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书俯身:“谨遵。”
“再一条,”朱由检将朱笔挑起,在边报旁压上一线,“户部与礼部对一次宗藩清册,王府家产、田契、祠产、附籍家丁,一条条点清,公布到宗人府。该免的免,该清的清。宗藩不是土皇帝。”
“谨旨。”礼部战战兢兢应下。
“退朝后,诸司各回衙实做。”他把朱笔放下,“朕要的是结果,不是嘴上的风。”
午门外,风把告示吹得微微响。群臣散尽,东角门的廊下,王承恩小步追上,压低嗓子:“陛下,河南巡按急递在偏殿候旨。”
“宣。”
偏殿里灯未灭。巡按拜倒,额上尽是风尘:“陛下,洛阳昨夜大操,王府里放出号炮两声,说是验火器,实则点齐人心。又有一批人自称义学弟子,入城大街小巷贴纸,夸王府施粥。”
“施粥?”朱由检似笑非笑,“用谁的粮?”
“用的是王府义田的租子。”巡按吞了口吐沫,“可义田有大块是从旁人里侵来的。”
“字写得好不好看?”
“都用正楷,像出自书坊。”
“拆了。”朱由检淡淡,“巡按是朕的手,不是王府的印。他若设粥,你就照例验仓;他若请客,你就照例看人。看完,写出来,贴出来。贴在城隍庙前、贴在桥头。老百姓看得懂。”
“臣领命。”
“再者,”朱由检把案上两枚小木牌递过去,“这两处楼观,近月来香火特盛,暗里有人聚。你带人照着去看。先拜,再看。”
“谨遵。”
巡按退去,朱由检点一点头,目光却不离案上洛阳图,“让礼部把那道诏草拿来。朕亲改。”
与此同时,洛阳城。
王府西角新开的一道练场,堆着两排沙袋,沙袋后面架着木牌。木牌上画着人形与甲胄的部位,粗红描边。场间一声短哨,三十名青壮齐步上前,抬弓,松弦,箭齐齐扎在木牌胸口。
“好。”一名总领拍手,笑声发亮,“再来一轮,换步走,换弩矢。”
“总领,王爷有请。”管家弯腰探头,“今日诸乡绅士齐,王爷要开席。”
总领应了一声,丢下藤鞭,带着笑往内院去。廊下挂着新漆的灯,纸上描着福字,写得肥厚。门内一排排坐着人,衣着整齐。王府管事笑脸迎上:“诸位,王爷马上到。”
“王爷可真是义薄云天。”有绅士拱手,“近月贼乱频仍,王爷肯出银、出粮、出人,卫城卫民,吾等钦佩。”
“卫民是王府本分。”屏风后传来一阵笑,“更是我朱家子弟的份内事。”
屏风一开,福王朱常洵披着明黄褙子,腰间束玉,面上笑纹深。众人齐起身行礼。他抬手:“坐,不必拘。”
“王爷。”一名髯须的乡绅低声,“有人说王府招募太快,惹得上头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