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总览
我死在嘉庆四年的雪夜,白绫绕颈时,眼前闪过的是乾隆爷临终前紧握我手的温度,耳边是抄家士兵查抄和珅家产八亿两白银的喝声。再次睁眼,却躺在咸安宫官学的硬板床上,身上穿着青色学子袍,铜镜里映出的是十七岁、尚未发迹的和珅脸。更惊悚的是,书桌上放着一封未拆的信,信封上是乾隆爷的御笔,落款日期竟是我死后第三年——信里说朕知你非贪,速寻先帝密诏,救大清于水火。手握贪官剧本的我,突然发现自己背负的不是骂名,而是先帝藏在贪腐面具下的惊天秘密,可当我按信中指示找到密诏时,却看见诏书上写着:和珅,若你重生,杀朕!
第一章
咸安宫惊魂
冷,是雪水渗进衣领的湿冷,是白绫勒紧喉咙的窒息冷。
我记得很清楚,嘉庆四年正月十八,紫禁城飘着鹅毛大雪,我穿着那身绣着仙鹤的一品官袍,跪在勤政殿外。太监宣读圣旨的声音像冰棱子扎进耳朵:和珅欺君罔上,贪赃枉法,着令革职抄家,赐白绫一条,自尽谢罪。
八亿两白银。他们都说我是大清第一贪官,说我吸尽了百姓的血汗,说我掏空了国库。可谁知道,那些银子里,有三分之二都藏在圆明园的密室里,账本上记着以备军需;谁知道,乾隆爷晚年下江南的开销、平定大小和卓的军费,有多少是从我这里借走的
和大人,时辰到了。小太监捧着白绫走过来,眼神里带着几分怜悯。
我接过白绫,抬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突然想起乾隆爷临终前的样子。他躺在龙床上,枯瘦的手紧紧抓着我,声音微弱却坚定:和珅,委屈你了……密诏……藏在……话没说完,他就咽了气。
密诏什么密诏
我还没来得及想明白,白绫就已经绕上了脖子。窒息感瞬间袭来,眼前发黑,耳边是此起彼伏的贪官该死的骂声。
咳……咳咳……
剧烈的咳嗽让我猛地睁开眼,头顶是雕着缠枝莲的木梁,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身上穿的不是官袍,而是一件洗得发白的青色学子袍,领口磨出了毛边。
这是哪里
我挣扎着坐起来,头痛欲裂,低头看见床边放着一双布鞋,鞋底磨得很薄。对面的书桌上摆着笔墨纸砚,还有一本摊开的《论语》,旁边放着一个铜镜。
我踉跄着走到书桌前,拿起铜镜——镜中的少年眉清目秀,鼻梁挺直,嘴唇微薄,眼神里带着几分青涩,却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这是……十七岁的我
我记得这个时候,我还在咸安宫官学读书,父母双亡,靠着老管家的接济度日,每天除了读书,就是想着怎么出人头地,怎么让欺负过我的人付出代价。可我不是已经死了吗死在嘉庆四年的雪夜,死在那根白绫下。
和珅,你发什么呆呢该去上早课了!
门外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是我的同窗福康安。我愣了一下,连忙应道:来了!
我打开门,福康安穿着一身宝蓝色的学子袍,手里拿着一本书,笑着说:你昨晚又熬夜看书了眼睛都红了。
我看着他年轻的脸,心里一阵复杂。福康安是傅恒的儿子,乾隆爷的宠臣,前世我们关系不错,可后来因为权力争斗,渐渐疏远了。他死在平定苗疆的战场上,我还去送过他最后一程。
没事,可能是没睡好。我笑了笑,跟着他往课堂走去。
咸安宫官学的院子里,几个学子正在背书,阳光洒在他们身上,显得格外朝气蓬勃。我看着这一切,心里既庆幸又不安——庆幸自己能重活一次,不安的是,我不知道这一次,自己的命运会不会改变。
上完早课,我回到宿舍,刚坐下,就发现书桌的抽屉里有一封信。信封是明黄色的,上面绣着龙纹,一看就是皇家之物。我心里一惊,连忙打开信封,里面的信纸是用洒金宣纸写的,字迹苍劲有力,是乾隆爷的御笔!
