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日后,山寨内粮尽水枯,李自成突围不成,亲率亲兵硬攻东南口,正中伏兵,被一箭射落马下,生擒。
当晚,全军擂鼓庆捷,洪承畴押解李自成回营,亲呈军前。
李自成被五花大绑,披头散发,押至川北临时校场。他虽身受重伤,仍咆哮高喊:“我为天命而起,饿死寒门,富贵皆贪官。苍天不公,百姓苦命,岂是我一人之罪!”
朱由检远在京师,听闻此言,只批了一句话:“天下安定,不容贼言惑众。”
两日后,李自成斩首于成都西门,首级送京,号令天下。
锦衣卫将其旧部一一清剿,残兵四散,或降或灭。张献忠余部亦向官军投降。
自此,困扰大明二十余年的流寇之乱,彻底终结。
洪承畴回京面圣,朱由检亲至文华殿外接见,破例赐坐,并当场宣旨:“平定流寇,功在社稷。封洪承畴为兵部尚书,掌天下兵权。”
朝堂一片哗然。
钱谦益私下摇头道:“昔日王阳明也未得此殊礼,今之洪公,居然上位兵部?”
左光斗冷语:“终究是靠刀子说话的,礼法却弃如敝履。”
刘宗周更是上疏言:“陛下重用权臣、贬抑儒纲,恐寒天下士人之心。”
朱由检批复简短有力:“士人不能守土,朕便不用;能保百姓者,不论出身。”
此后,兵部以洪承畴为首,开始全面整编流寇余部,将愿降者编入“新编义军”,安置于西南屯田之地,防边守寨,既充实边防,又安置流民。
嘉平七年春,兵部报:西南屯田成效初显,四川北部粮仓恢复。湖广、陕南、蜀中三地岁入恢复七成,粮税同比增长四成。
户部李清照随即汇报:“今岁全国岁入达一千八百万两,比嘉平二年翻近一倍。流寇乱平,商贸回流,赋税重归轨道。”
朱由检点头:“如此可动西北。”
温体仁却劝道:“陛下,流寇虽平,军士疲惫,西北动兵尚早。”
朱由检不置可否,只一句:“诸位爱卿,该想的是,如何不再让大明百姓变流寇。”
为肃清残余乱党,刑部受命彻查“李自成旧案”。
凡曾受其招募、借流寇敛财之地主、士绅,一一审问。
有一川中富商,昔日暗中资助李自成数万银两,被锦衣卫捕入京,朱由检亲审,怒问:“你为何资贼?”
富商叩头求饶:“小人只求保身。若朝廷当初守得住城门,小人何至如此?”
朱由检未怒,反令温体仁转述此话于朝堂。“守不住城门,是谁的错?”
群臣默然。
看着群臣无言,淡淡地说了一句:“守不住城门,是朝廷之责。今后,门要牢牢地守,海也要牢牢地看。”
说罢,转身入殿,留下文武百官各怀心思,不敢多语。
正当朝廷初定,东厂密报送来一封特殊文书——
“郑芝龙率团启航,已抵达南洋爪哇,与一自称‘大顺天朝建文遗裔’的华人王国接洽,形势复杂,需陛下定夺。”
朱由检一听,眉头微挑:“建文帝的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