供辽西、关宁、山东三镇。调格物院火器组入驻边镇工坊,亲授造器技艺,设“边地火械所”。
洪承畴领命:“臣愿亲赴辽西,统训边军,以防突变。”
朱由检点头:“再调两万兵,入辽西。”
“粮草不够,户部拨银;火器不够,工部日夜赶造。”
“边境不稳,不可等敌来,要让建奴知,大明不是三年前的破国。”
魏忠贤当夜督兵两万,由山海关以西,分三路巡边。
朝中议论再起。
钱谦益奏曰:“陛下加兵扩械,恐引建奴疑忌,失和谈良机。”
黄道周再批:“凡大国之交,当礼先兵后,今以器械逼边,非王道也。”
朱由检只批一句:“王道不是讲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左光斗气得面赤:“皇帝整日谈兵,不修德教,岂不忘本?”
朱由检答:“你修你那五车书,朕守朕这五百里边关。”
温体仁劝:“陛下,朝堂积习难除,宜刚柔并济。”
朱由检冷笑:“朕不柔了三年么?和谈和谈,和出个火器厂来了。”
转年春,边军陆续操演成果显现。
辽西铁骑装备新式连珠火铳,训练中能三步一击,五十步内命中八成。
山海关调试火雷雷管百颗,实战中能炸穿四寸厚木盾。
兵部呈报:“新式兵械成军,战力提升两成;但火药、铅铁、运兵车犹短。”
朱由检拍板:“再调太原铁厂,每月交铅万斤、铁两万斤。”
工部尚书担忧:“地方工坊吃不消。”
朱由检冷冷答:“吃不消就再建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