我屏住呼吸,仔细读了起来:
和珅吾儿,见字如面。朕知你非贪,前世之冤,朕心甚痛。然大清积弊已深,国库空虚,若不借你之手敛财,恐难撑过百年。朕死后,嘉庆必除你,此乃定数。幸得天意,让你重生,望你速寻先帝密诏,藏于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匾额之后。密诏之中,有救大清于水火之法。切记,此事不可告人,若被他人知晓,你我苦心皆毁。落款:乾隆六十一年。
乾隆六十一年
我心里一震,乾隆爷在位六十年就禅位给了嘉庆,乾隆六十一年,也就是嘉庆元年,可我明明死在嘉庆四年,这封信的落款日期,竟然是我死后第三年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乾隆爷早就知道我会重生还有那封先帝密诏,先帝是谁是康熙爷,还是雍正爷
我拿着信,手不停地颤抖。前世的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乾隆爷的棋子,是他用来敛财的工具,可现在看来,事情似乎没有这么简单。乾隆爷说我非贪,说那些银子是为了救大清于水火,还让我寻找先帝密诏,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了脚步声,我连忙把信藏到床底下的箱子里,刚藏好,宿舍门就被推开了。
进来的是一个太监,穿着一身深蓝色的总管太监袍,面无表情地说:和珅,皇上召你进宫。
皇上乾隆爷
我心里一惊,十七岁的我,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学子,乾隆爷怎么会突然召我进宫难道和那封信有关
第二章
御书房密谈
我跟着太监来到紫禁城,穿过一道道宫门,心里越来越紧张。前世的我,第一次进宫是在二十岁,因为才华被乾隆爷赏识,才得以入朝为官。可这一次,我才十七岁,乾隆爷怎么会认识我
来到御书房门口,太监通报后,里面传来了乾隆爷的声音:让他进来。
我深吸一口气,推开房门。御书房里,一个穿着明黄色龙袍的中年男子正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一本书,正是乾隆爷。他比我记忆里年轻一些,头发还没有全白,眼神依旧锐利。
草民和珅,叩见皇上。我连忙跪下磕头。
乾隆爷放下书,看着我,笑了笑:起来吧,不用多礼。
我站起身,低着头,不敢看他的眼睛。
你可知朕为何召你进宫乾隆爷问。
我心里一动,抬起头:草民不知,还请皇上明示。
乾隆爷看着我,眼神里带着几分复杂:朕知道你父母双亡,日子过得不容易,可你在咸安宫官学的成绩很好,朕早就听说过你。
我心里一阵疑惑,乾隆爷召我进宫,难道只是因为我的成绩好可这和那封信里的内容根本不符。
皇上谬赞了,草民只是尽力学而已。我谦虚地说。
乾隆爷笑了笑,从龙椅上站起来,走到我面前:和珅,朕知道你是个聪明人,有些话,朕就直说了。大清现在的情况,你应该也有所耳闻,国库空虚,官员腐败,百姓怨声载道。朕需要一个人,一个有能力、有胆识的人,帮朕解决这些问题。
我看着他,心里明白了——乾隆爷这是在试探我。
皇上,草民只是一个普通学子,没有什么能力,恐怕难当此任。我故意装作胆怯的样子。
乾隆爷摇了摇头:朕相信你。你虽然年轻,但心思缜密,而且很有野心,这正是朕需要的。朕可以给你机会,让你入朝为官,可你要记住,你所做的一切,都必须为了大清,为了朕。
我心里一阵激动,前世的我,就是因为乾隆爷的赏识,才一步步走到了权力的顶峰。这一次,我终于可以提前开始自己的仕途了。
草民谢皇上恩典!草民一定尽心尽力,为皇上效力,为大清效力!我连忙跪下磕头。
乾隆爷扶起我,笑着说:好,朕相信你。从明天起,你就到銮仪卫当差吧,先熟悉一下宫里的情况。
銮仪卫虽然只是一个小官,但能在皇上身边当差,已经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了。
草民遵旨!
