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下午,五军都督府重新开印。许久不用的大堂打扫一新,旧时的虎符鱼袋贴身重光。卢象升披袍入座,堂下新设军政厅、军令厅、军械局、军纪司,诸司首领皆是干将,不是会写奏折的人,是会发号施令的人。
卢象升操练。天雄旧军作为种子,以营为单位拆散灌入新兵,各营皆有老兵带队,动作整齐,令行禁止。
军械局火炉通红,江南抄来的丝绵压成一层一层的甲里,匠人趁热合缝,外覆铁片,试射后再加固。火器营里,匠作照新式改进,火门加护盖,膛线试验另开案,铸炮用铜按比例混和,坚而不脆。
马政厅把从辽东购回的良马按血统分群,立喂法,立医案,马夫背得比兵还熟。
第三日,兵部与都察院的人来五军都督府报到,卢象升让座,话却不客气,“各司其责,兵部保粮,粮断则罪。都察稽核军纪,军纪坏则罪。至于点将布阵,恕不奉陪。军当兵当将当,这是规矩。”
兵部侍郎脸色一青,终究没敢反驳。谁都看得出,皇帝把军令放回了军人手里。文臣的那根绳子,已经松了。
朝中一夜之间风传。有人在案头点烛叹息,说大势不返,有人抿着笑,觉得终于有真刀真枪的气象了。有一封封奏疏从各地飞入京城,信封上都是熟悉的名字。
宣府总兵上书自陈,愿行天雄之制。延绥总兵随后上奏,愿改旧营为练兵营,乞调天雄兵法教范。
宁夏镇将传来折子,自请改火器营制,仿天雄八式。登莱水师的将领也说,愿把水营操典依天雄之风改造,船上操练火器,旱地操练阵法。
奏疏摞在案头,像小山。朱由检看完,笑意不掩,随手在几封奏疏上批了两句。准。再准。尽快行。然后又留下一笔,八字:军纪为首,扰民者斩。
内阁开了紧急小会。温体仁望着同列的诸位大人,缓缓开口,语气简单,“天雄之制,是刀背也是刀刃。推之,则旧制必痛。诸位各镇的门生故旧,若来打听,劝其莫掣肘。陛下有心要成此事,断不回头。”
有人担忧钱粮。温体仁却把备好的册子递过去,册子上逐条记下抄家所得银两的分配。铸甲,购马,火器,军饷,赏功,预备金,屯田开垦。每一项后面都标着数目。
数字不虚头,账算得明白。有大臣看了,心里那股怕乱的气儿消了些。
卢象升并不留在京里久坐,他把总领的架子丢在屋里,自己披甲骑马,连日跑三营,亲自训话。高台之上,数万兵士立在风里,盔甲反光,眼睛也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