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拍拍他的肩膀,只道一句:“你若真能如此,朕也就不枉养你一场。”
这边太子初习藩政,那边户部和兵部却一同送来奏报——东南沿海贸易恢复,海疆盗患尽平,泉厦港口商船日增。
一旁的温体仁提醒道:“陛下,倭患既除,海禁亦松,东南沿海如今人心思通,若能顺势而为,兴海贸、筑水师,或可开一条新路。”
朱由检不动声色,翻着一摞从福建、广东、浙江三地送来的海贸报告,良久开口:
“前人守陆,朕要观海。”
于是,下旨三道,震动朝野:设“东南水师重建督办处”,以福建为首,分三年打造新式战船,重建沿海舰队。
开放泉州、厦门、宁波三处港口,设“通洋司”专管商贸、船务与市舶征税;召福建巡抚熊文灿入京面圣,赐印信,主持水师重建事宜。
消息一出,礼部尚书贾岩惊呼:“陛下,此举非小事,涉海洋船务、涉市舶征税,恐怕难调。”
朱由检反问一句:“朕问你,大明疆土,除了陆地,不算海洋?”
贾岩顿时无言。
钱谦益在朝堂上抖着胡须:“陛下,海贸之路,近者为利,远者为祸。一旦通洋成风,民心不定,贪商外溢,岂不生乱?”
朱由检冷声道:“闭关锁国,难保百年。朕既要兴大明,岂能不看海?”
无人再敢言语。
数日后,熊文灿奉诏抵京,直入文华殿,面见朱由检。
朱由检直言不讳:“朕要你三年之内,在泉州、厦门建成两处造船厂,打造海战主力舰三十艘、快速侦巡船一百艘、水师操练场五处。做得好,你就是海军之父;做不好,就把你丢到海里喂鱼。”
熊文灿当场跪下请命:“臣不负重托!”
“还有一事,”朱由检看他一眼,“你要人手,朕给你人。福建沿海出了一位海商叫郑芝龙,听说他通晓海情、掌握海贼习性、调度如流。”
“赐他水师总兵衔,驻厦门,专司操练、调配、巡防。”
熊文灿吃惊:“陛下,郑芝龙曾是海寇”
“那正好,抓海贼最熟的,不就是海贼出身的?”
朱由检这一句话,定下大明海军的未来主帅。
不出半月,郑芝龙赴京面圣,身披水师披风,束发跪下:
“草民郑芝龙,谢陛下不弃!”
朱由检笑:“朕不是信你的人品,是信你能镇住那帮浪里白条。”
赐剑、赐印、赐诏令,郑芝龙当场起誓:“三年之内,臣若不能使大明水师横扫沿海,甘受军法!”
嘉平五年春,郑芝龙就任水师总兵,率三千精兵、十艘试造新船入驻厦门。
同年,熊文灿于泉州成立“大明第一船政局”,召集能工巧匠三百人,开设造船厂。
木料来自江西、广东,铁器来自京畿兵工局,火药、铳械则由工部特批,统一调拨。
李清照在户部亲自划拨三年预算——二百万两白银,专门用于水师建设,并设“海务账房”独立核算,不得挪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