我走出御书房,心里既兴奋又不安。乾隆爷的话,和那封信里的内容相互印证,看来前世的我,真的是乾隆爷的棋子,而这一次,我不仅要当他的棋子,还要找到那封先帝密诏,揭开背后的秘密。
data-fanqie-type=pay_tag>
回到咸安宫官学,我收拾好东西,就去銮仪卫报到了。銮仪卫的总管是一个叫李德全的太监,为人很和蔼,对我也很照顾。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每天都跟着李德全在宫里转,熟悉各个宫殿的位置和宫里的规矩。我利用这个机会,到处打听关于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的消息,可每次提到这个地方,大家都讳莫如深,说那里是皇家禁地,除了皇上和少数几个大臣,其他人根本不能靠近。
我知道,想要进入圆明园正大光明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必须想办法,得到乾隆爷的更多信任,只有这样,才能有机会进入那里。
这天,我正在给乾隆爷端茶,突然听到他和几个大臣在讨论江南的水患。江南地区连续下了一个月的雨,很多地方都被淹了,百姓流离失所,需要大量的银子赈灾。可国库空虚,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银子。
大臣们都皱着眉头,没有人说话。乾隆爷叹了口气: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我心里一动,鼓起勇气说:皇上,草民有一个办法。
所有人都看向我,乾隆爷也惊讶地看着我:哦你有什么办法说来听听。
草民认为,可以让江南的盐商和富商捐钱。我说,江南的盐商和富商很有钱,只要皇上给他们一些好处,比如赐给他们一个虚职,或者允许他们的子弟入朝为官,他们肯定愿意捐钱。
乾隆爷眼前一亮:这个办法不错!和珅,你很有想法。
旁边的一个大臣说:皇上,这个办法虽然好,可谁去和那些盐商、富商谈呢他们一个个精明得很,不是那么容易说服的。
乾隆爷看着我,笑着说:和珅,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我心里一阵激动:草民遵旨!草民一定不会让皇上失望的。
就这样,我得到了第一个任务。我知道,这是我证明自己的机会,只要能完成这个任务,就能得到乾隆爷的更多信任,也就能离那封先帝密诏更近一步。
第三章
江南风波
我带着乾隆爷的圣旨,来到了江南。江南地区果然受灾严重,到处都是逃难的百姓,路边还有很多饿死的人,看得我心里一阵难过。
我先去了扬州,扬州是盐商的聚集地,最有钱的盐商是汪如龙。我找到汪如龙的府邸,递上拜帖,没过多久,就被请了进去。
汪如龙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胖子,穿着一身华丽的锦袍,脸上带着油腻的笑容:和大人,久仰大名。不知您这次来扬州,有何贵干
我笑了笑:汪老板,我这次来,是奉皇上的旨意,来和你商量赈灾的事情。
汪如龙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正常:赈灾是好事,可我只是一个小小的盐商,能帮上什么忙呢
我知道他是在装糊涂,于是说:汪老板,皇上知道你是个爱国的人。这次江南水患,百姓流离失所,皇上很是忧心。如果汪老板能带头捐钱,皇上一定会很高兴,说不定还会赐给你一个虚职,让你的子弟入朝为官。
