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趣阁 > 玄幻小说 > 夫君今夜不侍寝 > 第40章  文人风骨,严惩舞弊

读书人并不傻,他们也没那么好撺掇的。
此行为了风骨以外,其实现实的好处也有,只要这次出名,他们就是为了文脉为了圣贤而出名,万古流芳都是以后的事,而现在他们就能获得天下读书人的尊敬。
以后不在京城混了,提起此事,谁敢不尊称一声“先生”?
所以说为什么有人为了名利不不顾一切,因为那是有用的。
实际上,圣人也是这样教导万民的。
我们不需要把人教导成圣人,不需要,你做好事秀风骨,不是为了什么假大空的理想,而是给你现实的好处,圣人知道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而且很好地进行了安排。
在文化的逻辑里,自私也可以很伟大。
比如你为别人而牺牲,是为了自己青史留名,这个着眼点是自私的,这就是你的好处。
所以你不必是圣人,自私是对的,尤其是这种对别人也有好处的自私。
数千人已经来到了皇宫门口,旁边还跟着许多的城卫,他们也不敢靠近。
而皇宫门口守卫的就是御林军,他们一看领头的林羽,认识啊。
“怎么又是你,林羽,你要干什么?”
御林军又紧张起来,他们不少人昨天就见识过林羽,一个人就敢在御林军面前淡然自若,不愧是名将之后……可现在居然又来了,他们该怎么对付?
赶紧喊来千把人,如临大敌,你们一群读书人还能冲了皇宫?
“你们这是干什么,我们都是读书人,是讲道理的!”
林羽毅然走在最前面,根本无视了这些御林军手里的兵器,于是御林军这边也出了一个队长,跟他进行交流:“林公子,闹什么呢这,你是读书人?”
“哦,我不是,但他们是,我要为他们出头!”
“可这是怎么回事啊,你们总得把事情说清楚。”
“不知道吗,那我告诉你,我们要正本清源,严惩舞弊!”
最后这句话是喊出来的,让后面数千读书人也听得到,让他们更受鼓舞。
他们看到林羽在御林军面前也毫无惧色,顿时也燃起来了。
“正本清源,严惩舞弊!”
“正本清源,严惩舞弊!”
“……”
看着吧,等不到明天,各地酒肆茶楼就统统有了话本子,全都是添油加醋描述这次行为的,文人就是有这种话语权,历史记不记你还都是文人说了算呢。
文人要说你是个大坏蛋,那后世子孙也只能看到这个。
“好了好了,你们到底要干嘛?”
“干嘛?听好了,那个状元郎,是舞弊考的第一,所以我们读书人不服,要陛下给个说法,你这就去通报吧,去啊,你还能跟他们理论?”
御林军队长赶紧让人进去通报,跟这些人他肯定说不过的。
既然是陛下的问题,先禀报再说嘛,他们就懂得动刀子。
而面前的林羽肯定不怕他们动刀子,昨天陛下当前林羽都不怕,现在更不可能怕。
……
很快,事情就传到了武帝这里,他正要休息呢,皇帝也不是整日操劳的,能做到整日操劳国事的,历史上就没几个,而武帝是先听到了外面的嘈杂声。
在后宫就听到了外面的喊声,若不是动乱时代,还真没听过。
所以武帝都以为有人攻进来了:“怎么回事呢?”
马上有太监出去查,但御林军也派人进来通报了。
“陛下,是一群读书人……士子,他们口口声声说科举舞弊!”
“科举舞弊?都已经放榜了,这从何说起?”
“说的是状元郎周杰,他这个状元是舞弊得来的……”
“大胆!”
武帝勃然大怒,他当然会怒,因为状元是殿试考出来的,你们这意思是皇帝也干了?
可进来通报的侍卫马上又说:“领头的是林羽。”
“他?”
武帝又开始沉思,他马上就明白了林羽是什么意思,因为他昨天答应过要处置大皇子,现在不是还没有借口吗,总不能说是诬陷谋反吧,那很重的。
无论是要整成什么样,皇家的人不能背这个污点。
那么好,现在林羽给你送借口来了,顺道还撸下一个状元!
“这小子……够狠的啊。”
武帝喃喃道,旁边太监也不知道在说什么,不敢答话。
殿试都舞弊肯定是要牵扯皇族的,皇帝出题,总不能是皇帝偏心哪个人搞不公平吧?
所以,肯定是大皇子泄题了,把他拿出来平民愤!
林羽都不需要进来见武帝,他的意思就全部传达到位,厉害啊。
不过呢,这个借口也给得好,如果让大皇子来背,那是最合适的罪名了。
武帝能接受这个,最近大皇子让他很失望,就退出立储之争吧。
“陛下?”
旁边太监搞不懂了,小心翼翼地询问皇帝态度,他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些读书人虽说人数不少,但皇宫的侍卫都足够应付,当然这里说的是能动手的情况。
动起手来,读书人肯定不是练武的人对手。
但不能动手的话,事情就很复杂了,皇宫这边会很被动。
如果要动手,你打的杀的是这几千人吗?
不是,你杀的是圣贤的意志,杀的是天下文脉,以至于你皇权的合法性都会出问题!
所以,动手这一项是绝对不能选的。
“拟诏!”
武帝也不废话,“尽快出一份诏书给他们,大概意思就是告诉林羽,此次的殿试,由于大皇子泄露了考题,所以朕会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大皇子必严惩!”
“呃……那状元郎呢?”
“这个状元,就不算数了,昭告天下,今科没有状元!”
不需要见面,武帝也给了林羽回应,虽然声势浩大,但这件事在武帝心里也不是什么大事,他知道林羽的意图就无所谓了,只不过现在他有别的苦恼。
太子位排除了大皇子,那么接下来该考虑谁呢?
这猛一看,武帝觉得谁都不成器,没有一个他认为非常合意的。
但是要说当太子的话,就是将来的皇帝,武帝倒是觉得谁都可以,其实没有那么夸张。
不是说谁上位就一定励精图治,也不是说谁就一定会让江山倒了。