汪如龙眼睛一亮,显然是被我说动了。他想了想,说:和大人,不是我不愿意捐钱,只是我最近生意不太好,手头有点紧。这样吧,我捐五万两白银,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五万两白银对于汪如龙来说,简直就是九牛一毛。我心里冷笑一声,表面上却笑着说:汪老板真是慷慨。不过,五万两白银,恐怕不够啊。皇上说了,只要你能捐出五十万两白银,就赐你一个三品的虚职,还让你的儿子去銮仪卫当差。
汪如龙犹豫了一下,显然是在权衡利弊。我知道他很想要那个三品虚职,也想让他的儿子进入官场,于是又加了一句:汪老板,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你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可就没有这么好的事了。
汪如龙咬了咬牙,说:好!我捐五十万两白银!不过,我希望和大人能说话算数。
放心,我以人格担保,皇上一定会兑现承诺的。我笑着说。
搞定了汪如龙,其他的盐商和富商也都纷纷效仿,有的捐了三十万两,有的捐了二十万两,没过多久,我就筹集到了五百万两白银。
我把银子交给了赈灾的官员,让他们尽快发放给百姓。看着百姓们拿到银子后高兴的样子,我心里也很有成就感。
可就在我准备回京城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封密信。密信是用暗号写的,我费了很大的劲才破译出来,上面写着:和珅,你已中圈套,江南盐商皆为反清复明之人,你筹集的银子,将被用于谋反。速回京城,向皇上说明情况,否则你将死无葬身之地。
反清复明
我心里一惊,连忙派人去调查那些盐商的背景。果然,调查结果显示,汪如龙和几个大盐商,都和反清复明的组织有联系。他们之所以愿意捐钱,就是想利用这些银子购买军火,招兵买马,发动叛乱。
我心里一阵后怕,如果不是收到这封密信,我恐怕就要成为千古罪人了。我连忙收拾东西,准备回京城。
可就在我出发的前一天晚上,一群黑衣人突然闯进了我的客栈房间。他们拿着刀,眼神凶狠:和珅,拿命来!
我心里一惊,连忙拔出腰间的佩剑,和他们打了起来。这些黑衣人的武功很高,我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没过多久,我就被他们打倒在地。
和大人,别怪我们,要怪就怪你挡了我们的路。为首的黑衣人冷笑一声,举起刀就朝我砍来。
就在这危急关头,一个身影突然冲了进来,挡在了我面前。是福康安!
福康安穿着一身夜行衣,手里拿着一把剑,和黑衣人打了起来。他的武功很高,很快就打倒了几个黑衣人。为首的黑衣人见势不妙,连忙带着其他人逃跑了。
你没事吧福康安扶起我,关切地问。
我看着他,心里一阵感激:没事,谢谢你,福康安。你怎么会在这里
我是奉皇上的旨意,来帮你的。福康安笑了笑,皇上早就知道江南的盐商有问题,怕你出事,就派我来了。
我心里一阵温暖,原来乾隆爷早就想到了这一点,还派了福康安来保护我。
我们快回京城吧,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皇上。我说。
福康安点了点头,和我一起离开了扬州。
回到京城,我立刻去御书房见乾隆爷,把江南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乾隆爷听后,脸色很凝重:没想到这些盐商竟然这么大胆,敢勾结反清复明的组织。和珅,你做得很好,这次多亏了你,才没有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这都是皇上的功劳,如果不是皇上派福康安来帮我,我恐怕早就没命了。我说。
乾隆爷笑了笑:你也不用谦虚,这次的事情,你立了大功。朕决定,升你为户部侍郎,负责管理国库。
户部侍郎这可是一个肥差,掌管着国家的财政大权。我心里一阵激动:谢皇上恩典!草民一定尽心尽力,为皇上效力!
乾隆爷点了点头,突然压低声音说:和珅,你还记得朕给你的那封信吗先帝密诏的事情,你要抓紧时间。现在大清的情况越来越复杂,只有找到密诏,才能救大清。
我心里一凛,连忙说:草民明白,草民一定会尽快找到密诏的。
离开御书房,我心里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自己终于得到了乾隆爷的重用,离权力的顶峰越来越近了;紧张的是,寻找先帝密诏的任务越来越紧迫,而且还充满了危险。
第四章
圆明园秘影
升任户部侍郎后,我更加忙碌了。每天除了处理国库的事务,还要暗中调查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的情况。我借着核对圆明园修缮款项的由头,多次前往圆明园,可每次走到正大光明殿门口,都被侍卫拦住——那里是皇家核心禁地,没有皇上的手谕,任何人都不能靠近。
这天,乾隆爷召我去御书房商议国事,结束后,他突然递给我一枚金色令牌:这是圆明园的通行令牌,你拿着它,可自由出入正大光明殿。记住,密诏之事,只能你一人知晓,若有半分泄露,朕也保不住你。
我双手接过令牌,指尖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这枚令牌,意味着我终于能接近那个藏了两世的秘密。臣遵旨,定不辱使命。
当天夜里,我换上夜行衣,借着月色潜入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肃穆,殿顶的琉璃瓦泛着冷光,殿门紧闭,两侧的侍卫如雕像般立着。我掏出金色令牌,侍卫见令牌后立刻躬身行礼,没有丝毫阻拦。
推开门,殿内漆黑一片,只有月光透过窗棂洒在中央的龙椅上。我屏住呼吸,一步步走向匾额下方。匾额上正大光明四个大字苍劲有力,与我记忆中一模一样。我搬来一张木梯,小心翼翼地爬上去,伸手摸向匾额后方——果然,摸到了一个冰凉的铁盒。
就在我将要取下铁盒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脚步声。我心里一惊,连忙从梯子上跳下来,躲到龙椅后面。
谁在那里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带着几分熟悉。
我探头一看,竟是军机大臣阿桂。阿桂是乾隆朝的老臣,为人正直,前世与我政见不合,多次在朝堂上弹劾我。他怎么会深夜出现在这里
阿桂提着灯笼,缓缓走进殿内,目光扫过四周,最后停在匾额下方的木梯上。看来,有人比我先到一步。他冷笑一声,和珅,出来吧,我知道是你。
我知道躲不过去,只好从龙椅后面走出来,拱手道:阿大人,深夜至此,有何贵干
阿桂盯着我,眼神锐利如刀:你拿着皇上的令牌,来这里找什么是为了先帝密诏吧
我心里一震,他怎么知道密诏的事难道乾隆爷也告诉了他
阿大人说笑了,臣只是来核对殿内的陈设账目。我试图掩饰。
核对账目阿桂举起手中的一张纸,这是你近期多次申请查阅圆明园档案的记录,上面清楚写着你关注正大光明殿的修缮情况。你以为能瞒得过我
我沉默了,看来阿桂早就开始怀疑我了。既然阿大人知道,那臣也不瞒了。皇上命臣寻找先帝密诏,以救大清于水火。
阿桂的脸色缓和了些,叹了口气:皇上也告诉了我。其实,我一直在暗中保护你,上次江南的黑衣人,就是我派去提醒你的。
我愣住了,原来那封密信是他写的。多谢阿大人相助,臣感激不尽。
阿桂摆了摆手:都是为了大清。先帝密诏关系重大,不能落入他人之手。我们还是先打开铁盒,看看密诏里写了什么吧。
我点了点头,爬上梯子取下铁盒。铁盒上没有锁,我轻轻打开——里面只有一张泛黄的宣纸,上面是用朱砂写的字迹,正是康熙爷的御笔!
我们凑到灯笼下,仔细读了起来:
朕在位六十一年,深知大清积弊。后世子孙若遇国库空虚、外患内忧,可启用江南盐道密库之银,以解燃眉。然密库之银,需以‘贪’为掩,聚于一人之手,待时机成熟,再分拨天下。此人需背负千古骂名,忍辱负重,若有二心,天下共诛之。另,传位诏书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此密诏仅传于信任之臣,辅佐新君。康熙六十一年冬。
我和阿桂都惊呆了。原来,所谓的贪腐,从一开始就是康熙爷布下的局!江南盐道密库,我前世曾听说过,却从未找到过具体位置。乾隆爷让我贪财,不是为了满足私欲,而是为了完成康熙爷的遗愿,将散落在民间的财富集中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原来如此……阿桂喃喃道,皇上让你背负骂名,竟是为了这个。
我心里五味杂陈,前世的委屈、不甘,在这一刻烟消云散。原来我不是贪官,而是康熙爷和乾隆爷手中的一枚棋子,一枚为了大清存续而牺牲的棋子。
就在这时,殿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紧接着,一群侍卫冲了进来,为首的是嘉庆帝的亲信,额勒登保。和珅、阿桂,你们深夜私闯正大光明殿,盗取先帝密诏,可知罪
我心里一惊,怎么会惊动额勒登保难道是有人泄露了消息
阿桂挡在我身前,厉声道:我们奉皇上之命而来,有通行令牌为证,何罪之有
额勒登保冷笑一声:皇上现在皇上龙体欠安,朝政由太子殿下掌管。你们盗取密诏,分明是想谋逆!来人,把他们拿下!
侍卫们冲了上来,我和阿桂拔出佩剑,与他们打了起来。阿桂年纪大了,身手不如当年,没过多久就被侍卫们围住。我心里着急,想要去帮他,却被额勒登保缠住。
和珅,你这个贪官,今天就是你的死期!额勒登保的刀招招致命,带着强烈的恨意。
我一边抵挡,一边想着对策。如果被他们抓住,不仅密诏会落入嘉庆手中,我和阿桂也会性命不保。就在这时,我突然想起铁盒里还有一张小纸条,刚才匆忙间没注意,想必是乾隆爷留下的。
我趁机从怀里掏出纸条,借着灯笼的光一看,上面写着:密库钥匙,藏于和珅府中‘九狮图’背后。若遇危急,速取钥匙,开启密库,以银资兵,稳定朝局。
九狮图我记得那是我前世收藏的一幅古画,现在应该还在咸安宫官学的宿舍里。
阿大人,我们快走!我大喊一声,一剑逼退额勒登保,拉着阿桂从后门逃出了正大光明殿。
身后传来侍卫的追赶声,我们一路狂奔,终于逃出了圆明园。回到京城,我和阿桂分开行动,他去联络忠于乾隆爷的大臣,我则赶回咸安宫官学,寻找九狮图。
第五章
终局与新生
回到咸安宫官学的宿舍,我翻箱倒柜,终于在床底下找到了那幅九狮图。这幅画是我前世偶然得到的,一直觉得它没什么特别,没想到竟是开启江南盐道密库的钥匙。
我小心翼翼地取下画框,背后果然藏着一把青铜钥匙,上面刻着复杂的花纹,正是康熙爷时期的样式。
就在这时,宿舍门被推开,福康安走了进来,脸色凝重:和珅,不好了,皇上病重,嘉庆已经控制了皇宫,正在到处搜捕你和阿桂。
我心里一沉,没想到嘉庆动作这么快。阿桂呢他联络到大臣了吗
联络到了,可大部分大臣都投靠了嘉庆,只有少数几个人愿意帮助我们。福康安叹了口气,现在怎么办
我握紧手中的青铜钥匙,眼神坚定:去江南,开启密库。只要有了银子,我们就能招兵买马,扶持皇上,稳定朝局。
福康安点了点头:好,我跟你一起去。
我们乔装成商人,连夜离开了京城,往江南方向赶去。一路上,到处都是嘉庆派来的追兵,我们好几次都差点被抓住,幸好有福康安的保护,才化险为夷。
半个月后,我们终于到达了江南盐道密库的所在地——扬州城外的一座山
cave。密库的门是用巨石砌成的,上面刻着大清国库四个大字。我用青铜钥匙打开门,里面的景象让我们惊呆了——密密麻麻的银子堆成了小山,还有无数的珠宝、字画,价值连城。
这就是康熙爷留下的密库……福康安喃喃道,眼中满是震撼。
我走到密库中央,那里放着一个木箱,里面装着账本。我翻开账本,上面详细记录了密库的收支情况,原来从康熙爷时期开始,就有大臣以贪腐的名义,将银子存入这里,经过雍正、乾隆两朝,已经积累了惊人的财富。
我们先取出一部分银子,招兵买马,再联络阿桂,一起回京城。我说。
就在我们准备取出银子时,洞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紧接着,额勒登保带着一群侍卫冲了进来:和珅,你跑不了了!把密库交出来,我可以饶你不死!
我和福康安拔出佩剑,与他们打了起来。这一次,我们有了密库作为依托,占据了地利优势。可侍卫太多,我们渐渐体力不支。
就在这时,洞外传来一阵呐喊声,阿桂带着一群士兵冲了进来:和珅,我们来了!
原来是阿桂联络到了江南的一些将领,带着军队赶来了。额勒登保的侍卫们见势不妙,纷纷投降。额勒登保想要逃跑,被福康安一剑刺中,倒在了地上。
阿大人,你没事吧我连忙走过去。
阿桂摇了摇头:没事,皇上怎么样了
皇上还在皇宫里,被嘉庆控制着。我们现在有了密库的银子,可以回京城救皇上了。我说。
我们带着银子,率领军队,浩浩荡荡地向京城进发。一路上,很多百姓和士兵都加入了我们,大家都知道嘉庆继位后,横征暴敛,百姓苦不堪言,而我们有了密库的银子,可以减轻百姓的负担,让大清重新走向繁荣。
回到京城,我们与嘉庆的军队展开了激战。由于我们有充足的银子作为军饷,士兵们士气高涨,很快就攻破了皇宫的大门。
我冲进养心殿,看到乾隆爷躺在龙床上,脸色苍白,气息微弱。嘉庆则站在一旁,手里拿着一把匕首,抵着乾隆爷的脖子:和珅,你别过来!否则我就杀了皇上!
嘉庆,你疯了!我厉声道,皇上是你的父亲,你怎么能这么做
嘉庆冷笑一声:父亲他从来没有把我当成儿子,他眼里只有你这个贪官!我要杀了他,夺取皇位,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才是大清的主人!
就在这时,乾隆爷突然睁开眼睛,用尽全身力气,一把推开嘉庆:和珅,动手!
我趁机冲上去,一剑刺中了嘉庆的肩膀。嘉庆惨叫一声,倒在了地上。侍卫们冲上来,把他绑了起来。
我走到龙床前,握住乾隆爷的手:皇上,您没事吧
乾隆爷笑了笑,眼神里带着欣慰:和珅,谢谢你……密诏的任务,你完成得很好……大清……就交给你了……
说完,乾隆爷的手垂了下去,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我跪在龙床前,眼泪不停地掉下来。乾隆爷虽然利用了我,却也给了我重生的机会,让我从一个贪官,变成了拯救大清的人。
处理完嘉庆的事情后,我和阿桂、福康安一起商议,决定拥立乾隆爷的另一个儿子,永琰为新帝。永琰为人宽厚,有治国之才,在大臣们中很有威望。
新帝继位后,我被封为忠勇公,负责管理江南盐道密库。我将密库中的银子分拨给国库,用于赈灾、发展农业和扩充军队。经过几年的努力,大清的国库渐渐充实起来,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官员们也不敢再像以前那样腐败了。
这天,我站在圆明园的正大光明殿里,看着匾额上的正大光明四个大字,心里感慨万千。前世的我,背负着大清第一贪官的骂名,死在了白绫之下;今生的我,却因为这枚重生的机会,揭开了康熙爷和乾隆爷的惊天秘密,拯救了大清。
福康安走了进来,笑着说:和珅,新帝召你去御书房商议国事。
我点了点头,转身走出殿外。阳光洒在我的身上,温暖而明亮。我知道,我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我会继续辅佐新帝,让大清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用自己的行动,洗刷前世的骂名,成为一个真正为百姓着想的好官。
而那些曾经的秘密,那些关于贪腐、关于牺牲、关于救赎的故事,将会永远藏在圆明园的正大光明殿里,成为大清历史上一段不为人知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